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楊競的目的就隻有一個:保住餘成。他對朝堂上目前的局勢已經洞若觀火了:餘成已經站在一批官員的對立麵了,這個彈劾餘成的折子隻是投石問路,接下來必然是彈劾如潮,甚至掀起一波政潮,楊競並不想興起大獄,現在也不是興起大獄的時候,他就是單純想平息風波、保住餘成而已。
按照楊競的推測,操作這波風潮的肯定是內閣的三個大學士之一,別人也沒有那個實力。但是他叫不準是誰。雖然明麵上錢峰的嫌疑最大,但是越是看起來嫌疑大的人,越不可能是幕後真兇。趙石也有可能啊,甚至吳晉也有可能啊。雖然楊競想保住餘成,但也不能直接殺了吳晉、錢峰和趙石中的任何一個吧。
短時間內,楊競也分別出來到底是誰操縱這一切,所以隻能硬壓下去。但是既然人家已經動手了,肯定不是上書這一個環節了,所以楊競必然要想個萬全之策,通過政治手段,把這場朝堂紛爭消滅於萌芽狀態。
於是楊競借著給餘成兼任禦史台副都禦史的契機,逼內閣的幾位大學士跳出來。楊競這麽做有兩個目的:一是你們不是利用秋華休沐的機會玩肅貪嗎?那我就讓餘成主管禦史台,讓他負責肅貪。二是楊競知道這個任命肯定不會通過,既然你們內閣阻攔本王的任命,本王自然就可以談條件了。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楊競沒有打算讓任命餘成的命令通過,退一萬步說,行政官員不兼任司法官員是楊競司法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不能帶頭違背自己的改革成果。但是楊競這麽做,就是很明確的告訴內閣幾位大學士:今天你能用肅貪的方式去搬倒餘成,明天餘成就能用肅貪的方式搬倒你們。
“說說吧,那個汙蔑朝廷尚書的官員該怎麽處理啊?”政治是有底線的,你們先違背了底線,就要接受懲罰。
“大王,臣等以為,那禦史也是忠心國事,可能處事急躁了一些,但心意還是好的。內閣想著,罰他兩個月的俸祿,也就是了”吳晉等人對視了一眼,恭敬的說道。
楊競也笑,自己剛剛賞賜了各級官員三個月的俸祿,現在吳晉等人隻是罰這個禦史兩個月的俸祿,真是人性化啊,還給那禦史留了一個月的獎金。
“李德全,去把餘成叫進來”楊競沒有說吳晉等人的方案他同不同意,反而讓李德全把早在殿外候旨的餘成叫了進來。
“是,奴婢這就去傳餘尚書”李德全趕緊出去,把餘成請進來。
餘成其實已經站在殿外好一會了,楊競和內閣的交鋒他完全都聽在了耳朵裏,餘成都快被楊競感動哭了,大王這麽盡心盡力的維護自己,自己就算粉身碎骨,也難以報殿下大恩啊。
“臣禮部尚書餘成叩見大王”餘成進了謹身殿,直接向楊競行了二叩六拜的大禮。
“哎,敬中你別這樣,這不年不節的”楊競被餘成的大禮嚇了一跳,“不至於”
“臣感激大王保全,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餘成又是恭恭敬敬的磕了一個頭,然後起身,恭敬的站著。
吳晉、錢峰、趙石等人心中一陣鄙視,餘敬中這廝實在是太不要臉了。對大王的阿諛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了。他們絲毫沒有理解餘成這麽做的含義。餘成是什麽人啊?洞察人心的高手啊。他知道內閣三個人正在和楊競頂牛,自己對楊競越恭敬,就越會和內閣三個大學士形成鮮明的對比。
人都喜歡對自己恭敬的,這是人之常情。其實餘成這些年來,能夠從正六品升到正二品,靠的除了能力,就是對楊競的絕對忠誠,果然,楊競看著餘成,臉色好看了很多,“李德全,給敬中賜座”
李德全笑著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餘成的身後。餘成還是微微躬著身子,“臣待罪之人,怎敢落座?”
“哦?待罪之人?”楊競玩味的笑道,“長平,你說說,敬中有沒有罪啊?”
這就是逼迫內閣表態了,吳晉跟著楊競快6年了,當然能察覺出楊競的不悅情緒,所以隻能硬著頭皮說,“大王,臣等已然調查清楚了,那禦史就是誣告餘尚書”
“敬中,聽見了吧?坐吧”楊競笑道。餘成感激的看了楊競一眼,才恭恭敬敬的坐下,但是也隻是搭著半個屁股,姿態十足。
“長平,接著說,那個誣告敬中的禦史怎麽處理來著?”楊競顯然沒有放過這個話頭,繼續問道。
“大王,臣等以為,對那禦史罰俸2個月”吳晉又把剛才的處理結果說了一遍。
“本王看不必”楊競的話讓大殿裏的人一愣,“你們內閣不是說了嗎?這禦史也是忠心,我看就調到敬中手下工作去做吧”
狠辣,楊競的手段就是這麽狠辣,這禦史調到餘成手下,能活過幾天就不知道了。餘成有的是辦法讓這個禦史悄無聲息的死去。“長平,本王這麽安排妥當嗎?”
吳晉當然明白楊競的心思,但逼到這個份上了,隻能說,“大王的安排甚為妥當”
“那就這麽定了。敬中,把這個人用好”楊競笑道。
“大王,此人忠慎勤勉,臣以為應該重用”餘成接口說道,“現在宣傳司正在高句麗進行策反宣傳,我看此人升1級,去高句麗負責策反剛剛好”
“他是你的屬下,你看著安排就是”楊競笑道。
餘成這就是判這個人死刑了,隻要這個人進入高句麗地界,就會被發現,然後就會被淒慘的處死。楊競就是用這種手段,明明白白的告訴內閣,這個人死定了。
“大王,餘尚書對張禦史的安排不妥”趙石終於忍不住了,“去高句麗是九死一生的任務,餘尚書這不是官報私仇嗎?”
楊競點點頭,“敬中,鼎誠的話你怎麽看?你是不是在公報私仇呀?”
“大王,臣想請問趙閣老一句話”餘成起身恭敬的說。
“問”
“在高句麗,臣主管的宣傳司有438名吏員在進行著宣傳、策反工作。下官請問趙閣老,這438名身處敵營、朝不保夕的吏員,是否都是下官官報私仇?”
嗬,餘成這話實在是太誅心了,趙石的臉一下子就漲紅了,餘成不給趙石反駁的機會,繼續說道,“這438名吏員不知道危險嗎?他們不知道我大遼正是用人之際,在襄平城能獲得更大的平台嗎?他們知道”
“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往了高句麗,在敵人的心髒上活動。因為他們知道,幹工作的第一條就是忠誠,他們知道大王要代天平定高句麗,所以願意為大王盡忠心”
餘成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繼續說道,“臣主官的禮部、宣傳司和四海銀行都是這樣。下官本人及下屬可能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在忠心程度上絕對不欠缺,咱們知道什麽是幫忙不添亂”
“大王,臣的話說完了。臣失儀,請大王恕罪”餘成最後恭恭敬敬的向楊競行了一禮。
什麽叫經典式問答啊?餘成這種就是。餘成句句沒提幕後真兇,但是句句都在說幕後真兇。餘成直接給策動這次行動的人安上了不忠誠的帽子。這個罪名,無論在什麽時代,都是君主最忌諱的行為啊。
其實餘成說的也是實話,他想出的每一條計策,其實都是對楊競負責的表現。這也是楊競信任餘成的原因。而且餘成是政保司出身,楊競甚至很多隱秘的事情都交給餘成去做,這也是為什麽,楊競對有禦史彈劾餘成這麽上心的原因、
趙石有些尷尬的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麽好。至於楊競,則是欣賞的連說了三個“好、好、好”
“李德全,傳旨,凡是在外執行外勤的官員,每月加5塊銀元的補助”楊競想了想,又說道,“就說是餘尚書為他們請的”
內閣的三個大學士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怎麽離開柳河行宮的,本來是有人彈劾餘成,結果大王誤會了是自己三個人策劃的,吃了好多的掛落。至於是不是自己策劃的,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楊競對餘成好言安慰了一番,餘成才感恩戴德的離去。隨著餘成的離開,謹身殿裏就剩下楊競、李德全和張妍三個人了。
“大王英明睿智,臣欽佩”張妍主動行禮,崇拜的說。張妍作為探花郎,已然明白了楊競的操作,對楊競三言兩句就消弭了一場風波,力壓三個大學士的風采十分的佩服,所以才主動恭賀。
楊競不以為意的擺一擺手,冷笑道,“這才哪到哪?正戲才剛剛開始。眼前的不過是預熱而已”
楊競根本不相信就憑自己的三言兩語,就能擺平這件事,楊競這麽做,無非是想激怒對手,誘使對方采取更極端的手段而已。
按照楊競的推測,操作這波風潮的肯定是內閣的三個大學士之一,別人也沒有那個實力。但是他叫不準是誰。雖然明麵上錢峰的嫌疑最大,但是越是看起來嫌疑大的人,越不可能是幕後真兇。趙石也有可能啊,甚至吳晉也有可能啊。雖然楊競想保住餘成,但也不能直接殺了吳晉、錢峰和趙石中的任何一個吧。
短時間內,楊競也分別出來到底是誰操縱這一切,所以隻能硬壓下去。但是既然人家已經動手了,肯定不是上書這一個環節了,所以楊競必然要想個萬全之策,通過政治手段,把這場朝堂紛爭消滅於萌芽狀態。
於是楊競借著給餘成兼任禦史台副都禦史的契機,逼內閣的幾位大學士跳出來。楊競這麽做有兩個目的:一是你們不是利用秋華休沐的機會玩肅貪嗎?那我就讓餘成主管禦史台,讓他負責肅貪。二是楊競知道這個任命肯定不會通過,既然你們內閣阻攔本王的任命,本王自然就可以談條件了。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楊競沒有打算讓任命餘成的命令通過,退一萬步說,行政官員不兼任司法官員是楊競司法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他不能帶頭違背自己的改革成果。但是楊競這麽做,就是很明確的告訴內閣幾位大學士:今天你能用肅貪的方式去搬倒餘成,明天餘成就能用肅貪的方式搬倒你們。
“說說吧,那個汙蔑朝廷尚書的官員該怎麽處理啊?”政治是有底線的,你們先違背了底線,就要接受懲罰。
“大王,臣等以為,那禦史也是忠心國事,可能處事急躁了一些,但心意還是好的。內閣想著,罰他兩個月的俸祿,也就是了”吳晉等人對視了一眼,恭敬的說道。
楊競也笑,自己剛剛賞賜了各級官員三個月的俸祿,現在吳晉等人隻是罰這個禦史兩個月的俸祿,真是人性化啊,還給那禦史留了一個月的獎金。
“李德全,去把餘成叫進來”楊競沒有說吳晉等人的方案他同不同意,反而讓李德全把早在殿外候旨的餘成叫了進來。
“是,奴婢這就去傳餘尚書”李德全趕緊出去,把餘成請進來。
餘成其實已經站在殿外好一會了,楊競和內閣的交鋒他完全都聽在了耳朵裏,餘成都快被楊競感動哭了,大王這麽盡心盡力的維護自己,自己就算粉身碎骨,也難以報殿下大恩啊。
“臣禮部尚書餘成叩見大王”餘成進了謹身殿,直接向楊競行了二叩六拜的大禮。
“哎,敬中你別這樣,這不年不節的”楊競被餘成的大禮嚇了一跳,“不至於”
“臣感激大王保全,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餘成又是恭恭敬敬的磕了一個頭,然後起身,恭敬的站著。
吳晉、錢峰、趙石等人心中一陣鄙視,餘敬中這廝實在是太不要臉了。對大王的阿諛已經到了一定程度了。他們絲毫沒有理解餘成這麽做的含義。餘成是什麽人啊?洞察人心的高手啊。他知道內閣三個人正在和楊競頂牛,自己對楊競越恭敬,就越會和內閣三個大學士形成鮮明的對比。
人都喜歡對自己恭敬的,這是人之常情。其實餘成這些年來,能夠從正六品升到正二品,靠的除了能力,就是對楊競的絕對忠誠,果然,楊競看著餘成,臉色好看了很多,“李德全,給敬中賜座”
李德全笑著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餘成的身後。餘成還是微微躬著身子,“臣待罪之人,怎敢落座?”
“哦?待罪之人?”楊競玩味的笑道,“長平,你說說,敬中有沒有罪啊?”
這就是逼迫內閣表態了,吳晉跟著楊競快6年了,當然能察覺出楊競的不悅情緒,所以隻能硬著頭皮說,“大王,臣等已然調查清楚了,那禦史就是誣告餘尚書”
“敬中,聽見了吧?坐吧”楊競笑道。餘成感激的看了楊競一眼,才恭恭敬敬的坐下,但是也隻是搭著半個屁股,姿態十足。
“長平,接著說,那個誣告敬中的禦史怎麽處理來著?”楊競顯然沒有放過這個話頭,繼續問道。
“大王,臣等以為,對那禦史罰俸2個月”吳晉又把剛才的處理結果說了一遍。
“本王看不必”楊競的話讓大殿裏的人一愣,“你們內閣不是說了嗎?這禦史也是忠心,我看就調到敬中手下工作去做吧”
狠辣,楊競的手段就是這麽狠辣,這禦史調到餘成手下,能活過幾天就不知道了。餘成有的是辦法讓這個禦史悄無聲息的死去。“長平,本王這麽安排妥當嗎?”
吳晉當然明白楊競的心思,但逼到這個份上了,隻能說,“大王的安排甚為妥當”
“那就這麽定了。敬中,把這個人用好”楊競笑道。
“大王,此人忠慎勤勉,臣以為應該重用”餘成接口說道,“現在宣傳司正在高句麗進行策反宣傳,我看此人升1級,去高句麗負責策反剛剛好”
“他是你的屬下,你看著安排就是”楊競笑道。
餘成這就是判這個人死刑了,隻要這個人進入高句麗地界,就會被發現,然後就會被淒慘的處死。楊競就是用這種手段,明明白白的告訴內閣,這個人死定了。
“大王,餘尚書對張禦史的安排不妥”趙石終於忍不住了,“去高句麗是九死一生的任務,餘尚書這不是官報私仇嗎?”
楊競點點頭,“敬中,鼎誠的話你怎麽看?你是不是在公報私仇呀?”
“大王,臣想請問趙閣老一句話”餘成起身恭敬的說。
“問”
“在高句麗,臣主管的宣傳司有438名吏員在進行著宣傳、策反工作。下官請問趙閣老,這438名身處敵營、朝不保夕的吏員,是否都是下官官報私仇?”
嗬,餘成這話實在是太誅心了,趙石的臉一下子就漲紅了,餘成不給趙石反駁的機會,繼續說道,“這438名吏員不知道危險嗎?他們不知道我大遼正是用人之際,在襄平城能獲得更大的平台嗎?他們知道”
“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往了高句麗,在敵人的心髒上活動。因為他們知道,幹工作的第一條就是忠誠,他們知道大王要代天平定高句麗,所以願意為大王盡忠心”
餘成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繼續說道,“臣主官的禮部、宣傳司和四海銀行都是這樣。下官本人及下屬可能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在忠心程度上絕對不欠缺,咱們知道什麽是幫忙不添亂”
“大王,臣的話說完了。臣失儀,請大王恕罪”餘成最後恭恭敬敬的向楊競行了一禮。
什麽叫經典式問答啊?餘成這種就是。餘成句句沒提幕後真兇,但是句句都在說幕後真兇。餘成直接給策動這次行動的人安上了不忠誠的帽子。這個罪名,無論在什麽時代,都是君主最忌諱的行為啊。
其實餘成說的也是實話,他想出的每一條計策,其實都是對楊競負責的表現。這也是楊競信任餘成的原因。而且餘成是政保司出身,楊競甚至很多隱秘的事情都交給餘成去做,這也是為什麽,楊競對有禦史彈劾餘成這麽上心的原因、
趙石有些尷尬的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什麽好。至於楊競,則是欣賞的連說了三個“好、好、好”
“李德全,傳旨,凡是在外執行外勤的官員,每月加5塊銀元的補助”楊競想了想,又說道,“就說是餘尚書為他們請的”
內閣的三個大學士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怎麽離開柳河行宮的,本來是有人彈劾餘成,結果大王誤會了是自己三個人策劃的,吃了好多的掛落。至於是不是自己策劃的,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楊競對餘成好言安慰了一番,餘成才感恩戴德的離去。隨著餘成的離開,謹身殿裏就剩下楊競、李德全和張妍三個人了。
“大王英明睿智,臣欽佩”張妍主動行禮,崇拜的說。張妍作為探花郎,已然明白了楊競的操作,對楊競三言兩句就消弭了一場風波,力壓三個大學士的風采十分的佩服,所以才主動恭賀。
楊競不以為意的擺一擺手,冷笑道,“這才哪到哪?正戲才剛剛開始。眼前的不過是預熱而已”
楊競根本不相信就憑自己的三言兩語,就能擺平這件事,楊競這麽做,無非是想激怒對手,誘使對方采取更極端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