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先祖,蟲聲穀目眥欲裂,須發皆張,連聲痛罵:“什麽狗屁祖宗!識人不清、黑白不分、妄圖逆天得道?”


    “我呸!”


    祂金身晃動,如同虛幻投影般產生漣漪:“天地生我、育我,我逆天、滅世成仙?但凡有個蟲腦子都不至於想出這種胡言亂語!”


    唐肅玉見他激動模樣,悄悄向後挪動蒲團。再一迴頭,花崗村土地早已化作泥像,一動不動。


    小半個時辰後,蟲聲穀止了喝罵聲,頹然跌坐在地。


    祂金身隻有巴掌大小,小臉上悲憤、不甘、痛苦神色交織,最終化作一句:“前因得後果,罪孽生胎中。我生、長在蟲氏,又有何臉麵唾罵先祖?”


    “聲穀心中怨言積壓許久,方才汙您雙耳,請社神見諒。”


    唐肅玉點頭示意,並未出聲。


    於是蟲聲穀開始講述一段過往。


    魔君之戰後,天地荒寂,生靈血脈斷絕大半。


    仙、神、佛陀不再人間顯聖,道統、傳承、文明幾乎斷代。


    蟲家先祖本是幸存的凡人,戰後卑微求生。


    彼時人類重歸氏族時期,尊母為首。


    出於對天地的崇敬畏懼,祭祀先天神再次興起。


    隻是典籍遺失、文字不全、愚昧橫生,邪神淫祀同樣冒出苗頭。


    蟲家先祖那時沒有姓,單名羽,早年識過幾個字,勉力求生的情況下,識字對他來說,作用不如多些狩獵經驗。


    可偏偏成也識字,敗也識字。


    某個秋日檢查陷阱後,一無所獲的羽將怒火發泄在石塊上。


    鐵頭矛砸在石塊上,碎片灰塵紛紛揚揚。


    直到矛頭刺到硬物,蹦飛開來。


    鐵器稀缺,羽慌張去撿,撥開草地,恰好看到一塊石板。


    石板方方正正,不像是天然形成,其上銘刻著彎曲的紋路。


    他瞧著像是文字,又正好不想迴部落,隨後就帶著石板在小溪邊清洗。


    蟲、化、蛻、仙。


    石板銘文有些年頭,豎版第一列他僅僅認出四個字。


    那時文字極為複雜,一字可包含數句言語信息。


    於他而言,理解起來就是:


    世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


    五蟲互有關聯,可相互轉化。即昆蟲可蛻變為羽類、鱗甲、倮蟲等。


    仙字過於含義浩瀚,他能讀但不明白。但聯想前後,自以為是修道成仙的法子,胸中七情六欲翻湧不止,白日美夢立時做起。


    大喜大悲,氣血逆行,導致心頭精血噴濺在石板上。


    腦中自動浮現石板中“仙”的解讀。


    其中含義是,周天有五仙,為天、地、人、神、鬼。


    有五蟲,蠃蟲之長為人、鱗蟲之長為龍、毛蟲之長為麒麟、羽蟲之長為鳳凰、昆蟲無長。


    昆蟲無長,擬化五蟲,有類蟲化蝶者,亦能登仙。


    人成仙難,蟲化蝶易;故而人昆相和,化難為易也。


    其中關竅,在於人、蟲關聯,逆人相為蟲相,再結繭化蝶,逆天登仙。


    以此法得道者,可入先天福地,永生不死,萬劫不落。


    羽深信不疑,牢牢記住後,將手中石板敲碎,撒入溪流。


    “初代蟲祖受時代影響,不懂石板真意,愚昧相信‘成仙’法,碌碌修行數十載,終無所獲。”蟲聲穀語氣低迷,“他認為自己空有福運而無資質,臨死前傳給後代修行法。取姓為蟲,隱含人相歸蟲之意。”


    “蟲氏得名,十代研習,有一人成功化作蟲相。”


    隻是與蟲祖所留遺言不同,蟲相煉成,智慧盡失,僅憑本能化蝶,春生秋死,與尋常蟲豸無二。


    蟲氏族人紛紛摒棄修煉法,安心以凡人身份生活。


    而後祁放勳得仙神指引,建國立朝,統一六州。


    蟲氏有功,得賞吐納養生法。


    養生法裏有門觀想五蟲、魂引軀改的法子,可以通過觀想長壽生靈,魂魄牽動肉身朝著長壽生靈靠攏。


    尋常人修行,或是吐氣如龍,或是心平似海,削七情六欲,而延年益壽。


    有幾分像五禽戲的神魂版。


    不曾想蟲家出了個天才,竟將兩者結合,以神魂觀想蟲豸,人相生出蟲相而智慧不失。


    他飼養異蟲,日夜觀想,肉身感知越發貼近異蟲。


    後來異蟲吐絲結繭,被他剖開觀察。


    如此持續數年,他對異蟲從出生到化蝶的細節如數家珍。


    但是他畏懼化蝶蛻變,不敢繼續修行,反而以蟲家青壯試驗。


    “在被族人發現後,他早已偏執成魔,害死十數族人,剝皮拆骨,觀察筋骨血脈變化。”


    蟲聲穀長歎一聲,繼續說道:“原本此事過後,蟲家禁絕修習始祖秘法。隻是人算怎比魔算?”


    生靈求生畏死,為得長生不擇手段。


    不過兩代之後,前人告誡忘個幹淨,重新被人拾起修行。


    日思夜想,修行不輟。


    某位蟲家人睡夢中忽得“先人”指點,想出血脈相融的法子,點蟲族精華入心頭,人有蟲相,血肉蛻變即為蝶相。


    他貪心不足,以權謀私,捕捉蟲妖提取精粹。


    最終真的破關生炁,五藏修行圓滿,堪稱半步仙人。


    蟲家族人紛紛效仿,有樣學樣,踏入修行。


    唯獨六州四夷的蟲妖倒了大黴,數量銳減。


    蟲氏手段縝密,又有高修坐鎮,加上妖類精靈各有糾葛,並不齊心,結局自然是蟲家躋身隱族,傳承之法逐漸穩定。


    那位半步仙人立宗祠,定蟲氏修行地。


    “社神或許聽過,蟲氏曾與上古蟲妖有約,在魔君戰時同生共死,血脈交融。確實血脈交融,不過是拿蟲妖性命換來的。”


    蟲聲穀飄離地麵,失落神色已經消失。


    “所謂血脈返祖,不過是道心種魔,淪為傀儡。抽魂奪魄、改頭換麵,說的好聽,徹底轉變成他人,你還是你嗎?”


    “我從宗祠中獲得傳承,勘破真相,就起了逃離之心。可是除去聲蟬外,無人信我。何況蠱真人手段與蟲氏源出一脈,詭異之處遠勝蟲氏。我便猜測,或許蟲家已到豐收歲月,等待他人揮刀收割。”


    “蟲輔是我也非我。他是我一魂一魄所化,音為‘重複’,自有靈性智慧,互相獨立。故而容貌與我一般,隻是其餘二魂六魄的來源涉及蟲某隱秘,不便說明,請社神見諒。”


    祂拱手施禮,淡然道:“蟲輔已死,業力散盡;聲穀不全,金身苟活。”


    “社神若是遷怒於我,哪怕剝奪神位、打入煉獄台受刑,聲穀都甘願承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修仙,亂世修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河的維克特利奧特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河的維克特利奧特曼並收藏盛世修仙,亂世修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