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的目的,並非是現在就讓張懿去殺死丁原,而是退而求其次,讓張懿開始防備丁原,因此,接下來的話、便順理成章地說了出來:


    “義父不必現在考慮如何處置這丁原,隻需多個心思,莫要在緊要關頭,遭了此人算計即可。


    孩兒不能久留晉陽,好在有奉先兄長代替孩兒、為義父分憂!奉先兄長的父輩、祖輩,皆是朝廷駐紮九原的騎兵校尉,對於率領騎兵作戰極有心得,父親完全可以信任倚重。”


    張懿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嗯!這可是罕見的超一流猛將,為父自當加以重用!對於如何重用呂奉先、如何防備丁建陽,吾兒可有良策?”


    張楊自信一笑道:


    “當年呂家帶出來的狼騎營,可是威名赫赫、戰力極強!義父何不讓奉先兄長、將這支狼騎營,在晉陽重現出來!


    而這支狼騎營,義父要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任何人不得插手,即便是訓練這支軍隊的奉先兄長,沒有義父手令,亦不能隨意調動。


    義父不是要組建商隊嗎?待這支軍隊練成後,義父便讓奉先兄長,分批率領他們護送這支商隊。


    如此,不但能保證商隊的安全,還能將這支軍隊,打造成父親手中真正的鐵血之師,更能震懾異族,一舉三得!


    至於這個丁原,有了這支狼騎營,想必其定然會千方百計拉攏奉先兄長,隻要此苗頭一旦出現,孩兒直接為義父將此人除去便可,何需如此麻煩!”


    張懿聽著張楊闡述組建新軍、狼騎營的建議,禁不住眸光大勝起來,顯然是越聽越興奮,可當張楊輕描淡寫地便決定了、丁原的生死時,張懿還是忍不住瞳孔一縮!


    他真是沒想到,他這個義子張楊、還有如此狠辣果決的一麵。不過隨即轉念一想,對待敵人若不狠辣果決一些,莫非等其迴過頭來,咬上自己一口!


    想及此,張懿便狠狠地點了點頭道:


    “成立新軍之事,為父明日便親自主持此事!至於丁建陽……唉!若是其真有二心……那……那就任由吾兒處置吧!”


    張楊看得出,義父張懿在自己的提示下,根據丁原往日的表現發現了端倪。畢竟義父是憑借自己能力、做到一州刺史的人物,豈能是平庸無智之人!


    此前沒有發現,隻是因為其心地過於善良,不願將自己人往壞處想罷了!


    隨即張懿又道:


    “吾兒需要去與那些豪商,洽談商隊之事,沒有一個刺史府的身份自然不妥!”


    說罷,張懿從懷中掏出一塊印信,以及一張絹布文書遞給張楊,顯然是早就準備好的!


    張楊沒有絲毫猶豫,接過來一看,赫然是並州刺史武猛從事的印信及任命文書,不由得咧嘴一笑便揣進了懷裏。


    不出意料,這武猛從事一職,果然提前一年落到了自己手中。有這麽個身份,自己此後的諸般謀劃,都會方便一些,若是以後義父需要籠絡人才,再讓出去便是。


    張懿見張楊跟自己如此隨意,非但沒有不悅,反而感到異常地欣慰,畢竟,太過客套、可不是父子之間所為。


    張楊趁機對張懿道:


    “義父,孩兒明日便想辦法通知各個豪商,待其能做主之人前來商談,恐怕尚且需要些時日,因此,孩兒便讓眾豪商與七日後,前來刺史府會麵!


    在此期間,孩兒想去趟河東訪友,最多五日便迴!義父需盡量提前與南匈奴達成共識!”


    張懿滿口地答應下來:


    “一切由吾兒做主便是,至於南匈奴,為父會通知羌渠單於,讓其六日後派人前來刺史府商議此事。


    吾兒早去早迴,爭取能趕上與匈奴人會麵之日,屆時,汝以某義子的什麽出席,對汝日後行事,或許會大有好處!”


    張楊聞言連忙答應下來。原本張楊此行的目的,其實單純的隻是送呂布一家到馬邑,其餘的,隻是想碰碰運氣而已。


    萬萬沒想到的是,經過郭縕的舉薦,張楊不但比那份記憶中、提前一年得到張懿的賞識,更是被張懿收為了義子,有了這層身份,匈奴人若想對付張家塢堡,就會有所忌憚,這便讓張楊有了成長的空間。


    隻要張楊不作死到、現在去大肆進攻匈奴人,張家塢堡暫時便是安全的,隻需抵抗住鮮卑人的入侵便可。


    由於宴會是中午舉行的,因此,張楊與義父張懿商談結束後,見天色還尚早,便獨自騎馬去了晉陽城的商鋪集中區域。


    張楊先是找到了甄家商鋪,出示了武猛從事的印信後,在商鋪掌櫃的殷切招待下,將早已寫好的一封書信,交給了甄家商鋪的掌櫃,讓其火速將書信交給馬邑的甄行。


    這些商鋪掌櫃明顯沒有甄行級別高,隻有像甄行這種、能夠直接接觸甄家主母之人,才能最快地將消息傳遞迴去。


    隨後,張楊又去了河東衛家的米鋪與徐州糜家的酒鋪,同樣地出示了印信之後,對掌櫃說明:


    “刺史府有意開辟一條穩定的商路,用絲綢、陶器、酒水、金銀器皿以及其他手工業製品,與匈奴交換牛羊馬匹以及皮毛。


    若是兩家有意參與合作,便與七日後,讓主事之人帶著家族印信,前往刺史府商談合作事宜。”


    之所以找這兩家,是因為張楊除了無極甄氏,就聽說過這兩大豪商家族比較有名氣。


    這河東衛家,乃是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後人,可惜衛青死後,衛家因巫蠱之禍被武帝清算,自此之後,遺留下來的後人空有爵位,在朝堂上再也沒有了影響力。


    而到了如今,河東衛家又遭受了黨錮之禍害,龐大的家族不得不靠著經商維持,倒是也發展得風生水起。


    與無極甄家以及河東衛家這兩個世家大族相比,徐州糜家則是真正的世代經商之人,也是最為良善的豪商巨賈。


    坊間傳聞,糜家家主糜竺,年紀輕輕便有糜半城之稱,並非是糜竺買下了半個徐州城,而是半數徐州城的百姓,都受到過糜家的恩惠。


    這三大豪商皆是家資億萬、勢力雄厚之家,任何一家的奴仆,怕是也要比雲中郡殘存的百姓還要多!若是能夠得到任何一家的支持,相信義父必然會好過上許多。


    張楊倒沒想過現在讓這三家中的一家支持自己,毫不客氣地說,這三大豪商家中的一個管事,可能都比他張楊麾下人多,何必自取其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豪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羞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羞刀並收藏漢末之並州豪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