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招收降軍
她不是和親公主嗎?怎麽成女帝了 作者:今天不想上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天殿。
司茗寒著臉看向百官。
百官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說話,現在該怎麽辦,蕭瀟這還是要造反了啊,直接滅掉了朝廷的五萬大軍”司茗冷聲問道。
聞言,百官都是裝死的狀態,誰都沒有開口。
“賈愛卿,你來說說,現在要怎麽辦?”司茗看向賈思衍問道。
賈思衍苦笑一下,他是兵部尚書,推遲不了:“迴娘娘,安華公主滅掉朝廷五萬大軍,造反已經是毋庸置疑,但是安華公主一介女子,造反幹什麽?
微臣覺得他身後應該還有其他人,甚至可能會是其它國家,滅掉朝廷大軍的不一定是安華公主的人,也可能是安華公主將其它國家的軍隊放進了渤海郡”
賈思衍的話剛說完,百官均是點點頭,這個猜測很可能是真的。
不然沒法解釋蕭瀟為何要造反。
他一個女子,難道還想要登基稱帝不成?
“啟稟娘娘,微臣覺得賈大人的猜測應該就是事實,我們應該先查查安華公主背後的人,然後讓他們撤軍,不然就直接開戰”
戶部尚書安傳禮說道。
“查自然要查,這件事情就交給福王去辦吧,諸位愛卿還是想想怎麽處置渤海郡為好,總不可能為了查蕭瀟背後的人而不管渤海郡吧。
本宮的意思是派遣大軍進攻渤海郡,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司茗的聲音之中蘊含著無限的殺意。
“娘娘不可,之前抽調五萬大軍,已經是極限,若是再從其它的邊關抽調大軍,可能會給洽談國家可乘之機。
雖然如今大燕和諸國都是聯姻狀態,但是也很難保證他們不會進攻大華”
禮部尚書郝久華連忙勸道。
大華的軍隊幾乎都在和各國的邊界處鎮守。
若是調動大軍,一定會被其它國家注意到。
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那依郝大人的意思該如何?”司茗剜了一眼郝久華,對郝久華非常的不滿。
郝久華張張嘴,沒有再說什麽。
他哪裏知道要怎麽辦,從始至終,都是皇後在招惹蕭瀟。
現在蕭瀟不過是自保而已。
“既然郝大人沒有更好的辦法,賈愛卿,準備調兵吧,從四大關口各自調迴五萬大軍,集合二十萬大軍,踏平渤海郡,本宮要問問蕭瀟,這十八年,我就是這麽教導她的嗎?”
司茗的語氣充滿了怒意,如果蕭瀟現在在她的身邊,很可能直接被她撕了。
“娘娘且慢,邊關大軍不可妄動,再過一月便是秋收,秋收之時,匈奴人定然南下。
現在大華傾盡全力也才能調集二十萬大軍,但是匈奴人南下之時,至少也是二十多萬的騎兵。
渤海郡絕對擋不住,等渤海郡和匈奴人廝殺之後,娘娘隨便派遣一支軍隊便能將其拿下。
微臣相信,不管蕭瀟身後的人是誰,都不會和匈奴人硬碰硬的。
到時候,他們也會分道揚鑣”吏部尚書陸青鬆突然插話道。
司茗的目光瞬間亮了起來。
是啊。
她都氣糊塗了,將匈奴人忘掉了。
蕭瀟將渤海郡管理得那麽好,還有那麽多的工坊。
匈奴人不可能不惦記。
一旦匈奴人南下,是他們定然會打起來。
當初將蕭瀟的封地選在渤海郡,也是想要借助匈奴人殺掉她而已。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陸青鬆的話不一會兒就得到了百官的讚同,這件事也就這麽定了下來。
。。。。。
戰兇城。
裴戰經過兩日的時間,終於將朝廷的降軍帶到了戰兇城之中。
兩萬多的將士都集中在一處高台的下方。
都在左顧右看,想知道裴戰將他們帶到這裏是為了什麽。
很快,一個中年男子的走到高台上。
降軍之中,不少人都呆住了。
因為台上的人正是紀林,曾經的大華兵馬大元帥。
紀林大聲喊道:“看你們之中一些人的表情,相信你們已經認出我了,沒錯,我是紀林。
我還活著”
“元帥,你不是已經.....”降軍之中,有一男子瞬間老淚縱橫。
紀林望去,笑了笑:“外界傳聞我死了,那還是因為有人想要我死,不死不行,我擋住了一些人的路,所以必須死。
原本我打算當一輩子山賊的,但是在當山賊的時候,我聽說大華出了一個安華公主......,所以我想要見一見安華公主.......。
最後,我就來到了這裏,將這座戰兇城重新建立了起來。
月餘前,將你們帶來的裴戰將軍,深入草原,滅掉了數個部落,拯救了八千餘被匈奴人奴役的百姓。
如果大華還有人能抵抗匈奴,我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安華公主。
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嗎?為曾經戰死的袍澤報仇雪恨,你們敢和匈奴人作戰嗎?”
紀林的話越來越慷慨昂揚,說到最後,直接是怒吼出來的。
“願意,願意”
“願意,願意”
“......”
。。。。。
台上的紀林在怒吼,台下的兩萬多大軍也在怒吼。
看到這一幕,裴戰看向紀林的目光也變得有些不一樣。
這樣的影響力,難怪皇後容不下他。
隻要他活著,皇後就不能真正的掌握著大華的軍隊。
為了滅掉他,甚至讓數十萬大軍陪葬了。
紀林臉上浮現一抹微笑,隨後比劃了一個噤聲的手勢:“你們之前是降軍,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們不是了,”
說著,紀林指著一處營地:“看到那邊了嗎?那是為你們準備好的營地,你們等下就去那邊訓練,然後等待著安排,會有人來將你們劃分開。
你們之中有人會是騎兵,有人會是步兵,弓兵,但是不管你們被分到哪裏,你們都是渤海郡的士兵。
小隊長以上的軍官留下,其餘人去營地,準備訓練,很快就會有人將你們的軍備送來”
紀林一聲令下,大部分人都開始朝著營地的位置走去。
隻有少部分的人站在原地。
紀林也走下了高台。
高台太高,適合人數多的時候,現在隻剩下一些軍官,就不用站得那麽高了。
紀林看向眾人說道:
司茗寒著臉看向百官。
百官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說話,現在該怎麽辦,蕭瀟這還是要造反了啊,直接滅掉了朝廷的五萬大軍”司茗冷聲問道。
聞言,百官都是裝死的狀態,誰都沒有開口。
“賈愛卿,你來說說,現在要怎麽辦?”司茗看向賈思衍問道。
賈思衍苦笑一下,他是兵部尚書,推遲不了:“迴娘娘,安華公主滅掉朝廷五萬大軍,造反已經是毋庸置疑,但是安華公主一介女子,造反幹什麽?
微臣覺得他身後應該還有其他人,甚至可能會是其它國家,滅掉朝廷大軍的不一定是安華公主的人,也可能是安華公主將其它國家的軍隊放進了渤海郡”
賈思衍的話剛說完,百官均是點點頭,這個猜測很可能是真的。
不然沒法解釋蕭瀟為何要造反。
他一個女子,難道還想要登基稱帝不成?
“啟稟娘娘,微臣覺得賈大人的猜測應該就是事實,我們應該先查查安華公主背後的人,然後讓他們撤軍,不然就直接開戰”
戶部尚書安傳禮說道。
“查自然要查,這件事情就交給福王去辦吧,諸位愛卿還是想想怎麽處置渤海郡為好,總不可能為了查蕭瀟背後的人而不管渤海郡吧。
本宮的意思是派遣大軍進攻渤海郡,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司茗的聲音之中蘊含著無限的殺意。
“娘娘不可,之前抽調五萬大軍,已經是極限,若是再從其它的邊關抽調大軍,可能會給洽談國家可乘之機。
雖然如今大燕和諸國都是聯姻狀態,但是也很難保證他們不會進攻大華”
禮部尚書郝久華連忙勸道。
大華的軍隊幾乎都在和各國的邊界處鎮守。
若是調動大軍,一定會被其它國家注意到。
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那依郝大人的意思該如何?”司茗剜了一眼郝久華,對郝久華非常的不滿。
郝久華張張嘴,沒有再說什麽。
他哪裏知道要怎麽辦,從始至終,都是皇後在招惹蕭瀟。
現在蕭瀟不過是自保而已。
“既然郝大人沒有更好的辦法,賈愛卿,準備調兵吧,從四大關口各自調迴五萬大軍,集合二十萬大軍,踏平渤海郡,本宮要問問蕭瀟,這十八年,我就是這麽教導她的嗎?”
司茗的語氣充滿了怒意,如果蕭瀟現在在她的身邊,很可能直接被她撕了。
“娘娘且慢,邊關大軍不可妄動,再過一月便是秋收,秋收之時,匈奴人定然南下。
現在大華傾盡全力也才能調集二十萬大軍,但是匈奴人南下之時,至少也是二十多萬的騎兵。
渤海郡絕對擋不住,等渤海郡和匈奴人廝殺之後,娘娘隨便派遣一支軍隊便能將其拿下。
微臣相信,不管蕭瀟身後的人是誰,都不會和匈奴人硬碰硬的。
到時候,他們也會分道揚鑣”吏部尚書陸青鬆突然插話道。
司茗的目光瞬間亮了起來。
是啊。
她都氣糊塗了,將匈奴人忘掉了。
蕭瀟將渤海郡管理得那麽好,還有那麽多的工坊。
匈奴人不可能不惦記。
一旦匈奴人南下,是他們定然會打起來。
當初將蕭瀟的封地選在渤海郡,也是想要借助匈奴人殺掉她而已。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陸青鬆的話不一會兒就得到了百官的讚同,這件事也就這麽定了下來。
。。。。。
戰兇城。
裴戰經過兩日的時間,終於將朝廷的降軍帶到了戰兇城之中。
兩萬多的將士都集中在一處高台的下方。
都在左顧右看,想知道裴戰將他們帶到這裏是為了什麽。
很快,一個中年男子的走到高台上。
降軍之中,不少人都呆住了。
因為台上的人正是紀林,曾經的大華兵馬大元帥。
紀林大聲喊道:“看你們之中一些人的表情,相信你們已經認出我了,沒錯,我是紀林。
我還活著”
“元帥,你不是已經.....”降軍之中,有一男子瞬間老淚縱橫。
紀林望去,笑了笑:“外界傳聞我死了,那還是因為有人想要我死,不死不行,我擋住了一些人的路,所以必須死。
原本我打算當一輩子山賊的,但是在當山賊的時候,我聽說大華出了一個安華公主......,所以我想要見一見安華公主.......。
最後,我就來到了這裏,將這座戰兇城重新建立了起來。
月餘前,將你們帶來的裴戰將軍,深入草原,滅掉了數個部落,拯救了八千餘被匈奴人奴役的百姓。
如果大華還有人能抵抗匈奴,我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安華公主。
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嗎?為曾經戰死的袍澤報仇雪恨,你們敢和匈奴人作戰嗎?”
紀林的話越來越慷慨昂揚,說到最後,直接是怒吼出來的。
“願意,願意”
“願意,願意”
“......”
。。。。。
台上的紀林在怒吼,台下的兩萬多大軍也在怒吼。
看到這一幕,裴戰看向紀林的目光也變得有些不一樣。
這樣的影響力,難怪皇後容不下他。
隻要他活著,皇後就不能真正的掌握著大華的軍隊。
為了滅掉他,甚至讓數十萬大軍陪葬了。
紀林臉上浮現一抹微笑,隨後比劃了一個噤聲的手勢:“你們之前是降軍,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們不是了,”
說著,紀林指著一處營地:“看到那邊了嗎?那是為你們準備好的營地,你們等下就去那邊訓練,然後等待著安排,會有人來將你們劃分開。
你們之中有人會是騎兵,有人會是步兵,弓兵,但是不管你們被分到哪裏,你們都是渤海郡的士兵。
小隊長以上的軍官留下,其餘人去營地,準備訓練,很快就會有人將你們的軍備送來”
紀林一聲令下,大部分人都開始朝著營地的位置走去。
隻有少部分的人站在原地。
紀林也走下了高台。
高台太高,適合人數多的時候,現在隻剩下一些軍官,就不用站得那麽高了。
紀林看向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