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全麵調查
大魏駙馬:我氣人能變強 作者:禦楓無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陰雲遮天連城雨,
忽有暗風吹殿堂。
……
這個夜晚注定有很多人難眠。
次日一大早,整個京城都為昨天的事所震驚到,緊接的就是平民百姓們心中的恐慌。
“你聽說了嗎?”
“什麽?”
茶館中正悠閑喝茶的路人甲,被朋友突然這麽一問,頓時就傻眼了,不知所問。
“昨天南城門出事了……”
“連衛城軍都動手了……”
“皇帝陛下親自前來……”
等那位朋友說完了昨天發生的事時,路人甲不經意間也注意到了一件事。
這整座茶館,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昨日之事。
那足以說明這件事的影響,已經擴散到了京城最底層的人們,這是件很糟糕的事。
輕則朝廷失去臉麵,重則引起鼎沸民怨,一個處理得不好就會導致暴民的出現。
“你先喝著,我有事先迴家。”
“喂,這才哪到哪啊。”
朋友不滿路人甲為何就這麽離開,他可沒想到昨日之事這麽傳,引來的麻煩可大了去了。
今天的早朝上,魏帝正在發火。
魏帝一早就收到了京廠的消息,得知了黎明時分,整個京城就傳遍了昨日的事。
縱兵殺害戰死士兵家人!
這是多麽損英名的事,就算是過去的君王,都不會允許在史書上看到這一點。
可現在,他就看到了。
魏帝用力地拍打著身前的案幾,他一臉怒氣地向正低頭站著的百官發火。
“就這麽快,這麽快,整個京城都知道了!”
“天子腳下如此命案啊……”
“張庭安!你可知你一個不察,就給朕,給大魏,帶來多大的麻煩!”
張庭安聞言心中苦笑連連,他也隻好走上前,跪趴在地上,誠懇地向魏帝認罪。
也唯有如此,才能減輕魏帝的怒意。
“微臣知罪,一切由臣而起,也應由臣來承擔。”
看著張庭安一臉正色地講道,魏帝也稍微低了下頭,習慣性動作地深思起來。
“限你七天,查不出來,你可知後果?”
“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魏帝嗯了一聲後,就不再講話,張庭安也很識趣地起身退迴到原來的位置上。
趙要見到魏帝眼中的疲憊之意,就走上前去喊道:
“有事啟……”
“陛下,臣有事要奏。”
周立這時候就站了出來,打斷趙要的喊聲,這個偷襲般的動作引得趙要心中很是不滿,
魏帝見到周立站出來,疲憊的眼色陡然轉成陰厲,他可是很清楚這老家夥想幹嘛。
“周立,你有何事要說?”
“啟奏陛下,微臣今日要再次彈劾鎮國公林鎮南,還有鎮國府世子林楓。”
“之前不就說好了嗎?”魏帝陰沉地道。
“今日不同往日,這林楓不是說過他不會武藝嗎,竟為何能與衛城軍對拚不倒。”
“此為其一,林鎮南林楓犯欺君之罪。”
“此為其二,他林楓……”
周立列出了一道很相信的清單,向魏帝和其他百官,控訴著林楓的各種不良。
周圍的百官聽到清單的內容時,手腳都不由得感覺到有股陰涼,正徐徐襲來。
這是要往死裏整啊。
“這林家包藏禍心,望陛下明鑒啊!”
一眾文臣聽完議論紛紛,對周立所言信甚了幾分,對林鎮南的懷疑也更深了幾分。
另外一邊的武將們卻心生憂慮,他們都怒視周立,竟敢歪曲捏造構陷鎮國公。
“難道鎮國公真的有謀反之心?”
“這很正常,所謂恃功而驕,顯而易見的事。”
“這不能啊,萬一……”
“沒有萬一,這林鎮南就是個野心勃勃之人!”
看到朝堂之上,周立的這番言論,就已經讓滿朝文武百官開始有千夫所指的形勢。
魏帝陰沉著臉,冷冷地盯著周立,一字一字地講:“周立,你當朕是傻子嗎?”
“微臣不敢!”
“臣也是為了陛下著想。”
“請陛下明察!”
周立聞言頓時就將腰彎得更低了,顯得他剛剛那番言論情摯意切,令人心生感觸。
不過明眼人就知道,周立不過就是給人捏造罪名。
看似林鎮南被說的罪大惡極,實際上就是他周立在臆想的基礎上,帶上了節奏。
“陛下,我覺得這廝在無中生有。”
生性剛直的紀王爺蕭鴻景走了出來,他看了眼周立便冷哼了一聲,他拱手說道。
“世人皆知,鎮國公為保大魏平安,不惜放下自己的妻兒,也要為陛下開路。”
“就算是現在,他手裏那鎮甲軍的兵權兵符,都交在了陛下手中,何來謀逆?”
“也就你們這等腐儒酸生,才會相信周立的屁話。”
蕭鴻景不顧那些怒視他的文臣,說完話就退迴自己的位置,雙眼微眯,宛若假寐。
自家兄弟給解圍,魏帝的臉色這才稍緩,否則他恐怕會再也忍不住,掀起金鑾血雨。
那時候,倒是落入了周立的圈套裏。
如今大魏世家空前強大,他們掌握了大多數資源,一旦給了他們出師有名的機會。
這個天下,又會再生戰亂。
他給蕭家打下來的這份基業,也會被這些世家勢力,連同天下人給輕易地推翻。
“周立,朕再強調一遍,沒有真憑實據,不得構陷。”
“違者,斬!”
金鑾殿上,忽然卷起了一場徹骨寒風。
周家這些世家勢力手握的力量確實不小,可蕭鴻禎手中的集團軍隊,卻也不是吃素的。
剛把天下打下來的軍隊,可是大魏最巔峰的時期。
“臣惶恐……”
周立心知此時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魏帝如今銳氣當頭,兵將實力也是強不可擋。
若是引得魏帝不顧一切,派遣大軍將周家直接夷平,那他周立哭都沒地方哭去。
“都給朕記住了,林鎮南乃是我大魏支柱,誰若是敢憑空捏造構陷,小心你們的腦袋。”
魏帝覺得還是有必要強調一下,不然每天有些文臣都是撿著雞毛小事,當做攻訐之因。
自己沒本事上陣殺敵,就在後麵搞小動作。
君子坦蕩蕩,小人多作怪。
文武百官聽出了魏帝的袒護之言,也明白以後要給林鎮南上眼藥,恐怕還需要事實根據了。
百官念頭一轉,他們便跪地高唿:
“陛下聖明!”
“陛下,鎮國公有奏折到。”
這時,趙要從旁門太監手中接過了一道奏折,一路小跑地呈到了魏帝的案幾前。
魏帝接過了林鎮南的奏折,就朝裏麵看了一眼,他的臉色一下子就又陰沉了起來。
百官見狀,噤若寒蟬。
他們現在誰都不敢出聲,看此時魏帝身上那懾人氣息,可不是像平時那樣儒雅溫和的。
啪!
忽然,魏帝將手中的奏折,扔在了百官前。
“你們看看!”
“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在朕的軍營裏,安插人手!”
“到底是誰?朕要滅其滿門,夷滅九族!”
林鎮南的動作速度不是蓋的,很快就把那些黑衣人的身份調查了出來,魏帝見到後也驚怒不已。
要是有人在關鍵時刻,臨場反水,舉兵反逼,到了那時候就是他大魏蕭家的災難。
張庭安小心翼翼地拿起奏折,看完了上麵林鎮南所寫,他的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陛下!此乃亂臣賊子意圖謀逆,必須嚴查!”
“臣以為,軍中安插大量暗子,必定會有痕跡所留。”
身為大魏宰相的張庭安,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當今皇後的大兄,當朝國舅。
張庭安一脈的張家,如今可是與大魏王朝的命運休戚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劉喜。”魏帝輕聲喚道。
“微臣在。”
百官中有一名長相普通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相對其他大臣而言,存在感略微低了點。
可其他官員們可不敢小瞧這個人。
“身為監察寺的首尊,你對此事怎麽看?”
“臣以為,能在軍中安插暗子的人,不外乎幾種人。”
“哦?說來聽聽。”
魏帝也想知道劉喜的分析,是否跟他所猜測的一樣,就在剛剛他的心中早有懷疑的人選。
劉喜也不敢怠慢,他拱手緩緩說道:“兵部,王公貴臣,當朝將軍還有……”
魏帝見劉喜遲疑,也知道了他下一句的目標,這也是給他魏帝留了一點思考的空間。
“講。”
“皇子。”
百官頓時嘩然,沒想到這劉喜還真什麽都敢說。
曆朝曆代,涉及奪嫡黨爭,無不都是暗地裏的事,可沒有像如今被搬到台麵上來說。
就算是耿直的蕭鴻景,聞言亦是瞳孔一縮,默然無言。
“著令宗親府和京廠,調查這幾個月,每位皇子的行蹤,敢有不從者,帶到朕麵前來。”
魏帝可不想將此事帶過,如若真的是皇子所為,他也不會就這麽輕易地過去的。
大魏以武立國,此番差點動搖國本,已經觸及到他的底線。
就算是皇子,也要接受處罰,無一例外。
“奴婢遵旨!”
趙要接到魏帝的旨意之後,也感到了他語氣中的冷意,就趕緊去傳令安排人手幹活。
禮部尚書高子晉上前走了出來,向魏帝俯身拱手道:
“陛下,臣有事啟奏。”
“講。”
魏帝雙眼微眯地盯著高子晉的表情,心裏已經猜出這家夥此時冒頭是想要幹什麽了。
高子晉知道魏帝已然明了,可有些事還是硬著頭皮講。
“大魏如今戰亂剛平,為穩定民心,臣鬥膽請求陛下,立下儲君,鎮住朝局。”
忽有暗風吹殿堂。
……
這個夜晚注定有很多人難眠。
次日一大早,整個京城都為昨天的事所震驚到,緊接的就是平民百姓們心中的恐慌。
“你聽說了嗎?”
“什麽?”
茶館中正悠閑喝茶的路人甲,被朋友突然這麽一問,頓時就傻眼了,不知所問。
“昨天南城門出事了……”
“連衛城軍都動手了……”
“皇帝陛下親自前來……”
等那位朋友說完了昨天發生的事時,路人甲不經意間也注意到了一件事。
這整座茶館,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昨日之事。
那足以說明這件事的影響,已經擴散到了京城最底層的人們,這是件很糟糕的事。
輕則朝廷失去臉麵,重則引起鼎沸民怨,一個處理得不好就會導致暴民的出現。
“你先喝著,我有事先迴家。”
“喂,這才哪到哪啊。”
朋友不滿路人甲為何就這麽離開,他可沒想到昨日之事這麽傳,引來的麻煩可大了去了。
今天的早朝上,魏帝正在發火。
魏帝一早就收到了京廠的消息,得知了黎明時分,整個京城就傳遍了昨日的事。
縱兵殺害戰死士兵家人!
這是多麽損英名的事,就算是過去的君王,都不會允許在史書上看到這一點。
可現在,他就看到了。
魏帝用力地拍打著身前的案幾,他一臉怒氣地向正低頭站著的百官發火。
“就這麽快,這麽快,整個京城都知道了!”
“天子腳下如此命案啊……”
“張庭安!你可知你一個不察,就給朕,給大魏,帶來多大的麻煩!”
張庭安聞言心中苦笑連連,他也隻好走上前,跪趴在地上,誠懇地向魏帝認罪。
也唯有如此,才能減輕魏帝的怒意。
“微臣知罪,一切由臣而起,也應由臣來承擔。”
看著張庭安一臉正色地講道,魏帝也稍微低了下頭,習慣性動作地深思起來。
“限你七天,查不出來,你可知後果?”
“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魏帝嗯了一聲後,就不再講話,張庭安也很識趣地起身退迴到原來的位置上。
趙要見到魏帝眼中的疲憊之意,就走上前去喊道:
“有事啟……”
“陛下,臣有事要奏。”
周立這時候就站了出來,打斷趙要的喊聲,這個偷襲般的動作引得趙要心中很是不滿,
魏帝見到周立站出來,疲憊的眼色陡然轉成陰厲,他可是很清楚這老家夥想幹嘛。
“周立,你有何事要說?”
“啟奏陛下,微臣今日要再次彈劾鎮國公林鎮南,還有鎮國府世子林楓。”
“之前不就說好了嗎?”魏帝陰沉地道。
“今日不同往日,這林楓不是說過他不會武藝嗎,竟為何能與衛城軍對拚不倒。”
“此為其一,林鎮南林楓犯欺君之罪。”
“此為其二,他林楓……”
周立列出了一道很相信的清單,向魏帝和其他百官,控訴著林楓的各種不良。
周圍的百官聽到清單的內容時,手腳都不由得感覺到有股陰涼,正徐徐襲來。
這是要往死裏整啊。
“這林家包藏禍心,望陛下明鑒啊!”
一眾文臣聽完議論紛紛,對周立所言信甚了幾分,對林鎮南的懷疑也更深了幾分。
另外一邊的武將們卻心生憂慮,他們都怒視周立,竟敢歪曲捏造構陷鎮國公。
“難道鎮國公真的有謀反之心?”
“這很正常,所謂恃功而驕,顯而易見的事。”
“這不能啊,萬一……”
“沒有萬一,這林鎮南就是個野心勃勃之人!”
看到朝堂之上,周立的這番言論,就已經讓滿朝文武百官開始有千夫所指的形勢。
魏帝陰沉著臉,冷冷地盯著周立,一字一字地講:“周立,你當朕是傻子嗎?”
“微臣不敢!”
“臣也是為了陛下著想。”
“請陛下明察!”
周立聞言頓時就將腰彎得更低了,顯得他剛剛那番言論情摯意切,令人心生感觸。
不過明眼人就知道,周立不過就是給人捏造罪名。
看似林鎮南被說的罪大惡極,實際上就是他周立在臆想的基礎上,帶上了節奏。
“陛下,我覺得這廝在無中生有。”
生性剛直的紀王爺蕭鴻景走了出來,他看了眼周立便冷哼了一聲,他拱手說道。
“世人皆知,鎮國公為保大魏平安,不惜放下自己的妻兒,也要為陛下開路。”
“就算是現在,他手裏那鎮甲軍的兵權兵符,都交在了陛下手中,何來謀逆?”
“也就你們這等腐儒酸生,才會相信周立的屁話。”
蕭鴻景不顧那些怒視他的文臣,說完話就退迴自己的位置,雙眼微眯,宛若假寐。
自家兄弟給解圍,魏帝的臉色這才稍緩,否則他恐怕會再也忍不住,掀起金鑾血雨。
那時候,倒是落入了周立的圈套裏。
如今大魏世家空前強大,他們掌握了大多數資源,一旦給了他們出師有名的機會。
這個天下,又會再生戰亂。
他給蕭家打下來的這份基業,也會被這些世家勢力,連同天下人給輕易地推翻。
“周立,朕再強調一遍,沒有真憑實據,不得構陷。”
“違者,斬!”
金鑾殿上,忽然卷起了一場徹骨寒風。
周家這些世家勢力手握的力量確實不小,可蕭鴻禎手中的集團軍隊,卻也不是吃素的。
剛把天下打下來的軍隊,可是大魏最巔峰的時期。
“臣惶恐……”
周立心知此時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魏帝如今銳氣當頭,兵將實力也是強不可擋。
若是引得魏帝不顧一切,派遣大軍將周家直接夷平,那他周立哭都沒地方哭去。
“都給朕記住了,林鎮南乃是我大魏支柱,誰若是敢憑空捏造構陷,小心你們的腦袋。”
魏帝覺得還是有必要強調一下,不然每天有些文臣都是撿著雞毛小事,當做攻訐之因。
自己沒本事上陣殺敵,就在後麵搞小動作。
君子坦蕩蕩,小人多作怪。
文武百官聽出了魏帝的袒護之言,也明白以後要給林鎮南上眼藥,恐怕還需要事實根據了。
百官念頭一轉,他們便跪地高唿:
“陛下聖明!”
“陛下,鎮國公有奏折到。”
這時,趙要從旁門太監手中接過了一道奏折,一路小跑地呈到了魏帝的案幾前。
魏帝接過了林鎮南的奏折,就朝裏麵看了一眼,他的臉色一下子就又陰沉了起來。
百官見狀,噤若寒蟬。
他們現在誰都不敢出聲,看此時魏帝身上那懾人氣息,可不是像平時那樣儒雅溫和的。
啪!
忽然,魏帝將手中的奏折,扔在了百官前。
“你們看看!”
“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在朕的軍營裏,安插人手!”
“到底是誰?朕要滅其滿門,夷滅九族!”
林鎮南的動作速度不是蓋的,很快就把那些黑衣人的身份調查了出來,魏帝見到後也驚怒不已。
要是有人在關鍵時刻,臨場反水,舉兵反逼,到了那時候就是他大魏蕭家的災難。
張庭安小心翼翼地拿起奏折,看完了上麵林鎮南所寫,他的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陛下!此乃亂臣賊子意圖謀逆,必須嚴查!”
“臣以為,軍中安插大量暗子,必定會有痕跡所留。”
身為大魏宰相的張庭安,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當今皇後的大兄,當朝國舅。
張庭安一脈的張家,如今可是與大魏王朝的命運休戚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劉喜。”魏帝輕聲喚道。
“微臣在。”
百官中有一名長相普通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相對其他大臣而言,存在感略微低了點。
可其他官員們可不敢小瞧這個人。
“身為監察寺的首尊,你對此事怎麽看?”
“臣以為,能在軍中安插暗子的人,不外乎幾種人。”
“哦?說來聽聽。”
魏帝也想知道劉喜的分析,是否跟他所猜測的一樣,就在剛剛他的心中早有懷疑的人選。
劉喜也不敢怠慢,他拱手緩緩說道:“兵部,王公貴臣,當朝將軍還有……”
魏帝見劉喜遲疑,也知道了他下一句的目標,這也是給他魏帝留了一點思考的空間。
“講。”
“皇子。”
百官頓時嘩然,沒想到這劉喜還真什麽都敢說。
曆朝曆代,涉及奪嫡黨爭,無不都是暗地裏的事,可沒有像如今被搬到台麵上來說。
就算是耿直的蕭鴻景,聞言亦是瞳孔一縮,默然無言。
“著令宗親府和京廠,調查這幾個月,每位皇子的行蹤,敢有不從者,帶到朕麵前來。”
魏帝可不想將此事帶過,如若真的是皇子所為,他也不會就這麽輕易地過去的。
大魏以武立國,此番差點動搖國本,已經觸及到他的底線。
就算是皇子,也要接受處罰,無一例外。
“奴婢遵旨!”
趙要接到魏帝的旨意之後,也感到了他語氣中的冷意,就趕緊去傳令安排人手幹活。
禮部尚書高子晉上前走了出來,向魏帝俯身拱手道:
“陛下,臣有事啟奏。”
“講。”
魏帝雙眼微眯地盯著高子晉的表情,心裏已經猜出這家夥此時冒頭是想要幹什麽了。
高子晉知道魏帝已然明了,可有些事還是硬著頭皮講。
“大魏如今戰亂剛平,為穩定民心,臣鬥膽請求陛下,立下儲君,鎮住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