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跟本王說說,鮮卑現在,是什麽情況?”
“是,殿下!”
劉達知道,這是詹雨給他機會,一個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絕無僅有的機會。
“殿下請看,這是鮮卑的兵力布防圖!”
地圖上的信息,清晰明了,每一個地方,都標出兵力多少,甚至連百姓都掌握其中。
“劉首領,看樣子,你也不簡單呐,如此清晰的地圖,恐怕連首領鮮卑大人都沒有吧!”
“殿下,說句不客氣的話,整個鮮卑就沒有我不熟悉的地方,尤其是城防方麵,用得心應手來形容,我都能接下!”
“不錯,你的價值,我看見了!現在,你可以說說你的計劃了。”
“殿下請看,這是我的戰略計劃!”
“哦?介紹一下吧!”
“河西整個地域,兵力並不充足,肥沃的土地,卻有不少!”
“你的意思是,出兵占領河西?”
“不錯,拿下河西,我就能全力發展兵力,不出五年,就能擁兵數十萬!”
“聽起來還不錯,但你剛投誠,我也不能擅作主張,助你平定河西!”
“殿下,無需大魏出兵,隻要借我幾位猛將就行,鮮卑好鬥,打敗他們最強的猛士,就能使其歸順!”
“原來是這樣,如此的話,我倒是可以相助一二,你們何時開始?”
“迴殿下,下個月五日辰時開始!”
“好,到時候,我親自率軍前來,助你拿下大比!”
“殿下如果能來,我劉氏部落十裏相迎,以示殿下威望!”
“好,我們下月不見不散!”
……
大漠行程,全軍共用兩天,盡管熟悉路線,也不能快速抵達,惡劣的天氣,會大幅度降低行軍速度。
“大哥,前麵有影子,是不是快到了?”
詹劫第一次行走大漠,沙石迷眼的感覺,讓他渾身不自在,比上戰場還要為難幾分。
“不錯,再有兩裏地,我們就能順利抵達了!”
詹雨很慶幸,不少遠征大漠的軍隊,都在路上迷失方向,他們連續兩次都能順利離開,已經是上天的恩寵了!
……
雁門關內,曹昂正跟張合巡查城防。
詹雨離開的這段時間,他是盡心盡力,絲毫不敢懈怠。
“公子,城牆已經多次加強了,就算再來一次規模龐大的匈奴大軍,也討不到好處。”
“話雖如此,我的心裏還是不放心,匈奴生性殘暴,詭計多端,萬一繞過雁門,百姓又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公子放心,甄家主帶領的北方聯盟,已經開赴各大缺口,還建立了城防,沒有太多兵力的話,他們絕對攻不進來的。”
“但願如此吧!”
兩人繼續巡查城防。
突然,一個士兵喊道:
“將軍,公子!灰塵裏有人影!”
“天啊,好多人,難道是匈奴又來了?”
“全軍戒備!”
曹昂專注的盯著遠方,人影越來越近。
“公子,不是匈奴,大旗上寫的是“詹”字,是殿下迴來了!”
不用張合提醒,曹昂早已看到那道久違的身影。
“學生曹昂,拜見老師!”
“子修?你怎麽在這裏?”
“老師,北方局勢大定,學生閑來無事,就主動請纓,駐守雁門!”
“胡鬧,你是長公子,焉能以身犯險?”
“老師,您不是常說,為將者,需以身作則,眾兵士才能信服嗎?”
“我說的是將領,你是我的學生,同時也是大魏長公子,以身作則的事情,還輪不到你來做!”
“老師...我...!”
就在曹昂還想解釋的時候,張合單膝跪地,請罪道:“殿下切莫生公子氣,讓公子來雁門關,是末將的主意,大戰過後,軍心不穩,隻有公子親自慰問,將士們才能心安!”
“老師,不是張將軍的主意,一切都是我擅自主張,不關他的事情!”
兩人互相攬罪,詹雨看在眼裏,內心頗為滿意,嘴上卻沒有留半分情麵:“你們二人都請罪的話,就一起受罰吧,我軍遠道而來,饑寒交迫,全軍的夥食,就交給你們來做吧!”
“啊?殿下,末將一介武夫,不會做飯呐?”
“這本王可管不了,你既然認罪,就得受罰,晚飯做不好,本王唯你是問!”
“這...我...?”
張合一臉茫然,就算罰他挑馬糞都成,這做飯真沒這本事呐!
“公子,現在該如何是好?殿下這責罰,會不會太誇張了?”
“哈哈哈,張合將軍,你還沒明白老師的心思,他這是考驗你的應變能力呢。”
“啊?此話從何說起?”
“將軍,大魏現在猛將很多,但能單獨帶兵駐守一方的,實在太少,我如果沒猜錯的話,老師想把雁門關交給你把守!”
“什麽?這怎麽行?我一介武夫,上陣殺敵還行,這駐守城池,還是邊關重鎮,如何使得?”
“將軍貴為河北四庭柱,袁紹麾下最為傑出的統帥,鎮守一個關隘,有什麽難度?”
“這...不瞞公子,我在袁紹麾下,隻是名義上的統帥,主要權力,還是在其他幾位先生手裏!”
“那好,這一次,你就放手一搏吧,我相信,你會是一位傑出的統帥。”
張合愕然,沒想到,公子跟殿下對他的期望這麽高!
其實,詹雨入關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百事閣成員,收集城內信息。
看到牢不可破的雁門時,他自己都被嚇一跳,當得知是張合所為,他就下定決心,要讓這埋沒的帥才,煥發出應有的光芒。
他所說的懲罰,無疑是跟曹昂演戲罷了,目的就是考驗他的應變能力,雁門關關係重大,不能出現任何紕漏。
賈詡不在,唯一的人選,非張合莫屬。
他的才能已經有目共睹,接下來,要看他會做出怎樣的“大菜”。
與此同時,鮮卑、匈奴達成協議,兩者不再互相攻伐,而是把目光,放在剛經曆大戰不久的中原。
大魏元氣還沒有徹底恢複,正是他們入侵的好機會,盡管前幾次聯軍之戰以失敗告終,卻對他們雙方,沒有造成任何損失。
“是,殿下!”
劉達知道,這是詹雨給他機會,一個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絕無僅有的機會。
“殿下請看,這是鮮卑的兵力布防圖!”
地圖上的信息,清晰明了,每一個地方,都標出兵力多少,甚至連百姓都掌握其中。
“劉首領,看樣子,你也不簡單呐,如此清晰的地圖,恐怕連首領鮮卑大人都沒有吧!”
“殿下,說句不客氣的話,整個鮮卑就沒有我不熟悉的地方,尤其是城防方麵,用得心應手來形容,我都能接下!”
“不錯,你的價值,我看見了!現在,你可以說說你的計劃了。”
“殿下請看,這是我的戰略計劃!”
“哦?介紹一下吧!”
“河西整個地域,兵力並不充足,肥沃的土地,卻有不少!”
“你的意思是,出兵占領河西?”
“不錯,拿下河西,我就能全力發展兵力,不出五年,就能擁兵數十萬!”
“聽起來還不錯,但你剛投誠,我也不能擅作主張,助你平定河西!”
“殿下,無需大魏出兵,隻要借我幾位猛將就行,鮮卑好鬥,打敗他們最強的猛士,就能使其歸順!”
“原來是這樣,如此的話,我倒是可以相助一二,你們何時開始?”
“迴殿下,下個月五日辰時開始!”
“好,到時候,我親自率軍前來,助你拿下大比!”
“殿下如果能來,我劉氏部落十裏相迎,以示殿下威望!”
“好,我們下月不見不散!”
……
大漠行程,全軍共用兩天,盡管熟悉路線,也不能快速抵達,惡劣的天氣,會大幅度降低行軍速度。
“大哥,前麵有影子,是不是快到了?”
詹劫第一次行走大漠,沙石迷眼的感覺,讓他渾身不自在,比上戰場還要為難幾分。
“不錯,再有兩裏地,我們就能順利抵達了!”
詹雨很慶幸,不少遠征大漠的軍隊,都在路上迷失方向,他們連續兩次都能順利離開,已經是上天的恩寵了!
……
雁門關內,曹昂正跟張合巡查城防。
詹雨離開的這段時間,他是盡心盡力,絲毫不敢懈怠。
“公子,城牆已經多次加強了,就算再來一次規模龐大的匈奴大軍,也討不到好處。”
“話雖如此,我的心裏還是不放心,匈奴生性殘暴,詭計多端,萬一繞過雁門,百姓又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公子放心,甄家主帶領的北方聯盟,已經開赴各大缺口,還建立了城防,沒有太多兵力的話,他們絕對攻不進來的。”
“但願如此吧!”
兩人繼續巡查城防。
突然,一個士兵喊道:
“將軍,公子!灰塵裏有人影!”
“天啊,好多人,難道是匈奴又來了?”
“全軍戒備!”
曹昂專注的盯著遠方,人影越來越近。
“公子,不是匈奴,大旗上寫的是“詹”字,是殿下迴來了!”
不用張合提醒,曹昂早已看到那道久違的身影。
“學生曹昂,拜見老師!”
“子修?你怎麽在這裏?”
“老師,北方局勢大定,學生閑來無事,就主動請纓,駐守雁門!”
“胡鬧,你是長公子,焉能以身犯險?”
“老師,您不是常說,為將者,需以身作則,眾兵士才能信服嗎?”
“我說的是將領,你是我的學生,同時也是大魏長公子,以身作則的事情,還輪不到你來做!”
“老師...我...!”
就在曹昂還想解釋的時候,張合單膝跪地,請罪道:“殿下切莫生公子氣,讓公子來雁門關,是末將的主意,大戰過後,軍心不穩,隻有公子親自慰問,將士們才能心安!”
“老師,不是張將軍的主意,一切都是我擅自主張,不關他的事情!”
兩人互相攬罪,詹雨看在眼裏,內心頗為滿意,嘴上卻沒有留半分情麵:“你們二人都請罪的話,就一起受罰吧,我軍遠道而來,饑寒交迫,全軍的夥食,就交給你們來做吧!”
“啊?殿下,末將一介武夫,不會做飯呐?”
“這本王可管不了,你既然認罪,就得受罰,晚飯做不好,本王唯你是問!”
“這...我...?”
張合一臉茫然,就算罰他挑馬糞都成,這做飯真沒這本事呐!
“公子,現在該如何是好?殿下這責罰,會不會太誇張了?”
“哈哈哈,張合將軍,你還沒明白老師的心思,他這是考驗你的應變能力呢。”
“啊?此話從何說起?”
“將軍,大魏現在猛將很多,但能單獨帶兵駐守一方的,實在太少,我如果沒猜錯的話,老師想把雁門關交給你把守!”
“什麽?這怎麽行?我一介武夫,上陣殺敵還行,這駐守城池,還是邊關重鎮,如何使得?”
“將軍貴為河北四庭柱,袁紹麾下最為傑出的統帥,鎮守一個關隘,有什麽難度?”
“這...不瞞公子,我在袁紹麾下,隻是名義上的統帥,主要權力,還是在其他幾位先生手裏!”
“那好,這一次,你就放手一搏吧,我相信,你會是一位傑出的統帥。”
張合愕然,沒想到,公子跟殿下對他的期望這麽高!
其實,詹雨入關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百事閣成員,收集城內信息。
看到牢不可破的雁門時,他自己都被嚇一跳,當得知是張合所為,他就下定決心,要讓這埋沒的帥才,煥發出應有的光芒。
他所說的懲罰,無疑是跟曹昂演戲罷了,目的就是考驗他的應變能力,雁門關關係重大,不能出現任何紕漏。
賈詡不在,唯一的人選,非張合莫屬。
他的才能已經有目共睹,接下來,要看他會做出怎樣的“大菜”。
與此同時,鮮卑、匈奴達成協議,兩者不再互相攻伐,而是把目光,放在剛經曆大戰不久的中原。
大魏元氣還沒有徹底恢複,正是他們入侵的好機會,盡管前幾次聯軍之戰以失敗告終,卻對他們雙方,沒有造成任何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