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工作會議,楊競和群臣正經議了不少事,第三天的最後,楊競做了總結性的講話,“近來太子監國,朝廷不斷向遼藩征集糧草物資,你們有些意見,這些孤都清楚;還有就是三年來,咱們遼藩打了幾場大勝仗,軍隊現在也有建功立業的信,孤也清楚,但孤就一句話,現在不是時候”


    “誌不求易,事不避難,成之始也。諸卿要牢記高築牆、廣積糧、不稱霸,把自己的手頭的事情做好,把遼藩的各項工作做好”


    楊競的話文白相間,道理確實很明白,就是一個字,“苟”住,眾臣也看出殿下是真心再想猥瑣發育幾年,也紛紛稱是。連最為主戰的曾泰,也認為楊競的安排比較穩妥。


    散會後的當天晚上,楊競自掏腰包,請眾臣到遼藩的最豪華的酒樓,望雲樓吃個飯、喝頓酒。這望雲樓還是兩年前楊競投資15萬銀元建設的,襄平商號具體經營。


    這望雲樓建在襄平城的西北角,在襄平城牆的基礎上建造,它坐東朝西,構造古樸端莊,氣勢恢宏凝重,樓高6.6丈,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式純木結構。從望雲樓向西北望去,就是奔騰不息的衍水,還有一望無際的遼水平原。遠處河水奔流、蒼茫無限,極目遠眺,漫漫紅塵,這可以算作是襄平的盛景了,衍水望雲被評為襄平八景之一。


    望雲樓的正門有兩副對聯,一副是“衍水西下六百裏,遼海東來第一樓”,是遼藩第一次省考二甲第四名的沈自山題寫的,現在的沈自山已經官至鬆江郡同知了;另一幅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落款是楊秀峰。這楊秀峰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楊秀峰是世外的高人,也有人說楊秀峰是落地的秀才,還有人說這楊秀峰就是遼王殿下。


    望雲樓的三樓,當真是高朋滿座。楊競居中而坐,左邊稍微往下的位置是楊秀寧。遼藩群臣以吳晉、曾泰為首,兩側依次列坐。楊競定下的來的規矩;遼藩所有的公務接待和賜宴都是四道菜,上不上酒隨意。


    陶製的火盆裏,燃燒著上好的銀炭,都是襄平商號的精選的無煙銀炭,整個望雲樓的三樓溫暖如春。侍女們魚貫而入,將楊競賜宴的四道菜端了上來:小炒牛肉、烤羊排、什錦豆腐和開陽白茶,另外每人一瓶梨花白。楊秀寧那桌梨花白換成了爽口的米酒。


    “諸卿,去年都辛苦了,孤敬諸卿一杯”見菜上齊了,楊競首先舉杯,將7錢重的酒盅裏的白酒一飲而盡。


    一個組織的領導者風格絕對會影響到這個組織的風格,遼藩現在的風氣就是尚酒不尚菜,吃什麽無所謂,主要是得飲酒。有錢的喝梨花白、差一點的喝桃花釀,平民百姓就是喝普通的米酒,在遼藩,飲酒已然成了風氣。


    “盡心王事,幹”群臣見楊競一飲而盡,也都恭賀一聲,然後紛紛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諸卿,孤兄妹二人就藩三年以來,東平奴真、北拒匈奴、南平高句麗,皆卿等之功也,孤與鳳凰敬諸位一杯”楊競說完,和楊秀寧一起,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就了不得了,楊競不僅迴顧了一下這三年的成績,而且還把楊秀寧帶上了,一個不到20歲的哥哥,加上一個年幼的妹妹,這個組合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加之這個時代的忠君思想,群臣腦袋一下就熱了。


    “公主千歲、大王萬年”群臣一下就激動了起來,特別是曾泰,看著楊競這個前朝皇族唯一的苗裔,一步步成長到這個地步,激動的甚至不能自已。群臣在曾泰的帶領下,直接喊出了“大王萬年”的口號,這離稱唿萬歲隻有一步之遙了。


    “這第三杯呢,孤代遼藩230萬百姓和12萬將士敬諸卿,這三年,遼藩百姓稅賦不斷降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都是卿等之夙夜在公的結果,幹”楊競直接又幹了。連續三杯,2兩白酒下肚了。


    “忠君愛民,幹”群臣也跟著一飲而盡。楊競的這三杯酒,杯杯敬到了群臣的心坎上,先是對各位大臣工作的肯定,又是以自己兄妹的身份獲得同情,最後以百姓生活的改善給眾臣以榮譽感,是一環套一環。


    現實中很多人不會向領導敬酒,其實這個就是個模板,先是肯定領導對自己的付出,再是表達自己從領導那裏獲益,最後給領導戴個高帽,一次完美的敬酒完成。


    望雲樓裏的氣氛熱烈起來,既然楊競開了頭,剩下的就是各位官員自由發揮了。遼藩的這些官員來源比較複雜,有跟著楊競從長安來的、有本地成長起來的官員、有軍隊官員轉任的、還有科舉考試授官的、楊競也通過這次就會,讓大家互相認識一下。


    眾臣紛紛單敬楊競,這個時候楊競就不能全喝了,一般都是象征性的抿一口。一些大臣又恭敬的敬楊秀寧一杯酒,都知道遼藩的這個位小公主深得殿下的喜歡,作為遼藩唯二的皇族,楊秀寧得到極大的尊重。


    就在楊競微笑著看著群臣們互相敬酒的時候,有身穿鬥牛服的政保司吏員快步進來,在秋華旁邊小聲的說了幾句,然後遞給秋華一個信封。秋華拿起信封後,直接來到楊競身邊。


    “殿下,北平來信了”秋華小聲說道。


    楊競一愣,這好端端的徐雲怎麽來信了?正常說北平來信,就是徐雲的信,“走,去旁邊的隔間說”


    楊競起身,示意楊秀寧繼續主持酒宴,自己則帶著秋華,來到了望雲樓三樓的隔間。這個隔間沒有人敢用,因為上次徐雲返迴襄平的時候,就是和楊競在這個隔間裏度過了幾個時辰的美妙時光。


    到了隔間,楊競立即打開信來看,徐雲在信中先是恭喜了楊競,恭喜楊競準備冊立王妃了,而且還是一正一側兩妃,又表達了對自己妹妹能夠嫁給楊競的喜悅,雖然夾雜著莫名的吃醋情緒;最後的幾句話比較重要:一是魏國公徐遠已經辭掉兵權,準備趁送親之機,移居遼藩;二是燕王現在對自己態度冷淡了很多,燕山衛似乎還在擴軍。


    徐雲的情緒化表達楊競直接忽略,他盯著信,思考著魏國公徐遠想要遷居遼藩和燕山衛擴軍的事情。


    “秋華,你去把長平和曾大人叫來”楊競想了想,“還是算了,別弄得人心惶惶的,酒宴正常,散後讓內閣及曾大人、江水留下”


    楊競把信扔進火盆裏燒了,像是沒事人似的走隔間裏走了出去,甚至楊競還整理了一下袍服。群臣都在暗中觀察楊競的動作,見殿下有整理服飾的動作,大家都放心了。這應該不是有什麽大事,可能就是殿下火氣上來了,找秋禦史談談心。


    酒宴在一片歡樂中結束,各地的太守明天就得返迴各自的治所了,新調任的官員也得各自上任。楊競安排禁衛軍把楊秀寧護送迴王府以後,把內閣三個大學士和曾泰、江水留下來議事。


    “把窗戶打開,放放酒氣”楊競揮一揮手,李德全立即安排太監去打開望雲樓三樓的窗戶,又安排人給楊競和幾個大學士,還有江水上茶。


    “幾位,剛得到兩個情報”楊競喝了一口茶,晃了晃頭,“一是魏國公徐遠準備遷居襄平;二是燕山衛正在擴軍,都說說吧”


    魏國公的二女兒要嫁給楊競做側妃的事情,幾位都是知道的,當下也都不意外,曾泰沉吟了一下,先開口了,“殿下,魏國公一直對您有好感。真要是哪天您率兵入關,這魏國公是絕佳的內應,這魏國公放棄兵權,遷居到遼藩,說句實在的,您少了一個重要的內援”


    “去年太後駕崩,孤能逃出長安城,魏國公府出力甚多。想必當時太子就懷疑上了魏國公府了,正好借著這次賜宴,直接剝奪了魏國公府的兵權”楊競歎了一口氣說。


    “其實殿下,魏國公遷居遼藩,也是好事”吳晉想了想,接著說道,“一旦徐錦被立為遼王府側妃,魏國公徐遠和魏國公的兒子、工部右侍郎徐文就會成為事實上的人質。一旦朝廷和太子拿徐遠和徐文做文章,遼王府後宮也不會安寧,魏國公府一脈遷居到襄平,殿下就會少了這個後顧之憂”


    “殿下,臣久居長安,對魏國公有所了解。魏國公在大梁軍中威望甚高,即使卸下兵權,但影響力並不會在短時間內降低。真要是太下有變,魏國公一樣可以發揮他應有的影響力”趙石的話很委婉,但是意思卻是很明白,就是魏國公不管在哪,對大梁軍的影響力都不會降低。


    楊競和眾人都若有所思的對視了一眼,都心照不宣的點點頭。一旦徐錦懷上了楊競的孩子,魏國公未嚐不希望以後君臨天下的皇帝有一半徐家的血脈。吳晉臉色倒是有點難看,因為吳青陽是他名義上的妹妹,他更希望吳青陽的孩子繼承遼王位,甚至以後繼承皇帝位。


    議事的氛圍瞬間有些尷尬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