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周的領土不容有失
給我戴綠帽,殺你全家套餐走起 作者:天際的風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幾天,南域在張宇航的妥善安排下,平南軍沒有絲毫阻礙的占領了臨台郡和青安郡境內所有縣城。
自從,從之前淪陷五郡之地的南域,再到如今的兩郡光複。
南域八郡,現在五郡之地再次迴到朝廷的手裏,局勢徹底逆轉。
而南域所發生的一切,隨著馮啟和張宇航的捷報,也傳到了大周京都之中。
與之一起到達的,還有關於世家子弟的消息。
金鑾殿之上,接過前線戰報的周王,此刻龍顏大悅。
“好,好,好!”
早朝之上,周王當著滿朝的大臣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之情。
“張將軍年少有為,率兵前往南域平亂不過短短月餘光景,就取得如此大捷,真是振奮軍心啊。”
“傳旨,將南域戰報廣而告之,讓京都的百姓也跟著一起高興高興,我大周六百餘年的江山,固若金湯,豈是些許宵小就能撼動的。”
見到周王如此興奮的樣子,兩位皇子也是按捺不住,當即站出來恭維道:“還是父皇英明,一眼就看出了張將軍乃是胸有溝壑之人。”
“想當初父皇派張將軍率領平南軍前往南域平亂,皇兒眼拙,還因此向父皇進諫,請求收迴成命,如今看來,簡直是愚不可及啊。”
大皇子此刻一臉慚愧的模樣,言語間更是表達了對周王的敬佩和對張宇航的讚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和張宇航有多麽的熟呢。
“確實 ,如今南域大軍與齊國精銳對峙,之前還擔心那些亂賊與齊國裏應外合,對我國大軍不利,但是現在看來,亂軍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估計要不了多久,剩餘三郡也將重歸我大周疆土之下,如此戰功,實乃我大周社稷之福啊。”
二皇子不落人後,也是對前線戰場的讚美認同之意。
“陛下,張將軍戰報之中除了報喜,還指出了那些戰死的將士需要安置的問題,以及現在南域最重要的糧草,已經實在是耽誤不得了,如何處置,還望陛下決斷。”
眾臣看去,此刻出言的乃是新任京兆尹陳留言。
不知道究竟的人,再為此人的膽大而讚歎,畢竟剛才發話的是兩位皇子,陛下都沒有說話呢,你怎麽敢插嘴的。
可那些知道陳留言身份的人,卻是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他們能理解陳留言此刻的心情,兩位皇子都在以父子之名站在這朝堂之上侃侃而談,隻有他,明明也是陛下的孩子。
可不僅不能叫一聲父皇,還得裝作沒有絲毫關係的樣子,想想也是為之感慨。
周王聽到這個,也沒有繼續接兩位皇子的話茬,而是轉頭對著一邊的兵部尚書段崇問道:“平南軍麾下戰死之人撫恤的安置事宜,就由兵部全權操辦。
所有戰死的將士,以雙倍的撫恤金額,發放到他們親屬的手中,一應物資,全部登記在冊,他們為朝廷戰死,不能讓他們的親屬為生活而發愁。”
段崇躬身應道:“臣定當安排妥當,不讓在前線浴血的將士們白白戰死。”
點了點頭,周王隨即又將眼神看向戶部尚書韓新覺,“南域的糧草是什麽情況,朕不是早就讓戶部籌措運往南域了嗎,怎麽現在還沒有收到糧草?”
韓新覺額頭上冷汗直冒,但還是站出來解釋道:“啟奏陛下,糧草微臣已經命人運往南域,算算時候,應該也就是這幾天就能到達。
實在是現在的南域太亂了,盡管張將軍光複了兩郡之地,但是還有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遊蕩,稍有不慎,就會遭遇襲擊,所以運糧的軍隊不敢冒進,隻能穩紮穩打,所以慢了些。”
周王冷喝一聲:“期限到了,要是平南軍還是接收不到糧草,朕不論其他,先誅戶部。”
“退朝!”
周王說完這句話,憤然起身,沒有絲毫搭理背後這些百官的臉色,徑直離去。
真以為他是傻子不成,南域前往平南軍之地,盡皆都是大周的疆土,或許會有些許的亂軍遊蕩,但是那些人欺負欺負百姓還成,誰敢去找朝廷大軍的麻煩。
那不是摸老虎的屁股,找死嗎。
更不用說現在南域形勢一片大好,哪有那麽多的亂軍。
不過是為了延遲給平南軍交付糧草的時間罷了。
不給你點眼色看看,你是真不知道誰才是這大周的主人。
下了朝,韓新覺沒有直接迴戶部府衙辦公,也沒有迴府,而是在轎夫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小院之內。
“夏大人,你可是害慘了我,要是糧草真的不能交到平南軍的手裏,陛下不會輕饒了我的。”
端起夏宏業沏的茶,韓新覺言語間有些不滿。
而對麵的夏宏業卻是輕輕一笑:‘韓大人,你我都是世家子弟,也是背靠世家才有的今天,而張宇航那廝之前在京城之中做過什麽,我自不必多說。
就說他在南域的所作所為,你覺得我們應該將這些糧草交到他的手中嗎?現在不趁著他羽翼未豐,除了這個異類,以後真的讓他成長起來,我們豈不是更加被動?’
“話雖如此!”
韓新覺放下茶杯,正襟危坐,“可他現在畢竟是在為我們大周而戰,我們和陛下再怎麽爭,再怎麽鬥,那都得在一個前提之下,那就是屬於大周疆土不能失。
這是前提,更是基礎,我們在南域搞風搞雨也好,陛下想要收迴南域的大權也罷,都是在大周的領土這一前提之下進行的。
要是真的讓那些亂軍與齊國裏應外合,那到時候的南域還是我們大周的南域嗎?”
他們可以爭,可以鬥。
皇室與世家共天下是事實,他們和陛下明爭暗鬥也是事實。
但是也因此,他們和大周的社稷是綁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要是南域真的出了問題,不僅是陛下會勃然大怒,就連他們這些世家之人,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他們的先輩和武氏的先祖,一起打下了現在大周的疆土,作為後代子孫,不能開疆擴土也就罷了,怎麽能容忍自己的領地,成為他國的疆土。
自從,從之前淪陷五郡之地的南域,再到如今的兩郡光複。
南域八郡,現在五郡之地再次迴到朝廷的手裏,局勢徹底逆轉。
而南域所發生的一切,隨著馮啟和張宇航的捷報,也傳到了大周京都之中。
與之一起到達的,還有關於世家子弟的消息。
金鑾殿之上,接過前線戰報的周王,此刻龍顏大悅。
“好,好,好!”
早朝之上,周王當著滿朝的大臣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之情。
“張將軍年少有為,率兵前往南域平亂不過短短月餘光景,就取得如此大捷,真是振奮軍心啊。”
“傳旨,將南域戰報廣而告之,讓京都的百姓也跟著一起高興高興,我大周六百餘年的江山,固若金湯,豈是些許宵小就能撼動的。”
見到周王如此興奮的樣子,兩位皇子也是按捺不住,當即站出來恭維道:“還是父皇英明,一眼就看出了張將軍乃是胸有溝壑之人。”
“想當初父皇派張將軍率領平南軍前往南域平亂,皇兒眼拙,還因此向父皇進諫,請求收迴成命,如今看來,簡直是愚不可及啊。”
大皇子此刻一臉慚愧的模樣,言語間更是表達了對周王的敬佩和對張宇航的讚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和張宇航有多麽的熟呢。
“確實 ,如今南域大軍與齊國精銳對峙,之前還擔心那些亂賊與齊國裏應外合,對我國大軍不利,但是現在看來,亂軍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估計要不了多久,剩餘三郡也將重歸我大周疆土之下,如此戰功,實乃我大周社稷之福啊。”
二皇子不落人後,也是對前線戰場的讚美認同之意。
“陛下,張將軍戰報之中除了報喜,還指出了那些戰死的將士需要安置的問題,以及現在南域最重要的糧草,已經實在是耽誤不得了,如何處置,還望陛下決斷。”
眾臣看去,此刻出言的乃是新任京兆尹陳留言。
不知道究竟的人,再為此人的膽大而讚歎,畢竟剛才發話的是兩位皇子,陛下都沒有說話呢,你怎麽敢插嘴的。
可那些知道陳留言身份的人,卻是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他們能理解陳留言此刻的心情,兩位皇子都在以父子之名站在這朝堂之上侃侃而談,隻有他,明明也是陛下的孩子。
可不僅不能叫一聲父皇,還得裝作沒有絲毫關係的樣子,想想也是為之感慨。
周王聽到這個,也沒有繼續接兩位皇子的話茬,而是轉頭對著一邊的兵部尚書段崇問道:“平南軍麾下戰死之人撫恤的安置事宜,就由兵部全權操辦。
所有戰死的將士,以雙倍的撫恤金額,發放到他們親屬的手中,一應物資,全部登記在冊,他們為朝廷戰死,不能讓他們的親屬為生活而發愁。”
段崇躬身應道:“臣定當安排妥當,不讓在前線浴血的將士們白白戰死。”
點了點頭,周王隨即又將眼神看向戶部尚書韓新覺,“南域的糧草是什麽情況,朕不是早就讓戶部籌措運往南域了嗎,怎麽現在還沒有收到糧草?”
韓新覺額頭上冷汗直冒,但還是站出來解釋道:“啟奏陛下,糧草微臣已經命人運往南域,算算時候,應該也就是這幾天就能到達。
實在是現在的南域太亂了,盡管張將軍光複了兩郡之地,但是還有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遊蕩,稍有不慎,就會遭遇襲擊,所以運糧的軍隊不敢冒進,隻能穩紮穩打,所以慢了些。”
周王冷喝一聲:“期限到了,要是平南軍還是接收不到糧草,朕不論其他,先誅戶部。”
“退朝!”
周王說完這句話,憤然起身,沒有絲毫搭理背後這些百官的臉色,徑直離去。
真以為他是傻子不成,南域前往平南軍之地,盡皆都是大周的疆土,或許會有些許的亂軍遊蕩,但是那些人欺負欺負百姓還成,誰敢去找朝廷大軍的麻煩。
那不是摸老虎的屁股,找死嗎。
更不用說現在南域形勢一片大好,哪有那麽多的亂軍。
不過是為了延遲給平南軍交付糧草的時間罷了。
不給你點眼色看看,你是真不知道誰才是這大周的主人。
下了朝,韓新覺沒有直接迴戶部府衙辦公,也沒有迴府,而是在轎夫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小院之內。
“夏大人,你可是害慘了我,要是糧草真的不能交到平南軍的手裏,陛下不會輕饒了我的。”
端起夏宏業沏的茶,韓新覺言語間有些不滿。
而對麵的夏宏業卻是輕輕一笑:‘韓大人,你我都是世家子弟,也是背靠世家才有的今天,而張宇航那廝之前在京城之中做過什麽,我自不必多說。
就說他在南域的所作所為,你覺得我們應該將這些糧草交到他的手中嗎?現在不趁著他羽翼未豐,除了這個異類,以後真的讓他成長起來,我們豈不是更加被動?’
“話雖如此!”
韓新覺放下茶杯,正襟危坐,“可他現在畢竟是在為我們大周而戰,我們和陛下再怎麽爭,再怎麽鬥,那都得在一個前提之下,那就是屬於大周疆土不能失。
這是前提,更是基礎,我們在南域搞風搞雨也好,陛下想要收迴南域的大權也罷,都是在大周的領土這一前提之下進行的。
要是真的讓那些亂軍與齊國裏應外合,那到時候的南域還是我們大周的南域嗎?”
他們可以爭,可以鬥。
皇室與世家共天下是事實,他們和陛下明爭暗鬥也是事實。
但是也因此,他們和大周的社稷是綁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要是南域真的出了問題,不僅是陛下會勃然大怒,就連他們這些世家之人,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他們的先輩和武氏的先祖,一起打下了現在大周的疆土,作為後代子孫,不能開疆擴土也就罷了,怎麽能容忍自己的領地,成為他國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