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城門司馬見董卓也知道雲中大俠之名,甚至是想過、要招攬其為將,當下心中大喜。他們並州一係因受董卓厚待,因此在董卓離開並州時,他們這兩千騎兵、也甘願追隨董卓離開並州。
這兩千並州騎兵、無論是單兵戰力還是集體戰力,絲毫不下於董卓麾下的嫡係、涼州鐵騎,可這也正是他們苦惱的根源。
由於缺乏頂尖戰力,兩個勉強達到二流的軍司馬、根本鎮不住場麵,因此涼州一係的將領,皆是將他們視作了一塊香噴噴的肥肉,無不想著逼迫這兩千騎兵屈服,加入自己的麾下。
董卓雖然愛惜士卒,卻也是十分樂意見到此等良性競爭,因此也就放任不管,由得他們折騰,如此,更讓這兩千騎兵苦不堪言。
當然,他們並不怨恨董卓,在軍中講究的便是強者為尊,不管他們戰力如何的強大,沒有高端戰力便是原罪,被覬覦也是正常的。
況且,董卓對他們一如既往,在待遇上與涼州騎兵別無二致。涼州將領也隻是通過不斷地挑戰、不斷地打敗他們的將領,打擊他們的士氣,以此讓他們屈服。這讓好勝心極強的並州騎兵,感到無比的屈辱!
而張楊的出現,無疑是讓這些並州騎兵看見了希望,在他們心中,能在異族腹地肆意縱橫的張楊,若是加入董卓麾下,定能帶領並州騎兵,抵抗住涼州將領的覬覦,甚至帶領他們欺負迴去。
此時,這位軍司馬見董卓反應過來,當即便欣喜地道:
“正是張楊,此人符傳上寫的是:張楊、張稚叔,男,並州雲中郡雲中縣,延熹六年生人,身高八尺三寸,膚白。”
董卓聞言,也是大喜道:
“哈哈哈……好,快去將其請來!不、不,快帶路,咱自己去請……”
董卓說著便要吩咐人備馬,可突然似乎想到了什麽,動作也是隨之一滯,嘴中說道:
“等等……延熹六年生人?”
那軍司馬連忙點頭道:
“正是!末將再三確認過,確實是延熹六年生人!”
董卓掰著指頭算了一下,驚唿道:
“十八歲?名傳並州的雲中大俠,年僅十八歲?”
“哈哈哈哈……”
原本聽得津津有味的涼州將領,聽到此,頓時發出一陣哄堂大笑。他們均是覺得,能闖下偌大名聲,最快也要數年時間,因此,雲中大俠不可能僅有十八歲,否則,還不得十五六歲便出來闖蕩?
他們十五六歲在做什麽,大都還在學藝吧!就連第一猛將華雄,也不過十八歲才參軍,二十歲才嶄露頭角,加入董卓麾下。
被眾將這一起哄,董卓也有些遲疑了,那並州騎兵軍司馬急聲道:
“可坊間傳聞,那雲中大俠,就是一位披發少年啊!”
嫌束發麻煩,一直用頭箍箍住頭發的華雄聞言,當即不以為然地取笑道:
“哈哈哈……某也不喜束發,莫非某也是少年不成?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名聲,汝莫不是得了失心瘋吧,啊?哈哈哈哈……”
眾西涼將領也是被逗得一陣哈哈大笑起來,均是覺得雲中大俠是個十八歲的少年一說,純粹是無稽之談。
就在涼州眾將鬧哄哄一片,吵得董卓也是猶豫不決之時,張楊已經快速地采買好了物資,此時,張成靠近張楊道:
“兄長,有人跟蹤,好似是城門口那些士兵!”
張楊早就發現了後麵的尾巴,隻是沒有去理會,一方麵是采買物資、快速啟程要緊,另一方麵是考驗一番眾人,看看是誰先發現。
這四人一入城,皆是隻顧得好奇地東張西望,沒有絲毫的警惕之心,好在還有個張成,能在張楊即將失去耐心之時警覺起來,張楊掃視了四人一眼,冷聲道:
“若非跟蹤之人沒有惡意,此時吾等已然被射成了篩子,此後若還想跟著某,便記住此次教訓!否則,迴去以後該娶妻的娶妻、該生子的生子!”
說罷,便不再理會羞愧的四人,打馬向著一個隱蔽的角落行去,四人驅馬快速跟上!
那名隊率帶著五名士兵,一直在後麵悄悄地跟蹤張楊,可一眨眼的功夫,便失去了張楊的蹤跡,隊率當即大急,撥開身前的百姓快速地向前追去,剛衝入一個隱蔽的拐角之中,便被砰砰砰地放翻在地!
那隊率躺著地上,看著身背誇張大弓的張楊,扯著嗓子大叫道:
“雲中大俠,莫動手,吾等沒有惡意!吾等隻是想知道雲中大俠的行蹤,以便告知太守前來招攬,絕無惡意!”
張楊好奇地問道:
“汝等為何知道某便是雲中大俠,某的名聲,還不至於大到傳到河東的地步吧!”
那隊率連忙對張楊道:
“吾等也是並州人,今年剛隨原並州刺史來到河東!”
隨即這隊率又將並州騎兵與涼州的將領的派係之爭,以及他們迫切地需要、張楊去率領他們的意願,向著張楊訴說了一遍。
張楊這才恍然大悟,不過對於他們的意願,張楊毫無興趣,隻聽張楊道:
“某沒有興趣去率領什麽並州騎兵,某也不想在家鄉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時、離開並州!汝等走吧,若再尾隨,休怪某不念州裏之情!”
說罷,張楊騎上戰馬,便快速向著城外趕去,以防夜長夢多。同時,張楊不自覺地摸了摸腰間的橫刀。
由於入城是為采買物資,帶著長戟多有不便,就留在了關羽那裏,隨身隻帶了橫刀入城。不過,若遇阻攔,這也足夠張楊快速殺出去。
那名隊率聽聞張楊之言,頓時呆愣在了當場,因為他覺得張楊說得對,他甚至在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他們自己選擇離開並州,去跟隨厚待他們的董卓,也就等於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放棄了家鄉的百姓。
雖然這不是多大的過錯,畢竟他們曾為並州的百姓拚命過,已經不欠並州百姓什麽,但也沒有理由跟顏麵,去拉著他人與他們做出同樣的選擇。若是人人都如他們一般,那並州還有救嗎?
想及此,那隊率長歎一聲道:
“唉!走吧,迴去複命!”
此時,董卓正在太守府,被麾下將領吵得腦瓜子嗡嗡響,後來趕到的女婿李儒,在了解情況後笑道:
“嶽父,是非真假,去看一看又不會有什麽損失,還能傳揚嶽父求賢若渴之美名,即便那雲中大俠是假的,此事傳到真的雲中大俠耳中,或許能深受感動,往後未必不能將此人收為己用!
何況這張楊能以十八歲之齡,便成為那張懿的武猛從事,即便不是雲中大俠,也必然有著其過人之處!即便是為嶽父麾下添一員小將也是好的!
如此一舉多得的美事,不知嶽父有何可猶豫的!”
董卓聞言,目光不禁為之一亮,蒲扇般的大手猛地拍了拍李儒,疼得李儒一陣呲牙咧嘴。就在董卓要開口誇李儒幾句時,那隊率便前來稟報,雲中大俠即將出城而去,並將與張楊的對話,向董卓複述了一遍。
董卓這才知道,張楊便是真正的雲中大俠,頓時為自己的猶豫後悔無比,忙扯著嗓子大喊:
“快,給咱備馬,咱要親自去請雲中大俠!華雄,快去將雲中大俠攔住!”
董卓的命令在涼州軍中,便是金科玉律,皆是會不打折扣地去完成,盡管華雄對所謂的雲中大俠不以為然,可還是快速點了一百親兵,跨上他那匹涼州大馬,向著成城門疾馳而去!
這兩千並州騎兵、無論是單兵戰力還是集體戰力,絲毫不下於董卓麾下的嫡係、涼州鐵騎,可這也正是他們苦惱的根源。
由於缺乏頂尖戰力,兩個勉強達到二流的軍司馬、根本鎮不住場麵,因此涼州一係的將領,皆是將他們視作了一塊香噴噴的肥肉,無不想著逼迫這兩千騎兵屈服,加入自己的麾下。
董卓雖然愛惜士卒,卻也是十分樂意見到此等良性競爭,因此也就放任不管,由得他們折騰,如此,更讓這兩千騎兵苦不堪言。
當然,他們並不怨恨董卓,在軍中講究的便是強者為尊,不管他們戰力如何的強大,沒有高端戰力便是原罪,被覬覦也是正常的。
況且,董卓對他們一如既往,在待遇上與涼州騎兵別無二致。涼州將領也隻是通過不斷地挑戰、不斷地打敗他們的將領,打擊他們的士氣,以此讓他們屈服。這讓好勝心極強的並州騎兵,感到無比的屈辱!
而張楊的出現,無疑是讓這些並州騎兵看見了希望,在他們心中,能在異族腹地肆意縱橫的張楊,若是加入董卓麾下,定能帶領並州騎兵,抵抗住涼州將領的覬覦,甚至帶領他們欺負迴去。
此時,這位軍司馬見董卓反應過來,當即便欣喜地道:
“正是張楊,此人符傳上寫的是:張楊、張稚叔,男,並州雲中郡雲中縣,延熹六年生人,身高八尺三寸,膚白。”
董卓聞言,也是大喜道:
“哈哈哈……好,快去將其請來!不、不,快帶路,咱自己去請……”
董卓說著便要吩咐人備馬,可突然似乎想到了什麽,動作也是隨之一滯,嘴中說道:
“等等……延熹六年生人?”
那軍司馬連忙點頭道:
“正是!末將再三確認過,確實是延熹六年生人!”
董卓掰著指頭算了一下,驚唿道:
“十八歲?名傳並州的雲中大俠,年僅十八歲?”
“哈哈哈哈……”
原本聽得津津有味的涼州將領,聽到此,頓時發出一陣哄堂大笑。他們均是覺得,能闖下偌大名聲,最快也要數年時間,因此,雲中大俠不可能僅有十八歲,否則,還不得十五六歲便出來闖蕩?
他們十五六歲在做什麽,大都還在學藝吧!就連第一猛將華雄,也不過十八歲才參軍,二十歲才嶄露頭角,加入董卓麾下。
被眾將這一起哄,董卓也有些遲疑了,那並州騎兵軍司馬急聲道:
“可坊間傳聞,那雲中大俠,就是一位披發少年啊!”
嫌束發麻煩,一直用頭箍箍住頭發的華雄聞言,當即不以為然地取笑道:
“哈哈哈……某也不喜束發,莫非某也是少年不成?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名聲,汝莫不是得了失心瘋吧,啊?哈哈哈哈……”
眾西涼將領也是被逗得一陣哈哈大笑起來,均是覺得雲中大俠是個十八歲的少年一說,純粹是無稽之談。
就在涼州眾將鬧哄哄一片,吵得董卓也是猶豫不決之時,張楊已經快速地采買好了物資,此時,張成靠近張楊道:
“兄長,有人跟蹤,好似是城門口那些士兵!”
張楊早就發現了後麵的尾巴,隻是沒有去理會,一方麵是采買物資、快速啟程要緊,另一方麵是考驗一番眾人,看看是誰先發現。
這四人一入城,皆是隻顧得好奇地東張西望,沒有絲毫的警惕之心,好在還有個張成,能在張楊即將失去耐心之時警覺起來,張楊掃視了四人一眼,冷聲道:
“若非跟蹤之人沒有惡意,此時吾等已然被射成了篩子,此後若還想跟著某,便記住此次教訓!否則,迴去以後該娶妻的娶妻、該生子的生子!”
說罷,便不再理會羞愧的四人,打馬向著一個隱蔽的角落行去,四人驅馬快速跟上!
那名隊率帶著五名士兵,一直在後麵悄悄地跟蹤張楊,可一眨眼的功夫,便失去了張楊的蹤跡,隊率當即大急,撥開身前的百姓快速地向前追去,剛衝入一個隱蔽的拐角之中,便被砰砰砰地放翻在地!
那隊率躺著地上,看著身背誇張大弓的張楊,扯著嗓子大叫道:
“雲中大俠,莫動手,吾等沒有惡意!吾等隻是想知道雲中大俠的行蹤,以便告知太守前來招攬,絕無惡意!”
張楊好奇地問道:
“汝等為何知道某便是雲中大俠,某的名聲,還不至於大到傳到河東的地步吧!”
那隊率連忙對張楊道:
“吾等也是並州人,今年剛隨原並州刺史來到河東!”
隨即這隊率又將並州騎兵與涼州的將領的派係之爭,以及他們迫切地需要、張楊去率領他們的意願,向著張楊訴說了一遍。
張楊這才恍然大悟,不過對於他們的意願,張楊毫無興趣,隻聽張楊道:
“某沒有興趣去率領什麽並州騎兵,某也不想在家鄉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時、離開並州!汝等走吧,若再尾隨,休怪某不念州裏之情!”
說罷,張楊騎上戰馬,便快速向著城外趕去,以防夜長夢多。同時,張楊不自覺地摸了摸腰間的橫刀。
由於入城是為采買物資,帶著長戟多有不便,就留在了關羽那裏,隨身隻帶了橫刀入城。不過,若遇阻攔,這也足夠張楊快速殺出去。
那名隊率聽聞張楊之言,頓時呆愣在了當場,因為他覺得張楊說得對,他甚至在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他們自己選擇離開並州,去跟隨厚待他們的董卓,也就等於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放棄了家鄉的百姓。
雖然這不是多大的過錯,畢竟他們曾為並州的百姓拚命過,已經不欠並州百姓什麽,但也沒有理由跟顏麵,去拉著他人與他們做出同樣的選擇。若是人人都如他們一般,那並州還有救嗎?
想及此,那隊率長歎一聲道:
“唉!走吧,迴去複命!”
此時,董卓正在太守府,被麾下將領吵得腦瓜子嗡嗡響,後來趕到的女婿李儒,在了解情況後笑道:
“嶽父,是非真假,去看一看又不會有什麽損失,還能傳揚嶽父求賢若渴之美名,即便那雲中大俠是假的,此事傳到真的雲中大俠耳中,或許能深受感動,往後未必不能將此人收為己用!
何況這張楊能以十八歲之齡,便成為那張懿的武猛從事,即便不是雲中大俠,也必然有著其過人之處!即便是為嶽父麾下添一員小將也是好的!
如此一舉多得的美事,不知嶽父有何可猶豫的!”
董卓聞言,目光不禁為之一亮,蒲扇般的大手猛地拍了拍李儒,疼得李儒一陣呲牙咧嘴。就在董卓要開口誇李儒幾句時,那隊率便前來稟報,雲中大俠即將出城而去,並將與張楊的對話,向董卓複述了一遍。
董卓這才知道,張楊便是真正的雲中大俠,頓時為自己的猶豫後悔無比,忙扯著嗓子大喊:
“快,給咱備馬,咱要親自去請雲中大俠!華雄,快去將雲中大俠攔住!”
董卓的命令在涼州軍中,便是金科玉律,皆是會不打折扣地去完成,盡管華雄對所謂的雲中大俠不以為然,可還是快速點了一百親兵,跨上他那匹涼州大馬,向著成城門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