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妖星作祟
大魏駙馬:我氣人能變強 作者:禦楓無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子腳下生鬼怪,
道破妖星將亂世。
……
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周氏餘孽翻起來的浪潮,就被林楓鹽司給強行地鎮了下來。
本來以為可以席卷整個大魏的亂局,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被掐滅在了源頭,翻不起大浪。
“哈哈哈……”
“好,這個林楓,果然是個能臣!”
“還是朕選的好啊。”
皇城清心殿內,蕭鴻禎看了隱龍衛報上來的奏折,就看到了林楓派出去的人所做之事。
開鹽司,鑄鹽場,製精鹽,滿鹽倉。
幹脆利落,令人咋舌。
蕭鴻禎倒是對林楓這些人心生興趣,他是怎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培養出這麽一幫人才的。
“恭喜陛下,如今天下鹽業已定,官家鹽司可稱為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了。”
張庭安上前拱手恭賀,他臉色也輕快了不少,國庫不再虧空,他這個宰相的壓力也就小了。
不過,監察寺劉喜在此時,卻呈上了一封奏折,他說道:
“陛下,如今京城怪事頻發,坊間傳聞,似有妖孽橫行。”
“哼!無稽之談,怪力亂神罷了。”
張庭安等文官雖說是冷言不屑,可他們眼中也透露出了擔憂之色,顯然口不對心。
蕭鴻禎逐鹿中原,問鼎天下,自然不會相信有什麽鬼神,敢在京城裏攪弄風雲。
怕就怕在,民心可愚。
魏帝合上了手中的奏折,便說道:“劉喜,究竟是何事,都給諸位說說吧。”
劉喜就把整件事情給在場的人說來:
“前夜子時,有百姓看見,某家院中有無腳漂浮之人影。”
“昨日午時,街邊有人瘋言瘋語,喚天下妖起。”
“昨夜子時,我監察寺有人親眼見到,人頭分離還能重合。”
……
蕭鴻禎這幾位心腹大臣,聽著劉喜的述說,就隻感覺這清心殿內憑空出現一股透骨的寒氣。
他們都有預感,京城又要出事了。
“趙要,一初那邊是否有消息?”魏帝還是想看看隱龍衛那邊的調查結果。
“陛下,這是密報。”
魏帝打開密折看了一眼,就又合上了,他似乎很是頭疼地閉上了眼睛,沉思了起來。
在場的幾位大臣也在思索著對策。
過了一會,蕭鴻禎無端地冷笑了起來,將陳一初的密折內容,說給了在場的人。
“臨近封王大典,坊間有怪事頻發,如僧侶施布善德,道士城外抓鬼,妖風掠人。”
“更有謠傳,朕封林鎮南為王,是逆天之舉。”
“都是亂臣賊子!該殺!”
砰!
蕭鴻禎心中殺意已然到了鼎盛之勢。
君權天授,民間也就更加相信鬼神之說,如今更是有人想要利用這般道理,向魏帝施壓。
那目的就顯而易見了。
畢竟,封王之期將至,蕭鴻禎非常看重此次大典,這意味著他對軍隊的控製,將更上一層。
“嗬,恐怕他們就是為了這封王大典的。”
“天降妖孽……”
蕭鴻禎打天下的時候什麽沒遇過,當初他打入天京時,還有妖道說他沒有帝星之命呢。
現在估計墳頭草都得高過樹了吧。
如今大魏群狼環伺,北境又開始不安定了起來,蕭鴻禎現在就是想要整合軍力。
可有些人就是不想看到,魏帝變得更強大的樣子。
張庭安心中一動,便上前拱手提議道:“陛下,咱們可將計就計,給他們來個……”
入夜,一抹白色落下。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寒風席卷了大魏整個北部,林楓正待在自家書房裏欣賞屋外雪景。
“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雪。”
沒錯,林楓前世就是妥妥的南方人,看見外麵忽然下雪了,那是叫一個興奮。
要不是侍女說還不是玩雪的時候,林楓早就蹦躂到外麵,倒騰起那潔白的雪花了。
“世子,您早點歇息吧,明天就是冊封大典了。”
“對啊……明天又是一場風啊……”
侍女們不懂林楓在說什麽,隻是覺得他在做一個感歎罷了,都沒有在意紛紛退下去了。
林楓凝視那飄滿雪花的黑幕,眼神中卻多出了一絲玩味。
翌日,京城張燈結彩。
皇宮前,禮部的人已經在這裏搭建了一處大典禮台,為的就是給林鎮南封王之用。
長平街兩旁都站滿了人,天京城內的其他地方,都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情況。
本是喜慶歡唿的氣氛,現在卻是變得冷清了起來。
典禮台下的高子晉,都能看到百姓的眼神中,沒有喜悅,而是帶著憂愁的幽光。
“吉時已到,大典開始!”
“陛下駕到!”
魏帝一身威嚴龍袍,緩緩走到了禮台中央,臉色莊重,眼神嚴肅地直視城門口。
林鎮南便是要從那裏,走向這個大典禮台。
“鎮國公到!”趙要扯著嗓子喊道。
身穿玄甲,手持銀槍,林鎮南策馬到了城門口,便下馬卸甲繳械,行著虎步往禮台走去。
林楓亦是跟在林鎮南的身後,他一入城就感受到了,兩邊百姓的目光帶著不對勁的眼神。
“微臣林鎮南(林楓),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魏帝發出了莊嚴的聲音。
“趙要,宣旨。”
趙要聞言趕忙走前幾步,舉起了手中的黃綢聖旨,對著台下的方向,大聲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鎮國公林鎮南,上忠於朝廷,下體恤百姓,為大魏征戰十餘年,戰功累碩。”
“前有開國之功,後有敗北涼之兵。”
“朕深感欣慰,特冊封林鎮南為鎮南王,世襲罔替。”
“欽此!”
趙要話音剛落,大典禮樂奏起。
可就在這時,長平街兩旁百姓的隊伍中卻出現了一陣騷動,蕭鴻禎也看到了這般異動。
周圍樓宇上的隱龍衛見狀,紛紛將手中的弩箭,朝著異動的方向瞄準了過去。
“住手!”
“全都給老道停下!”
“你們勿要逆天!”
百姓隊伍中分出了一條通道,就有幾名身穿青衣道袍的白須老道從人群走了出來。
帶頭的是一名童顏鶴發的老道士,他走到了大典禮台下,擋在了林鎮南的跟前。
“皇帝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大膽!爾等是想亂我朝綱不成!來人!”
“在!”
蕭鴻禎可不會放任這些人來搗亂,就打算下令讓禁衛軍,將這幾個老道給叉出去。
可是,後麵的百姓可就不肯了。
人群中喊聲陣陣,頗有一股民聲鼎沸之相。
“那可是玄清道長,昨日我還看到他在城裏捉妖來著。”
“哦對,還有那是紫明道長,我也親眼看到他,半夜將一頭厲鬼當場劈滅!”
“沒錯,他們出來說話,肯定是有原因的。”
“陛下,就讓道長說說吧。”
“是啊皇帝陛下,可得給人說話的機會。”
整條長平街上的百姓,都在向魏帝請願,給那幾位老道闡述打斷大典的原因。
護衛長平街兩旁的百姓,都在衝擊禁衛軍圍成的人牆。
蕭鴻禎迫於民意,怒目凝視了那玄清老道一會後,冷聲說道:
“朕倒要看看你這牛鼻子,還能說出什麽來。”
“鎮南,得委屈你了。”
眾目睽睽之下,蕭鴻禎還不能當眾強行把這老道給叉出去,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陛下,這等小事,臣問心無愧,何需動怒。”
“微臣起於微末,但曆經沙場風雨,怎麽可能會被宵小之輩嚇退,此乃無稽之談。”
林鎮南站起來拱手說道,林楓也在後麵冷眼看著這場鬧劇,心思也在快速地旋轉起來。
前世林楓對於古道教倒是了解不少,甚至還比這異世的道教還要再深奧不知何幾。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啊,那是空心法師!他昨天可是……”
人群中,又走出了一名身穿僧袍的老和尚,周圍也有百姓認出了他,便高聲歡唿。
林楓將一切都盡收眼底,暗道這下終於粉墨登場了。
正所謂,釋道本一家,原意說的根本理念是將人從心向善,可現在這幫人,卻是蛇鼠一窩。
當然,林楓也不像魏帝一樣,手底下有情報機構,都沒有聽過大魏中還有這麽些人的存在。
不管在什麽地方,都有善惡之人的存在。
那老道對剛來的老和尚視而不見,隻是繼續作揖說道:“貧道乃天白山上一潛修之士。”
“隱居深山已有三十載,前觀星象得知天機,發現有妖星降臨神州大地,禍亂天下。”
“如今大魏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天下衍生劫難。”
“貧道不肯世人再受苦難,便召集幾位同道,入世救人。”
玄清老道剛剛一副悲天憫人、慈悲為懷的臉色,轉眼間又變成了一副惋惜哀歎的神情。
“鎮國公有功於天下,有恩於世人,可終究還是造了太大的殺孽,實在有違天和。”
“故而上蒼震怒,降臨劫難於京城,致使妖魔鬼怪現身在這繁華之地,襲擾黎明百姓。”
“要想保證大魏永世昌盛,還需以鎮國公一家之命,來平息上蒼之怒,還清明於天下。”
玄清老道說的可謂是有理有據,每句話都像是為百姓著想,神情樣貌似是謫仙一般。
要不是場合不對,林楓都想上去給他一腳。
什麽狗屁邏輯,也就底下那些沒文化的老百姓會聽進去。
魏帝身後那些文武百官,都帶著驚疑的目光地緊盯玄清老道。
道破妖星將亂世。
……
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周氏餘孽翻起來的浪潮,就被林楓鹽司給強行地鎮了下來。
本來以為可以席卷整個大魏的亂局,就這麽悄無聲息地被掐滅在了源頭,翻不起大浪。
“哈哈哈……”
“好,這個林楓,果然是個能臣!”
“還是朕選的好啊。”
皇城清心殿內,蕭鴻禎看了隱龍衛報上來的奏折,就看到了林楓派出去的人所做之事。
開鹽司,鑄鹽場,製精鹽,滿鹽倉。
幹脆利落,令人咋舌。
蕭鴻禎倒是對林楓這些人心生興趣,他是怎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培養出這麽一幫人才的。
“恭喜陛下,如今天下鹽業已定,官家鹽司可稱為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了。”
張庭安上前拱手恭賀,他臉色也輕快了不少,國庫不再虧空,他這個宰相的壓力也就小了。
不過,監察寺劉喜在此時,卻呈上了一封奏折,他說道:
“陛下,如今京城怪事頻發,坊間傳聞,似有妖孽橫行。”
“哼!無稽之談,怪力亂神罷了。”
張庭安等文官雖說是冷言不屑,可他們眼中也透露出了擔憂之色,顯然口不對心。
蕭鴻禎逐鹿中原,問鼎天下,自然不會相信有什麽鬼神,敢在京城裏攪弄風雲。
怕就怕在,民心可愚。
魏帝合上了手中的奏折,便說道:“劉喜,究竟是何事,都給諸位說說吧。”
劉喜就把整件事情給在場的人說來:
“前夜子時,有百姓看見,某家院中有無腳漂浮之人影。”
“昨日午時,街邊有人瘋言瘋語,喚天下妖起。”
“昨夜子時,我監察寺有人親眼見到,人頭分離還能重合。”
……
蕭鴻禎這幾位心腹大臣,聽著劉喜的述說,就隻感覺這清心殿內憑空出現一股透骨的寒氣。
他們都有預感,京城又要出事了。
“趙要,一初那邊是否有消息?”魏帝還是想看看隱龍衛那邊的調查結果。
“陛下,這是密報。”
魏帝打開密折看了一眼,就又合上了,他似乎很是頭疼地閉上了眼睛,沉思了起來。
在場的幾位大臣也在思索著對策。
過了一會,蕭鴻禎無端地冷笑了起來,將陳一初的密折內容,說給了在場的人。
“臨近封王大典,坊間有怪事頻發,如僧侶施布善德,道士城外抓鬼,妖風掠人。”
“更有謠傳,朕封林鎮南為王,是逆天之舉。”
“都是亂臣賊子!該殺!”
砰!
蕭鴻禎心中殺意已然到了鼎盛之勢。
君權天授,民間也就更加相信鬼神之說,如今更是有人想要利用這般道理,向魏帝施壓。
那目的就顯而易見了。
畢竟,封王之期將至,蕭鴻禎非常看重此次大典,這意味著他對軍隊的控製,將更上一層。
“嗬,恐怕他們就是為了這封王大典的。”
“天降妖孽……”
蕭鴻禎打天下的時候什麽沒遇過,當初他打入天京時,還有妖道說他沒有帝星之命呢。
現在估計墳頭草都得高過樹了吧。
如今大魏群狼環伺,北境又開始不安定了起來,蕭鴻禎現在就是想要整合軍力。
可有些人就是不想看到,魏帝變得更強大的樣子。
張庭安心中一動,便上前拱手提議道:“陛下,咱們可將計就計,給他們來個……”
入夜,一抹白色落下。
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寒風席卷了大魏整個北部,林楓正待在自家書房裏欣賞屋外雪景。
“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雪。”
沒錯,林楓前世就是妥妥的南方人,看見外麵忽然下雪了,那是叫一個興奮。
要不是侍女說還不是玩雪的時候,林楓早就蹦躂到外麵,倒騰起那潔白的雪花了。
“世子,您早點歇息吧,明天就是冊封大典了。”
“對啊……明天又是一場風啊……”
侍女們不懂林楓在說什麽,隻是覺得他在做一個感歎罷了,都沒有在意紛紛退下去了。
林楓凝視那飄滿雪花的黑幕,眼神中卻多出了一絲玩味。
翌日,京城張燈結彩。
皇宮前,禮部的人已經在這裏搭建了一處大典禮台,為的就是給林鎮南封王之用。
長平街兩旁都站滿了人,天京城內的其他地方,都出現了萬人空巷的情況。
本是喜慶歡唿的氣氛,現在卻是變得冷清了起來。
典禮台下的高子晉,都能看到百姓的眼神中,沒有喜悅,而是帶著憂愁的幽光。
“吉時已到,大典開始!”
“陛下駕到!”
魏帝一身威嚴龍袍,緩緩走到了禮台中央,臉色莊重,眼神嚴肅地直視城門口。
林鎮南便是要從那裏,走向這個大典禮台。
“鎮國公到!”趙要扯著嗓子喊道。
身穿玄甲,手持銀槍,林鎮南策馬到了城門口,便下馬卸甲繳械,行著虎步往禮台走去。
林楓亦是跟在林鎮南的身後,他一入城就感受到了,兩邊百姓的目光帶著不對勁的眼神。
“微臣林鎮南(林楓),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魏帝發出了莊嚴的聲音。
“趙要,宣旨。”
趙要聞言趕忙走前幾步,舉起了手中的黃綢聖旨,對著台下的方向,大聲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鎮國公林鎮南,上忠於朝廷,下體恤百姓,為大魏征戰十餘年,戰功累碩。”
“前有開國之功,後有敗北涼之兵。”
“朕深感欣慰,特冊封林鎮南為鎮南王,世襲罔替。”
“欽此!”
趙要話音剛落,大典禮樂奏起。
可就在這時,長平街兩旁百姓的隊伍中卻出現了一陣騷動,蕭鴻禎也看到了這般異動。
周圍樓宇上的隱龍衛見狀,紛紛將手中的弩箭,朝著異動的方向瞄準了過去。
“住手!”
“全都給老道停下!”
“你們勿要逆天!”
百姓隊伍中分出了一條通道,就有幾名身穿青衣道袍的白須老道從人群走了出來。
帶頭的是一名童顏鶴發的老道士,他走到了大典禮台下,擋在了林鎮南的跟前。
“皇帝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大膽!爾等是想亂我朝綱不成!來人!”
“在!”
蕭鴻禎可不會放任這些人來搗亂,就打算下令讓禁衛軍,將這幾個老道給叉出去。
可是,後麵的百姓可就不肯了。
人群中喊聲陣陣,頗有一股民聲鼎沸之相。
“那可是玄清道長,昨日我還看到他在城裏捉妖來著。”
“哦對,還有那是紫明道長,我也親眼看到他,半夜將一頭厲鬼當場劈滅!”
“沒錯,他們出來說話,肯定是有原因的。”
“陛下,就讓道長說說吧。”
“是啊皇帝陛下,可得給人說話的機會。”
整條長平街上的百姓,都在向魏帝請願,給那幾位老道闡述打斷大典的原因。
護衛長平街兩旁的百姓,都在衝擊禁衛軍圍成的人牆。
蕭鴻禎迫於民意,怒目凝視了那玄清老道一會後,冷聲說道:
“朕倒要看看你這牛鼻子,還能說出什麽來。”
“鎮南,得委屈你了。”
眾目睽睽之下,蕭鴻禎還不能當眾強行把這老道給叉出去,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陛下,這等小事,臣問心無愧,何需動怒。”
“微臣起於微末,但曆經沙場風雨,怎麽可能會被宵小之輩嚇退,此乃無稽之談。”
林鎮南站起來拱手說道,林楓也在後麵冷眼看著這場鬧劇,心思也在快速地旋轉起來。
前世林楓對於古道教倒是了解不少,甚至還比這異世的道教還要再深奧不知何幾。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啊,那是空心法師!他昨天可是……”
人群中,又走出了一名身穿僧袍的老和尚,周圍也有百姓認出了他,便高聲歡唿。
林楓將一切都盡收眼底,暗道這下終於粉墨登場了。
正所謂,釋道本一家,原意說的根本理念是將人從心向善,可現在這幫人,卻是蛇鼠一窩。
當然,林楓也不像魏帝一樣,手底下有情報機構,都沒有聽過大魏中還有這麽些人的存在。
不管在什麽地方,都有善惡之人的存在。
那老道對剛來的老和尚視而不見,隻是繼續作揖說道:“貧道乃天白山上一潛修之士。”
“隱居深山已有三十載,前觀星象得知天機,發現有妖星降臨神州大地,禍亂天下。”
“如今大魏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天下衍生劫難。”
“貧道不肯世人再受苦難,便召集幾位同道,入世救人。”
玄清老道剛剛一副悲天憫人、慈悲為懷的臉色,轉眼間又變成了一副惋惜哀歎的神情。
“鎮國公有功於天下,有恩於世人,可終究還是造了太大的殺孽,實在有違天和。”
“故而上蒼震怒,降臨劫難於京城,致使妖魔鬼怪現身在這繁華之地,襲擾黎明百姓。”
“要想保證大魏永世昌盛,還需以鎮國公一家之命,來平息上蒼之怒,還清明於天下。”
玄清老道說的可謂是有理有據,每句話都像是為百姓著想,神情樣貌似是謫仙一般。
要不是場合不對,林楓都想上去給他一腳。
什麽狗屁邏輯,也就底下那些沒文化的老百姓會聽進去。
魏帝身後那些文武百官,都帶著驚疑的目光地緊盯玄清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