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聖旨到來前的五天,鹽商的案子和李覺的案子都查的水落石出了。


    “殿下,微臣奉王命查察盤山縣令李覺一案。現在查明,李覺在原襄平郡太守喬庸的指示下,通過改變貨物類型、虛構貨物數量等手段,每年侵吞商稅3萬餘兩。除李覺自己留3000兩以外,其餘都給了太守喬庸。另外,還查到李覺之子李剛縱馬致人死亡一事,李剛醉酒縱馬,撞死百姓1人,此事太守府壓了下來,賠償死者家屬10兩銀子了事。臣查封了李覺的家產,得白銀1萬8000餘兩,土地2000畝,襄平郡成府宅一座,價值1000兩。這是贓物清單和李覺口供”刑廳郎中杜宇恭敬的說道


    “曾大人,你分管司法,說說怎麽處理李覺父子?”楊競問曾泰


    “大王,按《大梁律》,貪汙100兩以上者可處斬首。縱馬致人死者抵命,臣以為,應判處李覺父子斬首”曾泰答道


    “準奏。李覺父子斬首,妻女充入王府浣衣局;查獲的白銀交由戶廳,充入國庫。查獲的房產、田地交由王府內庫。另外在查獲的賬款中撥出白銀100兩,補給被李家撞死百姓的家屬”


    “啟稟殿下,原太守喬庸如何處置?”杜宇又問


    “把李覺的供詞拿給他看,許他自辯”楊競給了喬庸最大的體麵。


    “臣等遵旨”曾泰、杜宇退迴班內。


    “殿下,臣有事要奏”錢峰出班說到


    “準奏”楊競問錢峰


    “殿下,臣近日查明,襄平郡八戶鹽商以超過官府指導價5倍的價錢出售官鹽。還查名這八家鹽商突破太守府鹽引核定的數量,販賣私鹽。”錢峰話音剛落,大殿裏就竊竊私語起來,這些年,襄平郡本地的官僚誰人不知八大鹽商富可敵國,隻是礙於其後麵的背景,一直相安無事罷了。


    “竟有此事?”楊競故作驚訝,“錢太守,鹽法關乎到千家萬戶的百姓,要徹查”


    “迴千歲,經臣查實,官鹽官府指導價為每斤20文,這八戶鹽商以每斤100文出售,按每年40萬斤的額度計算,八戶鹽商每年額外獲得利潤3200萬文,折合白銀3.2萬兩。另臣查明,除官府配給的40萬斤額度外,每年額外生產銷售鹽75萬斤,額外獲得利潤白銀7.5萬兩”


    “等等,襄平郡人口不到30萬,他們產的那些私鹽賣給誰?”楊競疑惑的問


    “殿下,臣有本奏”軍情司主事江華出班


    “奏來”


    “殿下,軍情司查明,八戶鹽商違反朝廷禁令向突厥和奴真販賣私鹽”


    “可有確鑿證據?”


    “人證物證俱在”


    “眾卿,諸位議議,此事如何處置啊?”


    眾人誰能不明白啊?這是楊競盯上鹽稅這塊肥肉了,大家很默契的沒有跳出來反對,既然決定和楊競幹了,腦袋有毛病才跳出來唱反調。


    “一切聽憑大王處置”


    “好,錢大人,說說你的想法”


    “迴殿下,臣在神策軍和軍情司的配合下,對八大鹽商在襄平九縣的產業進行了查封。查獲鹽場8處,有鹽工400人,年產鹽120萬斤;查獲金5600兩,銀子35萬兩,田地8萬畝,店鋪45間,住宅8座。八戶鹽商的嫡係男丁全部下獄”


    “嘶,這麽多,光金銀就是襄平郡100年的賦稅”眾人倒吸了口冷氣。


    楊競也被這個數字驚到了,不是震驚這個數字大,而是震驚這個數字少。楊競以外號稱八大鹽商,怎麽不得查銀幾百萬兩,這少了些,不過也算是能緩解一下國庫的緊張。


    “八戶鹽商裏通外國,罪不可赦。主犯及其嫡係子孫一律處死,旁係戴罪立功,女眷充入王府浣衣局。查獲的金銀全部充入戶廳國庫,田地、店鋪和住宅充入王府內庫。錢大人,近期你要抓好這件事”


    “臣遵令”


    “殿下,臣有本奏”吳晉又出班了


    “長平何事?”


    “臣奏請成立稅務司和實行鹽鐵專賣”


    重頭戲來了。


    經過吳晉仔細的講述,楊競的批準,稅務司成立了。稅務司正五品建製,主事一人,正五品;郎中兩人,從五品;員外郎四人,正六品。稅務司在錦州、阜新、撫順和海州設立分司,由四位員外郎主持,征收對外商稅,稅率30稅1。戶廳主事魏江兼任稅務司主事。


    鹽鐵收歸遼王府,在戶廳下設立鹽鐵司,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嚴禁私人買賣,實行專賣製度。在鹽鐵的產地設置鹽官,管理鹽鐵的生產與銷售。鹽專賣采取在官府的監督下由鹽民生產,官府定價收購,並由官府運輸和銷售。原來八大鹽商的鹽場及銷售點,全部劃入鹽鐵司。


    “殿下,臣測算,實行食鹽專賣以後,年入銀超過10萬兩。算上即將開征的鐵稅,鹽鐵兩項,每年的稅銀在15萬兩左右”吳晉說道


    “很好,查抄鹽商及一眾犯官的財產,合銀約一百萬兩,留出90萬兩,用作3萬邊軍三年的軍費;至少在3年之內,我們不需要考慮軍費的問題。至於神策軍+羽林衛的軍費,本王自行負擔。剩下的10萬兩,用於各項開支”楊競笑著說


    “殿下,臣有本奏”工廳員外郎高林站了出來


    “何事”


    “殿下,現在您的遼王府隻建設了承運殿,各處配殿均未建設,臣懇請戶廳撥銀,繼續完成王府的建設工作”


    大家也紛紛點頭稱是,諾大的王府,隻有一個承運殿,這像話嗎?也不符合禮製。現在眾官議事,都擠在大王的承運殿,屬實有點不像話。


    “算啦,現在正是用錢之際,不宜大興土木。孤也不喜宮室。不過卿說的也對,大家擠在一起辦公也不好,這樣,孤出內帑1000兩銀子,在王府正門內側修建房間8間,作為吏戶禮兵刑工及通政司辦公之所,另修築一大屋,用作會議之用。要懂得節流開源啊”楊競老氣橫秋的說。


    “臣等受教”


    “如果沒有別的事,各位就散了吧,長平和曾大人留下”


    有三年的時間,隻要能苟住三年的時間,楊競就不會再害怕太子一係的加害了,甚至連梁帝都不用害怕了。


    “長平,算上這次抄沒的田地,孤擁有的土地超過10萬畝了吧?”


    “殿下,王府現在擁有耕地9萬2000畝。不過要是處置了喬庸,差不多就能夠10萬畝了”吳晉帶著一絲玩味的笑


    “嗯,嗯?”楊競也愣了一下,“也好,喬庸那邊,長平你去處置一下,他要是體麵,就給他體麵;他要是不體麵,你就幫他體麵”


    “微臣遵旨”吳晉應了下來。


    “還有長平,接下來,你要抓緊招徠流民,或者佃農,十萬畝土地分成10個王莊,爭取開春耕種起來,我們要在遼東站住腳,沒有糧食可不行。生產糧食就是最大的開源”


    “殿下放心就是”吳晉保證到。


    “曾大人,新軍訓練的如何了?”楊競滿意的衝吳晉點點頭,又問曾泰


    “大王,目前新軍訓練基本已經到了尾聲了。新招募的新兵有了基本的紀律意識。至於拚殺等技術,還是要等到軍中慢慢曆練”曾泰欠身答道


    “嗯,盡快把新軍分發到各旅,各旅要保證訓練強度”


    “臣照辦”


    “另外,軍情司的建設要加強,這是我們的眼睛。軍情司除了要盯住朝廷,還要盯住突厥、奴真和高句麗,這是要害部門,不要怕花錢”


    兩人皆稱是。


    “殿下,您就藩僅僅一個月,已經收服了襄平本地官僚,理順了鹽政和稅政,奠定了一方基業的基礎。長安遠在3500裏以外,您不必太過憂心”吳晉看楊競一條條的發布政令,且麵有憂鬱之色,不覺開口勸慰道。


    “是啊大王,吳大人說得有理,現在您麾下有精兵四萬,還有1000重騎兵羽林衛,即使長安方向有什麽動作,您也有從容轉移的本錢”曾泰也開口勸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孤不得不憂慮,實在是我們現在的實力過於弱小。孤隻需要三年,就能徹底在這個世界站住腳”楊競說道這,又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吳晉和曾泰喃喃咂摸這句話,“大王真乃奇才啊,出口就是傳世名句。我與吳晉大人都是進士出身且名次靠前,竟然都沒法寫出這樣意境深遠的句子”看著這個年僅16歲的少年,出口成章、思維縝密、手段老道,真是滿眼的崇拜和欣喜,“臣等願輔助大王成就不世功業”


    “孤不想要不世功業,隻想我們君臣能安穩的生活下去,辛無忌”


    楊競又叫來了羽林衛千戶辛無忌,“給吳晉和曾泰兩位大人各安排20名羽林衛”


    “大王不可,羽林衛乃是您的親軍,承擔著護衛王府安全的重任,怎麽分給我們?”吳晉和曾泰連連拒絕


    “兩位還是要加強護衛,最近我們搞的大事挺多,估計有些勢力要蠢蠢欲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邊疆當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農並收藏苟在邊疆當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