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打草驚蛇,唐肅玉以帝流漿作餌,催促百年銀杏捕捉風中信息,少想兩遍銀杏妹妹。
百年銀杏持續逸散、捕獲信息,再逐一說出。
原來在四年前秋季,西北方向來了個惡漢子,背著宣花大斧,牽著數匹老馬,馬背上捆著幾位妙齡少女。
正值萬物寂寥,他隨意停宿在銀杏妹妹那處。
夜間生火取暖時,忽的用斧子砍下馬頭,剖心挖肝,生吞入腹。
女子喊叫連連,卻無處可逃。
其他馬兒亦是受驚,甩下背上少女。
慌亂中四蹄踩踏,她們極力躲閃,可惜避之不及,直被踩得肝膽破裂、腸穿肚爛。
惡漢子看著馬踏人命,口嚼馬心,哈哈大笑,仿若地府爬出的羅刹。
他拖出奄奄一息的少女,摸出根草繩掛在樹枝上打圈,再將她吊上去。
直到徹底斷了氣息,才將草繩解開,循環往複。
短短半個時辰,少女們盡數身亡,血流滿地,腥氣衝天。
“真是天殺的人類。”百年銀杏罕見的帶出幾分憤怒情緒,“銀杏妹妹都被嚇哭了。該死、真該死!”
惡漢子把草繩浸在血中,重新掛到樹上,然後用火燒毀屍體,再挖坑埋下殘存骨灰。
“沒想到的是,他竟把自己也吊在繩上。剛一斷氣,煞氣洶湧澎湃,我那時都被驚到。隨後他屍身眨眼間就腐朽不堪,魂魄化成惡鬼,把前來接引的鬼差給打跑了呢。”
聽完銀杏講述,唐肅玉立時想到廬州逃離的惡鬼轉世,手中多出一份薄薄冊子。
如果隻是惡鬼倒也罷了,不管是竹刀、真火還是蟠龍珠,都是惡鬼羅刹的克星。
萬一是元氏手下,難保沒有什麽奇特法寶,比如淮水琵琶、白玉寶刹那般。否則以踏雄吉之力,怎會輕易被抓。
要是自己一時不察著了道,就是脫身也得丟盡顏麵。
保險起見,他催動法力,招來陰雲遮蔽天日,腕部五毒紋路浮現。
癡慢不在,蛇蠍壁虎順著手腕遊到地麵。
說明情況,囑咐三毒小心探查。
三毒寄生於他,自不會拒絕,應下後分頭離去,瞬息間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
唐肅玉則是衝天而起,在雲層中隱匿身形,掃視地麵。
奇怪的是,銀杏所說地界並無異常。
落葉鋪地,草木蕭瑟。向下俯瞰,視線並未被阻擋。
隻是目中所及,既無煞氣鬼氣、也不見踏雄吉他們的蹤跡。
惡鬼手段還真是滴水不漏,若非食鐵獸親眼所見,加上草木消息作證,自己都會被騙了去。
可見這隱匿手法極為不凡。
蟠龍珠運轉,林中生靈氣息如同星夜螢火,盡數顯露出來。
兩人四熊的氣息絲毫不存,就像是憑空消失,或者早已遠離此地。
三毒氣息隱晦黯淡,在視野中接連閃爍,眨眼間已到附近。
隨後三毒氣息齊齊泯滅,不知所蹤。
唐肅玉一驚,問道:“陳先生,發生何事,你們的分身怎麽忽然不見?”
“我也不知,分身感應被斷,斷尾求生都未觸發。唐小友,倘若真是惡鬼,說不得就是佛門四十鬼之一。”
陳夢吉重化壁虎身,爬到掌心,語帶驚疑:“佛門鬼因其特性,不懼五毒,隻受佛經度化。”
“四十鬼?”唐肅玉追問,“這是什麽說法,我怎麽不曾聽過?”
“世間傳承斷代,你又是道門弟子,不知道也正常。當年我在靈山池中作蓮花時,聽一位羅漢提到過。”
《正法念處經》曾歸納地獄鬼怪,列名四十種。
他將四十鬼名號逐一念出。
“第十一位,名為食鬘鬼。第十二——”
“陳先生稍等。”唐肅玉出聲打斷,“食鬘鬼,杜喻一?”
五雲洞中施展詭異頭發神通,無視迴祿火鴉的惡鬼。難怪那會癡鬼王麗真特意提及地藏顯聖一事。
他沉吟不語,片刻後有了決斷。
佛門鬼當由佛門來度。
靜心靜思,斬去雜念,端坐雲端,神行出竅。
魂魄盈盈,藏匿世間,直奔睡佛寺而去。
行千裏隻一瞬。
雖遠遠不及筋鬥雲神通,但也是人間罕見,修士難求。
幾個唿吸後,臥龍山近在眼前。
寺門前丈高香爐煙氣繚繞,香客來往如雲。
他落地顯形,雜念不生,與尋常香客無二。略一分辨方向,徑自朝著藏經閣而去。
路遇沙彌、僧眾,皆對他視而不見。
本以為一路暢通無阻,卻不想被藏經閣前掃地僧人出聲攔住。
“施主,此地閑人勿進。”
須發皆白的老僧合十施禮,神色平淡。
唐肅玉身法被看破,也是一驚,自覺小瞧了佛門,於是迴禮致歉:“弟子失禮,確實是有急事找圓空大師,還請通融一二。”
老僧舉起掃帚,作勢要打,明明瞧去身無修為,卻頗有幾分無畏氣勢在。
“賊子闖我佛門淨地,看打!”
掃帚被他舞出殘影、生出狂風,看起來很是威風。
隻是舞了半天,愣是沒有擦到唐肅玉分毫,倒像是民間雜耍魔術那般架勢——光打雷不下雨。
小半炷香後,老僧拄著掃帚氣喘籲籲,滿頭大汗,搖頭喊道:“厲害、厲害,我不如你,攔不得你。”
唐肅玉嘴角抽搐,一時不知如何開口,心中大唿:你這是碰瓷吧!能看穿我神行匿跡,耍個掃帚半死不活,我都沒躲閃過!三清老爺在上,睡佛寺還有這等奇葩?
他強撐起笑容:“大師說笑,弟子無有惡意。不如這樣,我不進藏經閣,勞您通傳下圓空大師,就說唐肅玉來訪。他若是拒絕出麵,我立即離去,可好?”
老僧用袖子擦去頭上汗珠,一手抱掃帚,一手攤出掌心。
“您這是?”
“怎麽,我白幹活啊。”老僧理直氣壯,“山下香客一步供百金,行至山門前,才得法字輩弟子接見。你要見圓空,難道我就該去跑腿嗎?”
唐肅玉無語,若是肉身在此倒也罷了,從妙足天取幾顆海珍珠打發他去,再不行拿些草木精粹也不難。
可是神魂不能踏入妙足天,渾身上下就剩蟠龍珠一顆、始玄二炁一縷、三昧真火一簇,哪個都不好舍給他。
見他愣住不動,老僧再度舉起掃帚,口中說道:“賊子還不快走!沒錢拜什麽菩薩!”
掃帚一扇,灰塵揚起,唐肅玉忽的發現自己已在睡佛寺門口。
百年銀杏持續逸散、捕獲信息,再逐一說出。
原來在四年前秋季,西北方向來了個惡漢子,背著宣花大斧,牽著數匹老馬,馬背上捆著幾位妙齡少女。
正值萬物寂寥,他隨意停宿在銀杏妹妹那處。
夜間生火取暖時,忽的用斧子砍下馬頭,剖心挖肝,生吞入腹。
女子喊叫連連,卻無處可逃。
其他馬兒亦是受驚,甩下背上少女。
慌亂中四蹄踩踏,她們極力躲閃,可惜避之不及,直被踩得肝膽破裂、腸穿肚爛。
惡漢子看著馬踏人命,口嚼馬心,哈哈大笑,仿若地府爬出的羅刹。
他拖出奄奄一息的少女,摸出根草繩掛在樹枝上打圈,再將她吊上去。
直到徹底斷了氣息,才將草繩解開,循環往複。
短短半個時辰,少女們盡數身亡,血流滿地,腥氣衝天。
“真是天殺的人類。”百年銀杏罕見的帶出幾分憤怒情緒,“銀杏妹妹都被嚇哭了。該死、真該死!”
惡漢子把草繩浸在血中,重新掛到樹上,然後用火燒毀屍體,再挖坑埋下殘存骨灰。
“沒想到的是,他竟把自己也吊在繩上。剛一斷氣,煞氣洶湧澎湃,我那時都被驚到。隨後他屍身眨眼間就腐朽不堪,魂魄化成惡鬼,把前來接引的鬼差給打跑了呢。”
聽完銀杏講述,唐肅玉立時想到廬州逃離的惡鬼轉世,手中多出一份薄薄冊子。
如果隻是惡鬼倒也罷了,不管是竹刀、真火還是蟠龍珠,都是惡鬼羅刹的克星。
萬一是元氏手下,難保沒有什麽奇特法寶,比如淮水琵琶、白玉寶刹那般。否則以踏雄吉之力,怎會輕易被抓。
要是自己一時不察著了道,就是脫身也得丟盡顏麵。
保險起見,他催動法力,招來陰雲遮蔽天日,腕部五毒紋路浮現。
癡慢不在,蛇蠍壁虎順著手腕遊到地麵。
說明情況,囑咐三毒小心探查。
三毒寄生於他,自不會拒絕,應下後分頭離去,瞬息間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
唐肅玉則是衝天而起,在雲層中隱匿身形,掃視地麵。
奇怪的是,銀杏所說地界並無異常。
落葉鋪地,草木蕭瑟。向下俯瞰,視線並未被阻擋。
隻是目中所及,既無煞氣鬼氣、也不見踏雄吉他們的蹤跡。
惡鬼手段還真是滴水不漏,若非食鐵獸親眼所見,加上草木消息作證,自己都會被騙了去。
可見這隱匿手法極為不凡。
蟠龍珠運轉,林中生靈氣息如同星夜螢火,盡數顯露出來。
兩人四熊的氣息絲毫不存,就像是憑空消失,或者早已遠離此地。
三毒氣息隱晦黯淡,在視野中接連閃爍,眨眼間已到附近。
隨後三毒氣息齊齊泯滅,不知所蹤。
唐肅玉一驚,問道:“陳先生,發生何事,你們的分身怎麽忽然不見?”
“我也不知,分身感應被斷,斷尾求生都未觸發。唐小友,倘若真是惡鬼,說不得就是佛門四十鬼之一。”
陳夢吉重化壁虎身,爬到掌心,語帶驚疑:“佛門鬼因其特性,不懼五毒,隻受佛經度化。”
“四十鬼?”唐肅玉追問,“這是什麽說法,我怎麽不曾聽過?”
“世間傳承斷代,你又是道門弟子,不知道也正常。當年我在靈山池中作蓮花時,聽一位羅漢提到過。”
《正法念處經》曾歸納地獄鬼怪,列名四十種。
他將四十鬼名號逐一念出。
“第十一位,名為食鬘鬼。第十二——”
“陳先生稍等。”唐肅玉出聲打斷,“食鬘鬼,杜喻一?”
五雲洞中施展詭異頭發神通,無視迴祿火鴉的惡鬼。難怪那會癡鬼王麗真特意提及地藏顯聖一事。
他沉吟不語,片刻後有了決斷。
佛門鬼當由佛門來度。
靜心靜思,斬去雜念,端坐雲端,神行出竅。
魂魄盈盈,藏匿世間,直奔睡佛寺而去。
行千裏隻一瞬。
雖遠遠不及筋鬥雲神通,但也是人間罕見,修士難求。
幾個唿吸後,臥龍山近在眼前。
寺門前丈高香爐煙氣繚繞,香客來往如雲。
他落地顯形,雜念不生,與尋常香客無二。略一分辨方向,徑自朝著藏經閣而去。
路遇沙彌、僧眾,皆對他視而不見。
本以為一路暢通無阻,卻不想被藏經閣前掃地僧人出聲攔住。
“施主,此地閑人勿進。”
須發皆白的老僧合十施禮,神色平淡。
唐肅玉身法被看破,也是一驚,自覺小瞧了佛門,於是迴禮致歉:“弟子失禮,確實是有急事找圓空大師,還請通融一二。”
老僧舉起掃帚,作勢要打,明明瞧去身無修為,卻頗有幾分無畏氣勢在。
“賊子闖我佛門淨地,看打!”
掃帚被他舞出殘影、生出狂風,看起來很是威風。
隻是舞了半天,愣是沒有擦到唐肅玉分毫,倒像是民間雜耍魔術那般架勢——光打雷不下雨。
小半炷香後,老僧拄著掃帚氣喘籲籲,滿頭大汗,搖頭喊道:“厲害、厲害,我不如你,攔不得你。”
唐肅玉嘴角抽搐,一時不知如何開口,心中大唿:你這是碰瓷吧!能看穿我神行匿跡,耍個掃帚半死不活,我都沒躲閃過!三清老爺在上,睡佛寺還有這等奇葩?
他強撐起笑容:“大師說笑,弟子無有惡意。不如這樣,我不進藏經閣,勞您通傳下圓空大師,就說唐肅玉來訪。他若是拒絕出麵,我立即離去,可好?”
老僧用袖子擦去頭上汗珠,一手抱掃帚,一手攤出掌心。
“您這是?”
“怎麽,我白幹活啊。”老僧理直氣壯,“山下香客一步供百金,行至山門前,才得法字輩弟子接見。你要見圓空,難道我就該去跑腿嗎?”
唐肅玉無語,若是肉身在此倒也罷了,從妙足天取幾顆海珍珠打發他去,再不行拿些草木精粹也不難。
可是神魂不能踏入妙足天,渾身上下就剩蟠龍珠一顆、始玄二炁一縷、三昧真火一簇,哪個都不好舍給他。
見他愣住不動,老僧再度舉起掃帚,口中說道:“賊子還不快走!沒錢拜什麽菩薩!”
掃帚一扇,灰塵揚起,唐肅玉忽的發現自己已在睡佛寺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