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屋子裏傳來了兩聲拍手聲,秋華立即帶領宮女進去,幫楊競更衣。


    “讓高麗營護送海蘭珠的兒子迴去,給他們多帶些物資”楊競對著幫自己更衣的秋華說了一聲


    秋華點頭稱是


    說完,楊競頭也沒迴的走出了這個院子。


    “你們政保司也派人,在俘虜中選一批忠誠海藍珠兒子的,然後就那1000高麗營也跟著去,看看能不能和多木分庭抗禮”楊競一邊往迴走,一邊對秋華說


    “殿下英明,這樣一來,奴真就會忙著處理內亂,無暇南下”秋華附和著說,“不過殿下,您真準備扶植海蘭珠的兒子為奴真之主嗎?”


    “你覺得她倆值這個價錢嗎?”楊競奇怪的看了秋華一眼,“秋姨,你別告訴我你們政保司不知道怎麽處理這樣的情況”


    聽見楊競喊自己秋姨,秋華臉刷的就紅了。不過楊競的意思她明白,那小子怎麽會留到最後呢。


    迴到偏殿,楊競在秋華的服侍下洗了個澡,就早早的睡去。而吳晉離開後,就沒有這麽輕鬆了,他立即召集柳峻等人開始核算王府資產。


    接下來的幾天,楊競過得是十分的安逸,各部門都在編製預算,吳晉也在統計王府資產,秋華在安排政保司在奴真的行動,隻有楊競一個人在無所事事,天空又下起了雪,楊競也懶得出宮,整天窩在自己的偏殿裏,由知春伺候著。楊競也算是踏踏實實的過了個年。


    這知春可以說是楊競穿越過來後,第一個和楊競有相對親密關係的,雖然楊競由於惦記修仙,第一次是和青陽。但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前夜,楊競緊張的輾轉反側睡不著,知春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幫助楊競放鬆的。這知春和秋華一樣,自幼入宮,接觸的唯一男人就是楊競了。楊競是連續三晚寵辛知春,知春新瓜初破,自然是又喜又怕,直到第四日,大年初五,楊競得上朝了,才放過知春。


    承運殿,各部、各郡和各軍的主官都齊聚一堂,再次向楊競朝賀,三唿舞拜結束後,開始陸續匯報各部門預算了。


    首先是吏部,吏部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選拔官吏,所以預算報的較少,人員工資加上辦公費用就是白銀5000兩。各部官員的工資都一並在本部預算中發放,吏部由於人少,所以工資總量不多。


    兵部今年的預算由於撫恤陣亡士兵和優撫傷亡士兵的費用已經在戰爭費用的渠道列支了,所以今年兵部的預算除了人員工資加上辦公費用就是擴建英烈祠的費用了,和高句麗的戰爭陣亡了5000多名士兵,這些英烈的牌位要迎請進英烈祠的,製作牌位,擴建房屋,都需要費用,所以兵部報的預算是1萬兩。


    禮部的主要開銷大頭是教育經費,不過教育經費都由專項經費裏列支,不必編報在總體預算裏。不過禮部有個重的開支,就是宣傳司的開支。宣傳司由於經常需要出差、甚至到關內,所以禮部的開支是2萬兩。


    刑部今年要在各縣設置巡捕房,每個縣按1000兩計算,就是3.5萬兩(刨除赤峰縣),加之刑部吏員查案的花費,今年刑部報的預算是5萬兩。


    工部的預算就多了,“殿下,今年工部需要修理衍水的堤壩,預計3萬兩。修葺襄平城,預計5萬兩,修建襄平到鬆江郡,襄平到鐵山郡的管道,還需要10萬兩白銀。辦公經費及官員工資5000兩,在城西北角另起一座平胡樓,需要1.5萬兩;另,王府新建部分的圖紙工部收到了,我們研究了一下,修建王府這些宮殿,至少需要25萬兩”


    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資並按統一國家標準修建的全國公路係統,按一丈左右的標準建成,可以保證兩匹馬相向而行,通行無阻。主要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的各種政務、經濟、軍事等公文信息傳遞、物資運輸、軍隊調動、軍隊後勤補給和官員出差、調任與巡視。也是中央政府對地方進行政治上控製的重要手段。


    襄平郡到鐵山縣600裏,到鬆江郡治1500裏,一共2100裏,預算10萬兩銀子真不多。至於說修葺襄平城,也是楊競的意見,楊競的意思是,把襄平城的主路盡量硬化,別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


    修建王府需要25萬兩,倒是有點出乎楊競的意料,不是別的,楊競覺得可以接受。在他的印象中,修建王府啥的,不都得耗資百萬嗎?


    楊競忽略了他的王府並不算奢華,而錢峰也是實心用事,沒有貪汙。


    “修建王府的25萬兩,由內帑出,自己修房子嘛?自己出錢”楊競先是開了一個玩笑,隨後說:“工部剩下的20萬兩預算,照準”


    戶部的預算沒有太多,就是修建4座官倉、加人員的開支,預算報了2萬兩。


    六部總計報了28.5萬的預算。


    翰林院報了5000兩預算,樞密院報了3萬兩訓練費用,軍情司額外報了2萬兩的預算。


    剩下的4個郡襄平郡和遼東郡都報了1萬兩,遼西郡因為要新設置3個縣,所以報了4萬兩,鬆江郡要新設置6個縣,報了7萬兩,四個郡一共報了13萬兩。


    這麽算下來,六部、兩院、軍情司加四個郡,一共報了47萬兩的預算。


    楊競看向趙石,趙石點點頭,表示合理,楊競也沒有再說什麽,一律照準。


    “今天正好大家都在,孤有件事情和大家議論一下”見正事說完了,楊競開口了。“長平,你來說”


    “是這樣。這些天殿下帶著我們檢視銀庫,發現各地征收上來的白銀成色不一,民間流通商家辨別十分不易。”吳晉首先說道


    楊競不禁汗顏,這些天他哪裏有檢視銀庫了,都是在檢查知春的身體。不過吳晉說的沒錯,各地征收的銀子成色的確不一,交易起來十分的麻煩。在正常的交易中,1兩白銀1000文銅錢。用標準的一兩銀子買東西可以用銅錢來代替找零,而然用了大額的銀子買了少量的東西的時候,用銅錢來找零是特別麻煩的。所以商戶們大都用碎銀。也就是用銀子買了少量的東西的時候,可以用專門的工具來剪銀子,因為銀子的硬度比較低,容易被剪斷。剪斷後在用稱重的器皿來稱重。這樣就可以用碎銀子來找零了,雖然依舊不是很方便,但是比較準確。


    “所以,為了活躍市場,方便交易,殿下決定鑄造銀元。銀元有2個規格,重1兩的、重半兩的、簡稱1圓和半圓”吳晉說完,趙石也接話了。


    “戶部按照殿下畫的圖樣,試鑄了一批銀元,諸位可以看看,有意見可以提出”隨即有戶部的吏員端上了一批銀元,每人麵前放了2枚,分別是1兩和半兩的。


    曾泰拿起一枚1兩重的銀元,定睛一看,銀幣正麵圖案為一個遼字,上方是鑄造年份“大遼元年”字樣;背麵圖案為二株嘉禾花紋,當中襯托著“壹圓”麵值字樣,銀元的側邊還有均勻的齒痕,看起來十分的精美。


    見曾泰看得仔細,楊競不由得說“曾大人,你把手中的銀元用力吹一下,放在耳邊聽”


    曾泰聽罷,果然把銀元一吹,放在耳邊,就聽見一陣悅耳的聲音。“大王,這銀元果然比銀錠子要好啊”


    諸臣都是讚不絕口,隻有餘成提出的疑問,“殿下,這銀元如此精美,想必鑄造的成本不低,這樣是否會加重朝廷的負擔呢?”


    楊競滿意的看了一眼餘成,能想到這一層,說明餘成的眼光很長遠啊,本來一兩銀子什麽形狀都行,你把它鑄造成同樣一兩重的銀元模樣,肯定要付出額外的損耗和成本,這就是餘成擔心的。


    “鼎誠,你來說”


    “是殿下”趙石笑了一下,“是這樣的餘太守,鑄造銀元,不能百分百用銀子,因為銀子太軟了,必須是九成銀一成鉛混合在一起鑄。鉛的成本太低了,那一成鉛帶來的收益足可以覆蓋成本了”


    純銀鑄造的銀幣十分軟,所以鑄造的時候必須得摻入1成的鉛,銀鉛比按照9:1的比例進行鑄造,這樣就相當了楊競每鑄造一枚銀幣,就額外獲得了10%的銀子收益,這就是後世說的鑄幣稅。


    舉例而言,楊競鑄造1萬枚銀幣,理論上價值1萬兩白銀,實際上用9000兩白銀+1000鉛就行了,1000兩鉛價值50兩白銀,也就是說,楊競鑄造1萬枚銀元,實際成本9050兩,剩下的950兩,就是政府的無形收益。


    趙石的話讓餘成眼前一亮,顯然他也是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大王真乃神人也”


    見大家都沒有反對的意見,楊競開口了,“以後遼藩的通用貨幣就是銀元和朝廷發的銅錢。征收商稅隻收銀元或銅錢,田稅收糧食或銀元。百姓可以到奉天銀號兌換銀元”


    沒錯,至此,楊競算是建立起銀本位的經濟製度,奉天銀號,就是楊競新成立的錢莊,也就是後世的銀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