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詹風、詹雲如約而至,各自募得騎兵一千,超出預期半數。
丁夫人、何蓮等人軟磨硬泡,詹雨也是答應讓曹昂、夏侯霸等後起之秀跟隨出征。
校場上,詹雨肩上披風,迎風飄起,惟妙惟肖。
“各位兄弟,今日我們即將出征,你們也看到了,此次出征人數,就隻有眼前這些人,而你們要麵對的,是匈奴成千上萬的大軍,據可靠情報,他們至少有五十萬大軍,我就問你們一句,怕不怕?”
“不怕!”
“不怕!”
“不怕!”
震耳欲聾的唿喊聲,響徹雲霄,足以見得將士們的奮起激昂。
“兄弟們,此刻害怕,我不怪你們,我們是人,不是神,是人麵對如此場麵,誰都會害怕,我在此保證,要是有害怕想退出的兄弟,我絕不阻攔,你們現在就可以離開了,絕不追究一切罪責!”
話語過去良久,無一人言語退出,全員意誌堅定,無所畏懼。
“好,都是大魏的好兒郎,我為你們的忠勇無畏,深表敬意!”
詹雨不知道的是,這些將士,還是風、雲兩兄弟控製人數湊整來的,要是不限製人數的募兵,隻會源源不斷的增加,這才隻是一個縣城的募兵令,若是通告兗州全境的話,募兵最少也要達到十萬之數。
大魏百姓,深受詹雨恩惠,自然懂得知恩圖報,老當益壯、年少有為的大魏人士,紛紛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備戰,出征外敵。
“眾將士,本後也在此表示,你們若勝利歸來,加官進爵,許都富人區的住宅,一人一座,後輩子女無論資質如何,皆可加入學府院。”
“多謝王妃恩準!”
丁氏鼓舞下,士兵誌氣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漲。
“武王殿下,妾身把子修交給你了,願你們平安歸來,揚我大魏風采!”
“定不辱命!”
魏王長子親征匈奴,就這樣的氣魄,遠超各大勢力嫡長子,他們有什麽理由輸呢?
“全軍聽令!出發!”
“等等!”
馬雲祿、公孫寶月、呂玲綺、靈雎、華瑩瑩等女子,身著肩甲,後戴披風,英姿颯爽。
“雲祿、寶月,你們這是幹什麽?”
“夫君遠征匈奴,家裏人也不能閑著,何姐姐特意派我們來,隨軍出征,建功立業!”
“你們這不是胡鬧的嘛?大魏男兒健在,哪有你們上戰場的道理,快迴去!”
“是啊,諸位王妃,我大魏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都還在,哪需要你們,迴家去吧!”
“就是,就是,讓女子上戰場,我們的麵子往哪擱!”
“對對對,你們快迴去吧!”
……
眼見女子成軍,這兩支臨時組建的千人隊頓時就不幹了,他們都是男人,若要自己的女人上戰場,豈不讓匈奴人恥笑?
“將士們,且聽我一言,讓幾位王妃隨軍出征,並不是看低各位,反而是向匈奴傳遞信息!讓他們這些蠻夷知道,大魏不但男子勇武,女子亦是如此,如果敢侵略大魏土地,必將他們留在中原大地之上!”
何後解釋之後,抵抗之聲,漸漸褪去。
“嫂子,王府安全很重要,雪妹跟我們走了,現在武藝高強的幾位嫂嫂也跟我們走了,王妃誰人來守護?”
“雲弟是看不起我嗎?張寧怎麽說也是黃巾聖女,武藝方麵,也是不弱的。”
“貂蟬受訓於司徒府中,部分武藝略懂一二!”
“詩華也對武藝有所研究,對付五六人完全沒問題!”
“月英的機關道,遍布王府上下,夫君要不要一試?”
……
留守的王妃,紛紛展現自己的成果,這讓幫忙的詹雲、詹風不再好說什麽。
“好吧,成立第三軍,命名為“紅衣女子軍”由馬雲祿、詹雪統領,呂玲綺、靈雎、公孫寶月輔佐,共計五百人!”
“謹遵帥令!”
“還有我,還有我,我任什麽職務?”
“瑩瑩,你來湊什麽熱鬧?你一不會武,二不會騎馬,跟著去就是累贅!”
“放屁,我堂堂醫學院最出色的醫師,你竟然說我是累贅?”
看到華瑩瑩生氣,詹雨立馬賠笑道:“瑩瑩聽話,留在府裏好不好?蓮兒身體還沒恢複,還需要你的照料!”
“何姐姐已經沒事了,許都有父親跟醫學院在,不會出現問題的,我跟你們去,還能救治傷員,傳導醫術,兩全其美!”
“這...”
“就讓瑩瑩去吧!有他在,我們也安心!”
眾女擔保,詹雨也不好繼續迴絕,隻好把華瑩瑩安排在女子軍中。
“大軍....!”
“等等!”
靠,有完沒完?
詹雨險些罵出聲來,一波兩折,能不能一次說完?
“大哥等等,俺們來了!”
“典韋、許褚,你們怎麽來了?”
“大哥,俺們受李先生、荀太守指令,前來相助!”
“文優?文若?”
“不錯,兩位先生說,詹風、詹雲兩位將軍,不能久居北方,讓俺們二人隨軍征戰,不勝不歸!”
“他們二人,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三軍分立,許褚、典韋帶一千人組成臨時虎賁營;詹風、詹雲組成臨時五虎營;女子營統領詹雪、馬雲祿,隨時聽候中軍將令!”
“喏!”
這一次,終於沒人在做幹涉,大軍緩緩駛出許昌城。
幽州。
郭嘉於北平城外,巧施連環計,大破幾方聯軍,魏兵趁勢追擊,攻取遼西大營。
“報,探子來報,三韓聯軍退出聯盟,於昨夜離開!”
“報,烏桓、鮮卑相繼退出,返迴自家領地!”
“報,扶餘、高句麗反出聯軍,攻占遼東軍的玄菟郡,聯盟就此瓦解!”
“奉孝,真有你的,一個連環計加離間計,頃刻間瓦解幾十萬大軍,當真了得啊!”
“魏王妙讚了,在下隻是略施小計,聯軍當中,無智者看破,自然可行也!”
“哈哈哈,好樣的,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進?”
接連不斷的喜報,讓曹操欣喜萬分,平定遼東,指日可待!
“魏王,接下來,該是沮先生的主場了,在下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此次幽州之戰,陣容堪稱豪華,沮授、逢紀、審配、辛評等人,都是北方大能,他們欠缺的是機會,隻要給他們嶄露頭角的機會,必定會一鳴驚人。
“哈哈哈,好,沮授、審配,還有北方的各位,你們有何破敵良策,大可說來!”
幾人麵麵相覷,都知道這是他們的機會。
逢紀率先開口道:“公孫度新敗,玄菟郡是遼東主要郡城,又被高句麗、扶餘所得,以公孫度父子的性格,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說不定會雙方火拚,在下以為坐山觀虎鬥,獲收漁翁之利即可!”
“言之有理,其他先生有何高見?”
辛評起身,進言道:“逢紀之策確實不錯,但在下覺得,可以稍加改動,烏桓、鮮卑的部隊雖然離開了,但他們本身的實力,並沒有被過多削弱,很可能在我們東進的時候,背後捅刀子。所以,我覺得,坐收漁翁前,先把他們打怕,讓他們不敢背後搞小動作。”
“嗯,先生考慮的很周全!”
沮授、田豐相視一眼,同時上前。
“哦?兩位先生,是有什麽好的想法嗎?”
“不錯,魏王,我跟元皓,所思所想,一致對外!”
“好啊,說來聽聽!”
兩人走到地圖旁,沮授諫言道:“幾位先前的計劃,確實不錯,但你們忽視了兩點,那就是距離跟勢力分布。”
“是的,大家請看地圖,遼西郡共計三個縣城,麵積卻是很大,這就代表,要想達到掎角之勢的程度,隻有騎兵可以完成,我們此次共計五十萬大軍,排除防守抵禦的二十萬兵力,我們還有三十萬,騎兵共計五萬人。但三城的距離,需要快馬加鞭至少兩個時辰才能完全抵達彼此城池,這就是我們的弊端所在。”
郭嘉暗暗點頭,這二人考慮的確實很周全,前兩者看出破敵良策,後兩者卻是想到了勝利之後的弊端。
“那二位覺得該如何解決,方為上策?”
“棄城!”
“棄城?”
曹操難以理解,“遼東城池稀少,我們不該是攻下就駐紮嗎?為何要棄城呢?”
“主公,我們現在是攻城拔寨,公孫父子雖然野心不小,但當地名聲還算不錯,我們要獲得這些百姓的認可,需要一段時間的相處。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留下攻防都不錯的將領駐守,防止各處敵軍偷襲。整個遼東,郡城並不少,長此以往,兵力分割開來,很容易被其他外族所針對,落得公孫父子這樣的下場。”
“言之有理,依你們二人的計劃,就是速戰速決,蕩平城中兵力,迅速前往下一個地域,以此來消耗遼東軍的有生力量?”
“不錯,他們聯盟已破,信任全無,我們就算把遼東軍全滅了,其他勢力也不會插手,最多就是占領幾座我們舍棄的城池。”
“田豐先生的計劃是不錯,但有一點,你必須記住。”
不曾開口的郭嘉,終於提出了意見,“我們大魏之所以能夠強盛,那是天佑推行的利民政策,隻有百姓支持,我們才能更加強盛威武,所以,一切謀略,都必須保證百姓安全,棄城可以,但百姓必須保全,這是我郭嘉的底線,同時也是天佑的底線。”
換做以前,郭嘉用計,隻管成功,隻管最後的勝利,屬於自己。
但現在,受詹雨影響,他的謀略都有變化,每出一策,都要遠離百姓,或者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他才會實施。
“這...文王殿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這...讓我們如何施展才好?”
“你們的計劃,嘉也能洞察一二,正常攻城的傷亡,嘉可以不管,但你們棄城之後,務必讓百姓先行撤離。不管是烏桓、鮮卑、高句麗、扶餘,他們始終都是外族人,遇上我方大漢子民,絕不會給他們生路。男的當做奴隸,幫他們無休止的幹活;女的更加淒慘,被外族貴族看上,相對少受些罪,要是沒被貴族看上,那她的下場,注定淒慘,外族人的殘暴,你們更該清楚。”
兩人聞言,默默的低下頭,這才徹底明白,魏王不是袁紹,他的手下,不會互相詆毀、謾罵。相反的,更多時候,相互謙讓,但有一點,絕不可違逆,那就是謀略之下,百姓為大。
“魏王,嘉要說的話,已畢,你們可以繼續了!”
曹操搖頭一笑,自己這對文武二王,臭味相投,都是倔脾氣加怪脾氣。
恐怕,這就是傳說中,“能者氣大”的表現,越有才華的人,行事作風越古怪。
“你們繼續,撤出百姓的任務,交給徐晃去做就好!”
“明白!”
大魏繼續出兵追擊,郭嘉原來的位置,田豐補上,沮授、詹電前軍交鋒,短短一天時間,連破遼東五座小城。
公孫度父子眼看情況不妙,退到帶方、樂浪一帶,依靠兩城險要位置,做最後的拚搏。
可惜,他們把注意力全放在中原方向,還不知道三韓已經盯上了兩座郡城。
夜裏火光衝天,三韓正式出手攻城。
遼東軍疲憊之師,根本頂不住馬韓的進攻,隻是短短半天時間,就把樂浪丟了。
正當馬韓之人,欲在城中燒殺搶掠之際,詹電趕到,宛若神明降世,救百姓於水火。
“各位父老鄉親,往西北方向撤離,我們有人接應!”
“多謝將軍相救!”
每當有一人路過,都會給他鄭重其事的磕個頭,表達相救之情。
三韓錯把詹電看成遼東軍,又組織幾次進攻,不料都沒有成功,反而損失慘重,他們馬韓更是戰死數位年輕一輩的後起之秀。年輕一輩可都是各大勢力的有生力量,萬不敢損失殆盡。
幾天時間下來,公孫度固守帶方,三韓知難而退,遼東各地的空城,被一些小型山匪所占領,靠近外族邊緣的,烏桓、鮮卑、高句麗獲取當下城池時,險些沒被氣死。
竟是一座座空城,耗費大量資金拿下的城池,到頭來什麽都沒有,白忙活一場。
丁夫人、何蓮等人軟磨硬泡,詹雨也是答應讓曹昂、夏侯霸等後起之秀跟隨出征。
校場上,詹雨肩上披風,迎風飄起,惟妙惟肖。
“各位兄弟,今日我們即將出征,你們也看到了,此次出征人數,就隻有眼前這些人,而你們要麵對的,是匈奴成千上萬的大軍,據可靠情報,他們至少有五十萬大軍,我就問你們一句,怕不怕?”
“不怕!”
“不怕!”
“不怕!”
震耳欲聾的唿喊聲,響徹雲霄,足以見得將士們的奮起激昂。
“兄弟們,此刻害怕,我不怪你們,我們是人,不是神,是人麵對如此場麵,誰都會害怕,我在此保證,要是有害怕想退出的兄弟,我絕不阻攔,你們現在就可以離開了,絕不追究一切罪責!”
話語過去良久,無一人言語退出,全員意誌堅定,無所畏懼。
“好,都是大魏的好兒郎,我為你們的忠勇無畏,深表敬意!”
詹雨不知道的是,這些將士,還是風、雲兩兄弟控製人數湊整來的,要是不限製人數的募兵,隻會源源不斷的增加,這才隻是一個縣城的募兵令,若是通告兗州全境的話,募兵最少也要達到十萬之數。
大魏百姓,深受詹雨恩惠,自然懂得知恩圖報,老當益壯、年少有為的大魏人士,紛紛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備戰,出征外敵。
“眾將士,本後也在此表示,你們若勝利歸來,加官進爵,許都富人區的住宅,一人一座,後輩子女無論資質如何,皆可加入學府院。”
“多謝王妃恩準!”
丁氏鼓舞下,士兵誌氣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漲。
“武王殿下,妾身把子修交給你了,願你們平安歸來,揚我大魏風采!”
“定不辱命!”
魏王長子親征匈奴,就這樣的氣魄,遠超各大勢力嫡長子,他們有什麽理由輸呢?
“全軍聽令!出發!”
“等等!”
馬雲祿、公孫寶月、呂玲綺、靈雎、華瑩瑩等女子,身著肩甲,後戴披風,英姿颯爽。
“雲祿、寶月,你們這是幹什麽?”
“夫君遠征匈奴,家裏人也不能閑著,何姐姐特意派我們來,隨軍出征,建功立業!”
“你們這不是胡鬧的嘛?大魏男兒健在,哪有你們上戰場的道理,快迴去!”
“是啊,諸位王妃,我大魏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都還在,哪需要你們,迴家去吧!”
“就是,就是,讓女子上戰場,我們的麵子往哪擱!”
“對對對,你們快迴去吧!”
……
眼見女子成軍,這兩支臨時組建的千人隊頓時就不幹了,他們都是男人,若要自己的女人上戰場,豈不讓匈奴人恥笑?
“將士們,且聽我一言,讓幾位王妃隨軍出征,並不是看低各位,反而是向匈奴傳遞信息!讓他們這些蠻夷知道,大魏不但男子勇武,女子亦是如此,如果敢侵略大魏土地,必將他們留在中原大地之上!”
何後解釋之後,抵抗之聲,漸漸褪去。
“嫂子,王府安全很重要,雪妹跟我們走了,現在武藝高強的幾位嫂嫂也跟我們走了,王妃誰人來守護?”
“雲弟是看不起我嗎?張寧怎麽說也是黃巾聖女,武藝方麵,也是不弱的。”
“貂蟬受訓於司徒府中,部分武藝略懂一二!”
“詩華也對武藝有所研究,對付五六人完全沒問題!”
“月英的機關道,遍布王府上下,夫君要不要一試?”
……
留守的王妃,紛紛展現自己的成果,這讓幫忙的詹雲、詹風不再好說什麽。
“好吧,成立第三軍,命名為“紅衣女子軍”由馬雲祿、詹雪統領,呂玲綺、靈雎、公孫寶月輔佐,共計五百人!”
“謹遵帥令!”
“還有我,還有我,我任什麽職務?”
“瑩瑩,你來湊什麽熱鬧?你一不會武,二不會騎馬,跟著去就是累贅!”
“放屁,我堂堂醫學院最出色的醫師,你竟然說我是累贅?”
看到華瑩瑩生氣,詹雨立馬賠笑道:“瑩瑩聽話,留在府裏好不好?蓮兒身體還沒恢複,還需要你的照料!”
“何姐姐已經沒事了,許都有父親跟醫學院在,不會出現問題的,我跟你們去,還能救治傷員,傳導醫術,兩全其美!”
“這...”
“就讓瑩瑩去吧!有他在,我們也安心!”
眾女擔保,詹雨也不好繼續迴絕,隻好把華瑩瑩安排在女子軍中。
“大軍....!”
“等等!”
靠,有完沒完?
詹雨險些罵出聲來,一波兩折,能不能一次說完?
“大哥等等,俺們來了!”
“典韋、許褚,你們怎麽來了?”
“大哥,俺們受李先生、荀太守指令,前來相助!”
“文優?文若?”
“不錯,兩位先生說,詹風、詹雲兩位將軍,不能久居北方,讓俺們二人隨軍征戰,不勝不歸!”
“他們二人,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三軍分立,許褚、典韋帶一千人組成臨時虎賁營;詹風、詹雲組成臨時五虎營;女子營統領詹雪、馬雲祿,隨時聽候中軍將令!”
“喏!”
這一次,終於沒人在做幹涉,大軍緩緩駛出許昌城。
幽州。
郭嘉於北平城外,巧施連環計,大破幾方聯軍,魏兵趁勢追擊,攻取遼西大營。
“報,探子來報,三韓聯軍退出聯盟,於昨夜離開!”
“報,烏桓、鮮卑相繼退出,返迴自家領地!”
“報,扶餘、高句麗反出聯軍,攻占遼東軍的玄菟郡,聯盟就此瓦解!”
“奉孝,真有你的,一個連環計加離間計,頃刻間瓦解幾十萬大軍,當真了得啊!”
“魏王妙讚了,在下隻是略施小計,聯軍當中,無智者看破,自然可行也!”
“哈哈哈,好樣的,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進?”
接連不斷的喜報,讓曹操欣喜萬分,平定遼東,指日可待!
“魏王,接下來,該是沮先生的主場了,在下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此次幽州之戰,陣容堪稱豪華,沮授、逢紀、審配、辛評等人,都是北方大能,他們欠缺的是機會,隻要給他們嶄露頭角的機會,必定會一鳴驚人。
“哈哈哈,好,沮授、審配,還有北方的各位,你們有何破敵良策,大可說來!”
幾人麵麵相覷,都知道這是他們的機會。
逢紀率先開口道:“公孫度新敗,玄菟郡是遼東主要郡城,又被高句麗、扶餘所得,以公孫度父子的性格,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說不定會雙方火拚,在下以為坐山觀虎鬥,獲收漁翁之利即可!”
“言之有理,其他先生有何高見?”
辛評起身,進言道:“逢紀之策確實不錯,但在下覺得,可以稍加改動,烏桓、鮮卑的部隊雖然離開了,但他們本身的實力,並沒有被過多削弱,很可能在我們東進的時候,背後捅刀子。所以,我覺得,坐收漁翁前,先把他們打怕,讓他們不敢背後搞小動作。”
“嗯,先生考慮的很周全!”
沮授、田豐相視一眼,同時上前。
“哦?兩位先生,是有什麽好的想法嗎?”
“不錯,魏王,我跟元皓,所思所想,一致對外!”
“好啊,說來聽聽!”
兩人走到地圖旁,沮授諫言道:“幾位先前的計劃,確實不錯,但你們忽視了兩點,那就是距離跟勢力分布。”
“是的,大家請看地圖,遼西郡共計三個縣城,麵積卻是很大,這就代表,要想達到掎角之勢的程度,隻有騎兵可以完成,我們此次共計五十萬大軍,排除防守抵禦的二十萬兵力,我們還有三十萬,騎兵共計五萬人。但三城的距離,需要快馬加鞭至少兩個時辰才能完全抵達彼此城池,這就是我們的弊端所在。”
郭嘉暗暗點頭,這二人考慮的確實很周全,前兩者看出破敵良策,後兩者卻是想到了勝利之後的弊端。
“那二位覺得該如何解決,方為上策?”
“棄城!”
“棄城?”
曹操難以理解,“遼東城池稀少,我們不該是攻下就駐紮嗎?為何要棄城呢?”
“主公,我們現在是攻城拔寨,公孫父子雖然野心不小,但當地名聲還算不錯,我們要獲得這些百姓的認可,需要一段時間的相處。這就意味著,我們要留下攻防都不錯的將領駐守,防止各處敵軍偷襲。整個遼東,郡城並不少,長此以往,兵力分割開來,很容易被其他外族所針對,落得公孫父子這樣的下場。”
“言之有理,依你們二人的計劃,就是速戰速決,蕩平城中兵力,迅速前往下一個地域,以此來消耗遼東軍的有生力量?”
“不錯,他們聯盟已破,信任全無,我們就算把遼東軍全滅了,其他勢力也不會插手,最多就是占領幾座我們舍棄的城池。”
“田豐先生的計劃是不錯,但有一點,你必須記住。”
不曾開口的郭嘉,終於提出了意見,“我們大魏之所以能夠強盛,那是天佑推行的利民政策,隻有百姓支持,我們才能更加強盛威武,所以,一切謀略,都必須保證百姓安全,棄城可以,但百姓必須保全,這是我郭嘉的底線,同時也是天佑的底線。”
換做以前,郭嘉用計,隻管成功,隻管最後的勝利,屬於自己。
但現在,受詹雨影響,他的謀略都有變化,每出一策,都要遠離百姓,或者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他才會實施。
“這...文王殿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這...讓我們如何施展才好?”
“你們的計劃,嘉也能洞察一二,正常攻城的傷亡,嘉可以不管,但你們棄城之後,務必讓百姓先行撤離。不管是烏桓、鮮卑、高句麗、扶餘,他們始終都是外族人,遇上我方大漢子民,絕不會給他們生路。男的當做奴隸,幫他們無休止的幹活;女的更加淒慘,被外族貴族看上,相對少受些罪,要是沒被貴族看上,那她的下場,注定淒慘,外族人的殘暴,你們更該清楚。”
兩人聞言,默默的低下頭,這才徹底明白,魏王不是袁紹,他的手下,不會互相詆毀、謾罵。相反的,更多時候,相互謙讓,但有一點,絕不可違逆,那就是謀略之下,百姓為大。
“魏王,嘉要說的話,已畢,你們可以繼續了!”
曹操搖頭一笑,自己這對文武二王,臭味相投,都是倔脾氣加怪脾氣。
恐怕,這就是傳說中,“能者氣大”的表現,越有才華的人,行事作風越古怪。
“你們繼續,撤出百姓的任務,交給徐晃去做就好!”
“明白!”
大魏繼續出兵追擊,郭嘉原來的位置,田豐補上,沮授、詹電前軍交鋒,短短一天時間,連破遼東五座小城。
公孫度父子眼看情況不妙,退到帶方、樂浪一帶,依靠兩城險要位置,做最後的拚搏。
可惜,他們把注意力全放在中原方向,還不知道三韓已經盯上了兩座郡城。
夜裏火光衝天,三韓正式出手攻城。
遼東軍疲憊之師,根本頂不住馬韓的進攻,隻是短短半天時間,就把樂浪丟了。
正當馬韓之人,欲在城中燒殺搶掠之際,詹電趕到,宛若神明降世,救百姓於水火。
“各位父老鄉親,往西北方向撤離,我們有人接應!”
“多謝將軍相救!”
每當有一人路過,都會給他鄭重其事的磕個頭,表達相救之情。
三韓錯把詹電看成遼東軍,又組織幾次進攻,不料都沒有成功,反而損失慘重,他們馬韓更是戰死數位年輕一輩的後起之秀。年輕一輩可都是各大勢力的有生力量,萬不敢損失殆盡。
幾天時間下來,公孫度固守帶方,三韓知難而退,遼東各地的空城,被一些小型山匪所占領,靠近外族邊緣的,烏桓、鮮卑、高句麗獲取當下城池時,險些沒被氣死。
竟是一座座空城,耗費大量資金拿下的城池,到頭來什麽都沒有,白忙活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