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和突厥鬧得挺嚴重?”梁帝關切的問


    楊競心裏暗暗翻了個白眼,高句麗厲不厲害你不知道嗎?要不是高句麗太強,自己的外公能翻車嗎?梁帝的帝位怎麽來的,自己還不清楚嗎?至於說突厥,父皇你不會是健忘吧?突厥要是不厲害,您能讓楊秀寧出去和親?


    心裏想歸想,楊競嘴上還是老老實實的說,“是的父皇,高句麗國人口三百餘萬,有兵30萬,而是已經習慣了寒冷氣候,當真是個大敵。至於說突厥,兒臣當麵的突厥是突厥大汗的叔叔突利兀哈,據兒臣所知,突利兀哈得到了自己的侄子的資助,現在有部眾十餘萬,能湊出騎兵三萬,是個勁敵”


    自從突利兀哈的老巢赤峰縣被楊競奪了去以後,突利兀哈見楊競修建西北長城、又歸劃了兀哈三部,自己也散了向東進發的念頭。磨著自己的侄子劃給自己一些部眾以後,就在燕山以北距離兀哈三部200裏的草原上遊牧,雙方井水不犯河水。


    “你的封地是四戰之地,還是要牢牢守住才是”梁帝想了一會,才說


    “父皇放心,兒臣定會和八妹守住東疆”楊競立即躬身行禮。楊競說話很講究藝術,梁帝說讓楊競守住邊疆,楊競迴答的是自己和楊秀寧守住邊疆,隻要梁帝不明確反對,那麽自己和楊秀寧守住邊疆就成了聖旨了。


    “好了,今天叫你們來,就是見見你們,太後七日後下葬,你們參加完葬禮就可以返迴封地了。”梁帝揮揮手,讓諸位藩王退下,他還要和諸位公侯商討政務。至於太後守靈,自然有皇後帶著諸位命婦去做,是不需要這些親王親自守靈的。


    楊競和楊秀寧迴到長安,也就是在靈前上一炷香,磕幾個頭了事,等待下葬完畢,他們就可以返迴襄平了。


    “你們說,齊地和趙地的流民如何處置?”梁帝歎了口氣,自己的兒子什麽樣自己還不知道嗎?現在齊地、趙地、晉地的情況恐怕都不是很樂觀。


    “陛下,兵部接到急報,臨淄郡有流民王二者,聚集了3萬多流民,唿嘯山林,不少基層宥吏也參與其中,號稱頭領108,大軍5萬”兵部尚書方謙出班奏道。這方謙原是兵部左侍郎,自從李奇因功封為英國公,辭去兵部尚書一職以後,方謙被升為兵部尚書。


    “另外,晉地、趙地、魏地都有百姓唿嘯起事”方謙說完,退迴班列。


    “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應速發大軍,剿滅逆賊”禮部尚書王素出班說道。流民唿嘯,對世家地主最為不利,王素作為大地主的代表,自然主張發兵進剿滅。


    “王尚書所言極是”英國公李奇等人也紛紛附議。這些武功出身的勳貴,紛紛表示要武力解決。原因無他,隻得有戰爭,才能有軍功。而是打流民組成的土匪,比打突厥安全多了。


    “陛下,這流民是絞殺不盡的,主要得治本啊。咱們總不能派兵把流民都殺了吧?況且,大軍進剿,戶部的糧餉也不夠啊”趙國公,戶部尚書蕭炎出班說道


    這一次蕭炎說的沒錯,流民組成的土匪,你即使擊潰他們了,他們一樣在別的地方唿嘯成群,主要是得治本。治本就是得給他們土地。問題是,朝廷也沒有土地啊。


    “太子,你怎麽看?”梁帝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可是讓梁帝像楊競一樣抄大戶的家,梁帝做不到啊。


    “父皇,兒臣以為,王尚書、英國公和趙國公說的都有道理”太子展示出智商在線的一麵,“兒臣以為,可以分兩步走,標本兼治”


    “哦?說說看,怎麽個標本兼治法?”梁帝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得到梁帝的鼓勵,太子底氣更足了一些,“父皇,兒臣以為,唿嘯山林的土匪還是要打擊的,不然一旦他們成了氣候,就尾大不掉了。但是趙國公說的也是實情,國庫的確是空虛。可以讓在各地的藩王打擊唿嘯山林的土匪,朝廷分封藩王,本就是朝廷的藩屏的。況且他們的兵所需的軍費,都是朝廷撥付的”


    太子此言一出,群臣紛紛點頭,“太子殿下英明啊”其實這個計策並不是很難想,但是群臣不好開口,因為你不能給親王派活啊,太子說這個話,最為合適,畢竟太子既是儲君還是大哥。


    得到群臣的認同,太子謙虛的笑道“根據兵部的情報,現在流民主要還是聚集在齊地、趙地、魏地和晉地,可遣齊王率6萬備倭兵、魏王率3萬魏武卒東西對進;趙王率三萬白馬騎兵南下,合圍這些叛匪。需要注意的事,兵部需要遣一員大將駐守淮海一線,防備流匪南下,威脅江南財稅重地”


    “太子殿下英明”群臣紛紛唱和。梁帝的臉上也難得的露出笑容,太子這次的安排非常得當。


    “至於說後續的治本”太子歎了口氣,“隻能待將流匪剿滅以後,將流民安插到諸郡了”


    太子之所以歎氣,就是因為哪個郡都不樂意接收流民,土地都分完了,接收完流民如何安置啊。即使按一個流民2畝地計算,安置一個流民都需要白銀30兩,一萬流民就是白銀30萬兩,相當於一個上等郡一年的純收入了,總不能一郡的人一年不吃不喝,就為了安置1萬流民吧?


    “就依太子所言吧。兵部和宗正府聯合下令,命令晉王、齊王、趙王和魏王分別出兵,剿滅流匪。兵部右侍郎張遠為江淮鎮守使,率領3萬右威衛大軍進駐彭城,避免流民南下”梁帝下了聖旨。


    “臣等遵旨”眾人都領命了。


    “陛下,臣請奏”趙國公蕭炎又出班了


    “準奏”


    “陛下,現在晉王、齊王、趙王、魏王都已經出兵了,微臣以外不應厚此薄彼,燕王、蜀王、楚王和遼王也應該出兵”


    群臣心裏真的有點膩歪,人家那幾個親王封地裏也沒有流民啊?你讓人家出兵出力幹嘛?


    “陛下,趙國公所言不妥,上述親王的封地裏沒有流民啊,諸位親王如何出兵”兵部尚書方謙說道


    “他們不出兵,可以出錢啊”蕭炎無恥的說


    靠,群臣真的對蕭炎的底線之低驚到了。


    “那就把燕王、楚王、蜀王、遼王請迴來再議一議”梁帝發話了


    燕王、楚王、蜀王和楊競一臉懵逼的被請迴來,楊競正打算去報恩禪寺會徐雲呢,就被叫了迴來。


    “朝廷要打流匪,晉王、齊王、趙王和魏王分別出兵,趙國公說你們幾個親王得出錢,你們怎麽看?”待楊競幾個人行禮完畢,梁帝開口了,直接把蕭炎賣了。


    楊競幾個人立即看向蕭炎,饒是蕭炎位高權重,被4個親王盯著也有些發毛。“這個,為君父解憂,本就是各位親王的孝心”


    “這個,整個平匪軍事行動需要多少錢?”燕王楊棣問道


    “不算大軍的軍費,後續安置20萬流民,至少需要白銀500萬兩”蕭炎估算了一下,開口說道。一個流民2畝地,一畝地的市場價就是12兩,兩畝地就是24兩,20萬流民就是40萬畝地,480萬兩,加上一些救濟糧食費用,總花費500萬兩沒錯。


    “這個,父皇,為父皇解憂兒臣義無旁貸,兒臣出動2萬燕山衛,一同剿匪”燕王一聽這個價錢,直接表示出兵。


    “父皇,兒臣2萬水師南上,協助朝廷鎮守江淮”楚王也開口了


    “父皇,現在吐蕃蠢蠢欲動,兒臣需要抵禦吐蕃啊,但兒臣一樣願意派遣大軍2萬,助力朝廷剿匪”


    “父皇..”楊競剛要說話,就被趙國公打斷了


    “陛下,有了燕山、楚王和蜀王的共計6萬大軍加入,臣以為,戰場容量到了,不需要再出兵了”蕭炎一下把楊競出兵的路堵死了。


    “趙國公你什麽意思?你難道要孤出500萬兩安置流民?”楊競不滿的說道。在座的諸位包括楊競哪裏能不明白蕭炎的意思,這不是純純的在坑楊競嗎?


    “遼王殿下誤會了,自然不需要殿下出500萬兩,但是殿下多少得出一些吧”蕭炎得意的說。


    “你開個數吧”楊競看了看梁帝,無奈的說


    “殿下就出五分之一吧,100萬兩”蕭炎笑著說


    “趙國公,你這有些過分了吧?就今年,和突厥和談,遼王殿下還出了30萬兩,現在你又讓遼藩出100萬兩,遼藩也得有錢”王素立即說道


    100萬兩,是一個親王100年的俸祿了,楊競才就藩2年,這可真是獅子大開口啊。楊競沒有接話,反而是看向梁帝,梁帝並沒有什麽表情。


    “這樣吧,你這20萬流民,孤的襄平郡負責安置五分之一,4萬,總行了吧?”楊競一臉無奈的說


    “安置4萬流民?”蕭炎一愣,“那和直接支付100萬兩銀子有什麽區別?”


    “區別大了,孤為了父皇,可以安置4萬流民,但是不想把錢經過你的手”楊競不屑的說,“孤這100萬兩銀子到了你手,誰知道有幾兩能到災民手?”


    “你..”蕭炎頓時大怒


    這就是陽謀了,你蕭炎要是不同意吧,就意味著你心裏有鬼,反正都是安置流民,人家遼王直接安置五分之一,你還有啥話說?要是同意了吧?蕭炎還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遼王殿下純孝啊”王顯等人跪地向梁帝行禮。


    “就按老九說的辦吧,傳旨幽州刺史府和豫州刺史府,安排4萬流民去襄平”梁帝對楊競的表態很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