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涼來使
大魏駙馬:我氣人能變強 作者:禦楓無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驚聞北涼求和使,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別看戶部侍郎這隻是一個二品的職位,但是能掌控朝廷國庫的出入,權力可謂不小。
無論是張庭安的文官集團,還是來自世家的官員,都想要盡可能地拿下這個侍郎。
“趙要,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令王安峰為戶部侍郎……”
“欽此!”
百官聽到魏帝已經擬好了聖旨,分明是已經確定好了人選,紛紛好奇是誰摘到了果子。
沒想到,竟然是王家的人。
魏帝不是已經對世家勢力宣戰了嗎?
不動他們的官員就很好了,怎麽還給人家這麽好的位置。
難道……
其他氏族的官員,都狐疑地看了看來自王氏一族的官員,眼中盡是對他們的懷疑。
能讓魏帝這麽慷慨的給出這位置,那就有很大可能,這王氏一族暗中撕毀盟約,靠向了皇帝。
“王大人……”
“還不領旨謝恩!”
王安峰現在隻感覺如芒在背,聽到趙要的聲音,便抬頭看向了他手中那道燙手的山芋。
這要是接下了,不就是承認了,王家靠向了皇帝。
這個位置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周家李家就是憑借著戶部的資源,短短幾年躍升到了世家前二。
可想而知,要是王家能得到……
“微臣領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大人可拿好了。”
趙要將手中的聖旨放在了王安峰的手中,眼底深處閃過了一道譏諷的冷笑之意。
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辦完事的蕭鴻禎,一臉輕鬆地問道:“諸位可還有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就在這時,鴻臚寺卿夏河走了出來,他手裏的這件事,還真得等到現在才來說。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夏河,你這些日子才剛迴京吧。”
“臣於昨日迴京,謝陛下厚愛。”
“有什麽事,講吧。”
“稟告大魏皇帝陛下,北涼遣派使臣來請和,此次使臣隊伍將於明日到達京城。”
滿朝文武頓時議論紛紛,這北涼蠻子曆來狼子野心,怎麽這次竟然一改以前的風格。
“陛下,北涼素來以兇狠好鬥著稱,小心有詐!”
“陛下,北涼能夠來求和,肯定是畏於大魏之勢,可讓其稱臣納貢,成為我朝屬國。”
“他們派使臣來,恐怕沒這麽簡單吧。”
蕭鴻禎一聽到北涼竟然派了使臣過來求和,腦子裏第一個想法就是緩兵之計。
與林鎮南幾位心腹大臣對視一眼後,心裏都明白大家都要同樣的擔憂,恐戰事又將興起。
“說說他們的意思。”蕭鴻禎淡漠地說道。
“北涼大汗阿氏那沙畢,特向大魏皇帝陛下問好,兩國相戰已久,百姓苦於生計……”
“北涼特遣返俘虜五千餘名,向我大魏朝貢一千牛,一千羊……”
夏河繼續念著手裏,阿氏那沙畢送過來的請和書,上麵寫著這次他來請和的條件。
看起來,北涼此次有向大魏請和的誠意。
堂下的林楓卻是一臉奇怪,這等手段和場麵,就跟前世某段曆史,是極為的相似。
不得不讓他懷疑,這阿氏那沙畢是不是也是穿越的。
不過一想起這沙畢被自己射斷了一條手臂,倒也能這裏確定他並不是穿越者。
連金手指都沒有,那肯定不是了。
蕭鴻禎向百官問道:“諸位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為,既然北涼有求和之意,不如就此將他們納為屬國,豈不樂哉。”
逃過一劫的李誌遠,現在就想要挽迴蕭鴻禎心中對李氏的偏見,上前做出表示。
林鎮南對他的言論,卻是不以為然,隻見他上前一步拱手正聲說道:
“陛下,微臣以為,北涼此次進京朝貢。”
“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北涼素來野蠻兇殘,對我大魏更是虎視眈眈。”
“此時求和,意圖不明。”
作為武將之首的鎮南王,表達了自己的揣測,他也是一位身經百戰之將。
自然懂得兵法中,那些爾虞我詐之術。
“夏河。”
“臣在。”
“朕命你鴻臚寺早做準備,接待北涼使臣團,不要失了大魏的禮數。”
“微臣遵旨。”
如今,蕭鴻禎覺得還是見招拆招的好。
蘭州一役,阿氏那沙連當場戰死,阿氏那沙畢少了一條胳膊,北涼大軍以慘敗收場。
十五萬北涼大軍,被三萬鎮甲軍殺得潰不成軍,已經成為了兵史上的一段奇談。
這般戰力,也震懾住了北境各個牧族部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不敢輕舉妄動。
一盤散沙的北境部族,現在就是個充滿窟窿的木桶,隻要大魏發起戰爭,那將是勢如破竹。
蕭鴻禎明眼就看出,這是北涼的緩兵之計。
若是換在平時的鼎盛之期,他肯定是不會放過這般消滅北涼的絕好機會。
可現在蕭鴻禎還必須鎮住這國內的世家,免得自己後院起火,被兩相夾攻。
“仗打輸了才知道求和,那要是贏了,不得把我們都當成兩腳羊了?”
“這些畜生屠我大魏子民的時候,怎麽就沒有想過有這樣的一天呢?”
“現在來求和,都不知道安的什麽鬼心思。”
林楓發出了慢悠悠的吐槽聲,不停迴蕩在金鑾殿上,引來了百官的目光。
蕭鴻禎也聽出了林楓話中的警示,他嘴角竟是露出了一道意味深長的笑意。
“黃口小兒,休得胡言亂語!”
“陛下,如今大魏國力尚弱,不宜起戰啊。”
“而且北涼那邊將擄掠的大魏子民,都給送迴來了,可見其求和之誠意。”
“望陛下三思啊。”
阿氏那沙畢這招遣送迴擄掠的大魏子民,確實是有點高明,讓蕭鴻禎都有些動搖了。
不說其他的,就說這些送迴來的大魏子民,你身為大魏皇帝,換還是不換。
不換,那可就失了民心,激了民意。
“嗬嗬,把人質送迴,倒是他有理了?”林楓冷笑道。
“……”
李誌遠聞言並也沒有再做出迴應,隻是俯身等待皇帝對他提議的迴應。
蕭鴻禎最後就讓李誌遠,配合夏河,一起去鴻臚寺做好接待使臣團的事情。
鎮南王府,靜心堂。
魏帝宣布退朝後,林鎮南就帶著林楓,一路趕迴了林府內,進了這靜心堂中。
“北涼使臣此次進京,恐怕沒那麽簡單。”
“這還用說?猜都猜到了。”
聽著林鎮南那猜疑的結論,林楓直接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懟迴了一句。
【怨念值】+1……
還是這便宜老爹的羊毛更好薅啊……
“陛下昨晚說了,北境那邊傳來密報,阿氏那沙畢又聚集了五萬大軍。”
“隻不過現在,他還需要鎮壓住其他不服的部族。”
“為了避免我大魏趁亂出擊,所以這次他才想遣派使臣來穩住我們。”
北境除了荒蕪的隔壁,就是一覽無垠的草原,裏麵都生存著大大小小的部落。
想要統一草原,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尤其是蘭州一戰,阿氏那兄弟兵敗如山,在北境的威望已經是大受打擊。
自然就有不少強大的部族,對他們有不服之心。
“我看啊,不出十天半個月,邊境得危險咯。”
林楓倒是顯得一身輕鬆,愜意地躺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塊糕點就往嘴裏塞去。
看得林鎮南是一陣的搖頭加無奈,不過他還是有一番交代讓林楓去做。
“明日北涼使臣團進京,你去看看他們的底細。”
“哦,知道了。”
這段時間,林鎮南倒是看出來了,自己這傻兒子其實並不傻,反而觀察力還不錯。
讓他明天去鴻臚寺外麵,看看北涼使臣團的底細,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
日月輪轉,晨陽普照。
天京城鴻臚寺前,身穿莊重官服的李誌遠和夏河,帶著人早就守候使臣團的到來。
林楓一大早就被林九給叫醒,手裏拿著一塊油餅,睡眼朦朧地出現在附近街頭。
哢嚓!
就像是在咬一塊肉一樣,林楓啃了一口手中油餅。
他見到了走在使臣團隊伍前,那些被遣送迴來的大魏子民們,眼中閃過道道寒芒。
就連夏河看到這一幕,放在背後的手都握得很緊。
“北涼使臣團長,耶魯齊希,前來……”
“請。”
整個北涼使臣團被請進了鴻臚寺中,隻留下了外麵這一群不知所措的可憐人。
此時,鴻臚寺的衛兵這才上前,幫這些人解開了手中的繩子,送去了身上的枷鎖。
林楓一眼看去,這些被送迴來的大魏子民中,都是婦女和孩子,沒有男人的存在。
他的心就像是被什麽撞到了一般,喃喃自語道:
“這個仇,算是結下了。”
“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的話,我幫你們報的。”
要知道北境人俘獲奴隸的原則,那便是男人幾乎沒有生還下來的可能性。
兒童身高若是超過車軲轆,也得被當場斬殺。
李誌遠帶來的戶部官員,正在現場緊鑼密鼓地將被送迴來的大魏百姓送去安置。
登記入冊之後,沒有親人的,就發了些幹糧和衣物,送到城外搭建的營帳。
林楓還發現了那些被送迴來的女人們,她們神情呆滯木然,毫無一絲生氣可言。
這是經受過多大的折磨,才變得如今這樣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是你們,替這個國家,受了難啊……”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別看戶部侍郎這隻是一個二品的職位,但是能掌控朝廷國庫的出入,權力可謂不小。
無論是張庭安的文官集團,還是來自世家的官員,都想要盡可能地拿下這個侍郎。
“趙要,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令王安峰為戶部侍郎……”
“欽此!”
百官聽到魏帝已經擬好了聖旨,分明是已經確定好了人選,紛紛好奇是誰摘到了果子。
沒想到,竟然是王家的人。
魏帝不是已經對世家勢力宣戰了嗎?
不動他們的官員就很好了,怎麽還給人家這麽好的位置。
難道……
其他氏族的官員,都狐疑地看了看來自王氏一族的官員,眼中盡是對他們的懷疑。
能讓魏帝這麽慷慨的給出這位置,那就有很大可能,這王氏一族暗中撕毀盟約,靠向了皇帝。
“王大人……”
“還不領旨謝恩!”
王安峰現在隻感覺如芒在背,聽到趙要的聲音,便抬頭看向了他手中那道燙手的山芋。
這要是接下了,不就是承認了,王家靠向了皇帝。
這個位置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周家李家就是憑借著戶部的資源,短短幾年躍升到了世家前二。
可想而知,要是王家能得到……
“微臣領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大人可拿好了。”
趙要將手中的聖旨放在了王安峰的手中,眼底深處閃過了一道譏諷的冷笑之意。
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辦完事的蕭鴻禎,一臉輕鬆地問道:“諸位可還有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就在這時,鴻臚寺卿夏河走了出來,他手裏的這件事,還真得等到現在才來說。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夏河,你這些日子才剛迴京吧。”
“臣於昨日迴京,謝陛下厚愛。”
“有什麽事,講吧。”
“稟告大魏皇帝陛下,北涼遣派使臣來請和,此次使臣隊伍將於明日到達京城。”
滿朝文武頓時議論紛紛,這北涼蠻子曆來狼子野心,怎麽這次竟然一改以前的風格。
“陛下,北涼素來以兇狠好鬥著稱,小心有詐!”
“陛下,北涼能夠來求和,肯定是畏於大魏之勢,可讓其稱臣納貢,成為我朝屬國。”
“他們派使臣來,恐怕沒這麽簡單吧。”
蕭鴻禎一聽到北涼竟然派了使臣過來求和,腦子裏第一個想法就是緩兵之計。
與林鎮南幾位心腹大臣對視一眼後,心裏都明白大家都要同樣的擔憂,恐戰事又將興起。
“說說他們的意思。”蕭鴻禎淡漠地說道。
“北涼大汗阿氏那沙畢,特向大魏皇帝陛下問好,兩國相戰已久,百姓苦於生計……”
“北涼特遣返俘虜五千餘名,向我大魏朝貢一千牛,一千羊……”
夏河繼續念著手裏,阿氏那沙畢送過來的請和書,上麵寫著這次他來請和的條件。
看起來,北涼此次有向大魏請和的誠意。
堂下的林楓卻是一臉奇怪,這等手段和場麵,就跟前世某段曆史,是極為的相似。
不得不讓他懷疑,這阿氏那沙畢是不是也是穿越的。
不過一想起這沙畢被自己射斷了一條手臂,倒也能這裏確定他並不是穿越者。
連金手指都沒有,那肯定不是了。
蕭鴻禎向百官問道:“諸位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為,既然北涼有求和之意,不如就此將他們納為屬國,豈不樂哉。”
逃過一劫的李誌遠,現在就想要挽迴蕭鴻禎心中對李氏的偏見,上前做出表示。
林鎮南對他的言論,卻是不以為然,隻見他上前一步拱手正聲說道:
“陛下,微臣以為,北涼此次進京朝貢。”
“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北涼素來野蠻兇殘,對我大魏更是虎視眈眈。”
“此時求和,意圖不明。”
作為武將之首的鎮南王,表達了自己的揣測,他也是一位身經百戰之將。
自然懂得兵法中,那些爾虞我詐之術。
“夏河。”
“臣在。”
“朕命你鴻臚寺早做準備,接待北涼使臣團,不要失了大魏的禮數。”
“微臣遵旨。”
如今,蕭鴻禎覺得還是見招拆招的好。
蘭州一役,阿氏那沙連當場戰死,阿氏那沙畢少了一條胳膊,北涼大軍以慘敗收場。
十五萬北涼大軍,被三萬鎮甲軍殺得潰不成軍,已經成為了兵史上的一段奇談。
這般戰力,也震懾住了北境各個牧族部落,讓他們在短時間內,不敢輕舉妄動。
一盤散沙的北境部族,現在就是個充滿窟窿的木桶,隻要大魏發起戰爭,那將是勢如破竹。
蕭鴻禎明眼就看出,這是北涼的緩兵之計。
若是換在平時的鼎盛之期,他肯定是不會放過這般消滅北涼的絕好機會。
可現在蕭鴻禎還必須鎮住這國內的世家,免得自己後院起火,被兩相夾攻。
“仗打輸了才知道求和,那要是贏了,不得把我們都當成兩腳羊了?”
“這些畜生屠我大魏子民的時候,怎麽就沒有想過有這樣的一天呢?”
“現在來求和,都不知道安的什麽鬼心思。”
林楓發出了慢悠悠的吐槽聲,不停迴蕩在金鑾殿上,引來了百官的目光。
蕭鴻禎也聽出了林楓話中的警示,他嘴角竟是露出了一道意味深長的笑意。
“黃口小兒,休得胡言亂語!”
“陛下,如今大魏國力尚弱,不宜起戰啊。”
“而且北涼那邊將擄掠的大魏子民,都給送迴來了,可見其求和之誠意。”
“望陛下三思啊。”
阿氏那沙畢這招遣送迴擄掠的大魏子民,確實是有點高明,讓蕭鴻禎都有些動搖了。
不說其他的,就說這些送迴來的大魏子民,你身為大魏皇帝,換還是不換。
不換,那可就失了民心,激了民意。
“嗬嗬,把人質送迴,倒是他有理了?”林楓冷笑道。
“……”
李誌遠聞言並也沒有再做出迴應,隻是俯身等待皇帝對他提議的迴應。
蕭鴻禎最後就讓李誌遠,配合夏河,一起去鴻臚寺做好接待使臣團的事情。
鎮南王府,靜心堂。
魏帝宣布退朝後,林鎮南就帶著林楓,一路趕迴了林府內,進了這靜心堂中。
“北涼使臣此次進京,恐怕沒那麽簡單。”
“這還用說?猜都猜到了。”
聽著林鎮南那猜疑的結論,林楓直接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懟迴了一句。
【怨念值】+1……
還是這便宜老爹的羊毛更好薅啊……
“陛下昨晚說了,北境那邊傳來密報,阿氏那沙畢又聚集了五萬大軍。”
“隻不過現在,他還需要鎮壓住其他不服的部族。”
“為了避免我大魏趁亂出擊,所以這次他才想遣派使臣來穩住我們。”
北境除了荒蕪的隔壁,就是一覽無垠的草原,裏麵都生存著大大小小的部落。
想要統一草原,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尤其是蘭州一戰,阿氏那兄弟兵敗如山,在北境的威望已經是大受打擊。
自然就有不少強大的部族,對他們有不服之心。
“我看啊,不出十天半個月,邊境得危險咯。”
林楓倒是顯得一身輕鬆,愜意地躺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塊糕點就往嘴裏塞去。
看得林鎮南是一陣的搖頭加無奈,不過他還是有一番交代讓林楓去做。
“明日北涼使臣團進京,你去看看他們的底細。”
“哦,知道了。”
這段時間,林鎮南倒是看出來了,自己這傻兒子其實並不傻,反而觀察力還不錯。
讓他明天去鴻臚寺外麵,看看北涼使臣團的底細,倒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
日月輪轉,晨陽普照。
天京城鴻臚寺前,身穿莊重官服的李誌遠和夏河,帶著人早就守候使臣團的到來。
林楓一大早就被林九給叫醒,手裏拿著一塊油餅,睡眼朦朧地出現在附近街頭。
哢嚓!
就像是在咬一塊肉一樣,林楓啃了一口手中油餅。
他見到了走在使臣團隊伍前,那些被遣送迴來的大魏子民們,眼中閃過道道寒芒。
就連夏河看到這一幕,放在背後的手都握得很緊。
“北涼使臣團長,耶魯齊希,前來……”
“請。”
整個北涼使臣團被請進了鴻臚寺中,隻留下了外麵這一群不知所措的可憐人。
此時,鴻臚寺的衛兵這才上前,幫這些人解開了手中的繩子,送去了身上的枷鎖。
林楓一眼看去,這些被送迴來的大魏子民中,都是婦女和孩子,沒有男人的存在。
他的心就像是被什麽撞到了一般,喃喃自語道:
“這個仇,算是結下了。”
“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的話,我幫你們報的。”
要知道北境人俘獲奴隸的原則,那便是男人幾乎沒有生還下來的可能性。
兒童身高若是超過車軲轆,也得被當場斬殺。
李誌遠帶來的戶部官員,正在現場緊鑼密鼓地將被送迴來的大魏百姓送去安置。
登記入冊之後,沒有親人的,就發了些幹糧和衣物,送到城外搭建的營帳。
林楓還發現了那些被送迴來的女人們,她們神情呆滯木然,毫無一絲生氣可言。
這是經受過多大的折磨,才變得如今這樣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是你們,替這個國家,受了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