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聽聞自己舅父居然如此漫天要價,當即佯裝委屈地道:
“舅父未免太過心黑了罷!須知,一匹好馬能換來十套精良鐵甲,即便是魚鱗甲,亦能換上數套!
甥兒冒死搶來的馬匹,舅父豈能如此訛詐?若是傳揚出去,舅父臉麵上,須不好看吧!
再者說,外祖父那裏,也實在是說不過去!”
郭泰絲毫不為所動地冷哼道:
“哼!汝去換換試試,看誰敢冒著殺頭的幹係,賣與汝鎧甲!即便是舅父,亦要吃些苦頭,若非看在某那姐姐生養汝極為不易,唯恐汝有所閃失的份上,無論如何,某也斷然不會同意此事!”
見舅舅不鬆口,張楊咬了咬牙,還價道:
“總共五十匹!”
“成交!”
嘶……
見舅父郭泰如此輕易便答應下來,張楊頓時知道自己給高了,心疼地直抽涼氣,看得眾人一陣哄笑。
眾人笑罷,呂父對一臉憤懣之色的張楊道:
“稚叔!雁門乃是邊塞重鎮,鎧甲管理尤為嚴格,郭都尉與郭太守要想借給汝鎧甲,必然要拿出大量的好處,來堵住悠悠眾口,否則必定會被朝廷降罪!”
張楊聞言一怔,這才知道了此事的嚴重性,看來自己還是太過年輕,對於人情世故考慮得太過簡單!想及此,張楊恭敬地向著郭泰道:
“多謝舅父成全!”
郭泰見張楊明白了過來,擺了擺手道:
“無妨!有了這些戰馬,足以堵住那些蛀蟲之口,須知,郭太守在雁門亦非是一手遮天,還有朝廷派來的長史等人!此事若是被其捅到朝中,郭太守亦是會有大麻煩,畢竟,汝要的鐵甲太多了!”
說完之後,便下令讓士卒將這些染血的戰馬盡數牽走,隨後,他會稟明郭縕,從府庫劃撥錢財交付。
郭泰的郡兵驅趕著戰馬剛剛離去,遠處便又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又是一位中等身形、儀表堂堂、渾身散發著儒雅之氣的男子,率領著數百騎兵,向著張楊等人疾馳而來。
郭泰見此人到來,連忙迎上去就要行禮,誰知那人一翻身便利落地跳下馬背,伸手托住了郭泰道:
“佑安不必多禮,快請起!”
隨即二人便快步來到了張楊等人身前。此人便是雁門太守郭縕了。
待與呂布父親寒暄過後,郭縕便笑著道:
“小楊兒,幾年不見,不曾想,汝已經生得如此雄壯,怕是還要高出張文韜不少吧?如何?可是汝父親想通了,讓汝來某麾下從軍?”
聽著郭縕的開場白,張楊隻得苦笑著將此行的目的又說了一遍,並婉拒了郭縕的招攬。
不出意外,郭縕頓時又是一陣失望之色。郭泰將方才所談之事一一向著郭縕描述了一遍,當聽到呂布居然是超一流武將、連張楊也到達了一流之時,郭縕頓時精光大盛。
可聽聞呂布已經答應了並州刺史的任用後,郭縕臉上的失望之色又添了三分。
緊接著,郭泰對郭縕說起了張楊借鎧甲之事,又是不出意外,郭縕當即勃然變色,怒聲道:
“胡鬧!雁門乃是邊防重鎮,朝廷對鎧甲弓弩管理極其嚴格,豈能隨意外借?”
張楊見郭縕做派,心中不禁一陣膩歪,他知道,這郭縕要坐地起價!剛才舅父郭泰不就是如此行徑嘛,於是待郭縕話音一落,便接話道:
“除非……”
郭縕接下來的話被張楊說出來了,剛醞釀起的情緒不禁一滯,隨即便迅速地變了臉色,溫和地對張楊道:
“其實此時若是變通一下,倒也不是不可!”
見張楊不接茬,隻是驚呆下文,郭縕心中不禁暗道:
“張楊這豎子不是性情木訥嗎?為何還不上套?”
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扭頭看向了郭泰。郭泰見狀,隻得苦笑著解釋道:
“府君!如今的小楊兒已經長大成人,早已不複當初的木訥少年矣!”
郭縕聞言,表情不禁閃過一絲尷尬之色,不過還是得將話說下去,試一試總是好的,於是便繼續道:
“不如汝到邊軍中作一個軍侯,想必以汝如今闖下的偌大名聲,不至於不能服眾。
如此,汝非但能順理成章地領取鎧甲,還能率領自己的部曲,前去剿滅此部落。
待汝立下軍功,某便任命汝為軍司馬,再過兩年,某便向朝廷舉薦汝為邊軍騎軍校尉,如何?”
張楊聞言,頓時冷笑道:
“郭府君怕不是覺得某張楊,如三歲小兒那般年幼可欺?某張楊若是成了邊軍軍侯,所得戰馬牛羊以及財貨,豈不是要盡數充公?
汝郭府君隻是借出了三十套鎧甲,不但能得到千餘戰馬、無數牛羊財貨,某還得將自己與眾兄弟搭上,為郭府君賣命。當真是好算計!”
郭縕讓張楊毫不留情地當眾拆穿了陰謀,饒是以其城牆厚的臉皮,亦不禁又是一陣尷尬,訕笑道:
“看汝說的,某郭縕其實那般算計子侄輩之人!莫稱什麽府君不府君的,叫叔父,叫叔父聽著親切些!”
張楊一臉認真地道:
“張楊不敢,家父曾言,若是碰上郭府君,須加緊提防!蓋因此人狡詐如狐,一不留神便會讓人陷入圈套之中!”
郭縕聞言當即大怒道:
“這個張文韜,豈能在小輩麵前信口雌黃,平白辱人名聲!在這雁門誰人不知,某郭縕是何等的純良之人……”
見張楊不接話,郭縕自己也說不下去了,於是便冷哼一聲,不再繼續多言。
張楊見此,繼續對郭縕道:
“郭府君乃是難得的儒將,或許懂得些兵法,當知兵貴神速!那個部落據此將近百裏,若是拖延下去,恐會發生變故!
再者說,天亮之前迴不到馬邑,屆時恐會徒增事端!故此,借與不借,或是還有何條件,不妨說來聽聽。
若是條件合適,某便答應了,若是不合適,即便沒有鎧甲,憑吾兄弟二人的胯下馬、掌中戟以及三石強弓,未必不能成事!借甲隻不過是多加一層勝算罷了,可有可無!”
郭縕聞言,險些將鼻子氣歪了,聽聽,這豎子說了些什麽,先說自己是難得的儒將,又諷刺自己不通兵法、不知兵貴神速的重要性。
還說什麽鎧甲可有可無,若真的如此,何必在此與自己討價還價,這豎子學壞了,簡直比他那執拗父親還難纏百倍啊!
張楊的一番話,頓時讓周遭之人憋得臉色通紅,隻是礙於太守當麵,唯恐其麵子上過不去,將那捧腹大笑的欲望,生生地憋了迴去。
郭縕深吸了一口氣,暗自告誡自己:大人有大量,不與小兒一般見識。看了看天色,委實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才繼續道:
“作為汝父親的好友,某便通融一些。某也不平白要汝的戰馬,汝等此行讓一千騎兵跟隨,迴來之時,這一千騎兵每人要分到一匹好馬!”
張楊當即道:
“一百騎!”
“九百騎!”
“一百騎!”
“八百騎!”
“一百騎!”
郭縕怒道:
“豎子,莫要太過貪心!”
張楊這才讓了一步:
“兩百騎!”
郭縕氣結,就加了一百騎,隻能多得一百匹好馬,能有何用!於是一咬牙狠聲道:
“五百騎,少一騎也不行!”
張楊當即欣喜道:
“成交!多謝叔父成全!”
嘶……上當了,光顧得上算計此子,忘記此子僅有三十人了。就這點人手,如何能將那些戰馬牛羊、驅趕迴來?還不得向自己借兵!
在其借兵時,再敲詐一番多好,現在可倒好,自己上趕著將人手送了上去……丟人啊!
“舅父未免太過心黑了罷!須知,一匹好馬能換來十套精良鐵甲,即便是魚鱗甲,亦能換上數套!
甥兒冒死搶來的馬匹,舅父豈能如此訛詐?若是傳揚出去,舅父臉麵上,須不好看吧!
再者說,外祖父那裏,也實在是說不過去!”
郭泰絲毫不為所動地冷哼道:
“哼!汝去換換試試,看誰敢冒著殺頭的幹係,賣與汝鎧甲!即便是舅父,亦要吃些苦頭,若非看在某那姐姐生養汝極為不易,唯恐汝有所閃失的份上,無論如何,某也斷然不會同意此事!”
見舅舅不鬆口,張楊咬了咬牙,還價道:
“總共五十匹!”
“成交!”
嘶……
見舅父郭泰如此輕易便答應下來,張楊頓時知道自己給高了,心疼地直抽涼氣,看得眾人一陣哄笑。
眾人笑罷,呂父對一臉憤懣之色的張楊道:
“稚叔!雁門乃是邊塞重鎮,鎧甲管理尤為嚴格,郭都尉與郭太守要想借給汝鎧甲,必然要拿出大量的好處,來堵住悠悠眾口,否則必定會被朝廷降罪!”
張楊聞言一怔,這才知道了此事的嚴重性,看來自己還是太過年輕,對於人情世故考慮得太過簡單!想及此,張楊恭敬地向著郭泰道:
“多謝舅父成全!”
郭泰見張楊明白了過來,擺了擺手道:
“無妨!有了這些戰馬,足以堵住那些蛀蟲之口,須知,郭太守在雁門亦非是一手遮天,還有朝廷派來的長史等人!此事若是被其捅到朝中,郭太守亦是會有大麻煩,畢竟,汝要的鐵甲太多了!”
說完之後,便下令讓士卒將這些染血的戰馬盡數牽走,隨後,他會稟明郭縕,從府庫劃撥錢財交付。
郭泰的郡兵驅趕著戰馬剛剛離去,遠處便又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又是一位中等身形、儀表堂堂、渾身散發著儒雅之氣的男子,率領著數百騎兵,向著張楊等人疾馳而來。
郭泰見此人到來,連忙迎上去就要行禮,誰知那人一翻身便利落地跳下馬背,伸手托住了郭泰道:
“佑安不必多禮,快請起!”
隨即二人便快步來到了張楊等人身前。此人便是雁門太守郭縕了。
待與呂布父親寒暄過後,郭縕便笑著道:
“小楊兒,幾年不見,不曾想,汝已經生得如此雄壯,怕是還要高出張文韜不少吧?如何?可是汝父親想通了,讓汝來某麾下從軍?”
聽著郭縕的開場白,張楊隻得苦笑著將此行的目的又說了一遍,並婉拒了郭縕的招攬。
不出意外,郭縕頓時又是一陣失望之色。郭泰將方才所談之事一一向著郭縕描述了一遍,當聽到呂布居然是超一流武將、連張楊也到達了一流之時,郭縕頓時精光大盛。
可聽聞呂布已經答應了並州刺史的任用後,郭縕臉上的失望之色又添了三分。
緊接著,郭泰對郭縕說起了張楊借鎧甲之事,又是不出意外,郭縕當即勃然變色,怒聲道:
“胡鬧!雁門乃是邊防重鎮,朝廷對鎧甲弓弩管理極其嚴格,豈能隨意外借?”
張楊見郭縕做派,心中不禁一陣膩歪,他知道,這郭縕要坐地起價!剛才舅父郭泰不就是如此行徑嘛,於是待郭縕話音一落,便接話道:
“除非……”
郭縕接下來的話被張楊說出來了,剛醞釀起的情緒不禁一滯,隨即便迅速地變了臉色,溫和地對張楊道:
“其實此時若是變通一下,倒也不是不可!”
見張楊不接茬,隻是驚呆下文,郭縕心中不禁暗道:
“張楊這豎子不是性情木訥嗎?為何還不上套?”
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扭頭看向了郭泰。郭泰見狀,隻得苦笑著解釋道:
“府君!如今的小楊兒已經長大成人,早已不複當初的木訥少年矣!”
郭縕聞言,表情不禁閃過一絲尷尬之色,不過還是得將話說下去,試一試總是好的,於是便繼續道:
“不如汝到邊軍中作一個軍侯,想必以汝如今闖下的偌大名聲,不至於不能服眾。
如此,汝非但能順理成章地領取鎧甲,還能率領自己的部曲,前去剿滅此部落。
待汝立下軍功,某便任命汝為軍司馬,再過兩年,某便向朝廷舉薦汝為邊軍騎軍校尉,如何?”
張楊聞言,頓時冷笑道:
“郭府君怕不是覺得某張楊,如三歲小兒那般年幼可欺?某張楊若是成了邊軍軍侯,所得戰馬牛羊以及財貨,豈不是要盡數充公?
汝郭府君隻是借出了三十套鎧甲,不但能得到千餘戰馬、無數牛羊財貨,某還得將自己與眾兄弟搭上,為郭府君賣命。當真是好算計!”
郭縕讓張楊毫不留情地當眾拆穿了陰謀,饒是以其城牆厚的臉皮,亦不禁又是一陣尷尬,訕笑道:
“看汝說的,某郭縕其實那般算計子侄輩之人!莫稱什麽府君不府君的,叫叔父,叫叔父聽著親切些!”
張楊一臉認真地道:
“張楊不敢,家父曾言,若是碰上郭府君,須加緊提防!蓋因此人狡詐如狐,一不留神便會讓人陷入圈套之中!”
郭縕聞言當即大怒道:
“這個張文韜,豈能在小輩麵前信口雌黃,平白辱人名聲!在這雁門誰人不知,某郭縕是何等的純良之人……”
見張楊不接話,郭縕自己也說不下去了,於是便冷哼一聲,不再繼續多言。
張楊見此,繼續對郭縕道:
“郭府君乃是難得的儒將,或許懂得些兵法,當知兵貴神速!那個部落據此將近百裏,若是拖延下去,恐會發生變故!
再者說,天亮之前迴不到馬邑,屆時恐會徒增事端!故此,借與不借,或是還有何條件,不妨說來聽聽。
若是條件合適,某便答應了,若是不合適,即便沒有鎧甲,憑吾兄弟二人的胯下馬、掌中戟以及三石強弓,未必不能成事!借甲隻不過是多加一層勝算罷了,可有可無!”
郭縕聞言,險些將鼻子氣歪了,聽聽,這豎子說了些什麽,先說自己是難得的儒將,又諷刺自己不通兵法、不知兵貴神速的重要性。
還說什麽鎧甲可有可無,若真的如此,何必在此與自己討價還價,這豎子學壞了,簡直比他那執拗父親還難纏百倍啊!
張楊的一番話,頓時讓周遭之人憋得臉色通紅,隻是礙於太守當麵,唯恐其麵子上過不去,將那捧腹大笑的欲望,生生地憋了迴去。
郭縕深吸了一口氣,暗自告誡自己:大人有大量,不與小兒一般見識。看了看天色,委實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才繼續道:
“作為汝父親的好友,某便通融一些。某也不平白要汝的戰馬,汝等此行讓一千騎兵跟隨,迴來之時,這一千騎兵每人要分到一匹好馬!”
張楊當即道:
“一百騎!”
“九百騎!”
“一百騎!”
“八百騎!”
“一百騎!”
郭縕怒道:
“豎子,莫要太過貪心!”
張楊這才讓了一步:
“兩百騎!”
郭縕氣結,就加了一百騎,隻能多得一百匹好馬,能有何用!於是一咬牙狠聲道:
“五百騎,少一騎也不行!”
張楊當即欣喜道:
“成交!多謝叔父成全!”
嘶……上當了,光顧得上算計此子,忘記此子僅有三十人了。就這點人手,如何能將那些戰馬牛羊、驅趕迴來?還不得向自己借兵!
在其借兵時,再敲詐一番多好,現在可倒好,自己上趕著將人手送了上去……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