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遼藩的朝堂和大梁的朝堂也一樣,同樣有各種派係,也同樣存在派係之間的爭鬥。隻不過目前看,還沒有大梁朝堂那麽嚴重罷了。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其實遼藩朝堂大概分成這麽幾派,一派就是以吳晉為代表的長安派。當年楊競在封王的時候,身為禦史的吳晉就仗義執言,這才得罪了還是太子的永安帝,被任命為遼王府左長史,然後打發他和楊競一起到襄平城。
楊競在大年夜逃出長安城,通過並州前往襄平城。而吳晉則是帶著遼王儀仗和大隊人馬吸引大梁朝廷的注意力。特別是在開封縣附近,吳晉直接帶著還是護軍校尉的蘇烈,直接殺了前來傳旨的太監和錦衣衛。
後來在收複霸江以北被高句麗占據的9個縣的時候,吳晉則是連克蓋平縣和海州縣。楊競任命吳晉為吏部和兵部雙尚書,後來成立內閣,楊競任命吳晉為內閣首輔、崇文殿大學士。
幾乎絕大部分從長安來的官員,都以吳晉為領頭人、長安來的這些人,由於算是有了某種意義上的從龍之功,所以楊競在授予官職上絕不吝嗇。幾年下來,隨楊競從長安來的那些人,幾乎都升到中高級官吏的位置,這些人自然願意聚集在吳晉的身旁,畢竟吳晉是這些人的領頭人。
而吳晉就任吏部尚書之後,更是掌管了遼藩的用人之權。吳晉也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提拔了很多自己人,所以吳晉這一派,勢力不弱。特別是楊競和吳晉名義上的妹妹吳青陽成婚以後,吳晉成了楊競的大舅哥,正經的國舅爺,吳晉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在遼藩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除了吳晉,樞密院樞密使曾泰也是一股很強的勢力,當初在黃河邊,曾泰率全族5000餘口來投靠楊競,這些人,是楊競就藩初期的基礎班底之一。這些年,曾氏族中的子弟紛紛得到了提拔,曾氏一族在遼藩成了第一望族。
雖然吳晉才是大遼官職最高的官員,但是吳晉的家族比較弱,或者幹脆說就沒有家族,隻有一妻一子還有一位老母親,不像曾氏家族枝繁葉茂。曾泰的勢力主要集中在軍中,特別是在大遼邊軍之中。大遼五大邊軍,很多中級、低級軍官是曾氏子弟,其中也不乏高級將領,像遼西邊軍總兵曾毅,就是曾泰的親孫子。曾家是大梁軍中第一家族。
除了吳晉和曾泰,內閣大學士錢峰也是一個山頭,錢峰是最先投靠楊競的原大梁襄平郡本地官員,很多原大梁襄平郡的官員都匯集到錢峰的旗幟之下,像通政司通政使杜宇啊,襄平郡太守魏江啊,包括被殺的原禮部左侍郎周明,都是錢峰這一派係的。
至於說趙石,主要的影響力體現在經濟領域。作為大遼的戶部尚書,除了皇室資產以外,就沒有趙石管不到的,即使是皇室資產之一的襄平商號,也是趙石的大舅子柳峻在管理,可以說是趙石在大遼經濟領域有些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大批經濟官員和商人匯集在趙石身邊。
楊競之所以設置皇室獨資的奉天銀行和四海銀行,就是為了捏住大遼的經濟命脈,畢竟在有武力保護下,控製住了金融,就控製住了經濟。但不管怎麽說,趙石絕對可以算的上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了。
內閣的三位大學士,楊競不是隨便任命的,每個大學士身後,都是一大群的官員。不然你個人能力再強,身後沒有龐大的官員群體支持,也坐不穩大學士之位。頂天就做到六部尚書,就算到頭了。
遼藩朝堂上主要的四股勢力就是吳晉的長安派、曾泰的軍事派、錢峰的本地派和趙石的經濟派。這四派之間有鬥爭,也有交叉,總體上是鬥而不破的一種狀態。四派共同在楊競的帶領下,處理遼藩各項軍政事務,分享遼藩的各項權力。
楊競自然會居中把握,曾泰在軍中勢力大,楊競就成立了以魏國公徐遠為統領的長林軍。加上楊競直屬的神策軍和水師,自然能壓製得住邊軍,所以也不怕增氏家族有什麽異心。不說別的,現在襄平城的城防,還是由神策軍4個步兵旅負責呢。
而成立六大國有公司,則是某種意義上的對趙石的分權。像大遼工業公司、大遼建築公司和大遼能源公司隸屬於工部,大遼運河公司隸屬於兵部,大遼農業公司、大遼紡織公司隸屬於戶部,這樣一來,原來很多戶部負責的經濟事務,就通過機構改革的方式,轉移到了工部和兵部,相當於分走了戶部一半的經濟權。
新任的大遼工部尚書,正是遼王妃徐雲和徐錦的親哥哥,魏國公徐遠的兒子徐文,這也算是楊競的大舅哥,正經的外戚。楊競通過複雜的關係,將遼藩緊緊的擰成一股繩。
至於說其他的大臣,也有一些小的勢力,比如說餘成出身政保司,就和現任的政保司主事柳依走的近。比如江水和趙石關係不錯,可能是因為趙石投靠遼藩的時候,趙石的家屬是江水的軍情司接迴來的。還有一些讀書人投靠張元啊,張元是士林領袖。女性官員則更願意投在秋華門下,可能與秋華本身是女性有關。
楊競對於朝堂上的情況,其實是洞若觀火的,但是他不在意,隻要不影響他的統治,他都不會主動出手。楊競作為穿越者,他對這方世界的普羅大眾,其實是沒有什麽感情的。他隻在乎自己能不能過得舒服,然後會盡量不傷害百姓並給百姓某些福利。
但這次為什麽楊競要動手了?就是因為有人試圖打破大遼朝堂的平衡,這是楊競所不能容忍的。打破平衡就意味著黨爭加劇,黨爭加劇,就會影響遼藩的經濟建設和對外戰爭,這就是黑龍會的目的,也是楊競加強政保司的原因。
彈劾餘成,就是打破平衡,餘成可以說的上是楊競的白手套了,楊競很多隱秘的事都是安排餘成去做的,甚至連殺了燕王世子楊曦、把徐雲騙迴遼藩都是餘成一手操作的。特別是餘成在體察人心上的本領,更是讓楊競很是重視,所以對於餘成,楊競是必保的。
那是攻擊餘成嗎?那是攻擊楊競。不過這些事情,楊競還準備在規則的範圍內,和背後的勢力作鬥爭。如果真到最後在規則範圍內解決不了的話,那就動用神策軍吧。畢竟沒有什麽是神策軍6個旅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就再加上6個旅。
楊競是真出去巡視去了,從柳河行宮出來,楊競就一路向北,慢慢悠悠的走去。也沒有帶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隨行,按照慣例,楊競出巡得有內閣的一個大學士隨行的。楊競也沒有讓吳晉、錢峰和趙石任何一人隨行,就在新任的羽林衛霍山,和大內侍衛統領劉林陪同下,就出發了。
楊競甚至連軍情司和政保司的人都沒帶,正常情況下,楊競出巡,情報機構的主官或者副職也得隨行的。不過楊競倒是叫上了何知遠陪著自己。通政司則是派了一個司案隨行,負責往來的文書工作。
其實楊競就是用這種姿態宣告,你們盡情的鬧吧,本王先不陪你們玩了,倒是看看你們能鬧成什麽樣?
“老何,看見沒?遠處那些山,山上到處都是奇珍異獸和珍貴的山珍啊,這些都是我大遼的,關內沒有吧?”離開柳河行宮的楊競興致很高,竟然親自騎上馬,向著襄平城的東北方向,漫無目的地走著。
正一品武職、對外情報司主事何知遠,和大內侍衛統領劉林則是騎著馬一左一右的隨同。羽林衛指揮使霍山,則是帶著1000名羽林郎,護衛在楊競的前前後後。
“九爺所言極是”何知遠笑道,“長安城附近的樹木都被砍光了,連長安附近的終南山的外圍,樹木都被砍伐殆盡,隻有終南山深處,才有一些密林,至於說猛獸,恐怕還得在更深的山裏了”
關內的自然生態其實被破壞的不行,主要還是樹木的砍伐。關內沒有像遼藩這樣,以石炭為主要燃料,還是以薪柴為主要燃料,這就不可避免的大規模砍伐森林。而沒有了森林的庇護,動物們的生存空間就大大縮水了,數量也就大大減少了。
而遼藩,楊競通過出台山林國有、石炭使用等條例,對森林資源進行了嚴格的保護。為了保護森林資源、避免百姓過度砍伐樹木,楊競一直讓工部、現在讓大遼能源公司以極低的銷售石炭,也有保護森林資源的目的,畢竟他不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弄的亂糟糟的。
楊競點頭,“老何說的不錯,關內的森林都快被伐盡了。那你們說,關內的百姓再想打野獸該怎麽辦?”
“大王,那隻能引蛇出洞了,畢竟鍾南山深處的密林實在太恐怖了,說不上有什麽巨蟒猛獸呢”大內侍衛統領劉林說道。
這個的確是,終南山是仙山福地,終南山的深處,別說在大梁這個生產力落後的農業文明時代了,就是在科學技術昌明的現代,也是人類的禁區啊。
這劉林是楊競就藩時候,帶走的18名老兵之一,受過楊競母親李如嫣的恩惠,所以對楊競是忠心耿耿。楊競也把最為重要的王府侍衛交給他統領。這次楊競出巡,除了1000名羽林郎以外,劉林也帶了500名王府侍衛隨行護衛。
“對呀,有的時候,為了消滅野獸,還真得引蛇出洞”楊競意味深長的說。
“大王深謀遠慮,臣佩服”何知遠何許人也,一下子就明白了楊競的意思。楊競的意思不就是說,他出巡,就是了引蛇出洞嗎?楊競不在襄平城,讓各方勢力盡情的表演,等都暴露的差不多了,楊競再迴去收拾局麵。
“走,你們都陪孤策馬奔騰去”楊競長笑著,一拍坐下的良駒,快速的向前方跑去。
其實遼藩朝堂大概分成這麽幾派,一派就是以吳晉為代表的長安派。當年楊競在封王的時候,身為禦史的吳晉就仗義執言,這才得罪了還是太子的永安帝,被任命為遼王府左長史,然後打發他和楊競一起到襄平城。
楊競在大年夜逃出長安城,通過並州前往襄平城。而吳晉則是帶著遼王儀仗和大隊人馬吸引大梁朝廷的注意力。特別是在開封縣附近,吳晉直接帶著還是護軍校尉的蘇烈,直接殺了前來傳旨的太監和錦衣衛。
後來在收複霸江以北被高句麗占據的9個縣的時候,吳晉則是連克蓋平縣和海州縣。楊競任命吳晉為吏部和兵部雙尚書,後來成立內閣,楊競任命吳晉為內閣首輔、崇文殿大學士。
幾乎絕大部分從長安來的官員,都以吳晉為領頭人、長安來的這些人,由於算是有了某種意義上的從龍之功,所以楊競在授予官職上絕不吝嗇。幾年下來,隨楊競從長安來的那些人,幾乎都升到中高級官吏的位置,這些人自然願意聚集在吳晉的身旁,畢竟吳晉是這些人的領頭人。
而吳晉就任吏部尚書之後,更是掌管了遼藩的用人之權。吳晉也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提拔了很多自己人,所以吳晉這一派,勢力不弱。特別是楊競和吳晉名義上的妹妹吳青陽成婚以後,吳晉成了楊競的大舅哥,正經的國舅爺,吳晉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在遼藩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除了吳晉,樞密院樞密使曾泰也是一股很強的勢力,當初在黃河邊,曾泰率全族5000餘口來投靠楊競,這些人,是楊競就藩初期的基礎班底之一。這些年,曾氏族中的子弟紛紛得到了提拔,曾氏一族在遼藩成了第一望族。
雖然吳晉才是大遼官職最高的官員,但是吳晉的家族比較弱,或者幹脆說就沒有家族,隻有一妻一子還有一位老母親,不像曾氏家族枝繁葉茂。曾泰的勢力主要集中在軍中,特別是在大遼邊軍之中。大遼五大邊軍,很多中級、低級軍官是曾氏子弟,其中也不乏高級將領,像遼西邊軍總兵曾毅,就是曾泰的親孫子。曾家是大梁軍中第一家族。
除了吳晉和曾泰,內閣大學士錢峰也是一個山頭,錢峰是最先投靠楊競的原大梁襄平郡本地官員,很多原大梁襄平郡的官員都匯集到錢峰的旗幟之下,像通政司通政使杜宇啊,襄平郡太守魏江啊,包括被殺的原禮部左侍郎周明,都是錢峰這一派係的。
至於說趙石,主要的影響力體現在經濟領域。作為大遼的戶部尚書,除了皇室資產以外,就沒有趙石管不到的,即使是皇室資產之一的襄平商號,也是趙石的大舅子柳峻在管理,可以說是趙石在大遼經濟領域有些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大批經濟官員和商人匯集在趙石身邊。
楊競之所以設置皇室獨資的奉天銀行和四海銀行,就是為了捏住大遼的經濟命脈,畢竟在有武力保護下,控製住了金融,就控製住了經濟。但不管怎麽說,趙石絕對可以算的上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了。
內閣的三位大學士,楊競不是隨便任命的,每個大學士身後,都是一大群的官員。不然你個人能力再強,身後沒有龐大的官員群體支持,也坐不穩大學士之位。頂天就做到六部尚書,就算到頭了。
遼藩朝堂上主要的四股勢力就是吳晉的長安派、曾泰的軍事派、錢峰的本地派和趙石的經濟派。這四派之間有鬥爭,也有交叉,總體上是鬥而不破的一種狀態。四派共同在楊競的帶領下,處理遼藩各項軍政事務,分享遼藩的各項權力。
楊競自然會居中把握,曾泰在軍中勢力大,楊競就成立了以魏國公徐遠為統領的長林軍。加上楊競直屬的神策軍和水師,自然能壓製得住邊軍,所以也不怕增氏家族有什麽異心。不說別的,現在襄平城的城防,還是由神策軍4個步兵旅負責呢。
而成立六大國有公司,則是某種意義上的對趙石的分權。像大遼工業公司、大遼建築公司和大遼能源公司隸屬於工部,大遼運河公司隸屬於兵部,大遼農業公司、大遼紡織公司隸屬於戶部,這樣一來,原來很多戶部負責的經濟事務,就通過機構改革的方式,轉移到了工部和兵部,相當於分走了戶部一半的經濟權。
新任的大遼工部尚書,正是遼王妃徐雲和徐錦的親哥哥,魏國公徐遠的兒子徐文,這也算是楊競的大舅哥,正經的外戚。楊競通過複雜的關係,將遼藩緊緊的擰成一股繩。
至於說其他的大臣,也有一些小的勢力,比如說餘成出身政保司,就和現任的政保司主事柳依走的近。比如江水和趙石關係不錯,可能是因為趙石投靠遼藩的時候,趙石的家屬是江水的軍情司接迴來的。還有一些讀書人投靠張元啊,張元是士林領袖。女性官員則更願意投在秋華門下,可能與秋華本身是女性有關。
楊競對於朝堂上的情況,其實是洞若觀火的,但是他不在意,隻要不影響他的統治,他都不會主動出手。楊競作為穿越者,他對這方世界的普羅大眾,其實是沒有什麽感情的。他隻在乎自己能不能過得舒服,然後會盡量不傷害百姓並給百姓某些福利。
但這次為什麽楊競要動手了?就是因為有人試圖打破大遼朝堂的平衡,這是楊競所不能容忍的。打破平衡就意味著黨爭加劇,黨爭加劇,就會影響遼藩的經濟建設和對外戰爭,這就是黑龍會的目的,也是楊競加強政保司的原因。
彈劾餘成,就是打破平衡,餘成可以說的上是楊競的白手套了,楊競很多隱秘的事都是安排餘成去做的,甚至連殺了燕王世子楊曦、把徐雲騙迴遼藩都是餘成一手操作的。特別是餘成在體察人心上的本領,更是讓楊競很是重視,所以對於餘成,楊競是必保的。
那是攻擊餘成嗎?那是攻擊楊競。不過這些事情,楊競還準備在規則的範圍內,和背後的勢力作鬥爭。如果真到最後在規則範圍內解決不了的話,那就動用神策軍吧。畢竟沒有什麽是神策軍6個旅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就再加上6個旅。
楊競是真出去巡視去了,從柳河行宮出來,楊競就一路向北,慢慢悠悠的走去。也沒有帶內閣大學士和六部九卿隨行,按照慣例,楊競出巡得有內閣的一個大學士隨行的。楊競也沒有讓吳晉、錢峰和趙石任何一人隨行,就在新任的羽林衛霍山,和大內侍衛統領劉林陪同下,就出發了。
楊競甚至連軍情司和政保司的人都沒帶,正常情況下,楊競出巡,情報機構的主官或者副職也得隨行的。不過楊競倒是叫上了何知遠陪著自己。通政司則是派了一個司案隨行,負責往來的文書工作。
其實楊競就是用這種姿態宣告,你們盡情的鬧吧,本王先不陪你們玩了,倒是看看你們能鬧成什麽樣?
“老何,看見沒?遠處那些山,山上到處都是奇珍異獸和珍貴的山珍啊,這些都是我大遼的,關內沒有吧?”離開柳河行宮的楊競興致很高,竟然親自騎上馬,向著襄平城的東北方向,漫無目的地走著。
正一品武職、對外情報司主事何知遠,和大內侍衛統領劉林則是騎著馬一左一右的隨同。羽林衛指揮使霍山,則是帶著1000名羽林郎,護衛在楊競的前前後後。
“九爺所言極是”何知遠笑道,“長安城附近的樹木都被砍光了,連長安附近的終南山的外圍,樹木都被砍伐殆盡,隻有終南山深處,才有一些密林,至於說猛獸,恐怕還得在更深的山裏了”
關內的自然生態其實被破壞的不行,主要還是樹木的砍伐。關內沒有像遼藩這樣,以石炭為主要燃料,還是以薪柴為主要燃料,這就不可避免的大規模砍伐森林。而沒有了森林的庇護,動物們的生存空間就大大縮水了,數量也就大大減少了。
而遼藩,楊競通過出台山林國有、石炭使用等條例,對森林資源進行了嚴格的保護。為了保護森林資源、避免百姓過度砍伐樹木,楊競一直讓工部、現在讓大遼能源公司以極低的銷售石炭,也有保護森林資源的目的,畢竟他不想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弄的亂糟糟的。
楊競點頭,“老何說的不錯,關內的森林都快被伐盡了。那你們說,關內的百姓再想打野獸該怎麽辦?”
“大王,那隻能引蛇出洞了,畢竟鍾南山深處的密林實在太恐怖了,說不上有什麽巨蟒猛獸呢”大內侍衛統領劉林說道。
這個的確是,終南山是仙山福地,終南山的深處,別說在大梁這個生產力落後的農業文明時代了,就是在科學技術昌明的現代,也是人類的禁區啊。
這劉林是楊競就藩時候,帶走的18名老兵之一,受過楊競母親李如嫣的恩惠,所以對楊競是忠心耿耿。楊競也把最為重要的王府侍衛交給他統領。這次楊競出巡,除了1000名羽林郎以外,劉林也帶了500名王府侍衛隨行護衛。
“對呀,有的時候,為了消滅野獸,還真得引蛇出洞”楊競意味深長的說。
“大王深謀遠慮,臣佩服”何知遠何許人也,一下子就明白了楊競的意思。楊競的意思不就是說,他出巡,就是了引蛇出洞嗎?楊競不在襄平城,讓各方勢力盡情的表演,等都暴露的差不多了,楊競再迴去收拾局麵。
“走,你們都陪孤策馬奔騰去”楊競長笑著,一拍坐下的良駒,快速的向前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