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幕僚洛賓
給我戴綠帽,殺你全家套餐走起 作者:天際的風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時間,刑部大堂之內便變得格外的混亂。
聶榮神情間更是帶上了化解不開的陰霾。
今日過後,要是自己不能給所有人一個交代,那刑部的威信將會蕩然無存。
而趙豪必須死,可不能現在死,尤其是不能死在這些憤怒的百姓的手上,那同樣對於刑部的威信是毀滅性的打擊。
“保護好趙豪,將他收押進刑部大牢,沒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能探視,更不能死在大牢。”
“所有人,控製住局勢,注意,千萬不能傷害到百姓。”
這個時候,要是百姓再在這裏受到傷害,或者再死一個,那就真的沒辦法收場了。
好在百姓雖然憤怒,但是幕後的主使者也不想將事情徹底鬧得不可收場,今日來的百姓數量都在可控範圍之內,經過刑部衙役的鎮壓,很快就控製住了局勢。
可這些百姓雖然控製住了,但是將士家屬被殺之事,卻徹底在京都之內傳了開來。
民間沸騰,無數人將眼神紛紛看向了現在的刑部府衙之內。
而身為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的大皇子,也在府邸之內大發雷霆。
“混賬,這個趙豪,他是怎麽敢的?”
“私自克扣陣亡將士的撫恤金也就罷了,還敢殺人,就連三歲的孩子都不放過,該殺,死有餘辜。”
\"現在更是敢在刑部大堂之上打死受害者的家屬,他是想要造反嗎?\"
身為大周的皇子,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麾下投靠自己的官員也有太多,趙豪其人,要不是這次事件鬧得這麽大,他都記不清他的樣子。
“殿下,趙豪固然該死,但是按照目前的局勢,這件事趙豪隻是一個馬前卒,幕後之人真正想要對付的人,一定是殿下你。”
作為大皇子的幕僚,洛賓自然能看透表麵的偽裝,直至事件的核心,所以他必須提醒大皇子,做好準備。
大皇子聞言歎了口氣,感歎道:“大周內部貪腐成風,就算最近有監天司開始全麵督查,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論是本宮麾下的官員,還是老二那邊的,甚至是那些世家子弟,又有那個真的屁股上是幹淨的。”
“可令本宮沒有想到的是,老二居然會在這方麵下手,還把事情鬧到如此地步,他不知道,哪怕他這次借機可以針對我,那我以後是不是也能用同樣的手段去對付他啊。”
“如此行事風格,不像是他的手筆。”
大家都不幹淨,那最好的做法是對這一塊都視而不見,你做你的,我撈我的,井水不犯河水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可是選擇用這種方式針對自己,那最後隻會是兩敗俱傷的局麵,他們之間就目前的爭鬥,還不至於到如此程度。
洛賓則是思慮片刻,“殿下說的沒錯,但是這件事似乎沒有這麽簡單。”
“哦!”
“此事雖然暗中必然是二皇子出手,但是最先接觸此事的人,應該另有其人,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真的針對於您,而是想要借助此事徹底轉移朝堂之上所有大臣的注意力。”
大皇子皺眉道:“此話何意?”
洛賓沒有絲毫的隱瞞,將自己的猜想說了出來:“南域現在算是塵埃落定,但是朝中大臣,有多少是世家出身,雖然張將軍留下了永州郡,甚至給這些世家之人給了一條活路,但是朝堂之上,是不可能有人接受他以平南軍之名坐鎮南域的。”
“那樣的話,對於世家的威脅太大,張將軍對於世家的態度顯而易見,而且他坐穩南域,那就意味著陛下對於南域的掌控更加的直接有效,這是他們絕不能接受的結果。”
世家在朝廷之上生存最大的砝碼就是他們對於地方之上的掌控,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敢說出王與氏共天下的底氣。
可現在隨著周王對於地方之上的掌控越發直接,那他們最大的優勢,也將隨之蕩然無存。
“那你覺得這背後操縱一切的人,是父皇?”
大皇子有些不敢相信,要是自己的父皇出手,想要借助這些事情轉移南域的視線,那他就算再不情願,也得咬牙把這件事扛下了。
他和老二最大的區別是,他一直堅定的站在自己的父皇這邊,對於世家是需要重用,但是從不願意徹底和他們一條心。
而老二則是不願意放棄世家這股強大的助力,甚至願意與虎謀皮,可這卻恰恰是自己父皇最不能接受的底線。
洛賓搖了搖頭:“要是陛下出手,他不會用北境將士的親屬做文章,這對於朝廷的威信打擊太大了,而在現在的京都之內,能有如此手段,環環相扣,甚至不在意暴露自身的存在,隻有一個......”
“監天司。”
大皇子的嘴裏緩緩說出了這個名字。
張宇航出身就在監天司,更是現在監天司明麵上的鎮撫使。
於情於理,監天司都必須幫助張宇航徹底坐穩南域,因為現在的監天司雖然名聲不小,但是卻在朝中處處受到掣肘,不然司長趙嶽明也不會遠走他鄉。
他們必須借助張宇航的影響力,才能逐步轉變自己在朝中被動的地位。
也或許,這背後還有周王的影響。
......
南域,青安郡。
張宇航自從率領大軍徹底占領南域七郡之地以後,就將自己的大本營徹底放在了此處。
青安郡地處南域絕對的中心位置,交通四通八達,便於統籌全局。
“將軍,南域現在除去永州郡,已經徹底平息,而且關漢將軍親自率領羽林軍在前線設防,常勇已經成為甕中之鱉,斷無翻身之餘地。”
“各處關隘,也已經從軍中派遣大將鎮守,洪盛,黃渤將軍,紛紛率兵駐紮,整頓軍紀,安營紮寨,一有風吹草動,平南軍團可以隨時支援。”
作為軍政司的主官,寧誌遠此時率先站了出來,匯報現在南域的所有安排。
張宇航聞言點了點頭,隨即道:“如此甚好,南域之亂,雖然以兵戈平息,但是如何徹底治理南域,不在於兵鋒之盛,而在於百姓是否能安居樂業。”
“馮大人,此事,你可有應對之策?”
聶榮神情間更是帶上了化解不開的陰霾。
今日過後,要是自己不能給所有人一個交代,那刑部的威信將會蕩然無存。
而趙豪必須死,可不能現在死,尤其是不能死在這些憤怒的百姓的手上,那同樣對於刑部的威信是毀滅性的打擊。
“保護好趙豪,將他收押進刑部大牢,沒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能探視,更不能死在大牢。”
“所有人,控製住局勢,注意,千萬不能傷害到百姓。”
這個時候,要是百姓再在這裏受到傷害,或者再死一個,那就真的沒辦法收場了。
好在百姓雖然憤怒,但是幕後的主使者也不想將事情徹底鬧得不可收場,今日來的百姓數量都在可控範圍之內,經過刑部衙役的鎮壓,很快就控製住了局勢。
可這些百姓雖然控製住了,但是將士家屬被殺之事,卻徹底在京都之內傳了開來。
民間沸騰,無數人將眼神紛紛看向了現在的刑部府衙之內。
而身為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的大皇子,也在府邸之內大發雷霆。
“混賬,這個趙豪,他是怎麽敢的?”
“私自克扣陣亡將士的撫恤金也就罷了,還敢殺人,就連三歲的孩子都不放過,該殺,死有餘辜。”
\"現在更是敢在刑部大堂之上打死受害者的家屬,他是想要造反嗎?\"
身為大周的皇子,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麾下投靠自己的官員也有太多,趙豪其人,要不是這次事件鬧得這麽大,他都記不清他的樣子。
“殿下,趙豪固然該死,但是按照目前的局勢,這件事趙豪隻是一個馬前卒,幕後之人真正想要對付的人,一定是殿下你。”
作為大皇子的幕僚,洛賓自然能看透表麵的偽裝,直至事件的核心,所以他必須提醒大皇子,做好準備。
大皇子聞言歎了口氣,感歎道:“大周內部貪腐成風,就算最近有監天司開始全麵督查,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論是本宮麾下的官員,還是老二那邊的,甚至是那些世家子弟,又有那個真的屁股上是幹淨的。”
“可令本宮沒有想到的是,老二居然會在這方麵下手,還把事情鬧到如此地步,他不知道,哪怕他這次借機可以針對我,那我以後是不是也能用同樣的手段去對付他啊。”
“如此行事風格,不像是他的手筆。”
大家都不幹淨,那最好的做法是對這一塊都視而不見,你做你的,我撈我的,井水不犯河水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可是選擇用這種方式針對自己,那最後隻會是兩敗俱傷的局麵,他們之間就目前的爭鬥,還不至於到如此程度。
洛賓則是思慮片刻,“殿下說的沒錯,但是這件事似乎沒有這麽簡單。”
“哦!”
“此事雖然暗中必然是二皇子出手,但是最先接觸此事的人,應該另有其人,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真的針對於您,而是想要借助此事徹底轉移朝堂之上所有大臣的注意力。”
大皇子皺眉道:“此話何意?”
洛賓沒有絲毫的隱瞞,將自己的猜想說了出來:“南域現在算是塵埃落定,但是朝中大臣,有多少是世家出身,雖然張將軍留下了永州郡,甚至給這些世家之人給了一條活路,但是朝堂之上,是不可能有人接受他以平南軍之名坐鎮南域的。”
“那樣的話,對於世家的威脅太大,張將軍對於世家的態度顯而易見,而且他坐穩南域,那就意味著陛下對於南域的掌控更加的直接有效,這是他們絕不能接受的結果。”
世家在朝廷之上生存最大的砝碼就是他們對於地方之上的掌控,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敢說出王與氏共天下的底氣。
可現在隨著周王對於地方之上的掌控越發直接,那他們最大的優勢,也將隨之蕩然無存。
“那你覺得這背後操縱一切的人,是父皇?”
大皇子有些不敢相信,要是自己的父皇出手,想要借助這些事情轉移南域的視線,那他就算再不情願,也得咬牙把這件事扛下了。
他和老二最大的區別是,他一直堅定的站在自己的父皇這邊,對於世家是需要重用,但是從不願意徹底和他們一條心。
而老二則是不願意放棄世家這股強大的助力,甚至願意與虎謀皮,可這卻恰恰是自己父皇最不能接受的底線。
洛賓搖了搖頭:“要是陛下出手,他不會用北境將士的親屬做文章,這對於朝廷的威信打擊太大了,而在現在的京都之內,能有如此手段,環環相扣,甚至不在意暴露自身的存在,隻有一個......”
“監天司。”
大皇子的嘴裏緩緩說出了這個名字。
張宇航出身就在監天司,更是現在監天司明麵上的鎮撫使。
於情於理,監天司都必須幫助張宇航徹底坐穩南域,因為現在的監天司雖然名聲不小,但是卻在朝中處處受到掣肘,不然司長趙嶽明也不會遠走他鄉。
他們必須借助張宇航的影響力,才能逐步轉變自己在朝中被動的地位。
也或許,這背後還有周王的影響。
......
南域,青安郡。
張宇航自從率領大軍徹底占領南域七郡之地以後,就將自己的大本營徹底放在了此處。
青安郡地處南域絕對的中心位置,交通四通八達,便於統籌全局。
“將軍,南域現在除去永州郡,已經徹底平息,而且關漢將軍親自率領羽林軍在前線設防,常勇已經成為甕中之鱉,斷無翻身之餘地。”
“各處關隘,也已經從軍中派遣大將鎮守,洪盛,黃渤將軍,紛紛率兵駐紮,整頓軍紀,安營紮寨,一有風吹草動,平南軍團可以隨時支援。”
作為軍政司的主官,寧誌遠此時率先站了出來,匯報現在南域的所有安排。
張宇航聞言點了點頭,隨即道:“如此甚好,南域之亂,雖然以兵戈平息,但是如何徹底治理南域,不在於兵鋒之盛,而在於百姓是否能安居樂業。”
“馮大人,此事,你可有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