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在王珧身上勢如破竹,朝廷的軍事行動也是勢如破竹,就在20多天前,梁帝繞過兵部,突然下旨調長城邊軍3萬騎兵南下進駐衡水郡,組建衡水鎮,南鄭侯魏遠擔任總兵;調1萬騎兵迴長安作為機動部隊,梁帝賜名天雄軍。同時命令駐長安的右威衛大軍抽出3萬人,組建徐州鎮,滎陽侯常茂擔任總兵,進駐徐州郡;左威衛大軍抽出3萬人,組建南昌鎮,平涼伯費聚擔任總兵,進駐南昌郡。至此,梁帝將朝廷的軍製改革劃上了句號。
至此,大梁朝廷所轄:京城長安留守兵力為左威衛大軍7萬步兵、右威衛大軍7萬步兵,1萬天雄軍騎兵,共計15萬人。自東向西、從北到南依次為薊州鎮3萬人、駐薊縣;北平鎮3萬人、駐北平郡;衡水鎮3萬人(騎兵)、駐衡水郡;中州鎮3萬人、駐開封;徐州鎮3萬人、駐徐州;武昌鎮3萬人、駐武昌;河西鎮3萬人、駐金泉郡;南昌鎮3萬人、駐南昌郡;雲南鎮3萬人,駐竹海郡;共計9鎮27萬人。
另外還有八位節度使:劍南西川節度使、駐華陽郡;川東節度使、駐恭州郡;嶺南節度使、駐廣州郡;黔滇節度使、駐貴陽郡;閩浙節度使、駐蕭山郡;江淮節度使、駐金陵郡;雲夢節度使、駐長沙郡和扶風節度使、駐扶風郡,每個節度使統領2萬地方守備軍,分守各地,共計16萬守備軍,梁帝通過這次改革,牢牢控製住了全國各個節點,各個形勢險要的名城和關隘全部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大梁北境,長城邊軍已經削減至8萬人,全部為步兵,梁帝下令,長城邊軍守住長城即可,不要擅自出動;一旦突厥大舉南下,北平鎮的3萬兵,長安的左威衛7萬大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大梁西境,有河西鎮3萬兵,還有扶風節度使2萬守備軍、劍南西川節度使2萬守備軍,共計7萬兵,嚴密防守吐蕃及西域諸國;一旦事情有變,川東節度使的2萬守備軍可以快速支援劍南西川節度使,長安的右威衛7萬大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大梁南境,有雲南鎮3萬兵,嶺南節度使2守備軍和黔滇節度使2萬守備軍,共計7萬兵,足夠守衛南部邊境,雲夢節度使2萬守備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大梁東境,梁帝防備的主要是倭寇和楊競,所以梁帝依次布置了南昌鎮3萬兵,閩浙節度使2萬守備軍和江淮節度使2萬守備軍加徐州鎮3萬兵,共計10萬人,用來防備倭寇,武昌鎮3萬兵也可以順長江而下支援。至於說防備楊競,就是薊州鎮3萬兵,北平鎮3萬兵加衡水鎮3萬重騎兵,總計9萬人。中州衛3萬人隨時支援。
各鎮和各節度使都是聯動的,都可以互相支援,因為畢竟不能同時開戰,梁帝用這種方式,用66萬人的部隊,牢牢的控製住大梁全國。
“那個王二擁兵5萬,有將領108員,唿嘯齊藩?”待部隊編製調整完,有些部隊的調動還在路上,梁帝就迫不及待的召見蕭炎、方謙、王素等人,問道。
“迴陛下,是的。這王二自號天王,麾下5萬人都是由流民組成,占據齊藩一處水泊,號稱劫富濟貧,殺害過往客商及大地主,實為地方一害”方謙出列,迴答道,“前者,陛下曾命齊王、燕、趙、魏諸王進剿滅,收效甚微”
“皇子領兵太盛,終非社稷之福;先前朝廷強敵四起,為江山社稷計,不得不由諸位皇子領兵。現突厥遠遁,吐蕃新敗,朝廷虎賁之師正是精銳,可由朝廷出兵,圍剿此流匪”蕭炎出班說道
“趙國公所言極是”群臣都附和蕭炎,這倒不是蕭炎已經到了權傾天下的地步,而是隻要精神正常的封建王朝的大臣,都希望維持朝廷的穩定,不希望皇子做大,影響儲君,那樣就會天下大亂。遼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也好,兵部傳旨徐州鎮、衡水鎮、中州鎮3鎮9萬大軍,合圍王二所部,務必殲滅這股頑敵”梁帝這次都沒有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直接安排了出兵計劃。
這也顯示出梁帝的戰略謀劃水平,這次的軍製調整,梁帝直接把流匪核心區給包圍了起來。同時南下、北上、東進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這就是戰略得當帶來的好處。
“陛下用兵如神啊”方謙先是拍了一下梁帝的馬屁,接著說道,“陛下,雖然朝廷官軍精銳善戰,但畢竟三路人馬9萬大軍,還是派遣一位統兵元帥,統一指揮的好,這樣也能事半功倍”
眾臣都認為方謙說的不錯,這大軍作戰,最忌諱各自為戰,三路大軍平時互不統屬,打起仗來很難配合的好,必須有一位威望足夠的將領來統領他們。中州鎮的總兵是興安侯劉永;徐州鎮的總兵是滎陽侯常茂;衡水鎮的總兵是南鄭侯魏遠,三位侯爵總兵,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統帥是不行的。
“傳旨,命東平侯李奇為山東安撫使,統領中州鎮、徐州鎮和衡水鎮三路大軍,平定流匪王二”這李奇雖然由英國公降為東平侯了,但是威望還在,由他統領三路侯爵任總兵的大軍,是最為恰當之選。
還沒等方謙接旨,通政司右通政孔達搶先出班奏道,“陛下,通政司剛接到北平鎮總兵、東平侯李奇的奏折,李奇在奏折中說自己年老體邁,請求辭去北平郡總兵的職務,告老還鄉”
孔達說完,就高舉奏折,馮德寶快速走過來,接過奏折,呈給梁帝。梁帝一把奪過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一下,然後開口,“好端端的,李奇怎麽想著告老還鄉呢?”
殿內群臣也是麵麵相覷,不知道李奇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雖然說李奇兵敗、梁帝給他降了爵位,但大家都知道,梁帝很快就會找個由頭,恢複李奇的爵位的。這不,梁帝就準備把剿匪的工作交給李奇,這就是送一項功勞給李奇一樣,隻待李奇立了功,就能順理成章的恢複國公的爵位,可是這李奇怎麽突然就要告老還鄉了呢?
隻有何知遠露出一種莫名的神情。梁帝看著群臣的表情,特備是何知遠的表情,就知道錦衣衛知道真實的原因,不由得開口,“何知遠,怎麽迴事?”
“陛下,臣請求私下稟告”何知遠出班說道
群臣一愣,這李奇告老還鄉難道還有什麽隱情不成?梁帝見何知遠這麽說,也感覺好奇起來,“諸卿先到殿外暫候”
“這李奇好端端的,為什麽會告老還鄉?”殿內就剩下梁帝和何知遠兩人了,梁帝好奇的問道
“迴陛下,臣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大概在兩個月前,有江湖武林高手20餘人,潛入遼王殿下的行宮刺殺遼王殿下”
其實到這裏梁帝都是知道的,楊競的柳河行宮的情報,都是影衛提供的,梁帝也知道刺殺失敗,但梁帝隻知道是李奇的夫人張出塵安排的江湖人士出手,他並不知道張出塵自己親自去了。
“江湖第一高手沈傲天、李奇的夫人張出塵也親自出馬,帶領20名江湖高手成功潛入遼王殿下的寢殿,但是,但是被遼王殿下的禁衛軍活捉了”
“李奇的夫人被老九活捉了?”梁帝不可思議的問,他知道李奇夫人是武林高手,能聯係到不少江湖人士,但是沒想到張出塵自己親自去了,還被楊競活捉了。
“老九把李奇夫人殺了?”梁帝有些驚訝的問
“那倒沒有,不過九爺還不如把李奇夫人殺了”何知遠苦笑的說道
“什麽意思?”梁帝疑惑的問
“九爺為了逼迫沈傲天說出朝廷及江湖人士在遼藩的勢力,在明天沈傲天愛慕張出塵的前提下,當著沈傲天的麵,臨幸了張出塵”何知遠有些尷尬的說
“等等,這李奇的夫人張出塵得有50歲了吧?老九今年18?”梁帝驚了
“聖明無過殿下,李奇的夫人張出塵今年51歲,九爺18歲”何知遠越說聲音越低,“還有..”
“還有?”梁帝無語了,老九這是什麽毛病啊?
“沈傲天當場情緒就崩潰了,供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隨即九爺在遼藩開始了大搜捕,逮捕了1000多人,直接砍頭;沈傲天也被殺了。錦衣衛也有兩個兄弟死在了九爺手裏”何知遠接著說道
“那李奇夫人呢?”
“九爺在當著沈傲天的麵臨幸李奇夫人張出塵的時候,安排畫師把全程畫了下來,然後將畫作和張出塵的內衣送給了李奇,據說畫作栩栩如生,張出塵的麵部表情特別逼真”何知遠的聲音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
“老九這也太變態了吧..”梁帝無語了,他都不敢想象李奇收到畫作和衣服時候的表情,怪不得李奇要告老還鄉呢。而且不知道為何,梁帝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淑妃王珧。
“現在李奇夫人在何處?”
“還在遼藩,九爺放出話了,還沒玩夠,要留李奇夫人張出塵一陣”
至此,大梁朝廷所轄:京城長安留守兵力為左威衛大軍7萬步兵、右威衛大軍7萬步兵,1萬天雄軍騎兵,共計15萬人。自東向西、從北到南依次為薊州鎮3萬人、駐薊縣;北平鎮3萬人、駐北平郡;衡水鎮3萬人(騎兵)、駐衡水郡;中州鎮3萬人、駐開封;徐州鎮3萬人、駐徐州;武昌鎮3萬人、駐武昌;河西鎮3萬人、駐金泉郡;南昌鎮3萬人、駐南昌郡;雲南鎮3萬人,駐竹海郡;共計9鎮27萬人。
另外還有八位節度使:劍南西川節度使、駐華陽郡;川東節度使、駐恭州郡;嶺南節度使、駐廣州郡;黔滇節度使、駐貴陽郡;閩浙節度使、駐蕭山郡;江淮節度使、駐金陵郡;雲夢節度使、駐長沙郡和扶風節度使、駐扶風郡,每個節度使統領2萬地方守備軍,分守各地,共計16萬守備軍,梁帝通過這次改革,牢牢控製住了全國各個節點,各個形勢險要的名城和關隘全部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大梁北境,長城邊軍已經削減至8萬人,全部為步兵,梁帝下令,長城邊軍守住長城即可,不要擅自出動;一旦突厥大舉南下,北平鎮的3萬兵,長安的左威衛7萬大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大梁西境,有河西鎮3萬兵,還有扶風節度使2萬守備軍、劍南西川節度使2萬守備軍,共計7萬兵,嚴密防守吐蕃及西域諸國;一旦事情有變,川東節度使的2萬守備軍可以快速支援劍南西川節度使,長安的右威衛7萬大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大梁南境,有雲南鎮3萬兵,嶺南節度使2守備軍和黔滇節度使2萬守備軍,共計7萬兵,足夠守衛南部邊境,雲夢節度使2萬守備軍也可以快速支援。
大梁東境,梁帝防備的主要是倭寇和楊競,所以梁帝依次布置了南昌鎮3萬兵,閩浙節度使2萬守備軍和江淮節度使2萬守備軍加徐州鎮3萬兵,共計10萬人,用來防備倭寇,武昌鎮3萬兵也可以順長江而下支援。至於說防備楊競,就是薊州鎮3萬兵,北平鎮3萬兵加衡水鎮3萬重騎兵,總計9萬人。中州衛3萬人隨時支援。
各鎮和各節度使都是聯動的,都可以互相支援,因為畢竟不能同時開戰,梁帝用這種方式,用66萬人的部隊,牢牢的控製住大梁全國。
“那個王二擁兵5萬,有將領108員,唿嘯齊藩?”待部隊編製調整完,有些部隊的調動還在路上,梁帝就迫不及待的召見蕭炎、方謙、王素等人,問道。
“迴陛下,是的。這王二自號天王,麾下5萬人都是由流民組成,占據齊藩一處水泊,號稱劫富濟貧,殺害過往客商及大地主,實為地方一害”方謙出列,迴答道,“前者,陛下曾命齊王、燕、趙、魏諸王進剿滅,收效甚微”
“皇子領兵太盛,終非社稷之福;先前朝廷強敵四起,為江山社稷計,不得不由諸位皇子領兵。現突厥遠遁,吐蕃新敗,朝廷虎賁之師正是精銳,可由朝廷出兵,圍剿此流匪”蕭炎出班說道
“趙國公所言極是”群臣都附和蕭炎,這倒不是蕭炎已經到了權傾天下的地步,而是隻要精神正常的封建王朝的大臣,都希望維持朝廷的穩定,不希望皇子做大,影響儲君,那樣就會天下大亂。遼王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也好,兵部傳旨徐州鎮、衡水鎮、中州鎮3鎮9萬大軍,合圍王二所部,務必殲滅這股頑敵”梁帝這次都沒有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直接安排了出兵計劃。
這也顯示出梁帝的戰略謀劃水平,這次的軍製調整,梁帝直接把流匪核心區給包圍了起來。同時南下、北上、東進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這就是戰略得當帶來的好處。
“陛下用兵如神啊”方謙先是拍了一下梁帝的馬屁,接著說道,“陛下,雖然朝廷官軍精銳善戰,但畢竟三路人馬9萬大軍,還是派遣一位統兵元帥,統一指揮的好,這樣也能事半功倍”
眾臣都認為方謙說的不錯,這大軍作戰,最忌諱各自為戰,三路大軍平時互不統屬,打起仗來很難配合的好,必須有一位威望足夠的將領來統領他們。中州鎮的總兵是興安侯劉永;徐州鎮的總兵是滎陽侯常茂;衡水鎮的總兵是南鄭侯魏遠,三位侯爵總兵,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統帥是不行的。
“傳旨,命東平侯李奇為山東安撫使,統領中州鎮、徐州鎮和衡水鎮三路大軍,平定流匪王二”這李奇雖然由英國公降為東平侯了,但是威望還在,由他統領三路侯爵任總兵的大軍,是最為恰當之選。
還沒等方謙接旨,通政司右通政孔達搶先出班奏道,“陛下,通政司剛接到北平鎮總兵、東平侯李奇的奏折,李奇在奏折中說自己年老體邁,請求辭去北平郡總兵的職務,告老還鄉”
孔達說完,就高舉奏折,馮德寶快速走過來,接過奏折,呈給梁帝。梁帝一把奪過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一下,然後開口,“好端端的,李奇怎麽想著告老還鄉呢?”
殿內群臣也是麵麵相覷,不知道李奇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雖然說李奇兵敗、梁帝給他降了爵位,但大家都知道,梁帝很快就會找個由頭,恢複李奇的爵位的。這不,梁帝就準備把剿匪的工作交給李奇,這就是送一項功勞給李奇一樣,隻待李奇立了功,就能順理成章的恢複國公的爵位,可是這李奇怎麽突然就要告老還鄉了呢?
隻有何知遠露出一種莫名的神情。梁帝看著群臣的表情,特備是何知遠的表情,就知道錦衣衛知道真實的原因,不由得開口,“何知遠,怎麽迴事?”
“陛下,臣請求私下稟告”何知遠出班說道
群臣一愣,這李奇告老還鄉難道還有什麽隱情不成?梁帝見何知遠這麽說,也感覺好奇起來,“諸卿先到殿外暫候”
“這李奇好端端的,為什麽會告老還鄉?”殿內就剩下梁帝和何知遠兩人了,梁帝好奇的問道
“迴陛下,臣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大概在兩個月前,有江湖武林高手20餘人,潛入遼王殿下的行宮刺殺遼王殿下”
其實到這裏梁帝都是知道的,楊競的柳河行宮的情報,都是影衛提供的,梁帝也知道刺殺失敗,但梁帝隻知道是李奇的夫人張出塵安排的江湖人士出手,他並不知道張出塵自己親自去了。
“江湖第一高手沈傲天、李奇的夫人張出塵也親自出馬,帶領20名江湖高手成功潛入遼王殿下的寢殿,但是,但是被遼王殿下的禁衛軍活捉了”
“李奇的夫人被老九活捉了?”梁帝不可思議的問,他知道李奇夫人是武林高手,能聯係到不少江湖人士,但是沒想到張出塵自己親自去了,還被楊競活捉了。
“老九把李奇夫人殺了?”梁帝有些驚訝的問
“那倒沒有,不過九爺還不如把李奇夫人殺了”何知遠苦笑的說道
“什麽意思?”梁帝疑惑的問
“九爺為了逼迫沈傲天說出朝廷及江湖人士在遼藩的勢力,在明天沈傲天愛慕張出塵的前提下,當著沈傲天的麵,臨幸了張出塵”何知遠有些尷尬的說
“等等,這李奇的夫人張出塵得有50歲了吧?老九今年18?”梁帝驚了
“聖明無過殿下,李奇的夫人張出塵今年51歲,九爺18歲”何知遠越說聲音越低,“還有..”
“還有?”梁帝無語了,老九這是什麽毛病啊?
“沈傲天當場情緒就崩潰了,供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隨即九爺在遼藩開始了大搜捕,逮捕了1000多人,直接砍頭;沈傲天也被殺了。錦衣衛也有兩個兄弟死在了九爺手裏”何知遠接著說道
“那李奇夫人呢?”
“九爺在當著沈傲天的麵臨幸李奇夫人張出塵的時候,安排畫師把全程畫了下來,然後將畫作和張出塵的內衣送給了李奇,據說畫作栩栩如生,張出塵的麵部表情特別逼真”何知遠的聲音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
“老九這也太變態了吧..”梁帝無語了,他都不敢想象李奇收到畫作和衣服時候的表情,怪不得李奇要告老還鄉呢。而且不知道為何,梁帝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淑妃王珧。
“現在李奇夫人在何處?”
“還在遼藩,九爺放出話了,還沒玩夠,要留李奇夫人張出塵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