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生辰獻禮
秦始皇征戰無限副本,大秦贏麻了 作者:奧斯卡羅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殿內,除了少數大臣之外,其他人直接是一片嘩然。
南征百越的事情大家比較清楚,不是說大軍被一條河擋了好幾個月了嗎?
怎麽這一下子百越國國主就俯首了。
這幾個月唯一的變化就是兵部尚書韓信南下,難不成...
至於北邊的事情,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胡亥俘虜迴來的冒頓才剛剛送到鹹陽沒多久,這怎麽就打到對方的王庭了?
嬴政當然早就知道了這兩個消息,但他的決定卻要在這個時候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甚好,給章邯和韓信傳令,告訴百越國國主,老實來鹹陽享受榮華富貴,或者,死!。
至於頭曼那邊,等開春以後,讓蒙恬去找他談。
戮仙騎那邊傳令讓他們迴來吧。”
屬國?這些東西嬴政並不需要。
既然已經投降,那就老老實實變成大秦的郡縣吧
天下共主?中原強大就天下共主,中原弱小就縱馬牧人,匈奴的秉性嬴政早就看透。
還是設成郡縣比較好。
胡亥和一千戮仙騎縱橫草原沒有問題,但想要打下整個草原,還是需要王師大軍碾壓過去。
嬴政在朝堂之上宣布他的決定之後,兩份軍報的詳細內容也在扶蘇的安排下送到了所有王公大臣的手裏。
這次的宴會在嬴政的授意下,並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
宴會上的大臣們收到兩份軍報之後,當即就和自己相熟的同僚討論了起來。
“念侍郎,老朽特來賠禮道歉。”
馮去疾端著酒樽來到醫科侍郎念端的麵前。
眾目睽睽之下,堂堂右丞相竟然向著念端彎腰鞠躬。
眾人先是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
章邯和韓信聯名提交上來的這份軍報上,詳細地記載了韓信明修浮橋,木罌暗度,三千士卒破交趾,四麵秦軍圍越卒的神奇謀劃。
韓信這一手四記連環可是看得殿中眾人熱血澎湃。
如此神乎其神的用兵手段,韓信要是早生幾年,那所謂戰國四大名將可就要變成五大名將了。
可就是算是韓信立此大功,他卻是把這場戰鬥的頭功記在了醫科侍郎念端和她手下的醫家弟子身上。
韓信在軍報中明確寫到。
【無醫科侍郎念端提供之驅蟲藥方,信縱有萬千手段,亦無從施展。】
單單是這一句話,就值得馮去疾為自己前段時期在朝堂上針對念端一事道歉。
當然,馮去疾的這個道歉除了賠禮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馮相不必如此,大家都是為陛下分憂罷了。”
念端也是連忙朝著馮去疾迴禮。
經過這一段時間朝堂上明爭暗鬥的洗禮,念端倒是從容了很多。
她本就是天才,學起這些東西自然也不會慢。
而馮去疾離開後,念端一時也成為了大殿中的焦點。
離得比較近的大臣也都紛紛端坐酒樽向她道賀,離得遠的也遙舉酒樽點頭示意。
對於大殿內王公大臣們的舉動,嬴政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他取消那些禮節就是想要眾人隨意一些。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扶蘇的獻禮結束之後,各位嬪妃和公主們也紛紛開始給嬴政獻禮。
這些妃子一年都見不到嬴政一迴,年長的妃子還好說,不少人都已經為嬴政誕下子嗣,不管是公主還是皇子,有子嗣陪伴,在後宮的日子總是好過一些。
但那些年輕的妃子就不一樣了,有些人除了入宮當天見過陛下,就一直獨守在自己的寢宮,她們都想借此機會‘大展身手’,希望能得到陛下的青睞。
各種親手縫製的冬衣、香囊、腰帶等等,送到了嬴政的麵前。
公主們送的東西則是以吃食和美酒為主。
都是自己女兒的一片心意,嬴政也都帶著笑臉一一收下。
而一眾公主當中,公主陰蔓與公主木蘭的禮物最為特殊。
兩人聯手為嬴政表演了一套劍舞。
木蘭公主雖然是嬴政收下的義女,但宮中的女子們每次聽到她家的事情都為之動容。
這其中,向來喜歡舞槍弄棒的贏陰蔓則是和木蘭相處的最為融洽。
兩人年紀相仿,木蘭的武學天賦又奇高,兩人很快就相處成好朋友了。
兩人在大殿上的這段劍舞,也是惹得眾人連連叫好,這一看就不是那種為了表演而練習的舞蹈。
與其說是劍舞,不如說是兩人在這大殿上比試了一番。
目前為止,除了早已經知道的兩份軍報,這兩個女兒的‘禮物’嬴政最為滿意。
朕的女兒就該是如此文武雙全,而不用去學習如何討好別人。
當然,對女兒的要求,嬴政並沒有太高。
願意幹什麽,他給她們提供舞台和保障就是了,其他隨意。
至於王公大臣們準備的奇珍異寶,這種庸俗之物直接列個禮單送入皇宮庫房就行了,沒必要在陛下麵前丟人現眼。
隻是讓嬴政有些好奇的是,自己的兒子們卻是遲遲沒有上來獻禮,也不知道在搗鼓些什麽。
雖然嬴政現在一個念頭就可以知道每個人在聊什麽,但生活有時候是需要一些驚喜的,什麽都提前知道,就會失去很多樂趣。
等到所有能在殿前獻禮的人送完禮物,二十一個皇子集體跪在大殿中央。
除了扶蘇和遠在草原上的胡亥,所有皇子都在了。
“祝父皇壽與天齊!”
二十一位皇子,年齡最大的三十歲,比扶蘇小兩歲,最小的隻有十七,比胡亥還要小五歲。
看著一起跪在自己麵前的兒子們,嬴政倒是來了興趣。
“起來說話,爾等都為朕準備了什麽禮物?”
二十一人一起上來,顯然他們是提前商量好的。
二十一人中,年齡最大的贏高向前走了兩步,然後行禮說道。
“父皇,兒臣等人為父皇獻上的賀禮便是自己。
兄長扶蘇,早年間便已經去邊關協助蒙恬將軍,如今已經能獨領一部,替父皇分憂。
十八弟更是俘虜匈奴王子,封狼居胥,立下不世之功。
我等兄弟,也想為父皇分憂。”
“起來說話,你們想要什麽職位?”
嬴政有些好奇。
他的這些兒子裏其實有不少人都在朝中有任職,但此刻卻全都站出來,也不知道打的什麽主意。
......
南征百越的事情大家比較清楚,不是說大軍被一條河擋了好幾個月了嗎?
怎麽這一下子百越國國主就俯首了。
這幾個月唯一的變化就是兵部尚書韓信南下,難不成...
至於北邊的事情,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胡亥俘虜迴來的冒頓才剛剛送到鹹陽沒多久,這怎麽就打到對方的王庭了?
嬴政當然早就知道了這兩個消息,但他的決定卻要在這個時候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甚好,給章邯和韓信傳令,告訴百越國國主,老實來鹹陽享受榮華富貴,或者,死!。
至於頭曼那邊,等開春以後,讓蒙恬去找他談。
戮仙騎那邊傳令讓他們迴來吧。”
屬國?這些東西嬴政並不需要。
既然已經投降,那就老老實實變成大秦的郡縣吧
天下共主?中原強大就天下共主,中原弱小就縱馬牧人,匈奴的秉性嬴政早就看透。
還是設成郡縣比較好。
胡亥和一千戮仙騎縱橫草原沒有問題,但想要打下整個草原,還是需要王師大軍碾壓過去。
嬴政在朝堂之上宣布他的決定之後,兩份軍報的詳細內容也在扶蘇的安排下送到了所有王公大臣的手裏。
這次的宴會在嬴政的授意下,並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
宴會上的大臣們收到兩份軍報之後,當即就和自己相熟的同僚討論了起來。
“念侍郎,老朽特來賠禮道歉。”
馮去疾端著酒樽來到醫科侍郎念端的麵前。
眾目睽睽之下,堂堂右丞相竟然向著念端彎腰鞠躬。
眾人先是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
章邯和韓信聯名提交上來的這份軍報上,詳細地記載了韓信明修浮橋,木罌暗度,三千士卒破交趾,四麵秦軍圍越卒的神奇謀劃。
韓信這一手四記連環可是看得殿中眾人熱血澎湃。
如此神乎其神的用兵手段,韓信要是早生幾年,那所謂戰國四大名將可就要變成五大名將了。
可就是算是韓信立此大功,他卻是把這場戰鬥的頭功記在了醫科侍郎念端和她手下的醫家弟子身上。
韓信在軍報中明確寫到。
【無醫科侍郎念端提供之驅蟲藥方,信縱有萬千手段,亦無從施展。】
單單是這一句話,就值得馮去疾為自己前段時期在朝堂上針對念端一事道歉。
當然,馮去疾的這個道歉除了賠禮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馮相不必如此,大家都是為陛下分憂罷了。”
念端也是連忙朝著馮去疾迴禮。
經過這一段時間朝堂上明爭暗鬥的洗禮,念端倒是從容了很多。
她本就是天才,學起這些東西自然也不會慢。
而馮去疾離開後,念端一時也成為了大殿中的焦點。
離得比較近的大臣也都紛紛端坐酒樽向她道賀,離得遠的也遙舉酒樽點頭示意。
對於大殿內王公大臣們的舉動,嬴政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他取消那些禮節就是想要眾人隨意一些。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扶蘇的獻禮結束之後,各位嬪妃和公主們也紛紛開始給嬴政獻禮。
這些妃子一年都見不到嬴政一迴,年長的妃子還好說,不少人都已經為嬴政誕下子嗣,不管是公主還是皇子,有子嗣陪伴,在後宮的日子總是好過一些。
但那些年輕的妃子就不一樣了,有些人除了入宮當天見過陛下,就一直獨守在自己的寢宮,她們都想借此機會‘大展身手’,希望能得到陛下的青睞。
各種親手縫製的冬衣、香囊、腰帶等等,送到了嬴政的麵前。
公主們送的東西則是以吃食和美酒為主。
都是自己女兒的一片心意,嬴政也都帶著笑臉一一收下。
而一眾公主當中,公主陰蔓與公主木蘭的禮物最為特殊。
兩人聯手為嬴政表演了一套劍舞。
木蘭公主雖然是嬴政收下的義女,但宮中的女子們每次聽到她家的事情都為之動容。
這其中,向來喜歡舞槍弄棒的贏陰蔓則是和木蘭相處的最為融洽。
兩人年紀相仿,木蘭的武學天賦又奇高,兩人很快就相處成好朋友了。
兩人在大殿上的這段劍舞,也是惹得眾人連連叫好,這一看就不是那種為了表演而練習的舞蹈。
與其說是劍舞,不如說是兩人在這大殿上比試了一番。
目前為止,除了早已經知道的兩份軍報,這兩個女兒的‘禮物’嬴政最為滿意。
朕的女兒就該是如此文武雙全,而不用去學習如何討好別人。
當然,對女兒的要求,嬴政並沒有太高。
願意幹什麽,他給她們提供舞台和保障就是了,其他隨意。
至於王公大臣們準備的奇珍異寶,這種庸俗之物直接列個禮單送入皇宮庫房就行了,沒必要在陛下麵前丟人現眼。
隻是讓嬴政有些好奇的是,自己的兒子們卻是遲遲沒有上來獻禮,也不知道在搗鼓些什麽。
雖然嬴政現在一個念頭就可以知道每個人在聊什麽,但生活有時候是需要一些驚喜的,什麽都提前知道,就會失去很多樂趣。
等到所有能在殿前獻禮的人送完禮物,二十一個皇子集體跪在大殿中央。
除了扶蘇和遠在草原上的胡亥,所有皇子都在了。
“祝父皇壽與天齊!”
二十一位皇子,年齡最大的三十歲,比扶蘇小兩歲,最小的隻有十七,比胡亥還要小五歲。
看著一起跪在自己麵前的兒子們,嬴政倒是來了興趣。
“起來說話,爾等都為朕準備了什麽禮物?”
二十一人一起上來,顯然他們是提前商量好的。
二十一人中,年齡最大的贏高向前走了兩步,然後行禮說道。
“父皇,兒臣等人為父皇獻上的賀禮便是自己。
兄長扶蘇,早年間便已經去邊關協助蒙恬將軍,如今已經能獨領一部,替父皇分憂。
十八弟更是俘虜匈奴王子,封狼居胥,立下不世之功。
我等兄弟,也想為父皇分憂。”
“起來說話,你們想要什麽職位?”
嬴政有些好奇。
他的這些兒子裏其實有不少人都在朝中有任職,但此刻卻全都站出來,也不知道打的什麽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