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的心態其實非常好理解,不是有人說嘛:一女人向友人求教,為何看自己的老公越來越不順眼,友人問道:你是參加同學聚會了?還是單位來年輕小夥了?


    楊競比徐雲小了十多歲,對於徐雲來說,楊競就是純小鮮肉一枚啊。而且在徐雲眼裏,楊競東平奴真,南拒匈奴,北掃突厥,這迴還把山海關占了,絲毫不顧忌梁帝的臉麵。還有楊競出手太闊綽了,襄平商號1%的股份啊,出手就可以兌換200萬銀元,楊競竟然送出去了兩份,一份給了魏國公府徐家,一份給了徐雲自己。


    再者說了,燕王楊棣真要是盡起燕藩之兵,去搶迴楊曦,徐雲也算燕王楊棣有血性,但在燕王楊棣眼裏,完全沒有看出對楊曦的擔心。


    不過現在想這些沒有用,李奇已經率領右威衛大軍10大軍主力出發了,自己也得和燕王返迴北平,返迴也好,找機會去襄平把兒子救迴來。不是徐雲看不起李奇,而是她對楊競太有信心了。


    李奇的大軍得一個月才能到達山海關,這一個月時間楊競也沒有閑著,一麵演練各種戰法,和吳晉製定各種應急預案;一麵繼續做好流民遷徙的事情;一麵和趙石製定安置流民的各項方案。現在除了那25萬晉王送來的晉陽郡各縣的流民,趙地和齊地諸郡縣的流民也開始往遼藩遷徙。


    “鼎誠,抓緊再接收一波流民,一旦朝廷大軍來了,這流民就過不來了。趕在朝廷大軍來之前,能接收多少是多少”楊競對趙石說,現在遼藩最缺的就是人口,這些流民都是失去土地的農民,給了土地就能生產,所以楊競在爭分奪秒的爭取流民。


    “殿下放心,臣又組織了人手,抓緊接收難民。現在每日接收點額難民在5000人以上”趙石興奮的說


    “接收難民你全權負責,到了鬆花江以東王顯全權負責”楊競直接放權。


    “臣遵旨”趙石拱手


    “秋華、你們政保司要做好反間諜的工作,都不用想,這流民裏肯定有錦衣衛”楊競肯定的說


    “殿下放心,臣已經做了周密的措施,流民前進通道兩側全部由遼西邊軍的戰士站崗,站崗路段達30裏,全部流民不準在山海關30裏之內停留3個時辰以上,隻要停留3個時辰以上,不管什麽原因,一律格殺勿論”秋華立即說道。


    “做的不錯,不過距離擴充到50裏,山海關內50裏不準出現一個流民,鳳凰衛負責截殺”楊競補充道。錦衣衛如果派人進來,初期的目標肯定是獲取山海關之戰的情報信息;長期的目標才是滲透遼藩各部門;秋華的措施就是實行戰場控製,楊競隻不過把這個距離擴大了而已。


    “臣等遵旨”秋華和鳳凰衛指揮使方泰立即答應


    “江水,你們軍情司全力刺探朝廷大軍的情報,包括齊王、燕王、趙王的部隊調動情況”楊競安排完反間諜,又開始安排軍事情報工作了。


    “迴殿下,齊王的6萬備倭兵目前還在薊縣附近,目前看,齊王更是在驅趕流民到山海關,也不是快速開赴山海關”江水停頓了一下,“至於說李奇率領的朝廷大軍,目前已經渡過黃河,還有20天左右能與齊王的部隊匯合”


    “殿下,以臣看來,齊王並不想打山海關,他是被朝廷逼的”吳晉聽完江水的情報說明,肯定的道


    “長平,你詳細說說”楊競來了興趣


    “現在朝廷諸王,真要論軍事實力,肯定是殿下您最強。可除了您,最強的就是齊王;殿下您有沒有覺得最近一段時間,朝廷對勢力強大的諸王削弱的厲害”吳晉仔細的分析道


    是了,太子之下,實力最強的晉王,6萬晉軍的編製直接化為3萬,楚王3萬水軍被調走2萬,遼王楊競實力強大就要被扣在長安,現在就剩下齊王有6萬兵了。朝廷這次讓齊王出征,何嚐不是為了削弱齊王呢?


    “長平分析的有理,現在朝廷諸王中,除了孤和齊王,剩下的諸王兵力都不會超過3萬,估計以後這個數字還會下降。那以長平看,該如何應對?”楊競問道


    “殿下,臣以為,應該區別對待。比如,如果我們主動出擊,那麽就隻攻擊朝廷的部隊,不攻擊齊王的部隊;現在隻有一個難處,就是齊王的部隊攻城怎麽辦?”吳晉給出了一半的答案。


    “秋華,立即安排政保司在齊王軍中的人給齊王傳信,把剛才長平的分析告訴齊王,然後告訴齊王,隻要他不攻城,孤絕對不手足相殘”楊競嚴肅的說


    “奴婢這就去安排”秋華拱手離去


    當你麵對的敵人是由不同的勢力組成的時候,分化瓦解就是最優的手段。別的不說,楊競的這一封信過去,齊王不說退兵,但絕對會保存實力。在玩弄人心這方麵,楊競這個文科生簡直是行家。特別是精通華夏曆代曆史的楊競,穿越過來在權謀上就是降維打擊。


    世界上隻有雙方奔赴的生意,沒有一廂情願的愛情。齊王楊戰也在薊縣的臨時營地,和自己的心腹密謀著。


    “殿下,山海關城牆高大,步兵強攻的話,死傷太大了”齊王府備倭兵北路指揮史裴檢麵帶憂愁的說。齊王的備倭兵分成北路、中路和南路,每路2萬人。


    裴檢的備倭兵北路軍2萬人就駐紮在薊縣一帶,對山海關的地形相對比較熟悉。這個純步兵攻打由重兵駐守的堅城,傷亡率不會太低。甚至在十幾萬人這個規模的會戰中,如果備倭兵北路軍2萬人當先鋒的話,那麽全員陣亡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殿下,裴將軍所言不無道理啊。朝廷自己就有33萬大軍,為何還讓我齊藩出兵呢?”齊王府左長史文白也出言道。這文白算是齊王楊戰的軍師了。


    “文白,你說朝廷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呢?”齊王楊戰歎了口氣說。其實這裏麵的彎彎繞誰都明白,但是這話不能從楊戰的口中說出來。


    “殿下,晉王的部隊從6萬降為了3萬,楚王的部隊從3萬被調走2萬,遼王就不用說了,差點被趙國公燒死,現在就咱們齊藩力量是最大的了”文白沒有直接說明白,但是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朝廷這麽做,就是為了削弱齊藩的力量。


    “孤也不瞞眾位,遼王給孤寫信了,信中的說法和文白分析的一致。遼王還說了,隻要齊藩的軍隊不主動攻城,他遼藩的軍隊就不會攻擊我們”齊王楊戰這時,才拿出了楊競的信。


    “九爺英明啊。殿下和九爺都是天潢貴胄,本就不應該自相殘殺”備倭兵北路指揮史裴檢立即接話道。


    “是啊,這山海關的守軍和燕山衛截殺親王,本就罪不可赦。咱們憑什麽替山海關守軍和燕藩出頭”備倭兵中路指揮史嚴開鬆、右路指揮使王林紛紛附和。


    這玩意涉及到誰的利益誰肯定要說話啊,打仗是要各位將領帶頭的,他們肯定不想死在這麽場戰爭裏,現在山海關守軍2.5萬顆人頭還在山海關以西的50裏處堆著呢,誰敢保證自己就比山海關守軍強?


    主要是遼王的命令太嚇人了啊,“踏出山海關一步的就算追殺過遼王,直接處死,不接受投降”這玩意誰不害怕?


    “幾位將軍說的不錯,殿下,九爺之所以殺了山海關守軍,這是在立威啊。九爺連朝廷都不怕的話,更不會在乎我們齊藩了。而且臣得到了一個消息..”齊王府左長史文白有些欲言又止


    “文白但說無妨,這裏沒有外人”齊王楊戰表現的非常禮賢下士


    “臣在遼藩的內線得到消息,遼藩已經組建了水師,臣擔心,一旦咱們齊藩參加了對山海關的作戰行動,遼藩水師會渡海攻擊我們”


    要不說這個文白能當楊戰的軍師,戰略眼光非常厲害。誰都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他注意到了楊競還有水師。當然了,這也和齊藩需要應對海上倭寇的關係有關,但不管怎麽說,文白能看到這一層,就是不一般。


    “這樣吧,複信遼王,咱們齊藩隻出兵,不攻擊”齊王楊戰下了最後的命令。


    又過了二十多天,山海關徹底關閉了城門,不再放流民進入,這期間趙石抓緊運送了15萬流民,也就是一個半月時間,遼藩足足吸納了40萬的流民。


    朝廷的大軍也趕到薊縣和齊王的備倭兵匯合,然後浩浩蕩蕩的開往山海關,終於在7天後,16萬大軍抵達了距離山海關10裏的地方,開始安營紮寨了。


    楊競這邊遼西邊軍和新義軍也全部上城,做好了作戰準備。


    “先給遼王殿下宣旨吧,殿下您意下如何?”英國公李奇坐在中軍帳中,對著坐在身側的齊王楊戰說道


    “您是主帥,您說了算”齊王楊戰非常客氣的說


    “那好,錦衣衛和內官去宣旨吧,咱們也好接管山海關”李奇笑著說


    當即10名錦衣衛就護送著內廷太監去山海關宣旨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