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後來被稱作“棋山戰役”的騎兵大會戰,在若幹年以後,成了大遼立國的三大知名戰役之一。同時,也成功入選了皇家軍事學院的大遼十大經典案例。
這場騎兵大會戰從辰時一直打到申時,整整進行了5個時辰。壓垮高句麗騎兵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就是楊秀寧帶領的學員隊以及兵部右侍郎張勇帶領的簡編旅。本來遼軍和高句麗騎兵已經陷入了勢均力敵、兌子的狀態,這1萬的生力軍加入,徹底打破了平衡。
特別是遼藩的士兵知道楊競和楊秀寧兄妹都在戰場上廝殺的時候,更是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有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殺紅了眼,身受重傷以後,竟然直接抱著敵人、直接拉響了身上的4枚震天雷,和高句麗士兵同歸於盡。這樣的士兵不止一個。
楊競的龍旗和楊秀寧的鳳旗簡直成了兩個風向標,旗幟所到之處,遼軍士兵像瘋了一樣攻擊高句麗軍,高句麗這支最為精銳的騎兵,漸漸的支撐不住了,傷亡開始逐漸上升。當蘇烈將長槍刺進李哲學的胸膛的時候,遼藩已經整整陣亡了8000騎兵。而高句麗的2萬騎兵則是全軍覆沒。這是近三年來遼藩損失最大的一場戰役。
“打掃戰場,救治傷員。神策軍和遼東邊軍騎兵旅休整兩個時辰,遼東邊軍騎兵旅去兜住霸江一線的2.5萬高句麗步兵的後路。軍情司傳令遼東邊軍全麵渡江,務必圍殲這股敵軍。神策軍騎兵繼續向清川江掃蕩推進”楊競先是下達了一係列命令,然後翻身下馬,用力的扯掉紮在左肩膀上的箭。
“王兄,您怎麽樣?”楊秀寧見楊競受傷了,立即撲過來查看楊競的傷勢。“軍醫、快來軍醫”。立即有軍醫快速奔跑過來,將上好的金創藥倒在了楊競的傷口上,然後細心的包紮起來。
“無妨”楊競看著一臉擔憂的楊秀寧,很是感動,費勁的伸手摸了摸楊秀寧的頭,“鳳凰長大了啊,知道替王兄上陣征戰了”
楊競穿越過來以後,就隻有在楊秀寧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楊秀寧對自己的依賴、關心和那種血脈相連的親切,讓楊競這個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靈魂感受到了難得的慰藉。
這也是為什麽楊競在太後駕崩、返迴長安的時候,指定楊秀寧監國的原因,並告訴吳晉,一旦自己死在長安,就扶持楊秀寧為繼任遼王。
“王兄,你疼不疼?”這是楊秀寧第一次見到楊競受傷,焦急的隻會問這一句話。
“你要是不壓著孤的傷口,孤就不疼”楊競齜牙咧嘴又無奈的說。
楊秀寧“啊”的一聲,趕緊起身,把手從楊競包紮好的傷口上拿開。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按照楊競的指令辦了,兵部右侍郎張勇負責統籌戰場統計和打掃。神策軍和遼東邊軍騎兵旅則是抓緊休息,遼東邊軍騎兵旅是準備去兜住霸江南岸的2.5萬高句麗步兵的後路,配合遼東邊軍3個步兵旅和1個炮兵旅殲滅這股敵人。
神策軍騎兵則是快速突擊到清川江北岸,阻擊高句麗可能渡江的援兵。
一個時辰後,楊競已經半躺在大帳的榻上了,掛樞密院副使銜、遼東邊軍總兵蘇烈、兵部右侍郎張雷、大理寺卿、軍情司主事江水、神策軍副將、簡編旅統領張勇、政保司主事柳依、通政司司案張妍都聚在楊競的大帳,向楊競匯報各項事宜。
“殿下,戰場統計已經出來了”這戰場統計是典型的兵部業務,所以就由張雷來匯報,“本次戰役從遼東邊軍騎兵旅剿滅範金恩部5000兵開始,到殲滅李哲學率領的2萬重騎兵結束,共殲滅敵軍2.5萬人,其中步兵5000人,重騎兵2萬人。”
“繳獲成套的重騎兵裝備2萬套,步兵裝備5000套。繳獲戰馬1.3萬匹”高句麗這2萬騎兵騎兵很多戰馬都是被遼軍射死、炸死或者受傷了,真正完好的是1.3萬匹。當然了,這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特別是那2萬重騎兵的裝備,更是價值連城。
“殿下,高句麗全國有重騎兵不過2.5萬人,其中5000重騎兵還得護衛高句麗王城,也就是說,此戰之後,高句麗再無機動野戰的重騎兵的兵力”大理寺卿、軍情司主事江水說道。
這也是楊競為什麽等不及調動援軍,不顧傷亡直接發動棋山戰役的原因,楊競就是想圍殲高句麗這股主力重騎兵。高句麗一旦失去這2萬重騎兵,日後就很難抵擋住遼藩的全麵進攻了。恢複組建2萬重騎兵,以高句麗的國力,至少需要3到5年,問題是楊競會給高句麗3到5年的時間嗎?
大帳內的群臣自然明白江水的話外之意,都有些興奮起來,這就意味著,高句麗三千裏錦繡江山,已經向遼藩敞開了大門。
“這次損失也比較大”張雷接著匯報損失,“物資等不算,但就人員,我遼藩整整陣亡了8000將士,其中羽林衛陣亡1000餘人,神策軍陣亡3000餘人,遼東邊軍騎兵旅陣亡3000人,簡編旅陣亡1000人,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陣亡23人”
羽林衛陣亡最少可以理解,因為羽林衛的裝備是最好的,好的裝備帶來的就是較低的傷亡,但是羽林衛的戰果卻是最明顯了,承受了高句麗騎兵至少一半的壓力。
神策軍的裝備比高句麗重騎兵差了一些,但是參戰時間長,所以傷亡較大,兩個旅共陣亡了3000多人,神策軍騎兵旅承擔了高句麗騎兵另一半的壓力。至於說遼東邊軍騎兵旅裝備和戰鬥力更差一些,所以遼東邊軍騎兵旅陣亡了3000多人,傷亡過半。
簡編旅的傷亡純粹是因為裝備不好,他們都不能說是騎兵,隻能說是騎馬步兵,好在參加戰鬥比較晚,所以傷亡較少,陣亡了1000餘人。而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仿佛是瘋子一樣,拚了命的攻擊,反而傷亡最少,陣亡了23人。
“傷亡大了些,代價慘重了些”楊競歎了一口氣,“通政司傳旨,所有參戰的士兵和學員、吏員賞銀元20塊。受傷的士兵賞銀元50塊,殘疾的100塊,陣亡的300塊”
“重傷的戰馬殺掉,全軍每人賞馬肉一斤。個人繳獲的金銀歸個人,繳獲的武器全部上繳”
“全軍休整2個時辰,兩個時辰後,神策軍和遼東邊軍騎兵出發,另外,馬勇,你帶著3000羽林衛去協助定方,現在他的騎兵旅就剩下2000多人了”
“殿下”蘇烈跪地,“臣謝犧牲的兄弟謝謝殿下”。單憑蘇烈剩下的2000騎兵加上渡江的2萬遼東邊軍,圍殲2.5萬高句麗步兵還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楊競讓羽林衛參將馬勇帶著3000羽林衛去支援。
有了3000羽林衛重騎兵的加入,圍剿高句麗那2.5萬步兵就不會那麽困難了,傷亡也會小很多。這種事情不好讓簡編旅去,為的也是照顧蘇烈和遼東邊軍的情緒。
“軍情司傳令在安東縣的樞密使曾泰,由他負責指揮手續的戰鬥,戰鬥任務就是一條:徹底肅清霸江以南,清川江以北的高句麗軍,徹底占領高句麗平安道”曾泰是帶著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來的,就留在了安東縣,作為備份指揮,現在曾泰接手後續指揮了,因為楊競得返迴襄平城了。
“張勇,你帶著簡編旅9000人分別向東、向西攻擊,接收高句麗的城池,特別是要注意向西攻擊平山港,那裏有高句麗水師的10艘戰艦,爭取俘虜過來。政保司全力配合”楊競布置作戰任務還是周密的,沒有忽視任何一個細節。
高句麗半島從北到南長2000裏,東西長600裏,三麵環海,北麵是長白山和霸江,向南依次有東西流向的清川江、漢江、錦江。楊競這次,就是占領了霸江和錦江之間的土地,這塊土地南北長200裏,東西各到大海,長600裏,占高句麗半島十分之一的麵積。
現在半島上的形勢是楊競的遼藩即將占據了清川江以北地區,麵積占半島總麵積的十分之一,百濟保有半島西南、錦江以南地區,麵積占半島總麵積的五分之一,其餘的部分全部為高句麗所有,麵積占總麵積的十分之七。
剩下的事情,楊競並沒有過多的操心,棋山戰役後的第二天,就是在1000羽林衛的保護下,帶著兵部、通政司的官員開始向遼藩境內撤退,準備返迴襄平城。剩下的377名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也一並返迴。
戶部調集的民夫則渡過霸江,在政保司的監視下,將繳獲的武器裝備運迴遼藩。楊競在臨行前下達的最後一道命令就是,神策軍將這2萬高句麗重騎兵的人頭砍下,帶到清川江旁邊鑄成京觀。
而曾泰也在這個時候接到楊競的命令,率領遼東邊軍剩下的4個旅2萬人開始渡江,準備和遼東邊軍騎兵旅殘部和3000羽林衛一道圍殲霸江一線的2.5萬高句麗步兵。
這場騎兵大會戰從辰時一直打到申時,整整進行了5個時辰。壓垮高句麗騎兵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就是楊秀寧帶領的學員隊以及兵部右侍郎張勇帶領的簡編旅。本來遼軍和高句麗騎兵已經陷入了勢均力敵、兌子的狀態,這1萬的生力軍加入,徹底打破了平衡。
特別是遼藩的士兵知道楊競和楊秀寧兄妹都在戰場上廝殺的時候,更是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有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殺紅了眼,身受重傷以後,竟然直接抱著敵人、直接拉響了身上的4枚震天雷,和高句麗士兵同歸於盡。這樣的士兵不止一個。
楊競的龍旗和楊秀寧的鳳旗簡直成了兩個風向標,旗幟所到之處,遼軍士兵像瘋了一樣攻擊高句麗軍,高句麗這支最為精銳的騎兵,漸漸的支撐不住了,傷亡開始逐漸上升。當蘇烈將長槍刺進李哲學的胸膛的時候,遼藩已經整整陣亡了8000騎兵。而高句麗的2萬騎兵則是全軍覆沒。這是近三年來遼藩損失最大的一場戰役。
“打掃戰場,救治傷員。神策軍和遼東邊軍騎兵旅休整兩個時辰,遼東邊軍騎兵旅去兜住霸江一線的2.5萬高句麗步兵的後路。軍情司傳令遼東邊軍全麵渡江,務必圍殲這股敵軍。神策軍騎兵繼續向清川江掃蕩推進”楊競先是下達了一係列命令,然後翻身下馬,用力的扯掉紮在左肩膀上的箭。
“王兄,您怎麽樣?”楊秀寧見楊競受傷了,立即撲過來查看楊競的傷勢。“軍醫、快來軍醫”。立即有軍醫快速奔跑過來,將上好的金創藥倒在了楊競的傷口上,然後細心的包紮起來。
“無妨”楊競看著一臉擔憂的楊秀寧,很是感動,費勁的伸手摸了摸楊秀寧的頭,“鳳凰長大了啊,知道替王兄上陣征戰了”
楊競穿越過來以後,就隻有在楊秀寧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楊秀寧對自己的依賴、關心和那種血脈相連的親切,讓楊競這個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靈魂感受到了難得的慰藉。
這也是為什麽楊競在太後駕崩、返迴長安的時候,指定楊秀寧監國的原因,並告訴吳晉,一旦自己死在長安,就扶持楊秀寧為繼任遼王。
“王兄,你疼不疼?”這是楊秀寧第一次見到楊競受傷,焦急的隻會問這一句話。
“你要是不壓著孤的傷口,孤就不疼”楊競齜牙咧嘴又無奈的說。
楊秀寧“啊”的一聲,趕緊起身,把手從楊競包紮好的傷口上拿開。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按照楊競的指令辦了,兵部右侍郎張勇負責統籌戰場統計和打掃。神策軍和遼東邊軍騎兵旅則是抓緊休息,遼東邊軍騎兵旅是準備去兜住霸江南岸的2.5萬高句麗步兵的後路,配合遼東邊軍3個步兵旅和1個炮兵旅殲滅這股敵人。
神策軍騎兵則是快速突擊到清川江北岸,阻擊高句麗可能渡江的援兵。
一個時辰後,楊競已經半躺在大帳的榻上了,掛樞密院副使銜、遼東邊軍總兵蘇烈、兵部右侍郎張雷、大理寺卿、軍情司主事江水、神策軍副將、簡編旅統領張勇、政保司主事柳依、通政司司案張妍都聚在楊競的大帳,向楊競匯報各項事宜。
“殿下,戰場統計已經出來了”這戰場統計是典型的兵部業務,所以就由張雷來匯報,“本次戰役從遼東邊軍騎兵旅剿滅範金恩部5000兵開始,到殲滅李哲學率領的2萬重騎兵結束,共殲滅敵軍2.5萬人,其中步兵5000人,重騎兵2萬人。”
“繳獲成套的重騎兵裝備2萬套,步兵裝備5000套。繳獲戰馬1.3萬匹”高句麗這2萬騎兵騎兵很多戰馬都是被遼軍射死、炸死或者受傷了,真正完好的是1.3萬匹。當然了,這是一筆很大的財富。特別是那2萬重騎兵的裝備,更是價值連城。
“殿下,高句麗全國有重騎兵不過2.5萬人,其中5000重騎兵還得護衛高句麗王城,也就是說,此戰之後,高句麗再無機動野戰的重騎兵的兵力”大理寺卿、軍情司主事江水說道。
這也是楊競為什麽等不及調動援軍,不顧傷亡直接發動棋山戰役的原因,楊競就是想圍殲高句麗這股主力重騎兵。高句麗一旦失去這2萬重騎兵,日後就很難抵擋住遼藩的全麵進攻了。恢複組建2萬重騎兵,以高句麗的國力,至少需要3到5年,問題是楊競會給高句麗3到5年的時間嗎?
大帳內的群臣自然明白江水的話外之意,都有些興奮起來,這就意味著,高句麗三千裏錦繡江山,已經向遼藩敞開了大門。
“這次損失也比較大”張雷接著匯報損失,“物資等不算,但就人員,我遼藩整整陣亡了8000將士,其中羽林衛陣亡1000餘人,神策軍陣亡3000餘人,遼東邊軍騎兵旅陣亡3000人,簡編旅陣亡1000人,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陣亡23人”
羽林衛陣亡最少可以理解,因為羽林衛的裝備是最好的,好的裝備帶來的就是較低的傷亡,但是羽林衛的戰果卻是最明顯了,承受了高句麗騎兵至少一半的壓力。
神策軍的裝備比高句麗重騎兵差了一些,但是參戰時間長,所以傷亡較大,兩個旅共陣亡了3000多人,神策軍騎兵旅承擔了高句麗騎兵另一半的壓力。至於說遼東邊軍騎兵旅裝備和戰鬥力更差一些,所以遼東邊軍騎兵旅陣亡了3000多人,傷亡過半。
簡編旅的傷亡純粹是因為裝備不好,他們都不能說是騎兵,隻能說是騎馬步兵,好在參加戰鬥比較晚,所以傷亡較少,陣亡了1000餘人。而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仿佛是瘋子一樣,拚了命的攻擊,反而傷亡最少,陣亡了23人。
“傷亡大了些,代價慘重了些”楊競歎了一口氣,“通政司傳旨,所有參戰的士兵和學員、吏員賞銀元20塊。受傷的士兵賞銀元50塊,殘疾的100塊,陣亡的300塊”
“重傷的戰馬殺掉,全軍每人賞馬肉一斤。個人繳獲的金銀歸個人,繳獲的武器全部上繳”
“全軍休整2個時辰,兩個時辰後,神策軍和遼東邊軍騎兵出發,另外,馬勇,你帶著3000羽林衛去協助定方,現在他的騎兵旅就剩下2000多人了”
“殿下”蘇烈跪地,“臣謝犧牲的兄弟謝謝殿下”。單憑蘇烈剩下的2000騎兵加上渡江的2萬遼東邊軍,圍殲2.5萬高句麗步兵還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楊競讓羽林衛參將馬勇帶著3000羽林衛去支援。
有了3000羽林衛重騎兵的加入,圍剿高句麗那2.5萬步兵就不會那麽困難了,傷亡也會小很多。這種事情不好讓簡編旅去,為的也是照顧蘇烈和遼東邊軍的情緒。
“軍情司傳令在安東縣的樞密使曾泰,由他負責指揮手續的戰鬥,戰鬥任務就是一條:徹底肅清霸江以南,清川江以北的高句麗軍,徹底占領高句麗平安道”曾泰是帶著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來的,就留在了安東縣,作為備份指揮,現在曾泰接手後續指揮了,因為楊競得返迴襄平城了。
“張勇,你帶著簡編旅9000人分別向東、向西攻擊,接收高句麗的城池,特別是要注意向西攻擊平山港,那裏有高句麗水師的10艘戰艦,爭取俘虜過來。政保司全力配合”楊競布置作戰任務還是周密的,沒有忽視任何一個細節。
高句麗半島從北到南長2000裏,東西長600裏,三麵環海,北麵是長白山和霸江,向南依次有東西流向的清川江、漢江、錦江。楊競這次,就是占領了霸江和錦江之間的土地,這塊土地南北長200裏,東西各到大海,長600裏,占高句麗半島十分之一的麵積。
現在半島上的形勢是楊競的遼藩即將占據了清川江以北地區,麵積占半島總麵積的十分之一,百濟保有半島西南、錦江以南地區,麵積占半島總麵積的五分之一,其餘的部分全部為高句麗所有,麵積占總麵積的十分之七。
剩下的事情,楊競並沒有過多的操心,棋山戰役後的第二天,就是在1000羽林衛的保護下,帶著兵部、通政司的官員開始向遼藩境內撤退,準備返迴襄平城。剩下的377名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也一並返迴。
戶部調集的民夫則渡過霸江,在政保司的監視下,將繳獲的武器裝備運迴遼藩。楊競在臨行前下達的最後一道命令就是,神策軍將這2萬高句麗重騎兵的人頭砍下,帶到清川江旁邊鑄成京觀。
而曾泰也在這個時候接到楊競的命令,率領遼東邊軍剩下的4個旅2萬人開始渡江,準備和遼東邊軍騎兵旅殘部和3000羽林衛一道圍殲霸江一線的2.5萬高句麗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