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現在擁有的力量以及遼藩現在的體量,讓他覺得遼藩可以進行經濟內循環了。除了正常的和關內的貿易外,加之和晉王府的食鹽走私生意外,遼藩和朝廷的貿易、交流都少了不少。
其實這樣對大梁朝廷很不利,如果內地與關外交流少了,很容易培養關外的離心力,真正的控製是經濟上的控製。特別是關內的士子,沒有底線的抹黑遼藩,更加增加了遼藩的離心力。楊競這麽做,多多少少也有些主動的意味。這個時代不是華夏,楊競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夏天不種地,冬天吃涼氣”楊競這天在承運殿召集群臣,除了曾泰在山海關督師以外,其餘的在襄平城的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到了。楊競難得的在群臣麵前開了個玩笑。
“嗬嗬”雖然這個玩笑不好笑,但群臣還是配合笑了起來。這東西其實就是個情商問題。像那道很經典的問題:四杯水,五個領導,怎麽分?你總不能說:一個領導臉上潑一杯,然後對第五個領導說算你運氣好吧?
“殿下,臣等夜觀天象,見水星入東北方幽州分野,虛危室及婁宿大放光華..”欽天監監正劉雲出班說了一大堆的天象名詞
“等等,劉卿,說結論”楊競捂著額頭,他實在是搞不懂這些星象上的事情
“迴殿下,以臣觀天象看,今年冬天遼藩會有大雪及嚴寒,望殿下早做防範”欽天監監正劉雲立即說道
楊競瞬間來了精神,他是文科生,肯定不懂氣象預測,但是遼藩冬天冷,他倒是知道,既然欽天監示警了,那還是有備無患的好。
“既然欽天監有預警,咱們就不可大意,孤先說說應對措施,如果有遺漏,你們再補充”楊競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他不想浪費時間,直接布置就完事了。
“第一,糧食生產要穩住,現在已經到了汛期,夏汛疊加著秋汛,戶部要行文給4個郡,一定要加強對河堤的巡視,特別是要加強遼水大堤和衍水大堤的巡查,確保農田安全”
糧食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糧食的安全,就沒有政治上的安全和軍事上的安全,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楊競的記憶裏,遼水和衍水是發過大水的,所以楊競特別強調這一點,防止農田被毀。
“第二,糧倉建設要跟進。現在每個縣有一個常平倉、一個軍糧倉,加一個教育糧食倉。總得糧食儲存能力也不過120萬斤,這不行,戶部撥出專款,每個縣另修常平倉兩座,將糧食儲存能力提高到每個縣220萬斤”
遼藩連續兩年糧食大豐收,官府糧倉裏已經堆滿了糧食,今年預計又是一個豐收年,楊競琢磨著,糧倉還是要擴容。遼藩現在有36個縣,如果把鬆花江以東那45個定居點也算成縣的話,遼藩現在有81個縣,糧食儲存能力會達到1.8億斤。
“如果都裝滿的話,應該夠遼藩220萬吃3個月的”楊競心裏暗道。
“第三個,做好禦寒物資的準備,主要是兩項,一項是燃料,一項是布匹。傳令襄平商號,做好石炭的開采、運輸和儲備,另外,王府和戶部向晉藩采購一批布,以備不時之需”
在楊競看來,能吃飽、能穿暖、有柴燒,就能越過這個冬天了。在遼藩的百姓看來,能吃飽、能穿暖、有柴燒就是神仙生活了。
“孤就先說這三點,你們看看還有什麽補充的?”楊競把幾個主要的事情說完,又讓群臣發言,集思廣益總是好的。
“殿下,臣以為,可否將可能發生寒冬的消息提前宣傳出去,也方便百姓做好準備”翰林院張元學士、禮部尚書、大學士張元拱手問道
張元說的不無道理,歸根結底,還是充分發揮百姓的作用,讓百姓自己做好準備,這樣一來,官方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百姓的損失也會降低很多。宣傳司歸禮部管轄,所以張元提出這個想法。
“殿下,臣以為,張大學士此舉不妥”錢峰出班了
“哦?正德你說說,為什麽提前告知百姓的的舉措不妥?”楊競笑著問。楊競也知道不妥,沒想到錢峰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殿下,臣曆任郡縣,對百姓深有了解。臣隻說一件事,如果今年冬天沒有寒冬的話,咱們遼藩朝廷的威嚴何在?”錢峰說完,又向欽天監監正劉雲拱手,“臣並不是懷疑劉監正的能力,隻是天道茫茫,臣以為不可不察”
錢峰的話說得很委婉,但是承運殿裏最低的都是四品官,豈能不明白他的意思,錢峰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萬一欽天監的預測不準,實在太影響遼藩的形象了。錢峰當了多年的地方官,對民情有深刻的認識、甚至說有很大的教訓,所以一下就發現了張元的舉措中的風險之處。劉雲則對錢峰報以善意的微笑。
“殿下,臣等也附議錢尚書之議”殿裏其他的大臣也紛紛附議。
“你們啊,格局要大。孤覺得張學士之言不無道理;正德說的也有道理,咱們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路?”楊競非常給張元麵子,先是肯定了張元的話。當然了,錢峰的話他也沒有否定。
“你們可以轉換個思路”楊競笑著說,“你們聽過童謠嗎?可以把今年冬天是寒冬的事情,編成童謠,然後悄悄的散布出去”
呀,群臣豁然開朗,竟然還可以這樣?不過殿下的想法可行啊,這童謠傳播快、流傳廣,很快就能傳遍遼藩。即使傳播不到也沒事,宣傳司的人可以暗中傳播啊。最主要的是,隻要有這個童謠,就會引起一部分人的重視,達到了宣傳的目的。即使錯了也無所謂,童言無忌嘛。
這個事情其實非常好理解,有心的看官可以留意一下,凡是有些時候,莫名其妙的多出一些關於某些政策的討論,都是“童謠”,如果反應小,那就很快執行;如果反應大,那就是謠言。
“殿下聖明啊”群臣異口同聲的說道。楊競這個方法的確不錯,除了方法本身不錯,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張元和錢峰之間的矛盾。文科生麽?對人心還是有些了解的。
群臣的思路仿佛被打開一樣,陸陸續續的提出很多的建議,有說加固校舍、防備積雪壓塌校舍的;有說建立薪柴儲備機製的;甚至還有說生產一批雪橇,方便運輸的。整個承運殿充滿了熱烈的討論聲。
楊競看著這個局麵,很是欣慰,在炎熱的夏季,能討論冬天的事情,這正說明遼藩現在的政治運轉是非常健康的。“諸位愛卿,你們說的很多措施,孤都同意。這樣你們把自己的想法都寫成折子,交到通政司,孤慢慢看,畢竟現在是三伏天”
楊競的話又引起群臣的笑聲,群臣紛紛稱是。接下來,楊競又同群臣商議了關稅、設置鄉鎮政府、鬆花江以東劃縣等諸多事宜,直到下午了,群臣才散去。
“李德全,迴養心殿,孤這坐了大半天了”楊競招唿著李德全說道、
“殿下,政保司剛轉來兵部左侍郎宋武的信”在迴養心殿的路上,秋華在楊競耳邊小聲說
“哦?百濟那邊有結果了?”楊競立即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當下停住腳步,直接在路上開始看宋武的信。
宋武的信中幾個消息,一是遼藩賣給百濟的1.5萬步兵全套準備的貨款收到了,共計60萬兩白銀子。宋武派了8艘戰艦運迴遼藩,目前已經帶了鐵山縣。政保司的吏員正是搭乘著運銀艦隊返迴的,在鐵山縣上岸後,快馬加鞭的趕往襄平。艦隊則是沿著海岸線北上,準備通過遼水、衍水,將這60萬兩白銀運往襄平城。
二是呢,百濟的女王憑借著這1.5萬套步兵裝備,武裝了5000中型重步兵、1萬輕步兵和1萬弓箭手。憑借著這2.5萬的生力軍,暫時穩住了戰線。
兩個月前,楊競以每套步兵裝備40兩的價格賣給了百濟1.5萬套,每套裝備包括全身棉甲一套,腰刀一把,弓箭一張,配羽箭20支,標準的中型重步兵的裝備。楊競又額外贈送百濟羽箭3萬支。百濟用這些裝備,武裝了2.5萬士兵,維持住了岌岌可危的戰線。
第三個意思,宋武表示,即使有了這2.5萬生力軍的加入,百濟還是很難抵擋住高句麗的進攻,宋武請示,他剩餘的10艘戰艦可以協助百濟守城?
“這還用請示?快馬聯係北上的艦隊,讓艦隊把60萬兩白銀直接卸在鐵山縣,從鐵山縣的武備庫再拉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運往百濟,怎麽要價就看宋武的了”
“殿下,鐵山縣的武備庫裏沒有神威將軍炮啊,步兵裝備也不夠5000套”秋華立即說道
“神威將軍炮從鐵山縣的炮台上拆,步兵裝備從遼東邊軍中劃撥”楊競笑道,“這個時候,軍火才能賣上好價錢”
其實這樣對大梁朝廷很不利,如果內地與關外交流少了,很容易培養關外的離心力,真正的控製是經濟上的控製。特別是關內的士子,沒有底線的抹黑遼藩,更加增加了遼藩的離心力。楊競這麽做,多多少少也有些主動的意味。這個時代不是華夏,楊競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夏天不種地,冬天吃涼氣”楊競這天在承運殿召集群臣,除了曾泰在山海關督師以外,其餘的在襄平城的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到了。楊競難得的在群臣麵前開了個玩笑。
“嗬嗬”雖然這個玩笑不好笑,但群臣還是配合笑了起來。這東西其實就是個情商問題。像那道很經典的問題:四杯水,五個領導,怎麽分?你總不能說:一個領導臉上潑一杯,然後對第五個領導說算你運氣好吧?
“殿下,臣等夜觀天象,見水星入東北方幽州分野,虛危室及婁宿大放光華..”欽天監監正劉雲出班說了一大堆的天象名詞
“等等,劉卿,說結論”楊競捂著額頭,他實在是搞不懂這些星象上的事情
“迴殿下,以臣觀天象看,今年冬天遼藩會有大雪及嚴寒,望殿下早做防範”欽天監監正劉雲立即說道
楊競瞬間來了精神,他是文科生,肯定不懂氣象預測,但是遼藩冬天冷,他倒是知道,既然欽天監示警了,那還是有備無患的好。
“既然欽天監有預警,咱們就不可大意,孤先說說應對措施,如果有遺漏,你們再補充”楊競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他不想浪費時間,直接布置就完事了。
“第一,糧食生產要穩住,現在已經到了汛期,夏汛疊加著秋汛,戶部要行文給4個郡,一定要加強對河堤的巡視,特別是要加強遼水大堤和衍水大堤的巡查,確保農田安全”
糧食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糧食的安全,就沒有政治上的安全和軍事上的安全,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楊競的記憶裏,遼水和衍水是發過大水的,所以楊競特別強調這一點,防止農田被毀。
“第二,糧倉建設要跟進。現在每個縣有一個常平倉、一個軍糧倉,加一個教育糧食倉。總得糧食儲存能力也不過120萬斤,這不行,戶部撥出專款,每個縣另修常平倉兩座,將糧食儲存能力提高到每個縣220萬斤”
遼藩連續兩年糧食大豐收,官府糧倉裏已經堆滿了糧食,今年預計又是一個豐收年,楊競琢磨著,糧倉還是要擴容。遼藩現在有36個縣,如果把鬆花江以東那45個定居點也算成縣的話,遼藩現在有81個縣,糧食儲存能力會達到1.8億斤。
“如果都裝滿的話,應該夠遼藩220萬吃3個月的”楊競心裏暗道。
“第三個,做好禦寒物資的準備,主要是兩項,一項是燃料,一項是布匹。傳令襄平商號,做好石炭的開采、運輸和儲備,另外,王府和戶部向晉藩采購一批布,以備不時之需”
在楊競看來,能吃飽、能穿暖、有柴燒,就能越過這個冬天了。在遼藩的百姓看來,能吃飽、能穿暖、有柴燒就是神仙生活了。
“孤就先說這三點,你們看看還有什麽補充的?”楊競把幾個主要的事情說完,又讓群臣發言,集思廣益總是好的。
“殿下,臣以為,可否將可能發生寒冬的消息提前宣傳出去,也方便百姓做好準備”翰林院張元學士、禮部尚書、大學士張元拱手問道
張元說的不無道理,歸根結底,還是充分發揮百姓的作用,讓百姓自己做好準備,這樣一來,官方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百姓的損失也會降低很多。宣傳司歸禮部管轄,所以張元提出這個想法。
“殿下,臣以為,張大學士此舉不妥”錢峰出班了
“哦?正德你說說,為什麽提前告知百姓的的舉措不妥?”楊競笑著問。楊競也知道不妥,沒想到錢峰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殿下,臣曆任郡縣,對百姓深有了解。臣隻說一件事,如果今年冬天沒有寒冬的話,咱們遼藩朝廷的威嚴何在?”錢峰說完,又向欽天監監正劉雲拱手,“臣並不是懷疑劉監正的能力,隻是天道茫茫,臣以為不可不察”
錢峰的話說得很委婉,但是承運殿裏最低的都是四品官,豈能不明白他的意思,錢峰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萬一欽天監的預測不準,實在太影響遼藩的形象了。錢峰當了多年的地方官,對民情有深刻的認識、甚至說有很大的教訓,所以一下就發現了張元的舉措中的風險之處。劉雲則對錢峰報以善意的微笑。
“殿下,臣等也附議錢尚書之議”殿裏其他的大臣也紛紛附議。
“你們啊,格局要大。孤覺得張學士之言不無道理;正德說的也有道理,咱們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路?”楊競非常給張元麵子,先是肯定了張元的話。當然了,錢峰的話他也沒有否定。
“你們可以轉換個思路”楊競笑著說,“你們聽過童謠嗎?可以把今年冬天是寒冬的事情,編成童謠,然後悄悄的散布出去”
呀,群臣豁然開朗,竟然還可以這樣?不過殿下的想法可行啊,這童謠傳播快、流傳廣,很快就能傳遍遼藩。即使傳播不到也沒事,宣傳司的人可以暗中傳播啊。最主要的是,隻要有這個童謠,就會引起一部分人的重視,達到了宣傳的目的。即使錯了也無所謂,童言無忌嘛。
這個事情其實非常好理解,有心的看官可以留意一下,凡是有些時候,莫名其妙的多出一些關於某些政策的討論,都是“童謠”,如果反應小,那就很快執行;如果反應大,那就是謠言。
“殿下聖明啊”群臣異口同聲的說道。楊競這個方法的確不錯,除了方法本身不錯,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張元和錢峰之間的矛盾。文科生麽?對人心還是有些了解的。
群臣的思路仿佛被打開一樣,陸陸續續的提出很多的建議,有說加固校舍、防備積雪壓塌校舍的;有說建立薪柴儲備機製的;甚至還有說生產一批雪橇,方便運輸的。整個承運殿充滿了熱烈的討論聲。
楊競看著這個局麵,很是欣慰,在炎熱的夏季,能討論冬天的事情,這正說明遼藩現在的政治運轉是非常健康的。“諸位愛卿,你們說的很多措施,孤都同意。這樣你們把自己的想法都寫成折子,交到通政司,孤慢慢看,畢竟現在是三伏天”
楊競的話又引起群臣的笑聲,群臣紛紛稱是。接下來,楊競又同群臣商議了關稅、設置鄉鎮政府、鬆花江以東劃縣等諸多事宜,直到下午了,群臣才散去。
“李德全,迴養心殿,孤這坐了大半天了”楊競招唿著李德全說道、
“殿下,政保司剛轉來兵部左侍郎宋武的信”在迴養心殿的路上,秋華在楊競耳邊小聲說
“哦?百濟那邊有結果了?”楊競立即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當下停住腳步,直接在路上開始看宋武的信。
宋武的信中幾個消息,一是遼藩賣給百濟的1.5萬步兵全套準備的貨款收到了,共計60萬兩白銀子。宋武派了8艘戰艦運迴遼藩,目前已經帶了鐵山縣。政保司的吏員正是搭乘著運銀艦隊返迴的,在鐵山縣上岸後,快馬加鞭的趕往襄平。艦隊則是沿著海岸線北上,準備通過遼水、衍水,將這60萬兩白銀運往襄平城。
二是呢,百濟的女王憑借著這1.5萬套步兵裝備,武裝了5000中型重步兵、1萬輕步兵和1萬弓箭手。憑借著這2.5萬的生力軍,暫時穩住了戰線。
兩個月前,楊競以每套步兵裝備40兩的價格賣給了百濟1.5萬套,每套裝備包括全身棉甲一套,腰刀一把,弓箭一張,配羽箭20支,標準的中型重步兵的裝備。楊競又額外贈送百濟羽箭3萬支。百濟用這些裝備,武裝了2.5萬士兵,維持住了岌岌可危的戰線。
第三個意思,宋武表示,即使有了這2.5萬生力軍的加入,百濟還是很難抵擋住高句麗的進攻,宋武請示,他剩餘的10艘戰艦可以協助百濟守城?
“這還用請示?快馬聯係北上的艦隊,讓艦隊把60萬兩白銀直接卸在鐵山縣,從鐵山縣的武備庫再拉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運往百濟,怎麽要價就看宋武的了”
“殿下,鐵山縣的武備庫裏沒有神威將軍炮啊,步兵裝備也不夠5000套”秋華立即說道
“神威將軍炮從鐵山縣的炮台上拆,步兵裝備從遼東邊軍中劃撥”楊競笑道,“這個時候,軍火才能賣上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