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河北,盤踞三大家族。
顏家,文家,公孫家。
顏家能人輩出,顏良以前,還有幾位極其出色的人物,他們的武力值高於顏良,略輸關羽,但統帥能力,卻是顏良所不能相比較的。
當時的顏家,不單是自身強大,就連外援也不是尋常家族可以比擬的。
例如,趙雲、張繡之師童淵,傾慕顏家二小姐,他的名號,至今都對武學界影響頗深,更別那個時候的童淵,還處於巔峰時期。
不但如此,童淵的至交好友李彥,靈帝時期,曾擔任並州牧,他跟童淵一樣,愛上了顏家的大小姐顏雲。
背靠冀州,又有兩大絕世高手坐鎮,顏家可謂是聲名大噪,一躍成為北方最頂級的家族。
可惜,好景不長,顏家聲名大噪的同時,也被朝廷之人眼紅,對顏家的產業、人員進行無差別打壓,還在宦官的讒言下,出兵討伐。
強如李彥、童淵都不得不避其鋒芒,那一戰之後,顏家沒落,三位絕色小姐,就此消聲滅跡。
顏家後人凋零,隻有顏良勉強能上排麵,但他一人,難現先祖光榮。
後起之秀文家,靠文醜出名,顏良文醜又是至交好友。因此,兩家共同進步,名列前茅,一躍成為冀州排名靠前的兩大家族。
但僅僅是冀州,沒能達到顏家先烈的成就,聲名河北。
兩家之外,還有一家,公孫家族。
這個家族,祖上也有朝廷命官,隻是職務不大,能為後世子孫獲得的資源也不多。
好在,公孫家也有幾位比較有實力的後輩,拉起家族興旺。
奈何,天妒英才,剛挺進冀州前三,幾大能人相繼離世,隻剩下公孫瓚一人,繼承家族產業,擔起族中重任。
原本,三大家族相安無事,直到袁紹到來,徹底打破平衡。
他依靠自祖上家四世三公的輝煌,收攏顏文兩家於麾下,公孫瓚不願跟他們同流合汙,取北平自立。
袁紹日益強盛,兵馬越來越多,南皮已經滿足不了他了,開始將罪惡之手,伸向遼東、北平。
公孫瓚畢竟是一家之力,就算擁兵十萬,也難以抵擋擁有整個冀州的袁紹,最後落得自焚宮廷的下場。
顏、文兩家,在袁家的支持下,晉升河北二流家族,僅次袁家一步。
本以為是輝煌的開始,怎料顏良文醜雙雙陣亡,如日中天的北王一脈,也在同一年,徹底覆滅在曆史長河中。
自此,冀州三大家族,不複存在,隻有曹家,一統北方。
遼東的公孫家族,跟公孫瓚的家族,不是同一支係,故而不算三家之一。
“原來如此,王嬸,難道當年的顏家,就隻有顏良一脈的人存活下來了嗎?還有主脈的三家小姐,又去了何處?”
王嬸搖搖頭,歎息道:“盛極一時的顏家,家財萬貫,美女如雲,遭逢大難,殿下以為,暗中的宵小之輩,會放過這個順手牽羊的機會嗎?”
“您的意思是...掠奪?”
“不錯!顏家大難當日,無數有心之人闖入家門,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量金銀珠寶,下人、小姐被擄走,三位顏家小姐也是這個時間消失的。
有傳言說,是李彥聯合童淵救走的兩人,也有人說,她們是被這夥強盜擄走的。
總之,眾說紛紜,三位小姐,不知是生是死!”
“想不當,連顏家這樣的家族,都會落得如此下場,可歌可泣呐!”
“殿下問這些,是何用意?”
詹雨毫不避諱道:“聽聞顏家男兒熱血方剛,勇戰匈奴,抵禦鮮卑。現在的大魏,正值用人之際,如果能招募到幾位幸免於難的顏家忠良,對我們絕對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殿下所慮,超越常人,老叟佩服不已!隻恨顏家薄命,恐無福效忠大魏!”
“王嬸此言差矣,據我所知,您的府衙上,貌似就有顏家之人!”
王婆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眼神也變得冷厲起來:“殿下勿要道聽途說,老叟家裏怎麽會有這等人傑呢?都是謠言!”
“謠言嗎?”
詹雨輕笑,身後的百事閣成員走了進來。
“你...怎麽會?”
王嬸眼睛瞪得老大,很顯然,他是認識眼前之人的。
“屬下百事閣,代號“四十”,見過殿下!”
“什麽?他是你們的人?”
“不錯,王嬸,你要是交代清楚的話,本王還能赦免你欺瞞之罪,若不然,定斬不饒!”
王嬸唉聲歎氣,她怎麽也沒有想到,跟隨自己多年的丫鬟,竟會是奸細?
“我想知道,你是什麽時候加入那所謂的百事閣的,據我了解,你根本就沒離開過庭院!”
“王嬸,其實,我並不是你所認識的丫鬟!”
四十當著她的麵,將臉上的麵具緩緩摘下,露出的真容,比原主更加漂亮、動人。
“這...這怎麽可能?”
“沒什麽不可能的,我們百事閣,能人輩出,就這種簡單的偽裝術,更是手到擒來。至於那丫頭,已經被我送到許都去了,她應該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你一輩子軟禁在院子裏,作為陪襯!”
王婆苦笑,她逃避一生,終究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齒輪。
“這麽說來,你已經見過她了?”
“不錯,我沒想到,您的膽子竟然這麽大,我要是沒猜錯的話,那個人,是宮中的貴人吧!”
事到如今,王婆子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生死全被他人掌控,徒留秘密又有什麽意義呢?
“她確實是宮中的貴人,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貴人。”
詹雨聽到這裏,頓時來了興趣。
“根據情報來看,你府上的女子,身份很尊貴,而且年齡處於豐韻之年,符合這個條件的貴人,隻有劉宏的妃子王乾意、王榮之一。我猜的對不對?”
“殿下聰慧過人,我府上的女子,正是王榮。”
“竟這是她?”
王榮可是那個時期,禍國殃民級別的美女,靈帝庸政,很大部分因素,正是因為她。
顏家,文家,公孫家。
顏家能人輩出,顏良以前,還有幾位極其出色的人物,他們的武力值高於顏良,略輸關羽,但統帥能力,卻是顏良所不能相比較的。
當時的顏家,不單是自身強大,就連外援也不是尋常家族可以比擬的。
例如,趙雲、張繡之師童淵,傾慕顏家二小姐,他的名號,至今都對武學界影響頗深,更別那個時候的童淵,還處於巔峰時期。
不但如此,童淵的至交好友李彥,靈帝時期,曾擔任並州牧,他跟童淵一樣,愛上了顏家的大小姐顏雲。
背靠冀州,又有兩大絕世高手坐鎮,顏家可謂是聲名大噪,一躍成為北方最頂級的家族。
可惜,好景不長,顏家聲名大噪的同時,也被朝廷之人眼紅,對顏家的產業、人員進行無差別打壓,還在宦官的讒言下,出兵討伐。
強如李彥、童淵都不得不避其鋒芒,那一戰之後,顏家沒落,三位絕色小姐,就此消聲滅跡。
顏家後人凋零,隻有顏良勉強能上排麵,但他一人,難現先祖光榮。
後起之秀文家,靠文醜出名,顏良文醜又是至交好友。因此,兩家共同進步,名列前茅,一躍成為冀州排名靠前的兩大家族。
但僅僅是冀州,沒能達到顏家先烈的成就,聲名河北。
兩家之外,還有一家,公孫家族。
這個家族,祖上也有朝廷命官,隻是職務不大,能為後世子孫獲得的資源也不多。
好在,公孫家也有幾位比較有實力的後輩,拉起家族興旺。
奈何,天妒英才,剛挺進冀州前三,幾大能人相繼離世,隻剩下公孫瓚一人,繼承家族產業,擔起族中重任。
原本,三大家族相安無事,直到袁紹到來,徹底打破平衡。
他依靠自祖上家四世三公的輝煌,收攏顏文兩家於麾下,公孫瓚不願跟他們同流合汙,取北平自立。
袁紹日益強盛,兵馬越來越多,南皮已經滿足不了他了,開始將罪惡之手,伸向遼東、北平。
公孫瓚畢竟是一家之力,就算擁兵十萬,也難以抵擋擁有整個冀州的袁紹,最後落得自焚宮廷的下場。
顏、文兩家,在袁家的支持下,晉升河北二流家族,僅次袁家一步。
本以為是輝煌的開始,怎料顏良文醜雙雙陣亡,如日中天的北王一脈,也在同一年,徹底覆滅在曆史長河中。
自此,冀州三大家族,不複存在,隻有曹家,一統北方。
遼東的公孫家族,跟公孫瓚的家族,不是同一支係,故而不算三家之一。
“原來如此,王嬸,難道當年的顏家,就隻有顏良一脈的人存活下來了嗎?還有主脈的三家小姐,又去了何處?”
王嬸搖搖頭,歎息道:“盛極一時的顏家,家財萬貫,美女如雲,遭逢大難,殿下以為,暗中的宵小之輩,會放過這個順手牽羊的機會嗎?”
“您的意思是...掠奪?”
“不錯!顏家大難當日,無數有心之人闖入家門,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大量金銀珠寶,下人、小姐被擄走,三位顏家小姐也是這個時間消失的。
有傳言說,是李彥聯合童淵救走的兩人,也有人說,她們是被這夥強盜擄走的。
總之,眾說紛紜,三位小姐,不知是生是死!”
“想不當,連顏家這樣的家族,都會落得如此下場,可歌可泣呐!”
“殿下問這些,是何用意?”
詹雨毫不避諱道:“聽聞顏家男兒熱血方剛,勇戰匈奴,抵禦鮮卑。現在的大魏,正值用人之際,如果能招募到幾位幸免於難的顏家忠良,對我們絕對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殿下所慮,超越常人,老叟佩服不已!隻恨顏家薄命,恐無福效忠大魏!”
“王嬸此言差矣,據我所知,您的府衙上,貌似就有顏家之人!”
王婆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眼神也變得冷厲起來:“殿下勿要道聽途說,老叟家裏怎麽會有這等人傑呢?都是謠言!”
“謠言嗎?”
詹雨輕笑,身後的百事閣成員走了進來。
“你...怎麽會?”
王嬸眼睛瞪得老大,很顯然,他是認識眼前之人的。
“屬下百事閣,代號“四十”,見過殿下!”
“什麽?他是你們的人?”
“不錯,王嬸,你要是交代清楚的話,本王還能赦免你欺瞞之罪,若不然,定斬不饒!”
王嬸唉聲歎氣,她怎麽也沒有想到,跟隨自己多年的丫鬟,竟會是奸細?
“我想知道,你是什麽時候加入那所謂的百事閣的,據我了解,你根本就沒離開過庭院!”
“王嬸,其實,我並不是你所認識的丫鬟!”
四十當著她的麵,將臉上的麵具緩緩摘下,露出的真容,比原主更加漂亮、動人。
“這...這怎麽可能?”
“沒什麽不可能的,我們百事閣,能人輩出,就這種簡單的偽裝術,更是手到擒來。至於那丫頭,已經被我送到許都去了,她應該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被你一輩子軟禁在院子裏,作為陪襯!”
王婆苦笑,她逃避一生,終究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齒輪。
“這麽說來,你已經見過她了?”
“不錯,我沒想到,您的膽子竟然這麽大,我要是沒猜錯的話,那個人,是宮中的貴人吧!”
事到如今,王婆子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生死全被他人掌控,徒留秘密又有什麽意義呢?
“她確實是宮中的貴人,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貴人。”
詹雨聽到這裏,頓時來了興趣。
“根據情報來看,你府上的女子,身份很尊貴,而且年齡處於豐韻之年,符合這個條件的貴人,隻有劉宏的妃子王乾意、王榮之一。我猜的對不對?”
“殿下聰慧過人,我府上的女子,正是王榮。”
“竟這是她?”
王榮可是那個時期,禍國殃民級別的美女,靈帝庸政,很大部分因素,正是因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