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向全世界宣戰
秦始皇征戰無限副本,大秦贏麻了 作者:奧斯卡羅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緊接著,嬴政再次開口。
“第二路人,征南大將軍,項籍。
你們還是走海路,從梁州出海,先不著急往埃及去。
先南海周邊的海島走上一圈。”
如今的梁州,州牧是趙佗,而梁州的管轄範圍,也不僅僅是百越之地。
趙佗早就已經在百越族的幫助下,將大秦的勢力範圍擴大了那個著名的大海峽。
而嬴政讓項籍不著急往西邊去,是因為西邊的大海,沒人探查。
一路過去,海上航行,沒有靠岸補給的地方可不行。
一路西行,海上最大的補給點便是孔雀王國了。
而孔雀王國,看到幾十萬人的艦隊,肯定是不可能讓項籍上岸補給的。
嬴政讓項籍先將南海諸島打下來,就是為了等一下另一路大軍。
“項籍,你此去,讓許勝和嬴英跟你一起。
除了打服托勒密的埃及王國之外,有些事情,你要多聽聽許勝的。”
那片大陸上的人,幹活那可是一把好手。
嬴政派三路大軍出征,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為大秦尋找現成的勞動力。
如果可以,嬴政恨不得把這一億多人全都遷迴大秦。
說實話,來大秦幹農活、進工廠、上礦山,不比在老家打獵舒服啊!
最起碼,來了大秦,餓不死人。
日子不是更有奔頭!
而許勝和嬴英,這兩人現在可是整個大秦,南北兩地,最有名財神爺。
“最後一路,征西大將軍,李靖。
你的任務最重,西邊的幾個王國都要你來解決。
第一戰,也從梁州出發,走陸路,目標孔雀王國。
和項籍打好配合,從水陸兩路剿滅對方。”
大秦的精銳,最擅長的還是陸上作戰。
所以,難度最高的孔雀、波斯、羅馬三國都交給了綜合實力最強的李靖。
說李靖是整個大秦軍事體係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倒也沒有誇大。
論個人戰力,李靖不如項羽、銅錘。
論軍事才能,李靖不如韓信、諸葛。
但是,他兩項全能啊。
雖然每一項都沒有到第一,但每一項卻都在前三。
隻不過在李靖所處的時代,他的軍事才能完全掩蓋了他的個人戰力,這才給人一種,李靖戰鬥力不強的錯覺。
自此,三路大軍的總負責人,和部分副手全都安排完畢。
東路,諸葛亮為主,趙高協助。
南路,項羽為主,許勝負責搞人。
西路,李靖一人全權負責。
本次出征,除了這幾人之外,嬴政就隻給韓信封了一個‘兵馬大元帥’,就再也沒有給其他人安排事情了。
那麽,到現在,整個屋子裏最尷尬的,卻不是沒有被安排任務的太尉蒙恬。
陛下這次安排的人,明顯都是一些年輕的新生力量。
對於陛下動用新人這件事情,蒙恬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而會有意見的武將,其實都沒在這間屋子裏。
其實,這個時期,大秦比較中堅的武將,除了蒙家兄弟之外。
剩下的也就是章邯、趙佗、王離這幾個人了。
而這三人,現在甚至都沒有在鹹陽。
趙佗領了梁州州牧,在南邊準備出海的船隻呢。
章邯帶著王離一起去了兗州。
就算三人在這裏,其實大概率也不會對嬴政重用新人有什麽反對意見。
做‘封疆大吏’,還是‘領兵外出’,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
特別是到了他們這個地位,基本都已經到頭了。
再積累軍功,就適得其反了。
屋子裏,最尷尬的是兵馬大元帥。
六十萬大秦銳士,三路人馬一路二十萬,那韓信這兵馬大元帥幹什麽呢?
甚至,有那幫文臣在,調配糧草這種活都不需要韓信去做。
好在,嬴政並沒有讓韓信的尷尬持續太久。
“韓信,三路人馬,你來調配。
除了朕剛剛任命的幾人,其他人員的安排,都由你來負責。
十天後,朕需要一份詳細的人員安排,以及作戰大綱。
除此之外,出征之後,三路大將軍,都需要定時向韓信匯報征戰進度。”
說著,嬴政的手裏,出現了四塊通體雪白的玉牌。
這是秦墨研究了數年,嘔心瀝血的成果。
傳音符印。
修煉向和科技向的產物有很大的區別。
科技向的東西,有材料,有流程,什麽都不懂,依樣畫葫蘆就能做出來。
特別是大秦現在還處在後世第一次工業革命前期的階段。
很多東西真的是有圖紙,有方法就能做出來的。
但是,修煉向的東西卻完全不一樣。
煉器這東西,需要非常極致的材料。
就拿嬴政手裏的這四塊傳音符印來說,它們所用的玉,質量已經不在嬴政的傳國玉璽之下了。
也就是四年前,收服草原之後,天下靈氣環境被嬴政改善了,不然還真找不到這種材料。
同時,煉器還需要有很高的天賦。
科技向的東西,不懂原理,燒火打鐵這種事情,還是大部分都能做的。
但煉器這種東西,很難流程化的原因就在於這東西很玄學,懂了才能做,不懂是真做不了一點。
最後,最重要的是,還要修為夠!
嬴政手裏這四塊符印,說是舉國之力煉製出來的也不為過。
“好了,你們迴去討論吧,從今天開始,所有人,都要以此事為主。”
向全世界宣戰這件事情,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的。
嬴政需要的人員調配和作戰大綱,自然也不是讓韓信一人關起門來去想。
嬴政給出十天的時間,就是給文武百官討論的時間。
甚至,也是給三路大將軍搶人的時間。
想要打勝仗,手下能用之人那可是十分重要的。
二十萬,不可能全靠一個人來指揮的。
“韓信,你留一下。”
在所有人即將離開的時候,嬴政再次出言,叫住了韓信。
其實全局調配這種事情,李靖和諸葛亮兩人都比韓信要擅長一些。
韓信最擅長的事情,還是臨場對敵。
韓信能被稱之為‘兵仙’,他那在戰鬥中,像是開了天眼一樣洞察敵人動向的能力,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全局調配這種事情,現在的大秦有太多人能做了。
嬴政讓韓信做這個‘兵馬大元帥’,有兩個原因。
第一,韓信的官職以及對大秦的了解,都不是另外兩人能比的。
在去掉蒙恬這些老將之外,韓信是最合適的人選。
第二,便是韓信被稱之為‘兵仙’的,最重要的原因。
他是真有掛!
......
“第二路人,征南大將軍,項籍。
你們還是走海路,從梁州出海,先不著急往埃及去。
先南海周邊的海島走上一圈。”
如今的梁州,州牧是趙佗,而梁州的管轄範圍,也不僅僅是百越之地。
趙佗早就已經在百越族的幫助下,將大秦的勢力範圍擴大了那個著名的大海峽。
而嬴政讓項籍不著急往西邊去,是因為西邊的大海,沒人探查。
一路過去,海上航行,沒有靠岸補給的地方可不行。
一路西行,海上最大的補給點便是孔雀王國了。
而孔雀王國,看到幾十萬人的艦隊,肯定是不可能讓項籍上岸補給的。
嬴政讓項籍先將南海諸島打下來,就是為了等一下另一路大軍。
“項籍,你此去,讓許勝和嬴英跟你一起。
除了打服托勒密的埃及王國之外,有些事情,你要多聽聽許勝的。”
那片大陸上的人,幹活那可是一把好手。
嬴政派三路大軍出征,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為大秦尋找現成的勞動力。
如果可以,嬴政恨不得把這一億多人全都遷迴大秦。
說實話,來大秦幹農活、進工廠、上礦山,不比在老家打獵舒服啊!
最起碼,來了大秦,餓不死人。
日子不是更有奔頭!
而許勝和嬴英,這兩人現在可是整個大秦,南北兩地,最有名財神爺。
“最後一路,征西大將軍,李靖。
你的任務最重,西邊的幾個王國都要你來解決。
第一戰,也從梁州出發,走陸路,目標孔雀王國。
和項籍打好配合,從水陸兩路剿滅對方。”
大秦的精銳,最擅長的還是陸上作戰。
所以,難度最高的孔雀、波斯、羅馬三國都交給了綜合實力最強的李靖。
說李靖是整個大秦軍事體係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倒也沒有誇大。
論個人戰力,李靖不如項羽、銅錘。
論軍事才能,李靖不如韓信、諸葛。
但是,他兩項全能啊。
雖然每一項都沒有到第一,但每一項卻都在前三。
隻不過在李靖所處的時代,他的軍事才能完全掩蓋了他的個人戰力,這才給人一種,李靖戰鬥力不強的錯覺。
自此,三路大軍的總負責人,和部分副手全都安排完畢。
東路,諸葛亮為主,趙高協助。
南路,項羽為主,許勝負責搞人。
西路,李靖一人全權負責。
本次出征,除了這幾人之外,嬴政就隻給韓信封了一個‘兵馬大元帥’,就再也沒有給其他人安排事情了。
那麽,到現在,整個屋子裏最尷尬的,卻不是沒有被安排任務的太尉蒙恬。
陛下這次安排的人,明顯都是一些年輕的新生力量。
對於陛下動用新人這件事情,蒙恬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而會有意見的武將,其實都沒在這間屋子裏。
其實,這個時期,大秦比較中堅的武將,除了蒙家兄弟之外。
剩下的也就是章邯、趙佗、王離這幾個人了。
而這三人,現在甚至都沒有在鹹陽。
趙佗領了梁州州牧,在南邊準備出海的船隻呢。
章邯帶著王離一起去了兗州。
就算三人在這裏,其實大概率也不會對嬴政重用新人有什麽反對意見。
做‘封疆大吏’,還是‘領兵外出’,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
特別是到了他們這個地位,基本都已經到頭了。
再積累軍功,就適得其反了。
屋子裏,最尷尬的是兵馬大元帥。
六十萬大秦銳士,三路人馬一路二十萬,那韓信這兵馬大元帥幹什麽呢?
甚至,有那幫文臣在,調配糧草這種活都不需要韓信去做。
好在,嬴政並沒有讓韓信的尷尬持續太久。
“韓信,三路人馬,你來調配。
除了朕剛剛任命的幾人,其他人員的安排,都由你來負責。
十天後,朕需要一份詳細的人員安排,以及作戰大綱。
除此之外,出征之後,三路大將軍,都需要定時向韓信匯報征戰進度。”
說著,嬴政的手裏,出現了四塊通體雪白的玉牌。
這是秦墨研究了數年,嘔心瀝血的成果。
傳音符印。
修煉向和科技向的產物有很大的區別。
科技向的東西,有材料,有流程,什麽都不懂,依樣畫葫蘆就能做出來。
特別是大秦現在還處在後世第一次工業革命前期的階段。
很多東西真的是有圖紙,有方法就能做出來的。
但是,修煉向的東西卻完全不一樣。
煉器這東西,需要非常極致的材料。
就拿嬴政手裏的這四塊傳音符印來說,它們所用的玉,質量已經不在嬴政的傳國玉璽之下了。
也就是四年前,收服草原之後,天下靈氣環境被嬴政改善了,不然還真找不到這種材料。
同時,煉器還需要有很高的天賦。
科技向的東西,不懂原理,燒火打鐵這種事情,還是大部分都能做的。
但煉器這種東西,很難流程化的原因就在於這東西很玄學,懂了才能做,不懂是真做不了一點。
最後,最重要的是,還要修為夠!
嬴政手裏這四塊符印,說是舉國之力煉製出來的也不為過。
“好了,你們迴去討論吧,從今天開始,所有人,都要以此事為主。”
向全世界宣戰這件事情,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的。
嬴政需要的人員調配和作戰大綱,自然也不是讓韓信一人關起門來去想。
嬴政給出十天的時間,就是給文武百官討論的時間。
甚至,也是給三路大將軍搶人的時間。
想要打勝仗,手下能用之人那可是十分重要的。
二十萬,不可能全靠一個人來指揮的。
“韓信,你留一下。”
在所有人即將離開的時候,嬴政再次出言,叫住了韓信。
其實全局調配這種事情,李靖和諸葛亮兩人都比韓信要擅長一些。
韓信最擅長的事情,還是臨場對敵。
韓信能被稱之為‘兵仙’,他那在戰鬥中,像是開了天眼一樣洞察敵人動向的能力,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全局調配這種事情,現在的大秦有太多人能做了。
嬴政讓韓信做這個‘兵馬大元帥’,有兩個原因。
第一,韓信的官職以及對大秦的了解,都不是另外兩人能比的。
在去掉蒙恬這些老將之外,韓信是最合適的人選。
第二,便是韓信被稱之為‘兵仙’的,最重要的原因。
他是真有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