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與胡開的加入,算是張楊此行的一個意外之喜,雖然張楊獲得的那份記憶中,並沒有二人的相關記載,但張楊絲毫不以為意。且據關羽所言,此二人在解縣也是頗有勇名。
想想也是,大漢人才無數,能夠青史留名的又有幾人,大多都是因為各種緣由、被埋沒於曆史的塵埃當中。
張楊通過二人城門口的隨意打鬧,便能看出此二人的身手不錯,最起碼比張成、張琦等人要強一些。隻不過張成等人勝在騎射方麵,而且尚且年幼,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當然,這二人經過訓練以及戰陣廝殺,達到二流中期、甚至更高,也不是不可能。
這牛俊的力氣極大,雖然沒有關羽那般誇張,但也算是天賦異稟。其所用武器,乃是其父留下的一柄大刀,可惜其父死得早,牛俊缺乏高手指點,因此武藝達到二流便停滯不前。
相信有了關羽的指點,這牛俊定然是未來可期,未嚐不能成為二流武將中,較為拔尖的那一批。
胡開的力氣要比牛俊小上不少,但與其勻稱修長的身形相匹配的是,其身手異常地靈活、反應異常地靈敏。可惜其家傳矛法太過平庸,限製了其發展。
張楊的家傳矛法原本就很高明,又經過了張楊的改進,如今變得精妙,可惜並不適合胡開的靈巧路數。倒是李芸的家傳槍法,講究的便是靈動巧妙,待迴去經過祖父李勝同意後,不妨將此槍法傳給胡開。
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由於多了女眷與孩童,返迴的路上勢必會拖慢速度,因此,張楊不打算多做耽擱,於是便問牛俊道:
“玉秀兄,那縣令可曾限製雲長兄的家眷出城?”
牛俊點頭道:
“不錯,那縣令白天在周圍安插了眼線,若是雲長的妻子想帶其子出城,便會有人上前攔下,不允許其隨意外出。
此舉為的,就是逼迫雲長迴來接妻兒,好將雲長擒獲、為其子報仇。一直到天黑關城門之後,眼線才會撤去,時間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依舊未見其放棄。”
張楊點了點頭,掏出一些金餅扔給了牛俊道:
“既然玉秀兄與元啟兄決意跟隨,便勞煩去張羅一番,雲長兄不便露麵,為防節外生枝、吾等生麵孔最好也不過多露麵。
二位去買兩輛騾馬車、讓女眷孩童乘坐,其餘的什麽也不必帶,一應所需,待路過郡治安邑縣時再入城購買即可!
天色暗下來之後,汝等將雲長兄的妻兒悄悄接來,四更天,借助汝等的職務之便,吾等悄悄出城!”
牛俊、胡開二人點點頭,當即便要出去張羅,卻被張楊一把拉住,隻聽張楊又道:
“莫急,時間足夠!二位不是眼饞吾等的駿馬嗎?走,某去為二位選兩匹好馬!雲長兄也來!”
待眾人來到院落中,張楊看了看牛俊那熊羆般的身軀,便將
曾經贈於呂布的棕色戰馬牽了出來,驚得牛俊連連擺手道:
“不可,不可!如此好的戰馬,還是讓雲長騎乘吧!”
張楊見此,不禁對牛俊又高看了一眼。在城門口時張楊便發現,牛俊也是一個愛馬如命之人,即便其胯下那匹戰馬僅是匹普通戰馬,卻也是愛惜無比。
如今見到如此好馬,雖然眼中盡是喜愛之色,但卻不貪婪,能夠經得起誘惑,還要將此馬讓於更需要之人,僅憑此點足以看出,這牛俊是個極為實誠可靠之人。
這便讓張楊對其更加欣賞了,於是便笑著道:
“就憑玉秀兄的好品性,足以配得上騎乘此馬!某亦為雲長兄準備了一匹、更適合其雄壯身軀的戰馬,玉秀兄放心收下此馬便是!”
說罷,張楊便讓張成牽出一匹更為雄駿的戰馬來,這是一匹渾身栗色、卻是紅鬃紅尾的高大戰馬,其身上大宛馬的特征也是極為明顯,顯然也是大宛馬與當地的好馬所生。
關羽一見此馬,眼中的喜愛之色再也掩飾不住,張楊見狀笑道:
“這兩匹好馬還有個故事:某曾與李芸合力誅殺了一個匈奴騎兵小隊,此棕色戰馬便是那個小隊百夫長的坐騎。此人應該來頭不小,否則,即便在好馬眾多的匈奴,能騎乘此等好馬的,也要是千夫長以上的將領!
某曾將此馬贈與過一位超一流武將,那超一流武將便是騎乘此馬,與某一起深入南匈奴腹地,吾等兩人兩騎截殺了一個、向南匈奴王廷運送寶馬的百人隊。
這個百人隊一共有三匹寶馬,其中有一匹真正的大宛馬王級別的寶馬,可惜其身上有匈奴王廷的印記,為了避免引起禍端,某在不得已之下,忍痛將那匹馬王斬殺!
至於另外兩匹寶馬,某與那超一流武將一人一匹,而那運送戰馬的匈奴貴族,也騎乘了兩匹頂級好馬,也讓吾二人分了,這匹紅鬃馬,便是其中之一!”
聽完張楊的介紹,關羽與牛俊更是欣喜不已,原本能得如此好馬,便讓二人喜不自勝,如今得知這兩匹好馬,居然還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故事,那更是珍貴無比了。
隨後,張琦又牽出一匹白色戰馬,雖然看著比那匹棕色戰馬要矮上少許,但身形體態卻是更加地勻稱。
張楊指著這匹白馬道:
“張成講述過,吾等此次剛滅了一個數千人的烏桓部落,繳獲了千餘匹戰馬,某從中挑選出了十餘匹,作為吾等的備用坐騎,這匹白馬便是其中之一。
此馬雖然看上去不如棕色戰馬雄壯,卻勝在速度更快、更加靈敏,配上元啟兄靈活的身手,更是相得益彰!”
說到此,張楊看著已經按捺不住、有些躍躍欲試的三人,笑道:
“是否是好馬,還要騎乘一番才知,雖然院子裏不能奔跑,騎上去感受一番也不錯,三位,還在等什麽?”
牛俊得知關羽也有好馬,早已按捺不住,嘿嘿挫著大手便向棕馬靠去,胡開也是歡唿一聲,快步來到了白馬身前。就連關羽也顧不上矜持,在向張楊點頭示意後,快步去接過了紅鬃馬的韁繩。
至於推辭,三人沒考慮過,也不舍得推辭!更何況,人都跟了張楊,騎他匹好馬不應該嗎……
想想也是,大漢人才無數,能夠青史留名的又有幾人,大多都是因為各種緣由、被埋沒於曆史的塵埃當中。
張楊通過二人城門口的隨意打鬧,便能看出此二人的身手不錯,最起碼比張成、張琦等人要強一些。隻不過張成等人勝在騎射方麵,而且尚且年幼,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當然,這二人經過訓練以及戰陣廝殺,達到二流中期、甚至更高,也不是不可能。
這牛俊的力氣極大,雖然沒有關羽那般誇張,但也算是天賦異稟。其所用武器,乃是其父留下的一柄大刀,可惜其父死得早,牛俊缺乏高手指點,因此武藝達到二流便停滯不前。
相信有了關羽的指點,這牛俊定然是未來可期,未嚐不能成為二流武將中,較為拔尖的那一批。
胡開的力氣要比牛俊小上不少,但與其勻稱修長的身形相匹配的是,其身手異常地靈活、反應異常地靈敏。可惜其家傳矛法太過平庸,限製了其發展。
張楊的家傳矛法原本就很高明,又經過了張楊的改進,如今變得精妙,可惜並不適合胡開的靈巧路數。倒是李芸的家傳槍法,講究的便是靈動巧妙,待迴去經過祖父李勝同意後,不妨將此槍法傳給胡開。
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由於多了女眷與孩童,返迴的路上勢必會拖慢速度,因此,張楊不打算多做耽擱,於是便問牛俊道:
“玉秀兄,那縣令可曾限製雲長兄的家眷出城?”
牛俊點頭道:
“不錯,那縣令白天在周圍安插了眼線,若是雲長的妻子想帶其子出城,便會有人上前攔下,不允許其隨意外出。
此舉為的,就是逼迫雲長迴來接妻兒,好將雲長擒獲、為其子報仇。一直到天黑關城門之後,眼線才會撤去,時間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依舊未見其放棄。”
張楊點了點頭,掏出一些金餅扔給了牛俊道:
“既然玉秀兄與元啟兄決意跟隨,便勞煩去張羅一番,雲長兄不便露麵,為防節外生枝、吾等生麵孔最好也不過多露麵。
二位去買兩輛騾馬車、讓女眷孩童乘坐,其餘的什麽也不必帶,一應所需,待路過郡治安邑縣時再入城購買即可!
天色暗下來之後,汝等將雲長兄的妻兒悄悄接來,四更天,借助汝等的職務之便,吾等悄悄出城!”
牛俊、胡開二人點點頭,當即便要出去張羅,卻被張楊一把拉住,隻聽張楊又道:
“莫急,時間足夠!二位不是眼饞吾等的駿馬嗎?走,某去為二位選兩匹好馬!雲長兄也來!”
待眾人來到院落中,張楊看了看牛俊那熊羆般的身軀,便將
曾經贈於呂布的棕色戰馬牽了出來,驚得牛俊連連擺手道:
“不可,不可!如此好的戰馬,還是讓雲長騎乘吧!”
張楊見此,不禁對牛俊又高看了一眼。在城門口時張楊便發現,牛俊也是一個愛馬如命之人,即便其胯下那匹戰馬僅是匹普通戰馬,卻也是愛惜無比。
如今見到如此好馬,雖然眼中盡是喜愛之色,但卻不貪婪,能夠經得起誘惑,還要將此馬讓於更需要之人,僅憑此點足以看出,這牛俊是個極為實誠可靠之人。
這便讓張楊對其更加欣賞了,於是便笑著道:
“就憑玉秀兄的好品性,足以配得上騎乘此馬!某亦為雲長兄準備了一匹、更適合其雄壯身軀的戰馬,玉秀兄放心收下此馬便是!”
說罷,張楊便讓張成牽出一匹更為雄駿的戰馬來,這是一匹渾身栗色、卻是紅鬃紅尾的高大戰馬,其身上大宛馬的特征也是極為明顯,顯然也是大宛馬與當地的好馬所生。
關羽一見此馬,眼中的喜愛之色再也掩飾不住,張楊見狀笑道:
“這兩匹好馬還有個故事:某曾與李芸合力誅殺了一個匈奴騎兵小隊,此棕色戰馬便是那個小隊百夫長的坐騎。此人應該來頭不小,否則,即便在好馬眾多的匈奴,能騎乘此等好馬的,也要是千夫長以上的將領!
某曾將此馬贈與過一位超一流武將,那超一流武將便是騎乘此馬,與某一起深入南匈奴腹地,吾等兩人兩騎截殺了一個、向南匈奴王廷運送寶馬的百人隊。
這個百人隊一共有三匹寶馬,其中有一匹真正的大宛馬王級別的寶馬,可惜其身上有匈奴王廷的印記,為了避免引起禍端,某在不得已之下,忍痛將那匹馬王斬殺!
至於另外兩匹寶馬,某與那超一流武將一人一匹,而那運送戰馬的匈奴貴族,也騎乘了兩匹頂級好馬,也讓吾二人分了,這匹紅鬃馬,便是其中之一!”
聽完張楊的介紹,關羽與牛俊更是欣喜不已,原本能得如此好馬,便讓二人喜不自勝,如今得知這兩匹好馬,居然還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故事,那更是珍貴無比了。
隨後,張琦又牽出一匹白色戰馬,雖然看著比那匹棕色戰馬要矮上少許,但身形體態卻是更加地勻稱。
張楊指著這匹白馬道:
“張成講述過,吾等此次剛滅了一個數千人的烏桓部落,繳獲了千餘匹戰馬,某從中挑選出了十餘匹,作為吾等的備用坐騎,這匹白馬便是其中之一。
此馬雖然看上去不如棕色戰馬雄壯,卻勝在速度更快、更加靈敏,配上元啟兄靈活的身手,更是相得益彰!”
說到此,張楊看著已經按捺不住、有些躍躍欲試的三人,笑道:
“是否是好馬,還要騎乘一番才知,雖然院子裏不能奔跑,騎上去感受一番也不錯,三位,還在等什麽?”
牛俊得知關羽也有好馬,早已按捺不住,嘿嘿挫著大手便向棕馬靠去,胡開也是歡唿一聲,快步來到了白馬身前。就連關羽也顧不上矜持,在向張楊點頭示意後,快步去接過了紅鬃馬的韁繩。
至於推辭,三人沒考慮過,也不舍得推辭!更何況,人都跟了張楊,騎他匹好馬不應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