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裝傻充愣等機會,看到宮廷矛盾
工地大學生迴到古代卷起建築風雲 作者:蓋樓聖手秀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真可愛的小女孩15歲的白雲,當時人的平均壽命短,15歲可不是童工。
白雲耐心陪著大官丞,大家可能有疑問,這個大官丞聽起來是大官,不是小官,其實大這個字讀作太。
這麽說的話,喊起來那種敬仰感就一般般了,沒有大官丞這樣的威嚴、高逼格的感覺。那為什麽大家對他這麽親近呢?
這要從幾年前說起,當時秦王嬴政年齡30歲,長子也就是太子扶蘇12歲,第十八個兒子胡亥1歲,這個胡亥生來就狠毒。
為啥這樣說呢?從一個小事就可見一斑。當年有匈奴以及月氏善於經商的人,把狗帶到秦國國都。
當時的人看見狗身軀高大,伸著舌頭露著尖牙,嚇壞了,但是看到主人訓練它們竟然能聽懂簡單的指令,能夠坐臥爬滾,惹得大家甚是稀奇。
他們還帶來了一些小狗,和秦國進行貿易,有的問,這些狗能聽我們的話嗎?賣狗的告訴了他們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也就是後來巴普洛夫的條件反應理論。
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看著那眼神,比哈士奇的眼神還兇狠,和狼同宗同族,很多人沒那個膽量啊。
有的賣狗的人等待了很久,也沒有人買,可能接近中午,餓暈了,就大聲吆喝起來。
“快來買狗,看家護院,打獵追兔,陪你消磨,無聊時光,大減價了,大狗30文一隻,100文可以牽走3隻!大狗30文一隻,100文可以牽走3隻!”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你沒有聽錯!30文,隻要30文,30文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有錢不花,丟了白搭,買隻大狗,護院看家!”
吆喝得久了,有的膽大的就買了,更有膽大的,一下子買了三隻,買了送給自己的親人。
隻是給了100文錢,走出幾丈遠,才發覺不對,又折返迴來讓賣狗的找錢。
這個時候胡亥的母親,胡姬也出來逛街了,這個胡姬,貌若仙女下凡,為了家族的未來,被迫嫁給秦王嬴政,她的家族,有的說是楚國公主,有的說祖先來自襄戎國的羌族。
這個怎麽說呢?打個比方,就像一個人,出生在一個地方,上大學又在一個地方,留學又去一個地方,工作幾年迴國,又選擇一個地方。
等退休,兒女長大工作了,到了兒女家裏養老,你說這個人到底是哪裏的人?古代有戰亂,時局動蕩,很難弄清楚來自哪裏。
就是明白一點,美貌,但是也個烈性子,她一點都不喜歡嬴政。不喜歡他的強勢,控製欲,自卑與張狂的雙重人格。
不喜歡他的多疑。豈不知這都是嬴政童年的陰影所致。秦國秦孝文王,為了貫徹遠交近攻的策略,把贏異人押在趙國做人質,以便向趙國示好。
不論怎麽樣,這個胡姬根本不理會你嬴政的這一套。什麽法家學說,嚴酷律例,根本不鳥你,大不了人頭落地,大不了一死。
這天沒有風,天氣很好,胡姬坐車帶著胡亥出來玩。胡亥呢,一個一歲多點的小孩子,看到狗就非常高興。初生牛犢不怕虎,更何況是狗!
非要哭著要。這胡姬性子再烈,對兒子也是溺愛。就讓隨從買了幾隻大狗。
賣狗的教了一些訓練方法。又對狗說了一通外語。胡姬的手下牽著狗試了試,走出幾丈遠,又折返迴來,來迴幾趟,也沒見狗咬。
付了錢。也沒仔細算,6隻大狗給了200文錢。去買了燉肉,有鼎裏麵燉的,有泥陶器裏麵燉的。
王宮中的人嘛,出手闊綽,買了幾十塊兒肉,分給買的這些狗,也拿小塊兒肉,分給那些還沒賣出去的狗。
賣家一看,這王宮的人果然出手不凡,又買肉給這些沒賣出去的狗吃,就送了幾隻小狗給胡亥,小孩玩小狗更有趣。
胡姬的車隊浩浩蕩蕩迴到宮中,這些個大狗小狗引來大家的圍觀。太子扶蘇家裏有貓,扶蘇為人正直勇敢, 特別有慈愛憐憫之心。
扶蘇的妻子喜歡貓,他也順從妻子,支持養貓。
為此秦王嬴政還特別看不起太子。看不慣他的文弱仁慈。
可能是嬴政的童年悲慘遭遇和周圍險象環生,讓他隨時都準備著戰鬥。
他幾次說扶蘇,男子漢養啥貓?你應該騎馬、射雕,逐鹿,驅虎、捕鯨!
這些貓,原產地不是當時的中國,當時呢,波斯大食一帶,就是現在伊朗阿拉伯的商人們,把他們那裏的貓帶到了中國,諸侯國最靠西邊,首先帶到了秦國。
但是這個貓當時,野性太大,來去無蹤,並不屬於哪家。有的可能跑出去半年又迴來幾天,又跑出去。
這些貓又野,好奇心又重。這天貓從房頂看到胡姬車隊迴來了,牽著狗走在皇宮院落裏麵的大理石地板磚上,見車隊帶迴來了奇奇怪怪的動物,這些貓就速速趕來圍觀。
這些狗呢,已經初步被馴化,也有一定的智商。因為刻在基因裏麵的,主人在場的時候,對周圍的感知能力很強,判斷出來是一個大家庭。就對貓搖尾巴。
而這些貓是老虎的近親啊,老虎大家都知道,武鬆打虎,老虎的招牌動作三板斧是:一撲,二咬,三掃。這個掃是尾巴掃,400、500斤的老虎的尾巴掃到人,威力基本上相當於九節鞭。
“咦,你個小樣的,你還敢掃我?”貓看見狗揺尾巴,好像是掃尾巴,就以為狗出大招了。就以為是威脅。就虎視著狗。
對峙一會兒,感覺沒啥敵意,貓就走近狗,把貓尾巴伸直,貓意思說,你對我好,我也要對你友好,我不掃尾巴,我伸直尾巴,表示對你尊敬。
這個狗呢?它眼睛是散光的,看直的東西會放大延長。也討厭直的東西。你拿麻杆或者兩米的小棍子,在狗前麵一豎,它眼睛看到的是很長,要麽感覺到威脅,選擇退讓逃走,要麽選擇進攻。
這個貓呢,它以為伸直尾巴不掃尾進攻了,就是釋放愛意,狗看到那麽長的尾巴,一下子就繃緊神經了。
所以說,貓和狗,無論怎麽努力釋放愛意,都是彼此誤會,容易產生暴力衝突。
這些狗在北邊草原和荒漠厲害慣了,上來就咬,可能是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暫時還沒有適應環境,找不到主場的感覺,與貓纏鬥一陣,竟然沒有占到便宜。
這個小胡亥不願意了, 盡管他還不會說長句子,但是簡單詞句還是會的。“壞貓!鳥貓!”
“殺你!”胡亥還不怎麽會走路,在老媽子,就是高級保姆的懷裏大喊大叫。這就和太子扶蘇家的貓結了仇恨。
後來胡亥一見這些貓迴來,總是帶狗來找貓尋仇,次次都討不到便宜,因為狗雖然猛,但貓會飛簷走壁。
時光如梭,胡亥長大了。可是三歲的胡亥吃出了吃奶的勁兒,也抓不到這些貓。於是把氣都撒到扶蘇家裏。
秦王嬴政在當時,包括他繼續完成統一之後,都沒有立皇後,不存在什麽東宮西宮的,凡是他的妻子,都是平等對待。
至於把長子立為太子,這也不是他親口說出,或者親口發布命令,發告示發聖旨:“立扶蘇為太子”,沒有的事。
隻是老臣大臣依據周禮周製,默認采用下來的,長子第一順位繼承人,考察長子以及長子母親,及其手下,政審合格,體檢合格,就定下來。
當然這個體檢不是現在這樣規範。秦朝可能看你平時力氣和精神頭。
如果像林黛玉那麽柔弱多病、肺癆,那也肯定不行,畢竟是戰國時期,群雄爭霸。
因為東周雖名存實亡,但是戰國畢竟還是東周的後半段,周禮並不是一無是處。
所以秦王嬴政也就默認了,大臣看中扶蘇心腸好,正義公道。
秦王嬴政厭惡扶蘇過於柔弱,難以繼續掃滅剩餘的諸侯國。擔心其難以完成統一霸業。
當時胡亥三歲,也就是公元前227年,秦國也僅僅滅了韓國和趙國,還有魏、楚、燕、齊。
扶蘇的母親鄭氏,她老家一個遠房表哥,在她未入宮之前,就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宮裏麵就是現在說的,當胡亥生母胡姬外院的保鏢。兩班倒,997。
他知道鄭氏入宮以後,得到機會和她說話。有時公事外出,有時請長假迴家探望。也到鄭氏的老家裏麵,把家裏的事情給鄭氏說,畢竟信箋很難說清。
信箋,箋字都是竹字頭,那年代都刻到,或用墨寫小字到竹簽或者木簽上。
如果寫很長,那信箋的很多卷兒,多少馬車能拉得動?後八輪估計也夠嗆,因為字不可能像圓珠筆或者鋼筆寫那麽小。
這次從家裏休完年假,來見鄭氏,說老家裏麵的事情。後來又說到胡姬買狗的事。
當時胡姬沒有被趙高煽動,胡姬和鄭氏都是一大家人,關係還算不錯。鄭氏的表哥兼職負責訓練這些狗。
因為太多隻了,就建議胡姬送一隻大狗,和一隻小狗給扶蘇。扶蘇是慈善的人,也就沒有推辭。
也不知怎麽搞的,這一大一小狗來了扶蘇這裏以後,貓就不見蹤影了。
眼不見,心不煩。可是胡亥這個孩子,可能是基因突變,要不怎麽胡姬心地還算不錯,兒子胡亥卻是個壞痞子。
這天胡亥聽別人說,扶蘇家的貓迴來了,就闖到扶蘇家,拿小孩玩具,一柄方天畫戟刺貓。
雖說是玩具,也有一定的威力。可哪知道貓一跳,胡亥畢竟不是呂布,這個玩具方天畫戟,狠狠地刺到了廚房範起組長的女兒。
當時他女兒在廚房外麵的走廊裏玩。被刺得痛喊,貓也跑了。範起那天上班前他老婆罵他,他心情不好,在廚房喝了酒,大腦短路,看到女兒被嚇到,就罵了胡亥。
這個胡亥,前有被扶蘇的貓調戲了他心愛的狗,後有被範起組長罵。這個小家夥,心裏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迴去添油加醋一說,這個胡姬竟然興師問罪來了。一時間,鄭氏和扶蘇,田亞月這邊,那邊胡姬胡亥,結了怨。
都是悶得,王宮太小了,跑出去多轉轉,看看景色就沒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了。
白雲耐心陪著大官丞,大家可能有疑問,這個大官丞聽起來是大官,不是小官,其實大這個字讀作太。
這麽說的話,喊起來那種敬仰感就一般般了,沒有大官丞這樣的威嚴、高逼格的感覺。那為什麽大家對他這麽親近呢?
這要從幾年前說起,當時秦王嬴政年齡30歲,長子也就是太子扶蘇12歲,第十八個兒子胡亥1歲,這個胡亥生來就狠毒。
為啥這樣說呢?從一個小事就可見一斑。當年有匈奴以及月氏善於經商的人,把狗帶到秦國國都。
當時的人看見狗身軀高大,伸著舌頭露著尖牙,嚇壞了,但是看到主人訓練它們竟然能聽懂簡單的指令,能夠坐臥爬滾,惹得大家甚是稀奇。
他們還帶來了一些小狗,和秦國進行貿易,有的問,這些狗能聽我們的話嗎?賣狗的告訴了他們一些簡單的訓練方法。也就是後來巴普洛夫的條件反應理論。
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看著那眼神,比哈士奇的眼神還兇狠,和狼同宗同族,很多人沒那個膽量啊。
有的賣狗的人等待了很久,也沒有人買,可能接近中午,餓暈了,就大聲吆喝起來。
“快來買狗,看家護院,打獵追兔,陪你消磨,無聊時光,大減價了,大狗30文一隻,100文可以牽走3隻!大狗30文一隻,100文可以牽走3隻!”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你沒有聽錯!30文,隻要30文,30文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有錢不花,丟了白搭,買隻大狗,護院看家!”
吆喝得久了,有的膽大的就買了,更有膽大的,一下子買了三隻,買了送給自己的親人。
隻是給了100文錢,走出幾丈遠,才發覺不對,又折返迴來讓賣狗的找錢。
這個時候胡亥的母親,胡姬也出來逛街了,這個胡姬,貌若仙女下凡,為了家族的未來,被迫嫁給秦王嬴政,她的家族,有的說是楚國公主,有的說祖先來自襄戎國的羌族。
這個怎麽說呢?打個比方,就像一個人,出生在一個地方,上大學又在一個地方,留學又去一個地方,工作幾年迴國,又選擇一個地方。
等退休,兒女長大工作了,到了兒女家裏養老,你說這個人到底是哪裏的人?古代有戰亂,時局動蕩,很難弄清楚來自哪裏。
就是明白一點,美貌,但是也個烈性子,她一點都不喜歡嬴政。不喜歡他的強勢,控製欲,自卑與張狂的雙重人格。
不喜歡他的多疑。豈不知這都是嬴政童年的陰影所致。秦國秦孝文王,為了貫徹遠交近攻的策略,把贏異人押在趙國做人質,以便向趙國示好。
不論怎麽樣,這個胡姬根本不理會你嬴政的這一套。什麽法家學說,嚴酷律例,根本不鳥你,大不了人頭落地,大不了一死。
這天沒有風,天氣很好,胡姬坐車帶著胡亥出來玩。胡亥呢,一個一歲多點的小孩子,看到狗就非常高興。初生牛犢不怕虎,更何況是狗!
非要哭著要。這胡姬性子再烈,對兒子也是溺愛。就讓隨從買了幾隻大狗。
賣狗的教了一些訓練方法。又對狗說了一通外語。胡姬的手下牽著狗試了試,走出幾丈遠,又折返迴來,來迴幾趟,也沒見狗咬。
付了錢。也沒仔細算,6隻大狗給了200文錢。去買了燉肉,有鼎裏麵燉的,有泥陶器裏麵燉的。
王宮中的人嘛,出手闊綽,買了幾十塊兒肉,分給買的這些狗,也拿小塊兒肉,分給那些還沒賣出去的狗。
賣家一看,這王宮的人果然出手不凡,又買肉給這些沒賣出去的狗吃,就送了幾隻小狗給胡亥,小孩玩小狗更有趣。
胡姬的車隊浩浩蕩蕩迴到宮中,這些個大狗小狗引來大家的圍觀。太子扶蘇家裏有貓,扶蘇為人正直勇敢, 特別有慈愛憐憫之心。
扶蘇的妻子喜歡貓,他也順從妻子,支持養貓。
為此秦王嬴政還特別看不起太子。看不慣他的文弱仁慈。
可能是嬴政的童年悲慘遭遇和周圍險象環生,讓他隨時都準備著戰鬥。
他幾次說扶蘇,男子漢養啥貓?你應該騎馬、射雕,逐鹿,驅虎、捕鯨!
這些貓,原產地不是當時的中國,當時呢,波斯大食一帶,就是現在伊朗阿拉伯的商人們,把他們那裏的貓帶到了中國,諸侯國最靠西邊,首先帶到了秦國。
但是這個貓當時,野性太大,來去無蹤,並不屬於哪家。有的可能跑出去半年又迴來幾天,又跑出去。
這些貓又野,好奇心又重。這天貓從房頂看到胡姬車隊迴來了,牽著狗走在皇宮院落裏麵的大理石地板磚上,見車隊帶迴來了奇奇怪怪的動物,這些貓就速速趕來圍觀。
這些狗呢,已經初步被馴化,也有一定的智商。因為刻在基因裏麵的,主人在場的時候,對周圍的感知能力很強,判斷出來是一個大家庭。就對貓搖尾巴。
而這些貓是老虎的近親啊,老虎大家都知道,武鬆打虎,老虎的招牌動作三板斧是:一撲,二咬,三掃。這個掃是尾巴掃,400、500斤的老虎的尾巴掃到人,威力基本上相當於九節鞭。
“咦,你個小樣的,你還敢掃我?”貓看見狗揺尾巴,好像是掃尾巴,就以為狗出大招了。就以為是威脅。就虎視著狗。
對峙一會兒,感覺沒啥敵意,貓就走近狗,把貓尾巴伸直,貓意思說,你對我好,我也要對你友好,我不掃尾巴,我伸直尾巴,表示對你尊敬。
這個狗呢?它眼睛是散光的,看直的東西會放大延長。也討厭直的東西。你拿麻杆或者兩米的小棍子,在狗前麵一豎,它眼睛看到的是很長,要麽感覺到威脅,選擇退讓逃走,要麽選擇進攻。
這個貓呢,它以為伸直尾巴不掃尾進攻了,就是釋放愛意,狗看到那麽長的尾巴,一下子就繃緊神經了。
所以說,貓和狗,無論怎麽努力釋放愛意,都是彼此誤會,容易產生暴力衝突。
這些狗在北邊草原和荒漠厲害慣了,上來就咬,可能是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暫時還沒有適應環境,找不到主場的感覺,與貓纏鬥一陣,竟然沒有占到便宜。
這個小胡亥不願意了, 盡管他還不會說長句子,但是簡單詞句還是會的。“壞貓!鳥貓!”
“殺你!”胡亥還不怎麽會走路,在老媽子,就是高級保姆的懷裏大喊大叫。這就和太子扶蘇家的貓結了仇恨。
後來胡亥一見這些貓迴來,總是帶狗來找貓尋仇,次次都討不到便宜,因為狗雖然猛,但貓會飛簷走壁。
時光如梭,胡亥長大了。可是三歲的胡亥吃出了吃奶的勁兒,也抓不到這些貓。於是把氣都撒到扶蘇家裏。
秦王嬴政在當時,包括他繼續完成統一之後,都沒有立皇後,不存在什麽東宮西宮的,凡是他的妻子,都是平等對待。
至於把長子立為太子,這也不是他親口說出,或者親口發布命令,發告示發聖旨:“立扶蘇為太子”,沒有的事。
隻是老臣大臣依據周禮周製,默認采用下來的,長子第一順位繼承人,考察長子以及長子母親,及其手下,政審合格,體檢合格,就定下來。
當然這個體檢不是現在這樣規範。秦朝可能看你平時力氣和精神頭。
如果像林黛玉那麽柔弱多病、肺癆,那也肯定不行,畢竟是戰國時期,群雄爭霸。
因為東周雖名存實亡,但是戰國畢竟還是東周的後半段,周禮並不是一無是處。
所以秦王嬴政也就默認了,大臣看中扶蘇心腸好,正義公道。
秦王嬴政厭惡扶蘇過於柔弱,難以繼續掃滅剩餘的諸侯國。擔心其難以完成統一霸業。
當時胡亥三歲,也就是公元前227年,秦國也僅僅滅了韓國和趙國,還有魏、楚、燕、齊。
扶蘇的母親鄭氏,她老家一個遠房表哥,在她未入宮之前,就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宮裏麵就是現在說的,當胡亥生母胡姬外院的保鏢。兩班倒,997。
他知道鄭氏入宮以後,得到機會和她說話。有時公事外出,有時請長假迴家探望。也到鄭氏的老家裏麵,把家裏的事情給鄭氏說,畢竟信箋很難說清。
信箋,箋字都是竹字頭,那年代都刻到,或用墨寫小字到竹簽或者木簽上。
如果寫很長,那信箋的很多卷兒,多少馬車能拉得動?後八輪估計也夠嗆,因為字不可能像圓珠筆或者鋼筆寫那麽小。
這次從家裏休完年假,來見鄭氏,說老家裏麵的事情。後來又說到胡姬買狗的事。
當時胡姬沒有被趙高煽動,胡姬和鄭氏都是一大家人,關係還算不錯。鄭氏的表哥兼職負責訓練這些狗。
因為太多隻了,就建議胡姬送一隻大狗,和一隻小狗給扶蘇。扶蘇是慈善的人,也就沒有推辭。
也不知怎麽搞的,這一大一小狗來了扶蘇這裏以後,貓就不見蹤影了。
眼不見,心不煩。可是胡亥這個孩子,可能是基因突變,要不怎麽胡姬心地還算不錯,兒子胡亥卻是個壞痞子。
這天胡亥聽別人說,扶蘇家的貓迴來了,就闖到扶蘇家,拿小孩玩具,一柄方天畫戟刺貓。
雖說是玩具,也有一定的威力。可哪知道貓一跳,胡亥畢竟不是呂布,這個玩具方天畫戟,狠狠地刺到了廚房範起組長的女兒。
當時他女兒在廚房外麵的走廊裏玩。被刺得痛喊,貓也跑了。範起那天上班前他老婆罵他,他心情不好,在廚房喝了酒,大腦短路,看到女兒被嚇到,就罵了胡亥。
這個胡亥,前有被扶蘇的貓調戲了他心愛的狗,後有被範起組長罵。這個小家夥,心裏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迴去添油加醋一說,這個胡姬竟然興師問罪來了。一時間,鄭氏和扶蘇,田亞月這邊,那邊胡姬胡亥,結了怨。
都是悶得,王宮太小了,跑出去多轉轉,看看景色就沒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