當於夫羅兄弟二人率軍來到晉陽城門處時,城牆上已經遍布鎧甲精良的士兵。這些士兵有的手持長矛、有的挎著長弓,有的端著硬弩。
這些硬弩,甚至能射出匈奴騎兵十倍的射程,隻是這種弩的製造工藝非常複雜,也是十分的貴重,即便是最精銳的大漢軍隊也配備的不多。
否則,組成一個個在數百步外、便能對敵軍騎兵展開弩箭洗禮的軍陣,那樣的話,哪還有他們這些遊牧民族的活路。
隨著晉陽城門轟隆隆地打開,有兩隊身穿鐵甲的漢軍騎兵,轟隆隆地衝了出來、將匈奴人夾在中間。對如此場麵已經司空見慣的於夫羅、並沒有慌亂,而是就這樣跟著這兩隊騎兵,沿著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道路,徑直來到了晉陽軍營中。
剛入軍營,於夫羅便看見了軍營上空飄著夫人兩麵大旗、以及一道迎風飛舞的符節。尤其是看到那道符節,所有的匈奴人瞳孔不禁一縮,因為前任護匈奴中郎將張修,就是持著這道符節,蠻橫地殺死了南匈奴的單於,並將現在的羌渠單於扶植上位。
既然並州刺史張懿掛起了這道符節,那便意味著以前隻是“行護匈奴中郎將事”的張修,往後便是真正的護匈奴中郎將了,自此之後,南匈奴便徹底歸張懿節製。若是在匈奴境內的漢人受了欺辱,便可以來找張懿告狀,張懿便有權對匈奴人做出懲處。
若是匈奴人敢於反抗,張懿便可以召集周邊的軍隊,對匈奴展開他討伐。當然,隻是理論上可以如此,實際上能做到什麽程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他們南匈奴是個較為鬆散的聯盟,南匈奴王廷還沒有徹底收服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如今除了他們父子的勢力,其餘能尊重這道符節的部落、怕是不多,否則,就不會有那麽多部落,會時不時地前來大漢境內劫掠!
軍營大帳內,張懿身穿一套漆黑的大漢將軍戰甲,麵色冷峻、目光銳利、威風凜凜地端坐於主座之上。
而依舊是陪座一旁的張楊,則是穿著一身紅黑相間的魚鱗甲,魚鱗甲的樣式與呂布的魚鱗甲形製相近,隻是其上那密密麻麻的鱗片,看的讓人眼暈!在配上插著紅纓的將軍頭盔,讓原本就較為帥氣的張楊,顯得更加地英氣逼人。
其餘諸將同樣是頂盔貫甲、立於下方一側,一改往日的隨意,個個一臉的莊嚴肅穆之色,看上去威武不凡。
隊伍中最顯眼的,當然還是一身鐵甲的呂布與關羽,原本就有九尺身高的二人,穿上這一身鐵甲,像兩尊鐵塔一般,不用展露絲毫的氣勢,就給人極大的壓迫感。
二人身後,身高八尺、體型粗壯的牛俊,反而顯得有些不起眼了,更不用說七尺七寸的胡開,好歹是一位二流武將,生生被比成了一個嘍囉……
當於夫羅兩兄弟安頓好五百護衛後,便被帶到了大帳之外,張懿的親兵稟報道:
“啟稟使君,南匈奴左賢王於夫羅、右賢王唿廚泉求見!”
帳內的張懿聞言,便向張楊示意:此事既然是由張楊謀劃,便交予張楊處置!由此可見、張懿對張楊是何等的信任。
張楊也不含糊,稍一猶豫便點頭應了下來,對帳外高喝道:
“讓其報門而入!”
嘶……
帳內的文武皆是一驚,這“報門而入”可是有輕視或者是問罪的意思,如此對待南匈奴的左賢王與右賢王,是不是有些不妥,並州現在可沒有那個實力、與整個南匈奴翻臉!
隨即轉念一想,眾文武又釋然了,此時的並州,雖然在實力上相較於匈奴處於劣勢,可張懿乃是護匈奴中郎將,代表的是大漢的威嚴,也是專門管束南匈奴的將領,自然也有權問罪南匈奴!
帳外的於夫羅兄弟二人聞言,皆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心中還在嘀咕:這是何等禮節?他們兄弟二人也算是懂得一些大漢的禮節,為何沒聽說還有抱著門進入大帳的禮節?莫非是新任護匈奴中郎將、並州刺史張懿,有著特殊的癖好,喜歡他人抱著門去覲見?
隨後兄弟二人便站在原地四處張望,尋找了片刻也沒見哪裏有扇門讓他們抱。
張懿的親兵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將報門而入的規矩告訴了他們,那便是走一步報一次名字,直到帳內之人允許進入才能停止。
於夫羅兩兄弟聞言,頓時險些氣炸了肺,雙目之中的怒火、幾欲噴湧而出。即便他們不知道具體的意思,也能猜出個大概,這是在輕視他們。憤怒的同時,兄弟二人還在思索:他們南匈奴王廷如何得罪了這個張懿,使得張懿居然如此羞辱他們!
思索了良久、兩兄弟茫然地對視一眼,顯然,兩人都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二人也是頗有城府之人,要不然、也不能被稱作匈奴王廷的驕傲,想到南匈奴王廷還要受張懿管束,此時不是發怒的時候,隻得強壓住怒火,按照要求去做:
“南匈奴左賢王於夫羅求見張中郎將!”
“南匈奴右賢王唿廚泉求見張中郎將!”
……
好在帳內之人也沒有太過分,二人喊了五聲之後,便聽到一聲清亮的聲音道:
“進來!”
於夫羅與唿廚泉長長地吐了口氣,壓下心中的憤怒,抬腿便快步走進了大帳,省的裏麵之人再鬧什麽幺蛾子!
可誰知二人剛剛一入帳,還沒看清帳內狀況,便迎來了一連串的責問,打了二人一個措手不及:
“羌渠何在!為何不親自前來?
莫非羌渠已經自大到、不將護匈奴中郎將放在眼中?
還是覺得前任中郎將能斬單於,而現任中郎將便斬不得?
又或是,汝南匈奴王廷覺得羽翼已豐,已經不懼大漢煌煌天威、又欲公然反叛?”
這……這彼其娘之的是何人,主座上還未出言,他一個陪座的少年在此大放厥詞?看著俊俏模樣,莫非……據說漢人達官顯貴,有人喜歡豢養男寵,莫非這中郎將……
於夫羅兩兄弟看清楚帳內的情況後,頓時在心中大罵,腦子裏也開始胡亂揣測起來,就在兩兄弟越想越歪之時,張楊氣沉丹田,猛然一聲大喝:
“講來!”
嗡……不僅是於夫羅兩兄弟被張楊這一嗓子、震得耳膜生疼,連大帳內的自己人,都被震得腦瓜子一陣嗡鳴。
坐在張楊身側主座上的張懿,雖然是避開了張楊怒喝的方向,但觀其抽搐的麵皮,顯然也是被震得不輕……
這些硬弩,甚至能射出匈奴騎兵十倍的射程,隻是這種弩的製造工藝非常複雜,也是十分的貴重,即便是最精銳的大漢軍隊也配備的不多。
否則,組成一個個在數百步外、便能對敵軍騎兵展開弩箭洗禮的軍陣,那樣的話,哪還有他們這些遊牧民族的活路。
隨著晉陽城門轟隆隆地打開,有兩隊身穿鐵甲的漢軍騎兵,轟隆隆地衝了出來、將匈奴人夾在中間。對如此場麵已經司空見慣的於夫羅、並沒有慌亂,而是就這樣跟著這兩隊騎兵,沿著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道路,徑直來到了晉陽軍營中。
剛入軍營,於夫羅便看見了軍營上空飄著夫人兩麵大旗、以及一道迎風飛舞的符節。尤其是看到那道符節,所有的匈奴人瞳孔不禁一縮,因為前任護匈奴中郎將張修,就是持著這道符節,蠻橫地殺死了南匈奴的單於,並將現在的羌渠單於扶植上位。
既然並州刺史張懿掛起了這道符節,那便意味著以前隻是“行護匈奴中郎將事”的張修,往後便是真正的護匈奴中郎將了,自此之後,南匈奴便徹底歸張懿節製。若是在匈奴境內的漢人受了欺辱,便可以來找張懿告狀,張懿便有權對匈奴人做出懲處。
若是匈奴人敢於反抗,張懿便可以召集周邊的軍隊,對匈奴展開他討伐。當然,隻是理論上可以如此,實際上能做到什麽程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他們南匈奴是個較為鬆散的聯盟,南匈奴王廷還沒有徹底收服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如今除了他們父子的勢力,其餘能尊重這道符節的部落、怕是不多,否則,就不會有那麽多部落,會時不時地前來大漢境內劫掠!
軍營大帳內,張懿身穿一套漆黑的大漢將軍戰甲,麵色冷峻、目光銳利、威風凜凜地端坐於主座之上。
而依舊是陪座一旁的張楊,則是穿著一身紅黑相間的魚鱗甲,魚鱗甲的樣式與呂布的魚鱗甲形製相近,隻是其上那密密麻麻的鱗片,看的讓人眼暈!在配上插著紅纓的將軍頭盔,讓原本就較為帥氣的張楊,顯得更加地英氣逼人。
其餘諸將同樣是頂盔貫甲、立於下方一側,一改往日的隨意,個個一臉的莊嚴肅穆之色,看上去威武不凡。
隊伍中最顯眼的,當然還是一身鐵甲的呂布與關羽,原本就有九尺身高的二人,穿上這一身鐵甲,像兩尊鐵塔一般,不用展露絲毫的氣勢,就給人極大的壓迫感。
二人身後,身高八尺、體型粗壯的牛俊,反而顯得有些不起眼了,更不用說七尺七寸的胡開,好歹是一位二流武將,生生被比成了一個嘍囉……
當於夫羅兩兄弟安頓好五百護衛後,便被帶到了大帳之外,張懿的親兵稟報道:
“啟稟使君,南匈奴左賢王於夫羅、右賢王唿廚泉求見!”
帳內的張懿聞言,便向張楊示意:此事既然是由張楊謀劃,便交予張楊處置!由此可見、張懿對張楊是何等的信任。
張楊也不含糊,稍一猶豫便點頭應了下來,對帳外高喝道:
“讓其報門而入!”
嘶……
帳內的文武皆是一驚,這“報門而入”可是有輕視或者是問罪的意思,如此對待南匈奴的左賢王與右賢王,是不是有些不妥,並州現在可沒有那個實力、與整個南匈奴翻臉!
隨即轉念一想,眾文武又釋然了,此時的並州,雖然在實力上相較於匈奴處於劣勢,可張懿乃是護匈奴中郎將,代表的是大漢的威嚴,也是專門管束南匈奴的將領,自然也有權問罪南匈奴!
帳外的於夫羅兄弟二人聞言,皆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心中還在嘀咕:這是何等禮節?他們兄弟二人也算是懂得一些大漢的禮節,為何沒聽說還有抱著門進入大帳的禮節?莫非是新任護匈奴中郎將、並州刺史張懿,有著特殊的癖好,喜歡他人抱著門去覲見?
隨後兄弟二人便站在原地四處張望,尋找了片刻也沒見哪裏有扇門讓他們抱。
張懿的親兵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將報門而入的規矩告訴了他們,那便是走一步報一次名字,直到帳內之人允許進入才能停止。
於夫羅兩兄弟聞言,頓時險些氣炸了肺,雙目之中的怒火、幾欲噴湧而出。即便他們不知道具體的意思,也能猜出個大概,這是在輕視他們。憤怒的同時,兄弟二人還在思索:他們南匈奴王廷如何得罪了這個張懿,使得張懿居然如此羞辱他們!
思索了良久、兩兄弟茫然地對視一眼,顯然,兩人都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二人也是頗有城府之人,要不然、也不能被稱作匈奴王廷的驕傲,想到南匈奴王廷還要受張懿管束,此時不是發怒的時候,隻得強壓住怒火,按照要求去做:
“南匈奴左賢王於夫羅求見張中郎將!”
“南匈奴右賢王唿廚泉求見張中郎將!”
……
好在帳內之人也沒有太過分,二人喊了五聲之後,便聽到一聲清亮的聲音道:
“進來!”
於夫羅與唿廚泉長長地吐了口氣,壓下心中的憤怒,抬腿便快步走進了大帳,省的裏麵之人再鬧什麽幺蛾子!
可誰知二人剛剛一入帳,還沒看清帳內狀況,便迎來了一連串的責問,打了二人一個措手不及:
“羌渠何在!為何不親自前來?
莫非羌渠已經自大到、不將護匈奴中郎將放在眼中?
還是覺得前任中郎將能斬單於,而現任中郎將便斬不得?
又或是,汝南匈奴王廷覺得羽翼已豐,已經不懼大漢煌煌天威、又欲公然反叛?”
這……這彼其娘之的是何人,主座上還未出言,他一個陪座的少年在此大放厥詞?看著俊俏模樣,莫非……據說漢人達官顯貴,有人喜歡豢養男寵,莫非這中郎將……
於夫羅兩兄弟看清楚帳內的情況後,頓時在心中大罵,腦子裏也開始胡亂揣測起來,就在兩兄弟越想越歪之時,張楊氣沉丹田,猛然一聲大喝:
“講來!”
嗡……不僅是於夫羅兩兄弟被張楊這一嗓子、震得耳膜生疼,連大帳內的自己人,都被震得腦瓜子一陣嗡鳴。
坐在張楊身側主座上的張懿,雖然是避開了張楊怒喝的方向,但觀其抽搐的麵皮,顯然也是被震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