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鱗鱗、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在山海關前往鎮東關的管道上,精神抖擻的遼西邊軍、神策軍、鳳凰衛和配屬遼西遼西邊軍的遼中邊軍騎兵旅、炮兵旅,整齊列隊,向鎮東關進發。
打頭的1萬神策軍全部身騎白馬,一身板甲,手持長槍,斜跨弓箭,手持勁弩,身披白色披風,披風上繡著象征遼王親兵的金龍。擎旗校尉高舉著神策軍大絛,大絛上一個大大的“遼”字,大絛兩側同樣繡著金龍。遼藩尚白,所以神策軍的裝飾也以白色為主。
這1萬神策軍重騎兵行進起來,地麵都微微的顫抖,這是遼藩最精銳的騎兵之一,楊競的神策軍有6個旅共3萬人,1萬重騎兵和2萬重步兵,分別駐紮在襄平城的東大營和北大營,1萬重騎兵是楊競的機動兵力,2萬重步兵則是負責駐守襄平城。
當初楊競確定神策軍披風上的金龍紋樣時,很多大臣都反對。楊競當時說了一段話,現在還在神策軍士兵中廣為流傳,當時楊競說道:“神策軍3萬兄弟是孤的手足,孤的親王袍服上有七條金龍,即日起,內務司重新製定孤的袍服,上麵繡六條金龍,剩下的一條,繡在3萬神策軍兄弟的披風上。孤身上的龍,有一條是神策軍的兄弟給的”
這個時代哪裏見過楊競的這種高端操作啊?楊競的話傳到神策軍軍中的時候,3萬神策軍士兵直接感動的淚流滿麵,整齊劃一的向著遼王府的方向叩頭。楊競還有後半句話,“這披風,活著的時候禦寒、死後的時候裹身”。楊競的這兩句話,直接把神策軍的士氣拉滿。
神策軍後麵就是鳳凰衛,楊秀寧當然有學有樣,鳳凰衛的鎧甲裝備和神策軍的一樣,隻不過披風上繡著的是一隻青鸞,楊秀寧可不敢說自己鳳袍上的鳳凰少繡一隻,另一隻就繡在鳳凰衛的士兵披風上的話,披風上的青鸞算是鳳凰的一種,低配的鳳凰吧。
鳳凰衛後麵就是遼西邊軍了,遼西邊軍三萬人同樣是一身白甲,白色披風,隻不過披風上是幾條條紋,這幾條條紋就是遼水、衍水、霸江、鬆花江、龍江和長白山、大小興安山和燕山的形狀的紋樣。
遼西邊軍的主要裝備就是一杆長槍、一張長弓和一把手弩,另外每人4枚震天雷,這個裝備,可比大梁所有勢力的精銳要好很多。宋武測算過了,這3萬遼西邊軍的戰鬥力,抵得過大梁精銳官軍5-8萬人,而這樣的邊軍,楊競就有5支。
配屬給遼西邊軍的遼中邊軍騎兵旅和炮兵旅是同樣的裝備和服飾,隻是軍服上多了一抹黃色。按照楊競的建議,大遼兵部按照五行學說,在遼東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青色;遼西邊軍的軍服中,多了一抹金色;遼南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紅色;遼北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黑色;遼中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黃色。
楊競特別認同一個道理,軍服的美觀程度就是戰鬥力。所以楊競在鎧甲、軍服等方麵,很是舍得投入。遼軍不僅每個士兵都有鎧甲,甚至連軍常服和作訓服都有。不就是錢嗎?遼藩可能沒有齊藩有錢,但楊競自信遼王府可比齊王府有錢,遼王府甚至比大梁皇宮大內都有錢。畢竟楊競擁有奉天銀行、四海銀行和襄平商號這三大錢袋子。
這幾萬遼軍的氣勢,竟然走出了排山倒海的氣勢。要不怎麽說遼藩的大臣們生出了爭奪天下的心思。這底氣就來自這20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遼軍。統一的軍服、充足的軍餉、充分的訓練,正確的戰略戰術,這樣的軍隊想要不打勝仗都難。
反觀關內各勢力的軍隊,能有個半身甲就算是精銳了。更多的就是發柄長矛,就算是士兵了。和遼藩這種全身都包裹在鎧甲之中的軍隊比起來,大梁其他勢力的軍隊就是武裝流民。
四月初一淩晨,已經準備就緒的遼西邊軍、神策軍、鳳凰衛和配屬遼西遼西邊軍的遼中邊軍騎兵旅、炮兵旅,共計5.3萬人,在鎮東關120裏的戰線上,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是的,在曾泰的建議下,楊競最後決定遼中邊軍的炮兵旅也隨軍作戰。
這鎮東關長城去去年才開始修建的,預算70萬兩白銀,由於資金不足,工期一直斷斷續續的,特別是後期,燕王楊棣好不容易籌集了20萬兩白銀交給南鄭侯魏遠,還沒等繼續修建,魏遠就叛逃遼藩了,這20萬兩白銀自然就被他裝入自己腰包了。
看著高不過2丈,寬不過三尺的城牆,遼西邊軍總兵曾毅一陣無語,“這也叫長城?”。隨即就命令炮兵旅展開,黑洞洞的炮口衝向鎮東關城門樓。至於遼中邊軍的炮兵旅,則部署在鎮東關北20裏處,為神策軍騎兵和鳳凰衛開辟入關通道。
“樞密使大人,子時到了”曾毅來到一身大紅官服的曾泰馬前,恭敬的說。
“開炮吧,發信號”曾泰點點頭。曾泰說完,曾毅立即揮一揮手,身後的傳令兵立即拉響了信號彈,數個禮花一樣的信號彈衝天而去,在漆黑的夜晚裏顯得十分的顯眼。
遼西邊軍炮兵旅的50門神威將軍炮早早就對準了鎮遠關的城門樓,遼中邊軍炮兵旅的50門神威將軍炮早早就對了軍情司探查好的城牆碉樓,接到信號後,遼中邊軍和遼西邊軍的兩個炮兵旅共計100門神威將軍炮一起發出怒吼,100發彈丸直接就砸在了事先標定好的位置。
半刻鍾後,準備完畢的兩個炮兵旅又進行了第二輪的齊射,又是100發彈丸砸了過去。炮火準備進行了半個時辰,100門神威將軍炮發射了8輪。
其實這幾年,楊競雖然沒有進行大的科技扯淡,對,楊競就是管穿越者不符合當時生產力條件的情況下,強行提升科技的行為叫科技扯淡,但是基礎的技術革新和改良還是有的。特別是石炭的廣泛使用,使得安山鐵礦的爐溫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煉出來的鐵技術指標提升很大。
楊競又指導工部對火藥進行了部分改良,燃燒效率和短時間的爆炸能量更高,鐵的質量提高和火藥的改良,加在一起就是遼藩的神威將軍炮的射程提高到了500步,發射時間也從每刻鍾一發提高到了每刻鍾兩發。
楊競甚至對彈丸都進行了改良,本來隻能發射實心彈丸,楊競吊著工部的工匠研究了幾個月,終於生產出能爆炸的彈丸了,不過爆炸的彈片數量很感人,就是一炸兩半。行吧,總比一點也不爆炸的實心鐵球要強。
要知道,現在大梁或者高句麗等勢力主流的神威將軍炮,射程都是300步到350步左右,視鑄造質量而定。至於說發射間隔,就是一刻鍾一發,如果發射過快,就會炸膛。也就是說,遼軍的火炮在射程上是大梁火炮1.5倍,在發射頻率上是2倍。雖然談不上是代差吧,但是同等數量下,絕對可以壓製大梁炮兵。
這八輪炮擊,直接炸塌了鎮東關的城樓。駐守鎮東關的新改編的河北鎮3萬步兵,蒙東被任命為河東鎮總兵,帶隊駐守鎮東關。遼軍的大炮響的時候,蒙東都懵了,絲毫沒有想到是遼軍來攻打了。
蒙東來鎮東關的時候,李奇都和他說了,說遼王並無入主天下的心思,所以遼藩一直謹守山海關,輕易不會入關。這也是為什麽李奇在鎮東關隻部署3萬兵的原因。既然遼王都不會入關,布置那麽多兵幹什麽?錦衣衛對遼工作的失敗,導致遼藩的各項情報上不來,這就直接導致了李奇的判斷失誤。
“總兵大人,是遼軍的炮兵。現在炮火準備結束,遼軍怕不是要攻城了吧?怎麽該如何是好啊?”河北鎮副將也是長城邊軍出身,以前一直跟著蒙東,蒙東就任河北鎮後,把他也調來當了副將。
“這樣,本將先帶人頂一陣,你趕緊去薊州、北平報信調兵支援”蒙東一邊操起手邊的長刀,一邊對副將說道。蒙東這些年一直在長城邊軍任職,和突厥的大戰雖然很小,但是小規模的衝突不斷,蒙東實戰經驗特別的豐富。
當下副將也不多言,立即跑出去翻身上馬,帶著幾個親兵,向著薊州郡狂奔。蒙東則是帶著親王,踏上了東城樓。突如其來的炮擊,炸毀了鎮東關的東城樓。不過遼軍的反應很奇怪,炸毀城樓後沒有一鼓作氣攻城,反而停了下來。
是的,這正是曾泰下令不讓攻城的,他怕攻城太快,河北鎮來不及向北平求援,一旦援軍不來,大王的圍點打援的戰術就失敗了。又過了半個時辰,鎮東關裏也升起一個信號彈,曾毅見狀,立即說道,“樞密使大人,軍情司的密探來信號了,河北鎮求援的人出發了”
“繼續炮擊,然後準備攻城”曾泰下令道。
這些年,楊競和大梁朝廷的明爭暗鬥不斷,但一直沒有拿到台麵上來說。即使楊競奇襲了山海關,楊秀寧下令殺了2萬俘虜,也是打著流匪的旗號做的。表麵上,遼藩還是奉大梁朝廷為正朔的。而這次隨著遼軍入關,公開發布檄文,攻打鎮東關,大遼和大梁之間,第一次正麵衝突,開始了。
打頭的1萬神策軍全部身騎白馬,一身板甲,手持長槍,斜跨弓箭,手持勁弩,身披白色披風,披風上繡著象征遼王親兵的金龍。擎旗校尉高舉著神策軍大絛,大絛上一個大大的“遼”字,大絛兩側同樣繡著金龍。遼藩尚白,所以神策軍的裝飾也以白色為主。
這1萬神策軍重騎兵行進起來,地麵都微微的顫抖,這是遼藩最精銳的騎兵之一,楊競的神策軍有6個旅共3萬人,1萬重騎兵和2萬重步兵,分別駐紮在襄平城的東大營和北大營,1萬重騎兵是楊競的機動兵力,2萬重步兵則是負責駐守襄平城。
當初楊競確定神策軍披風上的金龍紋樣時,很多大臣都反對。楊競當時說了一段話,現在還在神策軍士兵中廣為流傳,當時楊競說道:“神策軍3萬兄弟是孤的手足,孤的親王袍服上有七條金龍,即日起,內務司重新製定孤的袍服,上麵繡六條金龍,剩下的一條,繡在3萬神策軍兄弟的披風上。孤身上的龍,有一條是神策軍的兄弟給的”
這個時代哪裏見過楊競的這種高端操作啊?楊競的話傳到神策軍軍中的時候,3萬神策軍士兵直接感動的淚流滿麵,整齊劃一的向著遼王府的方向叩頭。楊競還有後半句話,“這披風,活著的時候禦寒、死後的時候裹身”。楊競的這兩句話,直接把神策軍的士氣拉滿。
神策軍後麵就是鳳凰衛,楊秀寧當然有學有樣,鳳凰衛的鎧甲裝備和神策軍的一樣,隻不過披風上繡著的是一隻青鸞,楊秀寧可不敢說自己鳳袍上的鳳凰少繡一隻,另一隻就繡在鳳凰衛的士兵披風上的話,披風上的青鸞算是鳳凰的一種,低配的鳳凰吧。
鳳凰衛後麵就是遼西邊軍了,遼西邊軍三萬人同樣是一身白甲,白色披風,隻不過披風上是幾條條紋,這幾條條紋就是遼水、衍水、霸江、鬆花江、龍江和長白山、大小興安山和燕山的形狀的紋樣。
遼西邊軍的主要裝備就是一杆長槍、一張長弓和一把手弩,另外每人4枚震天雷,這個裝備,可比大梁所有勢力的精銳要好很多。宋武測算過了,這3萬遼西邊軍的戰鬥力,抵得過大梁精銳官軍5-8萬人,而這樣的邊軍,楊競就有5支。
配屬給遼西邊軍的遼中邊軍騎兵旅和炮兵旅是同樣的裝備和服飾,隻是軍服上多了一抹黃色。按照楊競的建議,大遼兵部按照五行學說,在遼東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青色;遼西邊軍的軍服中,多了一抹金色;遼南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紅色;遼北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黑色;遼中邊軍的軍服上,多了一抹黃色。
楊競特別認同一個道理,軍服的美觀程度就是戰鬥力。所以楊競在鎧甲、軍服等方麵,很是舍得投入。遼軍不僅每個士兵都有鎧甲,甚至連軍常服和作訓服都有。不就是錢嗎?遼藩可能沒有齊藩有錢,但楊競自信遼王府可比齊王府有錢,遼王府甚至比大梁皇宮大內都有錢。畢竟楊競擁有奉天銀行、四海銀行和襄平商號這三大錢袋子。
這幾萬遼軍的氣勢,竟然走出了排山倒海的氣勢。要不怎麽說遼藩的大臣們生出了爭奪天下的心思。這底氣就來自這20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遼軍。統一的軍服、充足的軍餉、充分的訓練,正確的戰略戰術,這樣的軍隊想要不打勝仗都難。
反觀關內各勢力的軍隊,能有個半身甲就算是精銳了。更多的就是發柄長矛,就算是士兵了。和遼藩這種全身都包裹在鎧甲之中的軍隊比起來,大梁其他勢力的軍隊就是武裝流民。
四月初一淩晨,已經準備就緒的遼西邊軍、神策軍、鳳凰衛和配屬遼西遼西邊軍的遼中邊軍騎兵旅、炮兵旅,共計5.3萬人,在鎮東關120裏的戰線上,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是的,在曾泰的建議下,楊競最後決定遼中邊軍的炮兵旅也隨軍作戰。
這鎮東關長城去去年才開始修建的,預算70萬兩白銀,由於資金不足,工期一直斷斷續續的,特別是後期,燕王楊棣好不容易籌集了20萬兩白銀交給南鄭侯魏遠,還沒等繼續修建,魏遠就叛逃遼藩了,這20萬兩白銀自然就被他裝入自己腰包了。
看著高不過2丈,寬不過三尺的城牆,遼西邊軍總兵曾毅一陣無語,“這也叫長城?”。隨即就命令炮兵旅展開,黑洞洞的炮口衝向鎮東關城門樓。至於遼中邊軍的炮兵旅,則部署在鎮東關北20裏處,為神策軍騎兵和鳳凰衛開辟入關通道。
“樞密使大人,子時到了”曾毅來到一身大紅官服的曾泰馬前,恭敬的說。
“開炮吧,發信號”曾泰點點頭。曾泰說完,曾毅立即揮一揮手,身後的傳令兵立即拉響了信號彈,數個禮花一樣的信號彈衝天而去,在漆黑的夜晚裏顯得十分的顯眼。
遼西邊軍炮兵旅的50門神威將軍炮早早就對準了鎮遠關的城門樓,遼中邊軍炮兵旅的50門神威將軍炮早早就對了軍情司探查好的城牆碉樓,接到信號後,遼中邊軍和遼西邊軍的兩個炮兵旅共計100門神威將軍炮一起發出怒吼,100發彈丸直接就砸在了事先標定好的位置。
半刻鍾後,準備完畢的兩個炮兵旅又進行了第二輪的齊射,又是100發彈丸砸了過去。炮火準備進行了半個時辰,100門神威將軍炮發射了8輪。
其實這幾年,楊競雖然沒有進行大的科技扯淡,對,楊競就是管穿越者不符合當時生產力條件的情況下,強行提升科技的行為叫科技扯淡,但是基礎的技術革新和改良還是有的。特別是石炭的廣泛使用,使得安山鐵礦的爐溫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煉出來的鐵技術指標提升很大。
楊競又指導工部對火藥進行了部分改良,燃燒效率和短時間的爆炸能量更高,鐵的質量提高和火藥的改良,加在一起就是遼藩的神威將軍炮的射程提高到了500步,發射時間也從每刻鍾一發提高到了每刻鍾兩發。
楊競甚至對彈丸都進行了改良,本來隻能發射實心彈丸,楊競吊著工部的工匠研究了幾個月,終於生產出能爆炸的彈丸了,不過爆炸的彈片數量很感人,就是一炸兩半。行吧,總比一點也不爆炸的實心鐵球要強。
要知道,現在大梁或者高句麗等勢力主流的神威將軍炮,射程都是300步到350步左右,視鑄造質量而定。至於說發射間隔,就是一刻鍾一發,如果發射過快,就會炸膛。也就是說,遼軍的火炮在射程上是大梁火炮1.5倍,在發射頻率上是2倍。雖然談不上是代差吧,但是同等數量下,絕對可以壓製大梁炮兵。
這八輪炮擊,直接炸塌了鎮東關的城樓。駐守鎮東關的新改編的河北鎮3萬步兵,蒙東被任命為河東鎮總兵,帶隊駐守鎮東關。遼軍的大炮響的時候,蒙東都懵了,絲毫沒有想到是遼軍來攻打了。
蒙東來鎮東關的時候,李奇都和他說了,說遼王並無入主天下的心思,所以遼藩一直謹守山海關,輕易不會入關。這也是為什麽李奇在鎮東關隻部署3萬兵的原因。既然遼王都不會入關,布置那麽多兵幹什麽?錦衣衛對遼工作的失敗,導致遼藩的各項情報上不來,這就直接導致了李奇的判斷失誤。
“總兵大人,是遼軍的炮兵。現在炮火準備結束,遼軍怕不是要攻城了吧?怎麽該如何是好啊?”河北鎮副將也是長城邊軍出身,以前一直跟著蒙東,蒙東就任河北鎮後,把他也調來當了副將。
“這樣,本將先帶人頂一陣,你趕緊去薊州、北平報信調兵支援”蒙東一邊操起手邊的長刀,一邊對副將說道。蒙東這些年一直在長城邊軍任職,和突厥的大戰雖然很小,但是小規模的衝突不斷,蒙東實戰經驗特別的豐富。
當下副將也不多言,立即跑出去翻身上馬,帶著幾個親兵,向著薊州郡狂奔。蒙東則是帶著親王,踏上了東城樓。突如其來的炮擊,炸毀了鎮東關的東城樓。不過遼軍的反應很奇怪,炸毀城樓後沒有一鼓作氣攻城,反而停了下來。
是的,這正是曾泰下令不讓攻城的,他怕攻城太快,河北鎮來不及向北平求援,一旦援軍不來,大王的圍點打援的戰術就失敗了。又過了半個時辰,鎮東關裏也升起一個信號彈,曾毅見狀,立即說道,“樞密使大人,軍情司的密探來信號了,河北鎮求援的人出發了”
“繼續炮擊,然後準備攻城”曾泰下令道。
這些年,楊競和大梁朝廷的明爭暗鬥不斷,但一直沒有拿到台麵上來說。即使楊競奇襲了山海關,楊秀寧下令殺了2萬俘虜,也是打著流匪的旗號做的。表麵上,遼藩還是奉大梁朝廷為正朔的。而這次隨著遼軍入關,公開發布檄文,攻打鎮東關,大遼和大梁之間,第一次正麵衝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