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這些年,隻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允許楊競就藩襄平城。這也不怪太子,他也不知道楊競是穿越者啊。按照正常的思路,楊競帶著3000老弱病殘的禁軍到了襄平,就會被奴真和高句麗殺死。這樣既避免了自己動手,又達到了目的。隻是後來事與願違。
駐紮在長安城及關中地區左威衛、右威衛、天雄軍和神機營共計18萬大軍已經完全掌握在太子的手裏了。剩下的河西鎮、中州鎮、徐州鎮、武昌鎮和雲南鎮五鎮15萬野戰軍,也通過蕭炎勳貴領頭人的關係,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現在除了12萬長城邊軍,和劍南西川節度使、川東節度使、嶺南節度使、黔滇節度使、閩浙節度使江淮節度使、雲夢節度使、駐長沙郡和扶風節度使這八大節度使統領的16萬守備軍(每個節度使統領2萬守備軍)外,大梁的武裝力量一半以上都被太子悉數掌握。
長城邊軍有4位總兵,各負責一段,歸兵部統一統領,由於需要防備突厥,輕易不能擅動,太子隻要能牢牢控製住兵部,就能基本控製住長城邊軍。至於八大節度使帶領的守備軍,都是輕步兵,執行維持地方治安的任務還行,要是拉出來野戰,根本不是野戰軍的對手。
說到底,太子根本不在乎燕王的興風作浪,他更希望燕王、齊王、晉王和楊競在肴山-太行山以東,徐州以北的地區打一仗的。太子依靠的蕭炎為代表的關西、隴西貴族,巴不得通過戰爭削弱肴山以東士族的力量呢。
楊競擁有同樣的心理,所以采取了和太子一樣的動作,就是沒有動作,坐視燕藩做大。從情報值班室出來,吳晉請示楊競到,“殿下,還有3天遼藩第二次省考就開始了,考題您看?”
“你不說孤差點忘了”楊競笑著說道,“李德全,把封好的考題給長平。這次主考還是有周明擔任吧”
遼藩的省考就是兩天,第一天考經義,和詩詞歌賦,第二天考策論。楊競在今早聽取情治簡報前,就將兩天的考題寫好了,密封匣內,現在交給了吳晉。楊競還是很重視省考的, 周明原來是禮部的侍郎,後來楊競給他升了官,擔任禦史台右副都禦史,是禦史台的三把手。
由於這迴參加省考的士子,大多數都是千山書院的畢業生,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元由於還是千山書院的祭酒,所以這次就沒有擔任主考官。
三年前遼藩第一次省考的時候,題目分別是第一題經義:論親王之政與帝王之心;第二題詩歌:以千山萬水為題,寫一首七言律詩;第三題策論:如何看待朝廷與突厥的戰爭。今年雖然大家都十分想知道題目是什麽,但是都沒人敢打開那個匣子,誰在開考前打開那個匣子,誰的腦袋就會被楊競打開。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在襄平城的貢院裏,498名士子紛紛進入考場,準備迎接三年一度的考試,希望能夠鯉魚躍龍門。這498名士子中,有350人都是千山書院的畢業生,還有148名是具有大梁舉人身份的其他考生,千山書院的學生占了七成以上。楊競規定,千山書院畢業,自動獲得參加省考的資格。
三天後,在萬眾期待中,498名考生入場,在吳晉和趙石共同監督下,周明開啟了楊競給的匣子,取出考題。今年遼藩的省考的考題是第一題經義:論嫡庶與賢庸之長短。第二題詩歌:以家國天下為題,寫一首七言律詩。第三題策論:如何看待燕藩的起事。
考生們見到題以後,就一個感覺,這怎麽都是九族消消樂的考題呢。第一題關於嫡庶與賢庸的經議,不就是影射太子嗎?第二題家國天下,大夫有家,諸侯有國,天子有天下,就還用說嘛?第三題策論更是赤裸裸的問遼藩是否可以造反的問題了。
周明直捂額頭,這殿下出的什麽題?不過周明也沒了辦法,畢竟考試都開始了,直接命令屬官進行考題分發,開始考試。遼藩的考試可能和楊競是急性子有關,第一天白天考完,晚上就閱卷,第二天就放榜,主打一個出分快。
閱卷地點被楊競放在了承運殿,十幾個大案一字擺開,周明等閱卷官開始看各種試卷。隨即在上麵評定分數和名次,楊競也在承運殿裏溜溜達達的,隨手拿起一份份試卷看著。其中一份試卷有幾句話特別和楊競心意,“盛世以嫡庶維持秩序,亂世用賢庸獲得生存”
那份卷紙文筆通暢、字跡雋永,楊競暗暗的記住了這份卷紙,他想等著開卷以後,看看這是哪位士子所作。快到午夜了,周明等人閱完卷,拆來卷子上的糊名,把擬錄取的士子名單和試卷交給了楊競。
楊競都有些困了,此時也強打精神,開始翻看名單和試卷,可是讓楊競奇怪的是,找來找去,也沒有發現有“盛世以嫡庶維持秩序,亂世用賢庸獲得生存”那句話的卷子,而且擬錄取的很多卷子的文筆和邏輯內涵都不如楊競看得那份。
楊競仿佛想起了什麽,又仔細看了看擬錄取的士子名單,果然印證了楊競的猜想,楊競走下寶座,來到放置落榜試卷的大案前,一份份翻看起來,果然,楊競關注的那份試卷就在落榜的試卷之中。
楊競又拿起其他幾份落榜的試卷,不乏言辭優美、意境深遠之作,但都周明等人黜之不用。看見楊競的反應和動作,殿內眾臣都麵麵相覷,吳晉乍著膽子,撿起被楊競扔在地上的擬錄取名單,仔細看了起來。吳晉心裏就一個念頭,“要壞”
“周明,孤問你,這次參加省考的男女士子各多少人啊?”楊競看完落榜的那些卷子,又恢複了雲淡風輕的表情,迴到寶座坐下,問周明道。
“迴殿下,本次共有498名士子參考,其中男性308人,女性190人”周明立即躬身答道。
“那你迴答孤,怎麽你們擬錄取的238名士子中,一個女性都沒有,全是男性?”楊競終於弄明白自己為啥沒有找到那份試卷了,原來那份試卷是一位叫張妍的女士子寫的,周明直接將張妍的試卷黜落了。
“迴殿下,這些女士子文章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所以一並黜落”周明態度恭敬、語氣堅決的說。
來了,楊競心裏暗道一聲,這不就是明初的南北榜案嗎?果然該走的彎路一個也不能少走。楊競頗有些語氣蕭索的說,“重新閱卷,不論男女,隻以成績說話”
吳晉連連給周明使眼色,周明沒了辦法,隻能組織考官重新閱卷,鬧騰到後半夜,把新的擬錄取的士子名單交了上來。楊競一看,還是一個女性沒有。
“周明,你什麽意思?那張妍卷子為什麽不錄?”楊競現在也懶得打哈哈了,直接問了出來。
“迴殿下,殿下允許這些女娃讀書,已經天大的恩典,自古的規矩,就沒有允許女性參加科考的,臣為殿下英明計,黜落所有的女性考生”周明振振有詞的說道。
三年前,楊競允許女童讀書,這周明就特別的不滿意,一直反對來著,現在楊競又允許女性參加科考,周明自然不會錄取女性。周明是傳統的士大夫,一直強調男尊女卑,所以周明哪怕知道楊競的意見,也堅決不執行。
“好好好”楊競怒極反笑,“來人,將周明押進政保司監獄,論罪”
“殿下,周副憲隻是思想傳統,並無大罪,請殿下開恩啊”通政司通政使杜宇求情道。杜宇和周明原來都是襄平郡的縣令,所以有一些交情。周明是右副都禦史,所以杜宇稱他為副憲。
“殿下,周大人也是議事糊塗,望殿下寬宥其罪”東閣大學士錢峰也求情道。錢峰、杜宇、周明都是原來襄平郡歸順楊競的官員,現在隱隱有一種襄平幫的感覺。
“一律不準求情,帶下去”楊競直接冷了臉,對進來的政保司吏員說道。立即有政保司吏員上來,把周明押了下去。
“周明不明白孤的苦笑,正德你還不明白嗎?”楊競氣憤的說,“這遼藩本來人就少,200來萬人,如果把女性都關在家裏,那遼藩的可用人口不就剩下100多萬了嗎?”
“孤推動男女平等,就是為了增加遼藩的勞動力,多100萬人幹活不好嗎?”楊競越說越氣,用手指著卷子,“你們看看,周明擬錄取的,文筆不通,內容空洞,就因為是男性就錄取了,這公平嗎?”
“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平衡、男女和諧,此乃天地至理,有何不妥?”楊競大袖一揮,“重新閱卷”
“殿下,臣等附議周副憲之議,同樣認為不應該錄取女士子”禮部和翰林院調來的十多個閱卷官員,跪下說道。傳統就是這麽不可撼動,即使在楊競有了明令的前提下,相關官員們照樣拒絕執行。
“好,很好,和孤玩朋黨是吧?”楊競突然覺得好悲哀,他已經夠善待臣子的了,臣子們還在反對他。“來人,統統押進政保司大牢”
“殿下,臣有話說”吳晉見局麵有些失控了,立即出來說道。
“怎麽?長平你也是勸孤不錄取女士子的?”楊競看著吳晉,不帶感情的問。
“臣不敢,臣隻是..”
“不敢就好”楊競直接打斷吳晉的話,“你繼續組織閱卷。敬中,這些人你來查”
由於餘成兼任著禮部左侍郎,省考的大事他自然從山海關趕了迴來,聽見楊競下令,餘成當即拱手,“臣領旨意”。一場震驚遼藩的大案,就要掀起波瀾了。
駐紮在長安城及關中地區左威衛、右威衛、天雄軍和神機營共計18萬大軍已經完全掌握在太子的手裏了。剩下的河西鎮、中州鎮、徐州鎮、武昌鎮和雲南鎮五鎮15萬野戰軍,也通過蕭炎勳貴領頭人的關係,控製在自己的手裏。
現在除了12萬長城邊軍,和劍南西川節度使、川東節度使、嶺南節度使、黔滇節度使、閩浙節度使江淮節度使、雲夢節度使、駐長沙郡和扶風節度使這八大節度使統領的16萬守備軍(每個節度使統領2萬守備軍)外,大梁的武裝力量一半以上都被太子悉數掌握。
長城邊軍有4位總兵,各負責一段,歸兵部統一統領,由於需要防備突厥,輕易不能擅動,太子隻要能牢牢控製住兵部,就能基本控製住長城邊軍。至於八大節度使帶領的守備軍,都是輕步兵,執行維持地方治安的任務還行,要是拉出來野戰,根本不是野戰軍的對手。
說到底,太子根本不在乎燕王的興風作浪,他更希望燕王、齊王、晉王和楊競在肴山-太行山以東,徐州以北的地區打一仗的。太子依靠的蕭炎為代表的關西、隴西貴族,巴不得通過戰爭削弱肴山以東士族的力量呢。
楊競擁有同樣的心理,所以采取了和太子一樣的動作,就是沒有動作,坐視燕藩做大。從情報值班室出來,吳晉請示楊競到,“殿下,還有3天遼藩第二次省考就開始了,考題您看?”
“你不說孤差點忘了”楊競笑著說道,“李德全,把封好的考題給長平。這次主考還是有周明擔任吧”
遼藩的省考就是兩天,第一天考經義,和詩詞歌賦,第二天考策論。楊競在今早聽取情治簡報前,就將兩天的考題寫好了,密封匣內,現在交給了吳晉。楊競還是很重視省考的, 周明原來是禮部的侍郎,後來楊競給他升了官,擔任禦史台右副都禦史,是禦史台的三把手。
由於這迴參加省考的士子,大多數都是千山書院的畢業生,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元由於還是千山書院的祭酒,所以這次就沒有擔任主考官。
三年前遼藩第一次省考的時候,題目分別是第一題經義:論親王之政與帝王之心;第二題詩歌:以千山萬水為題,寫一首七言律詩;第三題策論:如何看待朝廷與突厥的戰爭。今年雖然大家都十分想知道題目是什麽,但是都沒人敢打開那個匣子,誰在開考前打開那個匣子,誰的腦袋就會被楊競打開。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在襄平城的貢院裏,498名士子紛紛進入考場,準備迎接三年一度的考試,希望能夠鯉魚躍龍門。這498名士子中,有350人都是千山書院的畢業生,還有148名是具有大梁舉人身份的其他考生,千山書院的學生占了七成以上。楊競規定,千山書院畢業,自動獲得參加省考的資格。
三天後,在萬眾期待中,498名考生入場,在吳晉和趙石共同監督下,周明開啟了楊競給的匣子,取出考題。今年遼藩的省考的考題是第一題經義:論嫡庶與賢庸之長短。第二題詩歌:以家國天下為題,寫一首七言律詩。第三題策論:如何看待燕藩的起事。
考生們見到題以後,就一個感覺,這怎麽都是九族消消樂的考題呢。第一題關於嫡庶與賢庸的經議,不就是影射太子嗎?第二題家國天下,大夫有家,諸侯有國,天子有天下,就還用說嘛?第三題策論更是赤裸裸的問遼藩是否可以造反的問題了。
周明直捂額頭,這殿下出的什麽題?不過周明也沒了辦法,畢竟考試都開始了,直接命令屬官進行考題分發,開始考試。遼藩的考試可能和楊競是急性子有關,第一天白天考完,晚上就閱卷,第二天就放榜,主打一個出分快。
閱卷地點被楊競放在了承運殿,十幾個大案一字擺開,周明等閱卷官開始看各種試卷。隨即在上麵評定分數和名次,楊競也在承運殿裏溜溜達達的,隨手拿起一份份試卷看著。其中一份試卷有幾句話特別和楊競心意,“盛世以嫡庶維持秩序,亂世用賢庸獲得生存”
那份卷紙文筆通暢、字跡雋永,楊競暗暗的記住了這份卷紙,他想等著開卷以後,看看這是哪位士子所作。快到午夜了,周明等人閱完卷,拆來卷子上的糊名,把擬錄取的士子名單和試卷交給了楊競。
楊競都有些困了,此時也強打精神,開始翻看名單和試卷,可是讓楊競奇怪的是,找來找去,也沒有發現有“盛世以嫡庶維持秩序,亂世用賢庸獲得生存”那句話的卷子,而且擬錄取的很多卷子的文筆和邏輯內涵都不如楊競看得那份。
楊競仿佛想起了什麽,又仔細看了看擬錄取的士子名單,果然印證了楊競的猜想,楊競走下寶座,來到放置落榜試卷的大案前,一份份翻看起來,果然,楊競關注的那份試卷就在落榜的試卷之中。
楊競又拿起其他幾份落榜的試卷,不乏言辭優美、意境深遠之作,但都周明等人黜之不用。看見楊競的反應和動作,殿內眾臣都麵麵相覷,吳晉乍著膽子,撿起被楊競扔在地上的擬錄取名單,仔細看了起來。吳晉心裏就一個念頭,“要壞”
“周明,孤問你,這次參加省考的男女士子各多少人啊?”楊競看完落榜的那些卷子,又恢複了雲淡風輕的表情,迴到寶座坐下,問周明道。
“迴殿下,本次共有498名士子參考,其中男性308人,女性190人”周明立即躬身答道。
“那你迴答孤,怎麽你們擬錄取的238名士子中,一個女性都沒有,全是男性?”楊競終於弄明白自己為啥沒有找到那份試卷了,原來那份試卷是一位叫張妍的女士子寫的,周明直接將張妍的試卷黜落了。
“迴殿下,這些女士子文章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所以一並黜落”周明態度恭敬、語氣堅決的說。
來了,楊競心裏暗道一聲,這不就是明初的南北榜案嗎?果然該走的彎路一個也不能少走。楊競頗有些語氣蕭索的說,“重新閱卷,不論男女,隻以成績說話”
吳晉連連給周明使眼色,周明沒了辦法,隻能組織考官重新閱卷,鬧騰到後半夜,把新的擬錄取的士子名單交了上來。楊競一看,還是一個女性沒有。
“周明,你什麽意思?那張妍卷子為什麽不錄?”楊競現在也懶得打哈哈了,直接問了出來。
“迴殿下,殿下允許這些女娃讀書,已經天大的恩典,自古的規矩,就沒有允許女性參加科考的,臣為殿下英明計,黜落所有的女性考生”周明振振有詞的說道。
三年前,楊競允許女童讀書,這周明就特別的不滿意,一直反對來著,現在楊競又允許女性參加科考,周明自然不會錄取女性。周明是傳統的士大夫,一直強調男尊女卑,所以周明哪怕知道楊競的意見,也堅決不執行。
“好好好”楊競怒極反笑,“來人,將周明押進政保司監獄,論罪”
“殿下,周副憲隻是思想傳統,並無大罪,請殿下開恩啊”通政司通政使杜宇求情道。杜宇和周明原來都是襄平郡的縣令,所以有一些交情。周明是右副都禦史,所以杜宇稱他為副憲。
“殿下,周大人也是議事糊塗,望殿下寬宥其罪”東閣大學士錢峰也求情道。錢峰、杜宇、周明都是原來襄平郡歸順楊競的官員,現在隱隱有一種襄平幫的感覺。
“一律不準求情,帶下去”楊競直接冷了臉,對進來的政保司吏員說道。立即有政保司吏員上來,把周明押了下去。
“周明不明白孤的苦笑,正德你還不明白嗎?”楊競氣憤的說,“這遼藩本來人就少,200來萬人,如果把女性都關在家裏,那遼藩的可用人口不就剩下100多萬了嗎?”
“孤推動男女平等,就是為了增加遼藩的勞動力,多100萬人幹活不好嗎?”楊競越說越氣,用手指著卷子,“你們看看,周明擬錄取的,文筆不通,內容空洞,就因為是男性就錄取了,這公平嗎?”
“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平衡、男女和諧,此乃天地至理,有何不妥?”楊競大袖一揮,“重新閱卷”
“殿下,臣等附議周副憲之議,同樣認為不應該錄取女士子”禮部和翰林院調來的十多個閱卷官員,跪下說道。傳統就是這麽不可撼動,即使在楊競有了明令的前提下,相關官員們照樣拒絕執行。
“好,很好,和孤玩朋黨是吧?”楊競突然覺得好悲哀,他已經夠善待臣子的了,臣子們還在反對他。“來人,統統押進政保司大牢”
“殿下,臣有話說”吳晉見局麵有些失控了,立即出來說道。
“怎麽?長平你也是勸孤不錄取女士子的?”楊競看著吳晉,不帶感情的問。
“臣不敢,臣隻是..”
“不敢就好”楊競直接打斷吳晉的話,“你繼續組織閱卷。敬中,這些人你來查”
由於餘成兼任著禮部左侍郎,省考的大事他自然從山海關趕了迴來,聽見楊競下令,餘成當即拱手,“臣領旨意”。一場震驚遼藩的大案,就要掀起波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