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下主要有四股勢力,永安帝的大梁,晉王楊華的晉藩、齊王楊戰的齊藩、燕王楊棣的燕藩和遼王楊競的遼藩。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情報部門,也都在互相監視著對方。
新任錦衣衛指揮使的沈自山能力很強,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總算是把錦衣衛各項工作捋順了,錦衣衛又恢複了大梁第一情報機構的工作效率,齊藩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匯集到永安帝這裏。
得知金陵郡被齊王楊戰攻占的情報,永安帝差點沒昏過去。在痛罵了十幾個官員以後,總算是恢複了冷靜,“馮德寶,把三省六部的官員都叫來議事”
群臣到齊以後,永安帝先是讓沈自山通報了金陵郡的情況,群臣同樣感到震驚,他們也沒有想到,齊王楊戰的動作是這麽的快。特別是他們得知齊王楊戰背後有遼王楊競的支持以後,更是感到十分的棘手,齊藩和遼藩不會聯合了吧?
“先管不了這麽多了,齊藩的反叛必須被剿滅”永安帝露出乾綱獨斷的一麵,開始直接發號施令,“兵部給李奇發去旨意,命令李奇在三月初一之前,必須發動對齊藩的進攻,具體怎麽打,他這個征東元帥說了算,但是必須盡快開戰”
永安帝現在是心急如焚,也由不得永安帝不著急,江南承擔了大梁一多半的賦稅,一旦今年年底前,收複不了揚州九郡,那麽大梁的財政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4萬長城邊軍到達以後,不再駐守長安,直接趕赴前線,歸李奇調度,參加到平叛的戰爭中去。算上這4萬邊軍,李奇就有了15萬大軍了,別說15萬大軍掃平不了齊藩”
“戶部立即開始籌集糧草物資,必須保證這15萬平叛大軍的後勤給養,不能給前線的士兵拖後腿。這件事情,尚書令你親自負責”永安帝直接點了自己的親舅舅蕭炎的將。
這個時候蕭炎還能說什麽呢?隻能點頭答應。由於河北三鎮加上徐州鎮的反水和潰散,朝廷少了12萬大軍的給養負擔,在籌集軍需物資上麵,戶部現在反而更加輕鬆起來。
“全麵加強對各軍的監督,派出各軍的監軍,各級監軍由正負兩位監軍大臣組成,正職由門下省調派,副職從錦衣衛中調派,所有監軍統一由門下省負責”永安帝一改內侍監軍和禦史台禦史配合的傳統,直接從門下省和錦衣衛中間抽調人員,說明永安帝對大梁部隊的忠誠性已經產生了懷疑。
“另外,中書省草詔,在蜀地、隴西、豫州各招1萬兵,組成左金吾衛,由曹國公林烈統領,和左威衛一同宿衛長安”永安帝現在非常沒有安全感,長安城就隻有左威衛5萬大軍了,所以他直接下令組建3萬人的左金吾衛,和左威衛一同保護長安的安全。
永安帝甚至決定請出身體不是很好的曹國公林烈來統領左金吾衛,就是南鄭侯和滎陽侯的叛變,對他的刺激太大了。永安帝終於克製不住自己了,開始調兵遣將。
說實話,整個大梁並不是很正常。有時候,我們讀曆史書,總看見十萬大軍、幾十萬大軍,甚至上百萬大軍的記載。其實這是口徑的問題,所謂的10萬大軍,大部分都是後勤的工匠啊,運糧的民夫等人,真正的戰兵不會超過1萬人。
打仗的時候,征發幾十萬百姓,在少數戰兵的帶領下,號稱幾十萬,一擁而上,打勝了固然很好,打敗了就做鳥獸散。這也是為什麽古代打仗經常是十室九空、赤野千裏的原因。
但是大梁就不同了,說是一個鎮3萬大軍,那都是實打實的戰兵,後勤都不算上的。而且梁帝吸收前朝的教訓,兵力一直很是精幹,就是保留50萬左右的野戰軍,地方守備部隊都很少,這也導致了梁帝駕崩後,各路親王能夠割據自立的原因。
現在永安帝手中的軍隊,算上計劃改編的和新成立的,也就是長城邊軍10萬人,左威衛5萬人,右威衛5萬人,左金吾衛3萬人,東征兵團15萬人(神機營5萬人、河西鎮3萬人,天雄軍3萬人、長城邊軍4萬人),中州鎮、武昌鎮、四川鎮和雲南鎮各3萬人,長江水師3萬人,總計53萬人。
地方守備軍還剩下7位節度使,每個節度使率領的2萬地方守備部隊,總計14萬人。江淮節度使侯景自己叛變了不說,連同手下的2萬守備軍也歸了齊王楊戰,所以大梁現在就剩下7位節度使了。
“傳旨雲夢節度使和閩浙節度使守好各關隘,防止齊軍反叛軍南下和西進。調川東節度使2萬兵到長安,負責長安外圍的警戒工作”永安帝現在連地方守備軍都開始調度了,目的就是一個,集中一切力量去平定齊藩。
“尚書省今年要進一步減輕各地的賦稅,先按一成的比例降低。禦史台派出監察禦史去各地巡視,有落實不利的地方官直接就地革職,朕不希望在朝廷和叛軍決戰的過程中,百姓支持叛軍”永安帝最後下的旨意就是降稅。
其實降低賦稅這個事情,永安帝剛登基的時候,就想布置來著。一來是繼位之初,忙著梁帝的葬禮,應對不利的輿論;二來朝廷上的阻力也的確是大,所以永安帝一直沒有宣布這件事情。現在趁著戰爭狀態,永安帝把這個事情公布出來,朝廷上大臣們也不好反對了。
“臣等領旨”奉天殿裏的大臣們紛紛領旨。
朝廷這邊調兵遣將,齊王楊戰也沒有閑著,利用楊競運來的裝備,開始迅速的武裝部隊,加強各個要地的防禦。齊王準備繼續擴軍10萬,同時派遣齊王府右長史陳升常駐遼藩鐵山縣,作為軍事聯絡員,聯係與遼藩之間的軍事貿易事宜。
“老陳,最近一段時間,你就帶著一批官員,駐紮在遼藩的鐵山縣,在鐵山縣設置情報交換中心,同時在煙山港設置情報傳遞站,專司負責與遼藩的聯係”齊王楊戰看著右長史陳升說道。
“你主要的任務,就是與遼藩聯係,盡可能爭取購買各類軍用物資,包括但不限於戰馬、鎧甲、火炮,甚至生鐵、火藥等重要的原材料也要。支付方式完全按照遼王的意思來,銀元、人口、技術,隻要咱們齊藩有的,一律可以答應”
齊王楊戰這是嚐到了甜頭,這次更加放權了,隻要能獲得遼藩的軍事物資,支付形式根本就不是問題。而且齊王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就是力爭將遼藩綁到自己的戰車上,為自己和永安帝的對抗增加一絲勝算。
“殿下放心,臣全明白”陳升神情嚴肅的說道。他自然明白這場戰爭的重要性,更加明白遼藩對這場戰爭的勝負走勢存在著巨大影響,所以常駐遼藩,也是為戰爭出力。
“很好”齊王楊戰對陳升的老成持重也是很放心,“前些日子,揚州刺史謝雲給孤送了10名江南美女,你再選10名齊藩美女,一並給九弟送去,就說是本王賞賜啊”
送禮嗎?還是得投其所好,從晉藩那裏探聽到的消息,楊競好像很喜歡醇酒美婦。這酒肯定沒有人家遼藩的梨花白和千華酒要好了,不過美女,對於擁有兩州18郡的齊王來說,那是要多少有多少。三天後陳升就帶著齊王楊戰的囑托和給楊競的禮物出發了。
除了主要當事方的永安帝和齊王楊戰,晉王楊華和燕王楊棣也多少探聽到一些朝廷的動態,兩藩都緊張了起來。晉藩還好理解,畢竟劉靜的意思是一勞永逸的偷襲長安城,隻不過晉王楊華一直在猶豫而已。但是燕王楊華的行為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大事,本王還是不明白,為什麽要贈送給齊王1000匹戰馬?”北平城的燕王府了,燕王楊棣一臉疑惑的問著智海大師,燕藩雖然不缺戰馬,但是也沒闊氣到一次送出去1000匹戰馬的地步。
“大王,您不覺得薊州鎮一下子消失了281個村莊的村民很奇怪嗎?”智海沒有迴答楊棣的話,反而問楊棣一個問題。
“怎麽不奇怪?無緣無故的消失了5萬多百姓,這何止是奇怪了?簡直是毛骨悚然”燕王楊棣歎氣說道,“可是大師,您不是說,這些百姓都追隨神仙而去了嗎?”
“哎,大王,那是用來宣傳、愚弄百姓的話”智海大師無奈的說道,“臣帶人仔細勘察了,雖然一切的痕跡都被積雪掩蓋了,但扒開積雪層,還是能發現戰馬的馬蹄印”
“您是說?”燕王楊棣驚訝的問。
“臣是懷疑,這些百姓都是被遼藩暗中掠走了”智海長歎一聲,“能夠無聲無息的掠走這麽多百姓,遼藩出動的軍隊不會低於1萬人,咱們竟然沒有察覺”
“大師,您的意思是這是遼王幹的?”燕王楊棣明顯不信。
“大王,您不會真認為這些人去追隨神仙去了吧?”智海哭笑不得的說道。
新任錦衣衛指揮使的沈自山能力很強,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總算是把錦衣衛各項工作捋順了,錦衣衛又恢複了大梁第一情報機構的工作效率,齊藩的情報源源不斷的匯集到永安帝這裏。
得知金陵郡被齊王楊戰攻占的情報,永安帝差點沒昏過去。在痛罵了十幾個官員以後,總算是恢複了冷靜,“馮德寶,把三省六部的官員都叫來議事”
群臣到齊以後,永安帝先是讓沈自山通報了金陵郡的情況,群臣同樣感到震驚,他們也沒有想到,齊王楊戰的動作是這麽的快。特別是他們得知齊王楊戰背後有遼王楊競的支持以後,更是感到十分的棘手,齊藩和遼藩不會聯合了吧?
“先管不了這麽多了,齊藩的反叛必須被剿滅”永安帝露出乾綱獨斷的一麵,開始直接發號施令,“兵部給李奇發去旨意,命令李奇在三月初一之前,必須發動對齊藩的進攻,具體怎麽打,他這個征東元帥說了算,但是必須盡快開戰”
永安帝現在是心急如焚,也由不得永安帝不著急,江南承擔了大梁一多半的賦稅,一旦今年年底前,收複不了揚州九郡,那麽大梁的財政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4萬長城邊軍到達以後,不再駐守長安,直接趕赴前線,歸李奇調度,參加到平叛的戰爭中去。算上這4萬邊軍,李奇就有了15萬大軍了,別說15萬大軍掃平不了齊藩”
“戶部立即開始籌集糧草物資,必須保證這15萬平叛大軍的後勤給養,不能給前線的士兵拖後腿。這件事情,尚書令你親自負責”永安帝直接點了自己的親舅舅蕭炎的將。
這個時候蕭炎還能說什麽呢?隻能點頭答應。由於河北三鎮加上徐州鎮的反水和潰散,朝廷少了12萬大軍的給養負擔,在籌集軍需物資上麵,戶部現在反而更加輕鬆起來。
“全麵加強對各軍的監督,派出各軍的監軍,各級監軍由正負兩位監軍大臣組成,正職由門下省調派,副職從錦衣衛中調派,所有監軍統一由門下省負責”永安帝一改內侍監軍和禦史台禦史配合的傳統,直接從門下省和錦衣衛中間抽調人員,說明永安帝對大梁部隊的忠誠性已經產生了懷疑。
“另外,中書省草詔,在蜀地、隴西、豫州各招1萬兵,組成左金吾衛,由曹國公林烈統領,和左威衛一同宿衛長安”永安帝現在非常沒有安全感,長安城就隻有左威衛5萬大軍了,所以他直接下令組建3萬人的左金吾衛,和左威衛一同保護長安的安全。
永安帝甚至決定請出身體不是很好的曹國公林烈來統領左金吾衛,就是南鄭侯和滎陽侯的叛變,對他的刺激太大了。永安帝終於克製不住自己了,開始調兵遣將。
說實話,整個大梁並不是很正常。有時候,我們讀曆史書,總看見十萬大軍、幾十萬大軍,甚至上百萬大軍的記載。其實這是口徑的問題,所謂的10萬大軍,大部分都是後勤的工匠啊,運糧的民夫等人,真正的戰兵不會超過1萬人。
打仗的時候,征發幾十萬百姓,在少數戰兵的帶領下,號稱幾十萬,一擁而上,打勝了固然很好,打敗了就做鳥獸散。這也是為什麽古代打仗經常是十室九空、赤野千裏的原因。
但是大梁就不同了,說是一個鎮3萬大軍,那都是實打實的戰兵,後勤都不算上的。而且梁帝吸收前朝的教訓,兵力一直很是精幹,就是保留50萬左右的野戰軍,地方守備部隊都很少,這也導致了梁帝駕崩後,各路親王能夠割據自立的原因。
現在永安帝手中的軍隊,算上計劃改編的和新成立的,也就是長城邊軍10萬人,左威衛5萬人,右威衛5萬人,左金吾衛3萬人,東征兵團15萬人(神機營5萬人、河西鎮3萬人,天雄軍3萬人、長城邊軍4萬人),中州鎮、武昌鎮、四川鎮和雲南鎮各3萬人,長江水師3萬人,總計53萬人。
地方守備軍還剩下7位節度使,每個節度使率領的2萬地方守備部隊,總計14萬人。江淮節度使侯景自己叛變了不說,連同手下的2萬守備軍也歸了齊王楊戰,所以大梁現在就剩下7位節度使了。
“傳旨雲夢節度使和閩浙節度使守好各關隘,防止齊軍反叛軍南下和西進。調川東節度使2萬兵到長安,負責長安外圍的警戒工作”永安帝現在連地方守備軍都開始調度了,目的就是一個,集中一切力量去平定齊藩。
“尚書省今年要進一步減輕各地的賦稅,先按一成的比例降低。禦史台派出監察禦史去各地巡視,有落實不利的地方官直接就地革職,朕不希望在朝廷和叛軍決戰的過程中,百姓支持叛軍”永安帝最後下的旨意就是降稅。
其實降低賦稅這個事情,永安帝剛登基的時候,就想布置來著。一來是繼位之初,忙著梁帝的葬禮,應對不利的輿論;二來朝廷上的阻力也的確是大,所以永安帝一直沒有宣布這件事情。現在趁著戰爭狀態,永安帝把這個事情公布出來,朝廷上大臣們也不好反對了。
“臣等領旨”奉天殿裏的大臣們紛紛領旨。
朝廷這邊調兵遣將,齊王楊戰也沒有閑著,利用楊競運來的裝備,開始迅速的武裝部隊,加強各個要地的防禦。齊王準備繼續擴軍10萬,同時派遣齊王府右長史陳升常駐遼藩鐵山縣,作為軍事聯絡員,聯係與遼藩之間的軍事貿易事宜。
“老陳,最近一段時間,你就帶著一批官員,駐紮在遼藩的鐵山縣,在鐵山縣設置情報交換中心,同時在煙山港設置情報傳遞站,專司負責與遼藩的聯係”齊王楊戰看著右長史陳升說道。
“你主要的任務,就是與遼藩聯係,盡可能爭取購買各類軍用物資,包括但不限於戰馬、鎧甲、火炮,甚至生鐵、火藥等重要的原材料也要。支付方式完全按照遼王的意思來,銀元、人口、技術,隻要咱們齊藩有的,一律可以答應”
齊王楊戰這是嚐到了甜頭,這次更加放權了,隻要能獲得遼藩的軍事物資,支付形式根本就不是問題。而且齊王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就是力爭將遼藩綁到自己的戰車上,為自己和永安帝的對抗增加一絲勝算。
“殿下放心,臣全明白”陳升神情嚴肅的說道。他自然明白這場戰爭的重要性,更加明白遼藩對這場戰爭的勝負走勢存在著巨大影響,所以常駐遼藩,也是為戰爭出力。
“很好”齊王楊戰對陳升的老成持重也是很放心,“前些日子,揚州刺史謝雲給孤送了10名江南美女,你再選10名齊藩美女,一並給九弟送去,就說是本王賞賜啊”
送禮嗎?還是得投其所好,從晉藩那裏探聽到的消息,楊競好像很喜歡醇酒美婦。這酒肯定沒有人家遼藩的梨花白和千華酒要好了,不過美女,對於擁有兩州18郡的齊王來說,那是要多少有多少。三天後陳升就帶著齊王楊戰的囑托和給楊競的禮物出發了。
除了主要當事方的永安帝和齊王楊戰,晉王楊華和燕王楊棣也多少探聽到一些朝廷的動態,兩藩都緊張了起來。晉藩還好理解,畢竟劉靜的意思是一勞永逸的偷襲長安城,隻不過晉王楊華一直在猶豫而已。但是燕王楊華的行為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大事,本王還是不明白,為什麽要贈送給齊王1000匹戰馬?”北平城的燕王府了,燕王楊棣一臉疑惑的問著智海大師,燕藩雖然不缺戰馬,但是也沒闊氣到一次送出去1000匹戰馬的地步。
“大王,您不覺得薊州鎮一下子消失了281個村莊的村民很奇怪嗎?”智海沒有迴答楊棣的話,反而問楊棣一個問題。
“怎麽不奇怪?無緣無故的消失了5萬多百姓,這何止是奇怪了?簡直是毛骨悚然”燕王楊棣歎氣說道,“可是大師,您不是說,這些百姓都追隨神仙而去了嗎?”
“哎,大王,那是用來宣傳、愚弄百姓的話”智海大師無奈的說道,“臣帶人仔細勘察了,雖然一切的痕跡都被積雪掩蓋了,但扒開積雪層,還是能發現戰馬的馬蹄印”
“您是說?”燕王楊棣驚訝的問。
“臣是懷疑,這些百姓都是被遼藩暗中掠走了”智海長歎一聲,“能夠無聲無息的掠走這麽多百姓,遼藩出動的軍隊不會低於1萬人,咱們竟然沒有察覺”
“大師,您的意思是這是遼王幹的?”燕王楊棣明顯不信。
“大王,您不會真認為這些人去追隨神仙去了吧?”智海哭笑不得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