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的母親是前朝的小公主李如嫣,五年前去世後,被安葬在長安城外的秋風垣。20年前,還是秦國統兵大將的梁皇黃袍加身,推翻了秦國,建立大梁國,並把秦國最美的小公主李如焉納入後宮,生下了楊競。趙國公蕭炎的弟弟就死在了李如嫣的護衛手裏,所以蕭炎對楊競一直很敵視。


    當然了,這隻是表麵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楊競是前朝小公主李如嫣的孩子,是前秦帝的親外孫,擁有前朝皇室的血統;這讓本來是前秦臣子的蕭炎一係人特別的不自在,總怕楊競成長起來後找他們麻煩。最主要的是,楊競有前朝皇室血脈的這個身份,獲得了前朝舊臣的一致支持,而當今太子則是蕭炎的親妹妹蕭皇後所生,所以為了太子地位穩固,也得壓製楊競,這才有了後來楊競封藩襄平、一係列的事情。


    “如果你們沒有什麽意見的話,孤想以這4.8萬俘虜兵為條件,讓朝廷同意把孤母妃陵寢移到遼藩來”楊競見群臣愣住了,又說了一遍。


    群臣真的很驚訝,他們想到了楊競的要求可能會很離譜:比如要求李奇的人頭啊,比如要求大量的金銀物資啊,或者要求各種特權啊,唯一沒想到的是要求遷葬李妃的陵寢。


    “殿下啊”曾泰眼睛直接就紅了,跪在地上哭了起來。這曾泰原來是前秦的兵部左侍郎,前秦帝對曾泰有知遇之恩,後來當今聖上起兵推翻前秦,建立大梁後,大肆搜捕前秦忠於皇族的舊臣,曾泰就隱居起來。王素等沒有明顯表現出傾向的臣子才獲得留任。


    後來曾泰知道楊競就藩,在半路上等待著楊競,並且變賣家財,帶著族人隨楊競一起到達襄平。曾泰之所以這麽做,就是因為楊競有前朝皇族的血統,曾泰是把對前秦帝的忠心,都用在了楊競身上。這次曾泰聽見楊競想要把李如嫣公主遷葬到襄平,自然激動的老淚縱橫。


    “李德全,快去把曾大人扶起來”楊競也有些紅了眼眶,忠臣啊曾泰。


    見李德全扶起曾泰,曾泰坐好後,楊競接著說了,“諸卿對此可有什麽意見?”


    誰能有什麽意見?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殿下迎迴自己的母親,本來就是人倫大事,眾臣樂意看到,“臣等無異議,願迎迴王太後的靈樞”


    李如嫣是楊競的聖母,前朝的太後,自然會被追認為遼藩的王太後,此乃禮法所在。


    “殿下,臣無比支持迎迴王太後的靈柩,但就怕陛下不會同意啊”錢峰見眾人不說話,壯著膽子說。他是真怕說完,曾泰給他一個大逼兜。


    “殿下,其實正德大人所言有理。後宮妃嬪,在皇帝駕崩以後,都不能到就藩兒子那裏生活,更何況?”趙石接話道


    大梁的製度,後宮的妃嬪隻能生活在皇宮中,哪怕皇帝駕崩,要不去殉葬,要麽老死宮中。哪怕你的兒子是親王,也不能到自己兒子的封地上去。現在梁帝還沒死呢,更不可能允許李妃的陵寢遷到遼藩啊。


    “無妨,孤已經命令政保司加大在長安的活動了,朝廷同意,還則罷了,那4.8萬俘虜兵也還給朝廷;朝廷要是不同意,孤就偷著把孤母親的靈樞遷到遼藩,那俘虜兵就去給孤挖礦去”楊競不以為意的說。


    “殿下英明啊”曾泰激動的說。


    “既然殿下已經下了決心,臣等無異議”錢峰、趙石異口同聲的說。遼藩就這個風氣好,一旦楊競下了決心,整個遼藩的群臣就堅決的執行。


    “那好,欽天監監正何在?”楊競問


    “臣欽天監監正劉雲參見殿下”欽天監監正劉雲立即出班,朗聲答道。


    “劉卿,在襄平郡附近尋找風水寶地、用作王太後的萬年吉壤,兩個月內完成”楊競把這個活交給了欽天監。


    “殿下放心,欽天監保證在兩個月之內,尋到萬年吉壤”劉雲保證到


    “好,到時候孤不吝升賞”楊競說道,“正德”


    “臣在”錢峰拱手


    “一旦劉監正尋好地點,立即開工建設王太後陵寢,按照皇太後的標準建,全部費用王府出,不耗費內帑”楊競把這個活給了工部。


    “殿下放心就是”錢峰鄭重的答道。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楊競的這波操作,絕對是高端局。這是楊競在把遼藩往一個成熟的封建政權上引。一個政權,除了軍事實力要強,也就打的贏。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得有一個共同的精神目標,也就是立得住。楊競現在的身份,是梁帝的九皇子,身份是尊貴,可是這樣的皇子一共有九個。


    但是迎接迴李妃的靈樞,絕對是一招高明的棋。一來可以表明楊競純孝,以孝治天下,絕對是個非常站得住腳的理由。二來遼藩就會事實繼承前秦的法統,前秦的皇族基本都死了,就剩了李如嫣。現在李如嫣也去世了,留下了楊競這唯一的血脈,陵墓也遷到了遼藩,遼藩就會成為前秦在精神上的繼承者。這也是遼藩可以在名分大義上擺脫大梁的最好的方式。


    楊競作為一個文科穿越者,自然知道塑造一個政權的常規操作啊,所以借著俘虜朝廷4.8萬兵的機會,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在楊競的盤算中,到明年底,遼藩就是擁有180萬人口,11萬軍隊,九個郡的地盤的成熟政權了。到時候,真就是朝廷舉全國之力來攻打,自己也有信心周旋一二了。


    遼藩的君臣都是一時人傑,自然明白楊競的意思,所以也都知道這麽做的好處,很快,君臣就把各項細節商量好了。


    “好了,孤的事情說完了,說說你們的事情吧”楊競達成了自己的目的,非常的滿意。


    “殿下,這次新建了1萬人的新義軍,不算王府直轄的兵力,朝廷的兵力達到了9萬,財政已經有些吃不消了。臣想著,雖然繳獲了八萬副的鎧甲,但也不能再擴軍了”曾泰斟酌著開口。曾泰也知道,3萬人駐守山海關有些少,但是再擴軍的話,財政也吃不消了。現在兵民比就已經到達了1:15了。


    “同意,孤本來也沒有擴軍的意思”楊競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楊競作為穿越者,自然知道精兵簡政的意義。現在遼藩180萬人口,就已經有11萬兵了,王府3萬,遼藩朝廷9萬。大梁朝廷3000多萬人,才60多萬的軍隊,兵民比達到了1:50.要不就以朝廷的治理水平,早就崩盤了。


    見楊競從諫如流,曾泰滿意的點點頭。


    “殿下,移民40萬流民到鬆花江以東後,按照您的吩咐,分成了45個定居點,按照45個縣的標準搭建框架,45個縣可以分為9個郡,臣想著,您給5個郡賜個名”趙石笑著說。趙石是戶部尚書,行政區劃正是他主管。


    “長白郡、興安郡、龍江郡、三江郡和綏化郡,由南向北,就這麽叫吧”楊競笑著說


    “好名字啊”趙石讚歎道


    “別忙著拍馬屁,真到設置郡縣的時候,你這個戶部尚書要實地去走走,別劃的亂糟糟的”楊競笑著說


    “殿下放心,臣到時必定有腳步丈量土地”趙石堅定的說


    “好,此事不著急,再弄些流民再說,現在這40萬流民,45個定居點,全部歸王顯這個鬆江安撫使管理”楊競也不著急設置郡縣,人口還是太少,等人多點再說。


    “臣明白”


    楊競君臣又議論了很多事情,直到天都黑了,朝會才散,楊競疲憊的迴到了自己的養心殿。沒想到,走到養心殿門口,王珧在這裏等著自己呢。


    “正好,孤還沒有吃晚飯,一起吃吧”楊競揉了揉頭,進了養心殿。李德全很快吩咐上膳,都擺好了,輕輕的退了出去。


    “咱倆誰也別伺候誰啊?都快點吃”楊競是真餓了,開始風卷殘雲的吃了起來。王珧吃了就很文雅了,吃了幾口就不動了。


    “你吃飽了哦?那給孤倒點水”楊競含含糊糊的說


    王珧立即起身,拿起水壺,準備給楊競的杯子倒水。楊競擺擺手,指了指王珧的腳。


    “哎呀”王珧嗔怪一聲,但還是慢慢的脫下了自己的秀鞋,把水倒在了秀鞋裏,然後紅著臉,雙手端著秀鞋,遞到了楊競的眼前。楊競接過來,一飲而盡。


    “那個葡萄也要”楊競又指了指葡萄。本來這布菜的工作是李德全的,但是李德全出去了,就變成王珧的了。王珧當然明白楊競的意思,還是紅著臉,用腳夾了一顆葡萄,喂給了楊競。一頓飯吃完,王珧已經是氣喘籲籲的了。


    “你呀,就知道欺負淑姨”王珧嗔怪道。楊競隻能嘿嘿的報以一笑。


    “對了,殿下,還有一個事情”王珧開口道


    “何事?”楊競笑著問


    “您抽空也管管鳳凰,現在鳳凰女工也不做,書也不讀,整日的舞刀弄槍的”王珧抱怨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