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呂布一家沒有再連夜趕路,畢竟從雲中到晉陽有兩千餘裏路,若是隻在夜間趕路,半月時間未必能趕到!
況且,途中總是晝伏夜出,時間久了、同樣早晚被異族盯上,屆時,白天休息的時候,反而成了最危險的事!
由於是抄近路,因此,要從雲中徑直穿過定襄郡、到達雁門郡,再從雁門郡入太原,一旦到了雁門馬邑,也就徹底安全了!
當然,還有更近的道路,那便是直接穿過南匈奴的王廷駐地美稷,之後再過黃河入太原!不過,無論是張楊還是呂布,都沒那個膽量及想法,因為那妥妥地是為匈奴王廷送人口去了,還是全家老少一個不落的盡數送到!
隊伍出發一段時間後,張楊便讓程遠、陳青帶著陳猛、周平作了斥候。當年張楊的父親張武初從軍時,便是以斥候開始,對如何做斥候很有心得。
因此,經過張武用心調教出來的程遠、陳青二人,教導陳猛、周平二人,自是毫無問題!其實張成、張琦學得並不比程遠、陳青二人差,不過,這二人的習武天賦較高,張楊想在率軍衝陣這方麵,多培養一番。
至於陳興,別看其年幼時不但愛哭,還極其不講究地迴去告狀,害得一眾少年屈辱地被李芸毆打,不過,如今長大了卻是極為直爽仗義,箭術、武藝都不弱,將來或許可以培養其統帥輕騎。
在雲中的這一路上,呂布見識到了張楊的威名。中途有幾股一兩百、兩三百不等的匈奴騎兵,見到大隊的漢人帶著老弱婦孺,一見便知是搬遷的隊伍,既然是搬遷,自然少不了金銀細軟!
況且,這支隊伍居然有不少好馬,更是肥羊中的肥羊,因此便想靠近勒索!
得到程遠等人稟報後,呂布一家頓時如臨大敵,他們這些人雖然自恃勇武,不怕區區數百匈奴騎兵,可隊伍中有太多的老弱婦孺,一旦在雙方大戰之時,漏過幾個匈奴騎兵,便會造成很大死傷!
這不比張楊與呂布襲擊那一百匈奴騎兵,那時雖然隻有兩個人,可二人卻沒有後顧之憂,打不過可以從容地撤退,不像如今,一旦發生衝突,他們隻能硬抗上去,連遊鬥的餘地也不存在。
這些匈奴人也是覺得、漢人會因為老弱婦孺而投鼠忌器,因此才會見到有如此多的人護送,依舊不管不顧地靠近勒索。
以往許多漢人明明有反抗的力量,卻是不得不任由匈奴人勒索劫掠,便是因為有著自身的顧慮。甚至是有些頗為勇武之人,也是基於此原因,不得不放棄抵抗,任由匈奴人將其抓去為奴,來保全自己的家人。
就在呂家眾人緊張地準備迎戰之時,誰知張楊卻示意眾人稍安勿躁,之後便單槍匹馬地衝了上去,唰的一箭釘在了百步開外,厲聲大喝道:
“雲中張楊在此,靠近百步者,殺!”
就這樣,那些匈奴騎兵猶豫了片刻,便慢慢地撤退了!如此情景,看得呂家眾人、包括呂布在內,都是目瞪口呆!之前便知張楊在並州頗有名聲,今日方知,這哪叫頗有名聲,簡直是威名赫赫啊!
迴到隊伍中的張楊,見眾人一臉的既震驚又好奇,張楊不在意地向眾人解釋道:
“伯父、伯母、諸位,不必如此驚訝!
實則並非是某有多了不起,而是匈奴人不想招惹麻煩而已!而某張楊,便是匈奴小部落嚴重的麻煩!”
哈哈哈哈……
或許是危險已經過去,眾人提著的一顆心落迴了肚子裏,此時聽聞張楊說得有趣,不禁發出了一陣輕鬆的笑聲!
張楊這話雖是在謙虛,可聽著就是讓人如此的提氣!他們這些漢人,何曾能讓匈奴人覺得是個麻煩,因此不願意招惹過,這其中必定還有著更加有趣的故事。
眾人笑罷,沒有人說話,靜等著張楊接下來的講述。連呂布也是極為好奇地看著張楊,顯然也想知道,張楊當初僅憑借一手神射以及頂多二流的武藝,是如何闖下這赫赫威名的。
反正閑來無事,張楊見眾人好奇,便繼續講述道:
“去年剛過完年,某在家閑不住,便想出來逛逛,途中恰巧碰上一些同樣是向太原搬遷的漢人百姓,一般遇上此等情況,某若自己有事,便會告知他們哪些路段,經常被匈奴人劫掠勒索。
某若是閑來無事,便會護送他們一段,誰知那次護送過程當中,有一隊三四十人的匈奴騎兵,不管不顧地想靠近劫掠。
某再三警告非但無果,那些匈奴人居然揚言要找出某的家人,抓去他們部落為奴。當時某頓時便怒不可遏,某當初雖然有些婦人之仁,但並不代表某會軟弱可欺,更不會對異族仁慈。
於是某便突然對他們發動了襲擊,在他們沒反應過來之時,便射殺了前麵的五人,之後打馬便逃。
那些人定然是立即追趕,就這樣被某又迴身射殺了十人,他們這才撤退,了解某之人應當知道,當時的某異常地執拗,這些人敢於以某家人相威脅,某便覺得他們終究是個隱患,自然不可能放過他們。
於是,某便對他們展開了追殺,可惜,最後還是有十餘人逃了迴去,而且,這些人居然還迴過頭來不斷地叫囂,言:必迴去召集軍隊,尋某以及某的家人報仇!
如此,某更覺得這些人不能留,於是便找出了幾個活口,逼問出了他們的部落信息,誰知他們竟然僅是個千餘人的小部落,騎兵僅三百餘。
當晚,某便找上了他們的部落,用了數日埋伏,將他們的騎兵殺得僅剩數十騎,嚇得剩下之人帶著家人四散而逃,某哪會如此輕易放過他們,
於是便從他們部落剩下的百姓口中,逼問出了他們可能去投奔的部落,又用了兩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個並州,才將他們盡數殺死。
自此,某的名聲也隨著追殺這些人,漸漸傳開了。之後某更是四處救助漢人百姓,不斷地找匈奴人麻煩,因此,名聲便越來越大,便成為了如今這般情形了!”
眾人聽完張楊的講述,皆是一臉敬佩地看向了張楊,呂布更是感歎道:
“不曾想,稚叔剛到十七歲,便做下如此大事,以一己之力,居然滅了匈奴一個部落,當真是令人欽佩!”
張楊不以為意地道:
“隻是某幸運罷了,那個部落在匈奴中名聲極臭,沒有部落願意為其出頭,否則,某怕是早已被各大部落圍殺而死!
後來也不是沒有部落找某的麻煩,可是體驗到某的難纏後,覺得即便殺死某,也會付出不小的死傷,實在是得不償失!
因此,此後在整個雲中的匈奴中小部落,皆將某視作是個渾身是刺的亡命之徒,輕易不會招惹!”
況且,途中總是晝伏夜出,時間久了、同樣早晚被異族盯上,屆時,白天休息的時候,反而成了最危險的事!
由於是抄近路,因此,要從雲中徑直穿過定襄郡、到達雁門郡,再從雁門郡入太原,一旦到了雁門馬邑,也就徹底安全了!
當然,還有更近的道路,那便是直接穿過南匈奴的王廷駐地美稷,之後再過黃河入太原!不過,無論是張楊還是呂布,都沒那個膽量及想法,因為那妥妥地是為匈奴王廷送人口去了,還是全家老少一個不落的盡數送到!
隊伍出發一段時間後,張楊便讓程遠、陳青帶著陳猛、周平作了斥候。當年張楊的父親張武初從軍時,便是以斥候開始,對如何做斥候很有心得。
因此,經過張武用心調教出來的程遠、陳青二人,教導陳猛、周平二人,自是毫無問題!其實張成、張琦學得並不比程遠、陳青二人差,不過,這二人的習武天賦較高,張楊想在率軍衝陣這方麵,多培養一番。
至於陳興,別看其年幼時不但愛哭,還極其不講究地迴去告狀,害得一眾少年屈辱地被李芸毆打,不過,如今長大了卻是極為直爽仗義,箭術、武藝都不弱,將來或許可以培養其統帥輕騎。
在雲中的這一路上,呂布見識到了張楊的威名。中途有幾股一兩百、兩三百不等的匈奴騎兵,見到大隊的漢人帶著老弱婦孺,一見便知是搬遷的隊伍,既然是搬遷,自然少不了金銀細軟!
況且,這支隊伍居然有不少好馬,更是肥羊中的肥羊,因此便想靠近勒索!
得到程遠等人稟報後,呂布一家頓時如臨大敵,他們這些人雖然自恃勇武,不怕區區數百匈奴騎兵,可隊伍中有太多的老弱婦孺,一旦在雙方大戰之時,漏過幾個匈奴騎兵,便會造成很大死傷!
這不比張楊與呂布襲擊那一百匈奴騎兵,那時雖然隻有兩個人,可二人卻沒有後顧之憂,打不過可以從容地撤退,不像如今,一旦發生衝突,他們隻能硬抗上去,連遊鬥的餘地也不存在。
這些匈奴人也是覺得、漢人會因為老弱婦孺而投鼠忌器,因此才會見到有如此多的人護送,依舊不管不顧地靠近勒索。
以往許多漢人明明有反抗的力量,卻是不得不任由匈奴人勒索劫掠,便是因為有著自身的顧慮。甚至是有些頗為勇武之人,也是基於此原因,不得不放棄抵抗,任由匈奴人將其抓去為奴,來保全自己的家人。
就在呂家眾人緊張地準備迎戰之時,誰知張楊卻示意眾人稍安勿躁,之後便單槍匹馬地衝了上去,唰的一箭釘在了百步開外,厲聲大喝道:
“雲中張楊在此,靠近百步者,殺!”
就這樣,那些匈奴騎兵猶豫了片刻,便慢慢地撤退了!如此情景,看得呂家眾人、包括呂布在內,都是目瞪口呆!之前便知張楊在並州頗有名聲,今日方知,這哪叫頗有名聲,簡直是威名赫赫啊!
迴到隊伍中的張楊,見眾人一臉的既震驚又好奇,張楊不在意地向眾人解釋道:
“伯父、伯母、諸位,不必如此驚訝!
實則並非是某有多了不起,而是匈奴人不想招惹麻煩而已!而某張楊,便是匈奴小部落嚴重的麻煩!”
哈哈哈哈……
或許是危險已經過去,眾人提著的一顆心落迴了肚子裏,此時聽聞張楊說得有趣,不禁發出了一陣輕鬆的笑聲!
張楊這話雖是在謙虛,可聽著就是讓人如此的提氣!他們這些漢人,何曾能讓匈奴人覺得是個麻煩,因此不願意招惹過,這其中必定還有著更加有趣的故事。
眾人笑罷,沒有人說話,靜等著張楊接下來的講述。連呂布也是極為好奇地看著張楊,顯然也想知道,張楊當初僅憑借一手神射以及頂多二流的武藝,是如何闖下這赫赫威名的。
反正閑來無事,張楊見眾人好奇,便繼續講述道:
“去年剛過完年,某在家閑不住,便想出來逛逛,途中恰巧碰上一些同樣是向太原搬遷的漢人百姓,一般遇上此等情況,某若自己有事,便會告知他們哪些路段,經常被匈奴人劫掠勒索。
某若是閑來無事,便會護送他們一段,誰知那次護送過程當中,有一隊三四十人的匈奴騎兵,不管不顧地想靠近劫掠。
某再三警告非但無果,那些匈奴人居然揚言要找出某的家人,抓去他們部落為奴。當時某頓時便怒不可遏,某當初雖然有些婦人之仁,但並不代表某會軟弱可欺,更不會對異族仁慈。
於是某便突然對他們發動了襲擊,在他們沒反應過來之時,便射殺了前麵的五人,之後打馬便逃。
那些人定然是立即追趕,就這樣被某又迴身射殺了十人,他們這才撤退,了解某之人應當知道,當時的某異常地執拗,這些人敢於以某家人相威脅,某便覺得他們終究是個隱患,自然不可能放過他們。
於是,某便對他們展開了追殺,可惜,最後還是有十餘人逃了迴去,而且,這些人居然還迴過頭來不斷地叫囂,言:必迴去召集軍隊,尋某以及某的家人報仇!
如此,某更覺得這些人不能留,於是便找出了幾個活口,逼問出了他們的部落信息,誰知他們竟然僅是個千餘人的小部落,騎兵僅三百餘。
當晚,某便找上了他們的部落,用了數日埋伏,將他們的騎兵殺得僅剩數十騎,嚇得剩下之人帶著家人四散而逃,某哪會如此輕易放過他們,
於是便從他們部落剩下的百姓口中,逼問出了他們可能去投奔的部落,又用了兩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個並州,才將他們盡數殺死。
自此,某的名聲也隨著追殺這些人,漸漸傳開了。之後某更是四處救助漢人百姓,不斷地找匈奴人麻煩,因此,名聲便越來越大,便成為了如今這般情形了!”
眾人聽完張楊的講述,皆是一臉敬佩地看向了張楊,呂布更是感歎道:
“不曾想,稚叔剛到十七歲,便做下如此大事,以一己之力,居然滅了匈奴一個部落,當真是令人欽佩!”
張楊不以為意地道:
“隻是某幸運罷了,那個部落在匈奴中名聲極臭,沒有部落願意為其出頭,否則,某怕是早已被各大部落圍殺而死!
後來也不是沒有部落找某的麻煩,可是體驗到某的難纏後,覺得即便殺死某,也會付出不小的死傷,實在是得不償失!
因此,此後在整個雲中的匈奴中小部落,皆將某視作是個渾身是刺的亡命之徒,輕易不會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