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風的辦事容易,建章立製卻是很難。楊競在遼藩做的事,就是通過製度優化,一步步的建立起各項產業,培養足夠多的產業利益獲得者,這些獲得者,反過來會變相維持這些製度,更會維護這些製度的製定者和保護者楊競。
而且一個政權想要長久,就一定得把經濟建設搞好,這是人性的要求。遼藩百姓讀書免費有補貼、基礎醫療免費、燃料有補貼價格,農業稅不斷降低,豐富的就業崗位,遼藩百姓現在的生活水平,在整個大梁都是最高的。
遼藩的吏治,也是最為清明的。楊競建立了三法司製度和監察禦史、大理寺分司流官等製度,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分設,不敢說一點冤案沒有,但司法也是相對公正。
而隨著遼藩六大國有公司的成立,遼藩很多的經濟行為就成了市場行為。市場行為有著固有的缺陷性,但也有靈活性。缺陷性就不說了,靈活性就是可以天南地北的招募人手。
漸漸的,到遼藩工作和生活成了很多關內百姓的第一選擇,特別是距離遼藩比較近的幽州和兗州,每天都有百姓不斷的逃到遼藩去工作和生活,比遼軍邊軍直接掠奪來的都快。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久違的春天終於來了,襄平城也是滿城的梨花綻放。幾年前,楊競下令擴建襄平城的時候,就在襄平城的大街小巷道路兩側遍植梨樹,幾年來,梨樹也長成了,一到春季,便是滿城的梨花飄香。
“這梨樹叫南國梨樹,不僅僅是開花雪白清香,到了秋天,結出 的果實也是十分的甜美”楊競這天來了興致,帶著吳晉和柳依出王府西門,在衍水大街散步,指著路邊的盛開的梨花說道。
“少爺高瞻遠矚,在建城之初就安排工部種了這些南國梨樹,現在看來,倒是花香四溢、碩果累累了”吳晉在一旁笑著說。吳晉是個很有情懷的人,又是進士出身,看此美景,也對楊競的先見之明表示佩服。
“燕藩那邊怎麽樣了?李奇動手了嗎?”楊競看了看四周左右無人,便問跟在身邊的柳依。
“迴少爺的話,具體的軍情情況軍情司掌握的最為清楚,但是政保司了解到,大梁朝廷的英國公李奇並沒有動手,還在積累糧草等物資”柳依小聲的說道。
十幾萬大軍的行動,糧草後援是關鍵,好在幽州的士族已經向永安帝表達了投效,所以主動負擔了一半的糧草,剩下的糧草,就需要長安方麵調撥了。
“李奇是個知兵的”楊競笑道,“和燕藩的官員接觸的怎麽樣?有願意投靠我們的嗎?”
“迴殿下,燕藩的官員大多出身幽州的世族,他們似乎更傾向投靠永安帝,據傳來的情報,永安帝表示對這些官員既往不咎,仍任原職”柳依有些尷尬的說。
可能是怕楊競不高興,又緊接著說道,“不過幽州刺史秦霄、參政孫邈、別駕張洵、治中高瀚,都表示願意投靠大王,甚至他們已經通過四海銀行的渠道,把家產和家人都轉移到咱們大遼了”
楊競點頭,“這幾個人本少爺知道,那個秦霄一次性就存了100萬銀元在四海銀行,當真是財大氣粗。你們政保司和敬中碰一下,他那邊需要幫忙的話,你們盡量幫忙”
柳依和餘成並沒有什麽過節,而且楊競也這麽說了,點頭答應了下來,“少爺,南鄭侯魏遠倒是主動接觸了政保司,隱約表達了歸順大王的意思”
“哈,他女兒不是新的燕王後嗎?他這個正經的燕王國丈,竟然要投靠本王?”楊競有些不可思議的說。
當初南鄭侯魏遠投靠之所以燕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燕王娶了他的女兒魏淼為燕王後麽,他自己則當上國丈,現在怎麽又要投靠楊競了?
“這南鄭侯當真是厚顏無恥,三姓家奴”吳晉這個很重視氣節,見南鄭侯如此行徑,忍不住罵了一句。
“哈哈,長平不必如此,這才是常態啊”楊競笑著勸吳晉一句,“如果他能帶點兵過來,倒也不是不行。光杆司令來就不必了,咱們大遼不養閑人”
“少爺,南鄭侯帶來的兵,怎麽也不敢用啊,誰知道是不是包藏禍心?”吳晉說道,“別到時再引起不必要的內亂”
遼軍現在的紀律性非常好,楊競治軍甚嚴,什麽奸淫擄掠、欺壓良善、殺良冒功這些事,遼軍士兵犯了就是死。但是楊競的軍餉給的足,賞賜給的厚,所以遼軍士兵的忠誠度很高。吳晉擔心,一旦遼軍中混入了燕軍的部隊,到時候敗壞了遼軍的風氣,那就得不償失了。
“長平你想什麽呢?”楊競冷笑,“燕軍歸降的士兵,直接送到樂浪郡對高句麗的前線去,本少爺就要對高句麗用兵了,他們打頭陣,經過戰火考驗了,再整編成遼軍。如果不行,直接解散讓他們種地去”
“少爺的這個計策好,如此一來,倒是可以和南鄭侯接觸一下”吳晉也覺得楊競的方案可行。
“政保司和南鄭侯接觸一下,孤能給出的條件是2個,一是保留他南鄭侯的爵位,二是給他提供政治庇護,保證他的人身安全。至於說他需要付出的代價嗎?就是至少帶1萬士兵歸附,帶的多的話,有獎勵”楊競迴過頭,對柳依說道。
“少爺放心,奴婢會安排好的”柳依點頭答應。
“走,長平,前麵就是太水樓了,據說他家的柳河魚做的不錯,本少爺請客,請你倆吃飯”這楊競一看到飯點了,又到了這襄平城非常富有盛名的太水樓,幹脆請吳晉和柳依吃個飯。
南鄭侯魏遠可沒有這個閑情逸致,他正在自己位於北平城的府邸裏焦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李奇連下六個郡的動作把他嚇壞了,他也是大梁軍中的老人,怎麽不知道李奇的能力?雖然自己還有9萬兵,糧草軍需也夠支應一段時間,但是他已經看不到勝利的前景了。
當初自己動了投機的念頭,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燕王,想著燕王萬一登基,自己的血脈也會成為大梁的繼承人。誰知道永安帝和李奇不安套路出牌,沒有和齊王血戰,反而是北上燕藩,而且勢如破竹。如果燕王這棵大樹倒了,等待自己的就隻有一個下場了,身死族滅。
“父親,那邊有消息了”就在南鄭侯魏遠心亂如麻的時候,他的長子魏宏急匆匆的走來,在魏遠的身邊低聲說。
“怎麽說?”魏遠立即著急的問了出來。
“那邊的意思是,可以接納咱們過去,還可以保留您南鄭侯的爵位,但是有一條,就是帶去的兵不能少於1萬”魏宏快速的把政保司轉達的條件說了一下。
“不少於1萬兵?”魏遠重複了一句,“這個倒也沒什麽,咱們的鐵杆嫡係有多少?”
“父親,兒子算了,跟著咱們的衡水鎮老兵有1萬多人,但是這1萬多人已經被燕王調防到北平郡了,咱們帶不走啊”
燕王楊棣也不是什麽善類,雖然魏遠是他們的嶽丈,但是該有的防範可是一點都不少。魏遠現在統領的部隊都是後來招募的,他的嫡係已經被吸收為燕山衛了,由燕王楊棣直接轄製。
“現在軍中的士氣怎麽樣?”魏遠坐迴了太師椅,歎氣的問道、
“軍中的士氣並不高,士兵們的厭戰情緒很重,其實不光是咱們燕軍,朝廷官軍的厭戰情緒也很濃烈”魏宏現在負責燕藩的後勤,對各方麵的情況了解的多一些。
“這又是為何?”魏遠奇道,“按理說,咱們燕藩打了敗仗,士氣低迷倒也是正常,朝廷官軍打了勝仗,為何情緒也低迷?”
“這也是兒子所奇怪的,現在不管是大梁官軍還是咱們燕軍,都流傳著兩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士兵們被這詩蠱惑,不想再打了”魏宏老老實實的說道。
“知道這詩是哪裏傳來的嗎?”
“這個卻是不知,就仿佛一夜之間,兩軍的士兵都會了”
餘成的工作能力屬實強,他麾下的宣傳司甚至有了一些情報機構的職能,悄無聲息的在梁燕雙方散播了楊競寫的厭戰詩,成功挑起了士兵們的厭戰情緒。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小妹。小妹一直在燕王府,咱們走了不能不帶上他”魏遠有一兒一女,長子魏宏、小女魏淼,這魏宏和魏淼的感情很好。
“求助遼藩吧,如果遼藩能夠幫助我們把淼兒帶出燕藩,咱們魏家必定誓死追隨遼王”魏遠現在也是十分後悔上燕王楊棣的這條賊船,但是木已成舟,說什麽都沒有用了,現在隻能向政保司求助了。
而且一個政權想要長久,就一定得把經濟建設搞好,這是人性的要求。遼藩百姓讀書免費有補貼、基礎醫療免費、燃料有補貼價格,農業稅不斷降低,豐富的就業崗位,遼藩百姓現在的生活水平,在整個大梁都是最高的。
遼藩的吏治,也是最為清明的。楊競建立了三法司製度和監察禦史、大理寺分司流官等製度,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分設,不敢說一點冤案沒有,但司法也是相對公正。
而隨著遼藩六大國有公司的成立,遼藩很多的經濟行為就成了市場行為。市場行為有著固有的缺陷性,但也有靈活性。缺陷性就不說了,靈活性就是可以天南地北的招募人手。
漸漸的,到遼藩工作和生活成了很多關內百姓的第一選擇,特別是距離遼藩比較近的幽州和兗州,每天都有百姓不斷的逃到遼藩去工作和生活,比遼軍邊軍直接掠奪來的都快。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久違的春天終於來了,襄平城也是滿城的梨花綻放。幾年前,楊競下令擴建襄平城的時候,就在襄平城的大街小巷道路兩側遍植梨樹,幾年來,梨樹也長成了,一到春季,便是滿城的梨花飄香。
“這梨樹叫南國梨樹,不僅僅是開花雪白清香,到了秋天,結出 的果實也是十分的甜美”楊競這天來了興致,帶著吳晉和柳依出王府西門,在衍水大街散步,指著路邊的盛開的梨花說道。
“少爺高瞻遠矚,在建城之初就安排工部種了這些南國梨樹,現在看來,倒是花香四溢、碩果累累了”吳晉在一旁笑著說。吳晉是個很有情懷的人,又是進士出身,看此美景,也對楊競的先見之明表示佩服。
“燕藩那邊怎麽樣了?李奇動手了嗎?”楊競看了看四周左右無人,便問跟在身邊的柳依。
“迴少爺的話,具體的軍情情況軍情司掌握的最為清楚,但是政保司了解到,大梁朝廷的英國公李奇並沒有動手,還在積累糧草等物資”柳依小聲的說道。
十幾萬大軍的行動,糧草後援是關鍵,好在幽州的士族已經向永安帝表達了投效,所以主動負擔了一半的糧草,剩下的糧草,就需要長安方麵調撥了。
“李奇是個知兵的”楊競笑道,“和燕藩的官員接觸的怎麽樣?有願意投靠我們的嗎?”
“迴殿下,燕藩的官員大多出身幽州的世族,他們似乎更傾向投靠永安帝,據傳來的情報,永安帝表示對這些官員既往不咎,仍任原職”柳依有些尷尬的說。
可能是怕楊競不高興,又緊接著說道,“不過幽州刺史秦霄、參政孫邈、別駕張洵、治中高瀚,都表示願意投靠大王,甚至他們已經通過四海銀行的渠道,把家產和家人都轉移到咱們大遼了”
楊競點頭,“這幾個人本少爺知道,那個秦霄一次性就存了100萬銀元在四海銀行,當真是財大氣粗。你們政保司和敬中碰一下,他那邊需要幫忙的話,你們盡量幫忙”
柳依和餘成並沒有什麽過節,而且楊競也這麽說了,點頭答應了下來,“少爺,南鄭侯魏遠倒是主動接觸了政保司,隱約表達了歸順大王的意思”
“哈,他女兒不是新的燕王後嗎?他這個正經的燕王國丈,竟然要投靠本王?”楊競有些不可思議的說。
當初南鄭侯魏遠投靠之所以燕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燕王娶了他的女兒魏淼為燕王後麽,他自己則當上國丈,現在怎麽又要投靠楊競了?
“這南鄭侯當真是厚顏無恥,三姓家奴”吳晉這個很重視氣節,見南鄭侯如此行徑,忍不住罵了一句。
“哈哈,長平不必如此,這才是常態啊”楊競笑著勸吳晉一句,“如果他能帶點兵過來,倒也不是不行。光杆司令來就不必了,咱們大遼不養閑人”
“少爺,南鄭侯帶來的兵,怎麽也不敢用啊,誰知道是不是包藏禍心?”吳晉說道,“別到時再引起不必要的內亂”
遼軍現在的紀律性非常好,楊競治軍甚嚴,什麽奸淫擄掠、欺壓良善、殺良冒功這些事,遼軍士兵犯了就是死。但是楊競的軍餉給的足,賞賜給的厚,所以遼軍士兵的忠誠度很高。吳晉擔心,一旦遼軍中混入了燕軍的部隊,到時候敗壞了遼軍的風氣,那就得不償失了。
“長平你想什麽呢?”楊競冷笑,“燕軍歸降的士兵,直接送到樂浪郡對高句麗的前線去,本少爺就要對高句麗用兵了,他們打頭陣,經過戰火考驗了,再整編成遼軍。如果不行,直接解散讓他們種地去”
“少爺的這個計策好,如此一來,倒是可以和南鄭侯接觸一下”吳晉也覺得楊競的方案可行。
“政保司和南鄭侯接觸一下,孤能給出的條件是2個,一是保留他南鄭侯的爵位,二是給他提供政治庇護,保證他的人身安全。至於說他需要付出的代價嗎?就是至少帶1萬士兵歸附,帶的多的話,有獎勵”楊競迴過頭,對柳依說道。
“少爺放心,奴婢會安排好的”柳依點頭答應。
“走,長平,前麵就是太水樓了,據說他家的柳河魚做的不錯,本少爺請客,請你倆吃飯”這楊競一看到飯點了,又到了這襄平城非常富有盛名的太水樓,幹脆請吳晉和柳依吃個飯。
南鄭侯魏遠可沒有這個閑情逸致,他正在自己位於北平城的府邸裏焦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李奇連下六個郡的動作把他嚇壞了,他也是大梁軍中的老人,怎麽不知道李奇的能力?雖然自己還有9萬兵,糧草軍需也夠支應一段時間,但是他已經看不到勝利的前景了。
當初自己動了投機的念頭,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燕王,想著燕王萬一登基,自己的血脈也會成為大梁的繼承人。誰知道永安帝和李奇不安套路出牌,沒有和齊王血戰,反而是北上燕藩,而且勢如破竹。如果燕王這棵大樹倒了,等待自己的就隻有一個下場了,身死族滅。
“父親,那邊有消息了”就在南鄭侯魏遠心亂如麻的時候,他的長子魏宏急匆匆的走來,在魏遠的身邊低聲說。
“怎麽說?”魏遠立即著急的問了出來。
“那邊的意思是,可以接納咱們過去,還可以保留您南鄭侯的爵位,但是有一條,就是帶去的兵不能少於1萬”魏宏快速的把政保司轉達的條件說了一下。
“不少於1萬兵?”魏遠重複了一句,“這個倒也沒什麽,咱們的鐵杆嫡係有多少?”
“父親,兒子算了,跟著咱們的衡水鎮老兵有1萬多人,但是這1萬多人已經被燕王調防到北平郡了,咱們帶不走啊”
燕王楊棣也不是什麽善類,雖然魏遠是他們的嶽丈,但是該有的防範可是一點都不少。魏遠現在統領的部隊都是後來招募的,他的嫡係已經被吸收為燕山衛了,由燕王楊棣直接轄製。
“現在軍中的士氣怎麽樣?”魏遠坐迴了太師椅,歎氣的問道、
“軍中的士氣並不高,士兵們的厭戰情緒很重,其實不光是咱們燕軍,朝廷官軍的厭戰情緒也很濃烈”魏宏現在負責燕藩的後勤,對各方麵的情況了解的多一些。
“這又是為何?”魏遠奇道,“按理說,咱們燕藩打了敗仗,士氣低迷倒也是正常,朝廷官軍打了勝仗,為何情緒也低迷?”
“這也是兒子所奇怪的,現在不管是大梁官軍還是咱們燕軍,都流傳著兩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士兵們被這詩蠱惑,不想再打了”魏宏老老實實的說道。
“知道這詩是哪裏傳來的嗎?”
“這個卻是不知,就仿佛一夜之間,兩軍的士兵都會了”
餘成的工作能力屬實強,他麾下的宣傳司甚至有了一些情報機構的職能,悄無聲息的在梁燕雙方散播了楊競寫的厭戰詩,成功挑起了士兵們的厭戰情緒。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小妹。小妹一直在燕王府,咱們走了不能不帶上他”魏遠有一兒一女,長子魏宏、小女魏淼,這魏宏和魏淼的感情很好。
“求助遼藩吧,如果遼藩能夠幫助我們把淼兒帶出燕藩,咱們魏家必定誓死追隨遼王”魏遠現在也是十分後悔上燕王楊棣的這條賊船,但是木已成舟,說什麽都沒有用了,現在隻能向政保司求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