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在距離一裏地的時候,又跳下了戰馬,將自己的長弓交給了李芸,想了想還不放心,又將戰馬上馱著的甲胄解了下來,綁到了搶來的戰馬上。
看著一臉鄭重地做著這一切的張楊,李芸沒有出言詢問,因為張楊跟他說過,數月前的意外受傷昏迷,讓張楊因禍得福,武藝早已今非昔比!而隨著武藝的提高,張楊更加清晰地體會到、超一流武將的恐怖。
李芸覺得張楊此時、是在去除一切包袱,以全盛的狀態、全力以赴地去應對呂布,這也是對超一流武將、應有的敬意!因此,李芸沒有出聲,就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不想對張楊帶來任何的幹擾。
實際上,張楊的心思、並沒有李芸想得那麽莊重,反而是在盤算著:既然呂布的戰馬沒自己的好,那就利用好這個優勢,來彌補自己與呂布在實力上的差距。
去除包袱是不假,不過,隻是給戰馬去除包袱,否則,馱著數十斤的甲胄,定然會影響戰馬的發揮。
若是以前的張楊,是絕對不屑於如此做的。以前的張楊講究的是堂堂正正,輸也要輸得光明正大,絕對不會動這些小心思。而如今的張楊,為了取得勝利,不自覺的便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
當然,張楊也沒有自大到,覺得自己僅憑這些、便能勝過呂布的地步,張楊隻是想憑借這些優勢,能夠逼得呂布使出全力,能夠與其暢快地大戰一場。
也以此來向呂布展示,往日呂布的苦心教導沒有白費,他張楊不但將呂布的教導完全領會,甚至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來!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張楊便堅定地跨上了戰馬,倒提镔鐵青龍戟,慢慢地調整著自己的氣息,策馬繼續向著呂家塢堡趕去。
張楊相信,用不多久,呂布便會手持方天畫戟,策馬出來與自己一戰,這已經成為了兩人見麵時的慣例!
呂布以往沒讓張楊失望過,此次更是如此,就在張楊距離呂家塢堡還有兩百步時,呂布那高大的身影、便從塢堡大門衝了出來。
雖然其胯下的戰馬、在其高大身影的襯托下,顯得有些過於矮小,但這並不妨礙呂布那、如山如嶽般的磅礴氣勢,隔著老遠、便猛烈地向著張楊壓了過來。
跟在張楊身後的李芸,自呂布出現那一刻起,便突然感覺到一陣令人窒息的氣勢撲麵而來,整個人就如風浪中的小船一般、搖搖欲墜,一顆心,頓時慌亂得令人十分難受,就連四肢,也隨著呂布的接近,而越來越冰涼起來!
李芸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趕快逃走,逃得越遠越好!可好強的性子,又不允許她退縮,於是銀牙緊咬,並從牙縫中擠出一聲輕喝:“戰!”,以此來鼓起自身戰意,抵消內心的恐懼、以及渾身的不適之感。
終於,在慢慢的適應片刻之後,那些負麵狀態才漸漸消失,居然連戰鬥的勇氣也找了迴來。
呂布在散發出自身氣勢之時,便有些後悔了,由於數月未見張楊,乍一相見,不自覺的就習慣性進入了、二人比鬥時的狀態,忽略了張楊身後、還帶著未過門的妻子。
可就在呂布即將收迴氣勢之時,卻發現李芸居然硬是抗了下來,而且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此時反而有些鬥誌昂揚、躍躍欲試之意,心中不禁對李芸大為讚賞:這個弟妹十分不凡,正如母親所言一般,果然是個奇女子!
張楊已經與呂布交手不知多少次了,對於呂布的氣勢早已習慣,此時聽見了李芸的輕喝,這才反應過來,心中頓時為自己的大意、懊惱不已,轉頭見李芸已經適應過來,於是對著李芸歉意一笑,便轉過了頭去。
隨即,一股與呂布完全不同的氣勢,從張楊身上爆發出來,猶如一隻洪荒兇獸般,一股霸道、兇殘、暴虐的氣息,猛烈地向著呂布迎了上去。
張楊身後的李芸頓時渾身一陣輕鬆暢快,看著張楊居然能在氣勢上、與超一流武將比拚,李芸內心之中衝滿了無盡的驕傲與自豪。
而對麵的呂布,感受到了張楊的氣勢,也是大喜過望,沒想到自己這個賢弟,這才數月不見,便給自己帶來如此大的驚喜。
之前的張楊雖然其箭術無雙,但射箭時皆是氣勢內斂,即便是射出箭矢的那一瞬間、會爆發氣勢,但也是一發即收,越難令人難以發覺越好,如此,才能令人防不勝防!
而張楊的馬上功夫隻能算二流,隻知道猛打猛衝,哪裏有什麽氣勢可言,隻有真正的一流武將,才能談得上有氣勢。
那些能大喝一聲將他人喝死的,並非是其聲音大、將人震死的,而是自身氣勢控製得極好,完全施加到了那人身上,讓那人陷入了渾身不適之中,再一聲暴喝將人驚嚇致死!
如今呂布感覺著張楊的氣勢,分明已經是一流武將,而且根基十分的紮實,即便在一流武將中,也並非是庸手,看來這位賢弟已經徹底開竅,武藝已經突飛猛進!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雙方還有五十餘步。見李芸已經自覺地停了下來,張楊便不再管她,猛地一踹馬腹,棗紅馬吃痛之下,甩起四蹄、像一道紅色閃電般,轟隆隆地向著呂布衝撞而去。
呂布見狀,大喝一聲:
“好馬!”
喝罷,也是將戰馬的速度提到了極限。五十步的距離、兩馬相向奔馳,幾乎在眨眼之間,二人便到了近前。
就在相隔還有數丈之時,青龍戟與方天戟同時探出,同樣的招式、同樣的技巧,連探出的角度也幾乎如出一轍!
隻聽得“哐”的一聲,數十步外的李芸都覺得雙耳一陣嗡鳴,可見這一戟的力道之大。兩馬錯鞍之後,張楊與呂布雙雙調轉馬頭,感受到手掌一陣發麻,呂布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好!好!好!”
連著大叫了三聲好字,可見呂布此時的心情,是何等的高興!為張楊的長進喝彩過後,呂布又由衷地道:
“當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吾兄弟二人才數月未見,沒曾想,稚叔竟有如此巨大長進,當真是可喜可賀!哈哈哈哈哈……”
說完,又壓抑不住心中的喜意,哈哈大笑起來。
張楊感受著手腕的疼痛,苦笑道:
“兄長!某已經借助了戰馬之力,沒想到,力道上還是比兄長差上一大截!若非兄長手下留情,這第一擊,某怕是要吃上一個大虧!”
呂布一擺手道:
“閑話少說,再來!”
說罷,一夾馬腹,又向張楊衝殺而來,張楊連忙集中精力,向著呂布衝去,又是“鏗”的一聲,镔鐵青龍戟與方天畫戟再次狠狠地撞在一起。
由於二人沒拉開距離,戰馬的速度並未衝起來,因此,巨大的力道,險些連戰馬都逼停下來。
二馬再次錯鞍以後,張楊趁呂布的戰馬速度慢、反應不及之際,
快速地調轉馬頭,向著呂布殺去。
呂布剛調轉馬頭,張楊已經殺到了身前,呂布見狀也不驚慌,用出全力,再次穩穩地擋開了張楊的攻擊。
見到靠戰馬的衝刺討不到便宜,張楊果斷改變策略,靠著自己的戰馬遠比呂布的戰馬靈活,不斷圍繞著呂布盤旋起來。
同時,將呂布教自己的戟法,猶如大江大河般浩浩蕩蕩、連綿不絕地施展了出來。
而呂布雖然在戰馬上吃虧,可張楊的這些招式都是自己傳授的,自然能夠輕鬆愜意地盡數接了下來!
看著一臉鄭重地做著這一切的張楊,李芸沒有出言詢問,因為張楊跟他說過,數月前的意外受傷昏迷,讓張楊因禍得福,武藝早已今非昔比!而隨著武藝的提高,張楊更加清晰地體會到、超一流武將的恐怖。
李芸覺得張楊此時、是在去除一切包袱,以全盛的狀態、全力以赴地去應對呂布,這也是對超一流武將、應有的敬意!因此,李芸沒有出聲,就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不想對張楊帶來任何的幹擾。
實際上,張楊的心思、並沒有李芸想得那麽莊重,反而是在盤算著:既然呂布的戰馬沒自己的好,那就利用好這個優勢,來彌補自己與呂布在實力上的差距。
去除包袱是不假,不過,隻是給戰馬去除包袱,否則,馱著數十斤的甲胄,定然會影響戰馬的發揮。
若是以前的張楊,是絕對不屑於如此做的。以前的張楊講究的是堂堂正正,輸也要輸得光明正大,絕對不會動這些小心思。而如今的張楊,為了取得勝利,不自覺的便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
當然,張楊也沒有自大到,覺得自己僅憑這些、便能勝過呂布的地步,張楊隻是想憑借這些優勢,能夠逼得呂布使出全力,能夠與其暢快地大戰一場。
也以此來向呂布展示,往日呂布的苦心教導沒有白費,他張楊不但將呂布的教導完全領會,甚至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來!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張楊便堅定地跨上了戰馬,倒提镔鐵青龍戟,慢慢地調整著自己的氣息,策馬繼續向著呂家塢堡趕去。
張楊相信,用不多久,呂布便會手持方天畫戟,策馬出來與自己一戰,這已經成為了兩人見麵時的慣例!
呂布以往沒讓張楊失望過,此次更是如此,就在張楊距離呂家塢堡還有兩百步時,呂布那高大的身影、便從塢堡大門衝了出來。
雖然其胯下的戰馬、在其高大身影的襯托下,顯得有些過於矮小,但這並不妨礙呂布那、如山如嶽般的磅礴氣勢,隔著老遠、便猛烈地向著張楊壓了過來。
跟在張楊身後的李芸,自呂布出現那一刻起,便突然感覺到一陣令人窒息的氣勢撲麵而來,整個人就如風浪中的小船一般、搖搖欲墜,一顆心,頓時慌亂得令人十分難受,就連四肢,也隨著呂布的接近,而越來越冰涼起來!
李芸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趕快逃走,逃得越遠越好!可好強的性子,又不允許她退縮,於是銀牙緊咬,並從牙縫中擠出一聲輕喝:“戰!”,以此來鼓起自身戰意,抵消內心的恐懼、以及渾身的不適之感。
終於,在慢慢的適應片刻之後,那些負麵狀態才漸漸消失,居然連戰鬥的勇氣也找了迴來。
呂布在散發出自身氣勢之時,便有些後悔了,由於數月未見張楊,乍一相見,不自覺的就習慣性進入了、二人比鬥時的狀態,忽略了張楊身後、還帶著未過門的妻子。
可就在呂布即將收迴氣勢之時,卻發現李芸居然硬是抗了下來,而且很快便調整好了心態,此時反而有些鬥誌昂揚、躍躍欲試之意,心中不禁對李芸大為讚賞:這個弟妹十分不凡,正如母親所言一般,果然是個奇女子!
張楊已經與呂布交手不知多少次了,對於呂布的氣勢早已習慣,此時聽見了李芸的輕喝,這才反應過來,心中頓時為自己的大意、懊惱不已,轉頭見李芸已經適應過來,於是對著李芸歉意一笑,便轉過了頭去。
隨即,一股與呂布完全不同的氣勢,從張楊身上爆發出來,猶如一隻洪荒兇獸般,一股霸道、兇殘、暴虐的氣息,猛烈地向著呂布迎了上去。
張楊身後的李芸頓時渾身一陣輕鬆暢快,看著張楊居然能在氣勢上、與超一流武將比拚,李芸內心之中衝滿了無盡的驕傲與自豪。
而對麵的呂布,感受到了張楊的氣勢,也是大喜過望,沒想到自己這個賢弟,這才數月不見,便給自己帶來如此大的驚喜。
之前的張楊雖然其箭術無雙,但射箭時皆是氣勢內斂,即便是射出箭矢的那一瞬間、會爆發氣勢,但也是一發即收,越難令人難以發覺越好,如此,才能令人防不勝防!
而張楊的馬上功夫隻能算二流,隻知道猛打猛衝,哪裏有什麽氣勢可言,隻有真正的一流武將,才能談得上有氣勢。
那些能大喝一聲將他人喝死的,並非是其聲音大、將人震死的,而是自身氣勢控製得極好,完全施加到了那人身上,讓那人陷入了渾身不適之中,再一聲暴喝將人驚嚇致死!
如今呂布感覺著張楊的氣勢,分明已經是一流武將,而且根基十分的紮實,即便在一流武將中,也並非是庸手,看來這位賢弟已經徹底開竅,武藝已經突飛猛進!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雙方還有五十餘步。見李芸已經自覺地停了下來,張楊便不再管她,猛地一踹馬腹,棗紅馬吃痛之下,甩起四蹄、像一道紅色閃電般,轟隆隆地向著呂布衝撞而去。
呂布見狀,大喝一聲:
“好馬!”
喝罷,也是將戰馬的速度提到了極限。五十步的距離、兩馬相向奔馳,幾乎在眨眼之間,二人便到了近前。
就在相隔還有數丈之時,青龍戟與方天戟同時探出,同樣的招式、同樣的技巧,連探出的角度也幾乎如出一轍!
隻聽得“哐”的一聲,數十步外的李芸都覺得雙耳一陣嗡鳴,可見這一戟的力道之大。兩馬錯鞍之後,張楊與呂布雙雙調轉馬頭,感受到手掌一陣發麻,呂布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好!好!好!”
連著大叫了三聲好字,可見呂布此時的心情,是何等的高興!為張楊的長進喝彩過後,呂布又由衷地道:
“當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吾兄弟二人才數月未見,沒曾想,稚叔竟有如此巨大長進,當真是可喜可賀!哈哈哈哈哈……”
說完,又壓抑不住心中的喜意,哈哈大笑起來。
張楊感受著手腕的疼痛,苦笑道:
“兄長!某已經借助了戰馬之力,沒想到,力道上還是比兄長差上一大截!若非兄長手下留情,這第一擊,某怕是要吃上一個大虧!”
呂布一擺手道:
“閑話少說,再來!”
說罷,一夾馬腹,又向張楊衝殺而來,張楊連忙集中精力,向著呂布衝去,又是“鏗”的一聲,镔鐵青龍戟與方天畫戟再次狠狠地撞在一起。
由於二人沒拉開距離,戰馬的速度並未衝起來,因此,巨大的力道,險些連戰馬都逼停下來。
二馬再次錯鞍以後,張楊趁呂布的戰馬速度慢、反應不及之際,
快速地調轉馬頭,向著呂布殺去。
呂布剛調轉馬頭,張楊已經殺到了身前,呂布見狀也不驚慌,用出全力,再次穩穩地擋開了張楊的攻擊。
見到靠戰馬的衝刺討不到便宜,張楊果斷改變策略,靠著自己的戰馬遠比呂布的戰馬靈活,不斷圍繞著呂布盤旋起來。
同時,將呂布教自己的戟法,猶如大江大河般浩浩蕩蕩、連綿不絕地施展了出來。
而呂布雖然在戰馬上吃虧,可張楊的這些招式都是自己傳授的,自然能夠輕鬆愜意地盡數接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