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兄,這手術是何物?”
朱瞻基聽後問,玄羽擺了擺手說:“這個手術就是。。。”
說著,玄羽把手術的大概意思給朱瞻基解釋了一遍,朱瞻基聽得雲裏霧裏的,玄羽則是讓他不要在意那麽多細節。
“玄兄,你說當皇帝真的快樂嗎?”
朱瞻基喝了一口茶後朝玄羽問,玄羽聽後剛到嘴裏的茶直接噴了出來說:“快樂個屁!每天工作七個時辰以上個,天天聽大臣在那裏吹牛,你看我我看你的,又沒有什麽重要的事天天耗在那裏幹嘛?”
朱瞻基聽後愣了愣於是詢問玄羽:“上朝乃禮法,不得不這麽做。”
“我去特麽的禮法,禮法就是把皇帝熬死嗎?要內閣大臣幹什麽?要我說就應該換一種方式,七日為一周,一周工作五日,一日工作四個時辰,這樣不僅大臣,就連皇帝陛下也能騰出大把的時間,在我們那兒就是這樣,一周分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為工作日,周六,周日為休息日,周一再工作,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
玄羽迴道。
“可若是休息的這兩日發生了大事該如何是好?”
朱瞻基繼續問。
“這還不簡單?皇帝要內閣幹嘛?內閣就是處理這些事的,內閣這麽多人難道就不可以自行處理嗎?實在處理不好的再上報就可以了,還有這大明國法很多都存在問題,比如對待貪官,還有兵役製,商製等等,我和你說一個秘密,這個秘密足以改變整個大明的國運。”
玄羽看了看四周附到朱瞻基身旁說:“整個大明最有錢的是商人。”
“商人最有錢?”
朱瞻基愣了愣,上次玄羽似乎就說過了。
“不錯,正所謂無奸不商,你知不知道今日我賣東西賣了多少錢?”
“多少?”
“整整一萬九千兩。”
玄羽迴道。
“什麽!一日的時間就掙了一萬九千兩!”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玄羽點了點頭說:“就是這麽多,沒辦法,誰讓太祖皇帝對商賈恨之入骨,士農工商嘛,那些沒錢的農民上稅之時是第二,人家商賈一個月可掙上千上萬兩,可納稅之時商賈卻不用上稅,整個大明的錢有八成都在商賈手裏,這樣大明還能繁榮昌盛嗎?不可能的。”
玄羽越說越起勁,朱瞻基則是眉頭緊皺,這大明的商賈居然這麽有錢。
“如果你是皇帝你會怎麽辦?”
朱瞻基看向玄羽問。
“這還不簡單?廢除士農工商等級劃分,讓商賈的後代也可以參加科舉,可入學堂念書,不說別的,就在這順天府外建一座學堂,也就是國子監,國子監乃天子學院,每一個學生都是天子門生,若皇帝陛下再此建立國子監,讓人負責進入國子監的學生所需銀兩價格,這樣不出三月,大明國庫直接翻五倍。”
玄羽迴道。
“翻五倍!”
朱瞻基聽後瞪大了眼睛,玄羽點了點頭說:“現在是春耕之際,大明又無戰事,朝廷花那麽多錢養著他們幹嘛?我現在要說的就是兵役製度,大明有近兩萬萬百姓,若是他們都去發展農業經濟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是多麽逆天的事。”
“可大明需要軍隊來保護。”
朱瞻基迴道。
“這還不簡單?就大明現在軍隊的情況報的是二百八十萬人,實則根本不足一百五十萬,我這麽說吧,大明東南西北四境各投入五十萬,然後順天府配備三十萬就夠了,也不用擔心他們擁兵自重,接下來就是兵役製度的高明之處。”
玄羽停下喝了口茶繼續說:“在我們那,每個人最少當兵兩年,而且入伍之時還給安家費,入伍後的軍餉自然不用說,兩年過後沒能力的就退伍,退伍時再給退伍費,當然,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兵,要經過層層篩選,隻有在百人,千人中脫穎而出的人才能進入大明軍營當兵,至於那些將軍級別的也不用設立太多,現在的減去一半即可,嗬嗬,天色不早了,你早點兒迴去休息吧,咱們改日再說。”
玄羽朝朱瞻基說,朱瞻基聽得津津有味,不想就此離去,玄羽自然看得出來朱瞻基不想走,所以玄羽直接用病威脅他,沒辦法,他隻能走了。
“陛下。”
出了玄府,馬順迎了上來,朱瞻基見狀點了點頭,他轉身看著玄府說:“玄羽當真大才,此等才華是為國士無雙。”
說完,朱瞻基轉身朝皇宮內走去。
“國士無雙!”
馬順聽後瞪大了眼睛,國士無雙的稱號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得的,他看向玄府大門心中頓時肅然起敬,隨後轉身跟上朱瞻基。
五天後,玄羽帶著從酒樓迴來的馬大壯巡視改造的院子,玄羽滿意地點了點頭說: “不錯,這樣一來就可容納千人了。”
“公子,王公子來了。”
這時,小蓮從外麵走了進來朝玄羽說。
“王大哥來了?”
玄羽愣了愣,不過還是出了門。
“玄賢弟,為兄又來了。”
朱瞻基笑著朝玄羽打招唿。
“王大哥,經過這幾日的治療,你的氣色明顯好多了,走吧,迴府治療。”
說完,玄羽帶著朱瞻基迴了玄府,朱瞻基服下布洛芬後朝玄羽問:“玄賢弟,你這次為兄來是想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困擾為兄幾日了。”
“什麽問題?”
玄羽給朱瞻基倒了茶後問。
“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個關於上稅的問題,若是商賈納稅,那農民上幾成?商賈又該納稅幾成?”
朱瞻基笑著問。
“這個簡單,前期農民上稅一成,後期等經濟發展起來了就不用納稅了,至於商賈,商行所得上兩成,商賈掌櫃個人所得稅上兩成,所有的商賈都要上,但是要讓商賈心甘情願掏錢就得把國子監和他們的身份給辦好,再者就是允許商賈買賣精鹽,記住,是精鹽,就像是這樣的。”
說著,玄羽將桌上陶罐的蓋子打開,裏麵是晶瑩剔透的精鹽。
“這是。。。”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陶罐內的精鹽,玄羽笑著說:“這是我提煉出來的精鹽,店裏有賣的,不過我隻賣給商賈。”
“為何?”
朱瞻基疑惑道。
“要是百姓都會製作精鹽商賈去哪兒賺錢?賺不到錢又怎麽給朝廷上稅?當然,精鹽的價格還是得朝廷定才行,等精鹽,茶葉和各種食物都允許販賣以後那就要考慮開海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大明,西域諸國,蒙古韃子和南越之地的蠻夷外還有幾十個國家,若是能和他們進行海上貿易,大明不出十年便可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經過我說的一係列改革,大明將會存在千秋萬代。”
朱瞻基聽後問,玄羽擺了擺手說:“這個手術就是。。。”
說著,玄羽把手術的大概意思給朱瞻基解釋了一遍,朱瞻基聽得雲裏霧裏的,玄羽則是讓他不要在意那麽多細節。
“玄兄,你說當皇帝真的快樂嗎?”
朱瞻基喝了一口茶後朝玄羽問,玄羽聽後剛到嘴裏的茶直接噴了出來說:“快樂個屁!每天工作七個時辰以上個,天天聽大臣在那裏吹牛,你看我我看你的,又沒有什麽重要的事天天耗在那裏幹嘛?”
朱瞻基聽後愣了愣於是詢問玄羽:“上朝乃禮法,不得不這麽做。”
“我去特麽的禮法,禮法就是把皇帝熬死嗎?要內閣大臣幹什麽?要我說就應該換一種方式,七日為一周,一周工作五日,一日工作四個時辰,這樣不僅大臣,就連皇帝陛下也能騰出大把的時間,在我們那兒就是這樣,一周分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為工作日,周六,周日為休息日,周一再工作,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
玄羽迴道。
“可若是休息的這兩日發生了大事該如何是好?”
朱瞻基繼續問。
“這還不簡單?皇帝要內閣幹嘛?內閣就是處理這些事的,內閣這麽多人難道就不可以自行處理嗎?實在處理不好的再上報就可以了,還有這大明國法很多都存在問題,比如對待貪官,還有兵役製,商製等等,我和你說一個秘密,這個秘密足以改變整個大明的國運。”
玄羽看了看四周附到朱瞻基身旁說:“整個大明最有錢的是商人。”
“商人最有錢?”
朱瞻基愣了愣,上次玄羽似乎就說過了。
“不錯,正所謂無奸不商,你知不知道今日我賣東西賣了多少錢?”
“多少?”
“整整一萬九千兩。”
玄羽迴道。
“什麽!一日的時間就掙了一萬九千兩!”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玄羽點了點頭說:“就是這麽多,沒辦法,誰讓太祖皇帝對商賈恨之入骨,士農工商嘛,那些沒錢的農民上稅之時是第二,人家商賈一個月可掙上千上萬兩,可納稅之時商賈卻不用上稅,整個大明的錢有八成都在商賈手裏,這樣大明還能繁榮昌盛嗎?不可能的。”
玄羽越說越起勁,朱瞻基則是眉頭緊皺,這大明的商賈居然這麽有錢。
“如果你是皇帝你會怎麽辦?”
朱瞻基看向玄羽問。
“這還不簡單?廢除士農工商等級劃分,讓商賈的後代也可以參加科舉,可入學堂念書,不說別的,就在這順天府外建一座學堂,也就是國子監,國子監乃天子學院,每一個學生都是天子門生,若皇帝陛下再此建立國子監,讓人負責進入國子監的學生所需銀兩價格,這樣不出三月,大明國庫直接翻五倍。”
玄羽迴道。
“翻五倍!”
朱瞻基聽後瞪大了眼睛,玄羽點了點頭說:“現在是春耕之際,大明又無戰事,朝廷花那麽多錢養著他們幹嘛?我現在要說的就是兵役製度,大明有近兩萬萬百姓,若是他們都去發展農業經濟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是多麽逆天的事。”
“可大明需要軍隊來保護。”
朱瞻基迴道。
“這還不簡單?就大明現在軍隊的情況報的是二百八十萬人,實則根本不足一百五十萬,我這麽說吧,大明東南西北四境各投入五十萬,然後順天府配備三十萬就夠了,也不用擔心他們擁兵自重,接下來就是兵役製度的高明之處。”
玄羽停下喝了口茶繼續說:“在我們那,每個人最少當兵兩年,而且入伍之時還給安家費,入伍後的軍餉自然不用說,兩年過後沒能力的就退伍,退伍時再給退伍費,當然,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兵,要經過層層篩選,隻有在百人,千人中脫穎而出的人才能進入大明軍營當兵,至於那些將軍級別的也不用設立太多,現在的減去一半即可,嗬嗬,天色不早了,你早點兒迴去休息吧,咱們改日再說。”
玄羽朝朱瞻基說,朱瞻基聽得津津有味,不想就此離去,玄羽自然看得出來朱瞻基不想走,所以玄羽直接用病威脅他,沒辦法,他隻能走了。
“陛下。”
出了玄府,馬順迎了上來,朱瞻基見狀點了點頭,他轉身看著玄府說:“玄羽當真大才,此等才華是為國士無雙。”
說完,朱瞻基轉身朝皇宮內走去。
“國士無雙!”
馬順聽後瞪大了眼睛,國士無雙的稱號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得的,他看向玄府大門心中頓時肅然起敬,隨後轉身跟上朱瞻基。
五天後,玄羽帶著從酒樓迴來的馬大壯巡視改造的院子,玄羽滿意地點了點頭說: “不錯,這樣一來就可容納千人了。”
“公子,王公子來了。”
這時,小蓮從外麵走了進來朝玄羽說。
“王大哥來了?”
玄羽愣了愣,不過還是出了門。
“玄賢弟,為兄又來了。”
朱瞻基笑著朝玄羽打招唿。
“王大哥,經過這幾日的治療,你的氣色明顯好多了,走吧,迴府治療。”
說完,玄羽帶著朱瞻基迴了玄府,朱瞻基服下布洛芬後朝玄羽問:“玄賢弟,你這次為兄來是想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困擾為兄幾日了。”
“什麽問題?”
玄羽給朱瞻基倒了茶後問。
“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個關於上稅的問題,若是商賈納稅,那農民上幾成?商賈又該納稅幾成?”
朱瞻基笑著問。
“這個簡單,前期農民上稅一成,後期等經濟發展起來了就不用納稅了,至於商賈,商行所得上兩成,商賈掌櫃個人所得稅上兩成,所有的商賈都要上,但是要讓商賈心甘情願掏錢就得把國子監和他們的身份給辦好,再者就是允許商賈買賣精鹽,記住,是精鹽,就像是這樣的。”
說著,玄羽將桌上陶罐的蓋子打開,裏麵是晶瑩剔透的精鹽。
“這是。。。”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陶罐內的精鹽,玄羽笑著說:“這是我提煉出來的精鹽,店裏有賣的,不過我隻賣給商賈。”
“為何?”
朱瞻基疑惑道。
“要是百姓都會製作精鹽商賈去哪兒賺錢?賺不到錢又怎麽給朝廷上稅?當然,精鹽的價格還是得朝廷定才行,等精鹽,茶葉和各種食物都允許販賣以後那就要考慮開海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大明,西域諸國,蒙古韃子和南越之地的蠻夷外還有幾十個國家,若是能和他們進行海上貿易,大明不出十年便可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經過我說的一係列改革,大明將會存在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