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半路截胡
秦始皇征戰無限副本,大秦贏麻了 作者:奧斯卡羅伯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道光芒,落在小女孩身上的,正是華夏四大巾幗英雄之一,花木蘭。
關於花木蘭的事跡,《上下五千年》中記載不多,留下的就隻有替父從軍以及抗擊異族入侵的故事。
至於其他,都頗具爭議。
而眼前這十幾歲的少女,顯然也隻是繼承了花木蘭的天賦,能力還需要培養。
相比之下,武廟祭碑具現的另外兩位名將,在書中的記載就要詳細許多了。
一位是有著‘千軍萬馬避白袍’之稱的儒將陳慶之。
另一位則是諡號‘武悼天王’的冉閔。
隻是,現在還不知道這兩位名將具現到哪裏去了。
結束了武廟的祭祀之後,嬴政便啟程返迴章台宮。
木蘭公主母女,家裏的男人都死在了為國征戰的路上。
孤女寡母,自然也就跟著嬴政一起返迴了皇宮。
...
與此同時,鹹陽以南六百多裏之外的一處官道上,韓信此時已經離開鹹陽三天了。
本來,韓信並不需要這麽著急就南下的。
但,他那敏銳戰場嗅覺在朝會結束的那天,在朝堂上起作用了。
馮去疾對學部的攻擊讓韓信嗅到了一絲危機。
那些已經為陛下立下功勞的人尚且受到如此攻訐,那他這個‘一事無成’的新人繼續待在鹹陽,估計下場會很慘。
所以,他搞了輛馬車就帶著銅錘離開了鹹陽。
三天的時間,韓信走了六百裏路,不出意外的話,再有五個三天,他也就能抵達大軍所在的位置了。
西越部族就分布在如今的雲桂一帶,駱越部族的地盤則還要再往南一些。
如今,章邯的大軍被西、駱兩個部族的聯軍擋在了紅河以北。
官道上,韓信正在趕車。
銅錘腦子不好,不僅不怎麽會說話,就連馬車也不怎麽趕得明白,隻能坐在韓信的旁邊看著天空。
“自今日始...”
嬴政的聲音跨越六百裏的距離,出現在韓信的耳朵裏。
“銅錘,你聽到了嗎?”
韓信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轉頭看向一旁的銅錘。
“嘿嘿,是陛下。”
銅錘聽到嬴政的聲音,臉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自從跟了陛下之後,銅錘每天都有山珍海味吃,力氣和個子都長了很多,他最喜歡陛下了!
韓信雖然已經見識過陛下那神仙般的手段,但對這傳音六百裏的手段,還是吃驚不已。
而武廟之事,他在鹹陽的時候就已經有所耳聞,就沒有多想。
“飛鳥!”
韓信還在想著陛下的神奇手段,就聽到坐在身邊的銅錘開心地喊了一聲,然後就跳下了馬車。
“哎!銅錘!”
韓信無奈,也隻能勒住馬頭,迴頭看去。
隻見銅錘帶著好奇的神色抬頭看著天空。
韓信順著銅錘視線的方向望去,隻見北方的天邊飛來一道土黃色的光芒。
速度很快。
眼看這道光芒就要越過兩人的頭頂,銅錘雙腳用力,在官道上留下一個大坑,整個人跳到半空。
原本還要繼續向南飛的流光被銅錘一把拽住尾巴,從天上直接拽了下來。
韓信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直到銅錘在地上砸出第二個坑的時候,韓信才迴過神來。
“銅錘,這是何物?”
韓信沒敢靠近過去,黃色的流光此時正在銅錘的手裏不停擺動,看上去有些危險。
“好東西,給陛下。”
銅錘迴了一句,便沒有再理會韓信。
流光的掙紮力道越來越大,他很快就要抓不住了,手指已經開始滲血。
然後,韓信就看到銅錘帶著流光向前一撲,右手將其按在地麵,左手肉眼可見的開始變紅。
“轟!”
官道上出現了第三個大坑。
然後,流光老實了。
不僅是老實了,更是直接沿著銅錘右手裂開的傷口鑽進了銅錘的身體裏。
緊接著,銅錘就趴在自己砸出來的坑裏不動了。
“銅錘!你沒事吧?”
韓信有些慌了,連忙上前查看銅錘的情況。
陛下給自己安排的侍衛,這才走出來六百裏就把自己給玩死了可不行。
費力將銅錘沉重的身體翻過來,見銅錘睜著雙眼,韓信才長舒了一口氣。
隨後,臉色一變,滿臉嚴肅地看著對方說道。
“銅錘,你太胡來了,以後沒有我的命令不得隨意動手。”
隻是,韓信沒有注意到,銅錘原本天真無邪的眼神裏突然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
銅錘依舊是銅錘,隻不過他原本滿是食物的腦袋裏突然多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冉閔。”
“什麽?”
韓信沒聽清楚銅錘在說什麽。
半路截胡的結果就是兩者的融合不像花木蘭那般渾然天成。
銅錘剛剛開智,並不能理解腦子裏突然出現的那些東西。
混亂繁雜的信息中,他現在暫時隻能理解一件事,他現在有一個名字叫冉閔。
“銅錘叫冉閔。”
從地上起身,銅錘再次對韓信說了一句。
“好的,銅錘,我知道了,我剛才說的話你記住沒?”
“哦,記住了。”
小小的插曲過後,韓信繼續駕車,帶著銅錘(冉閔冠名版)繼續南下。
半個時辰之後,一個趕著牛車的中年人沿著官道路過此地。
“是誰!”
中年人是離此地最近的西坡亭的亭長。
看著自己管轄內的官道憑空出現三個大坑,西坡亭亭長仰天長嘯,欲哭無淚。
...
另一邊,第三道屬於陳慶之的流光淩空而去,一直飛到草原上才開始下降。
草原上,這兩個月的時間,項梁的日子並不好過。
他離開靖邊關之後,沒有絲毫停留,翻山越嶺直接逃往大草原。
即使沒有帶上項羽,項梁也相信,憑自己楚國貴族的身份,在草原上一定能得到優待。
到時候再給匈奴的部落提幾個有用的計謀,很快就可以在匈奴這邊混出名堂的。
項梁在抵達第一個小部落的時候,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的確受到了款待。
這些最靠近大秦的小部落,對大秦文化是最了解的。
特別是近一年的時間,也不知道大秦的皇帝抽什麽瘋,時不時就有商人走大道來和他們進行交易,帶來了草原上稀缺的布料、陶罐等物品,長城內外的交流也逐漸變多。
一聽項梁是讀書人,還是貴族,小部落的首領表現的很熱情。
除了熱情招待項梁之外,首領還答應為他引薦大部落的首領。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項梁剛吃了一頓烤全羊,戮仙騎就到了。
......
關於花木蘭的事跡,《上下五千年》中記載不多,留下的就隻有替父從軍以及抗擊異族入侵的故事。
至於其他,都頗具爭議。
而眼前這十幾歲的少女,顯然也隻是繼承了花木蘭的天賦,能力還需要培養。
相比之下,武廟祭碑具現的另外兩位名將,在書中的記載就要詳細許多了。
一位是有著‘千軍萬馬避白袍’之稱的儒將陳慶之。
另一位則是諡號‘武悼天王’的冉閔。
隻是,現在還不知道這兩位名將具現到哪裏去了。
結束了武廟的祭祀之後,嬴政便啟程返迴章台宮。
木蘭公主母女,家裏的男人都死在了為國征戰的路上。
孤女寡母,自然也就跟著嬴政一起返迴了皇宮。
...
與此同時,鹹陽以南六百多裏之外的一處官道上,韓信此時已經離開鹹陽三天了。
本來,韓信並不需要這麽著急就南下的。
但,他那敏銳戰場嗅覺在朝會結束的那天,在朝堂上起作用了。
馮去疾對學部的攻擊讓韓信嗅到了一絲危機。
那些已經為陛下立下功勞的人尚且受到如此攻訐,那他這個‘一事無成’的新人繼續待在鹹陽,估計下場會很慘。
所以,他搞了輛馬車就帶著銅錘離開了鹹陽。
三天的時間,韓信走了六百裏路,不出意外的話,再有五個三天,他也就能抵達大軍所在的位置了。
西越部族就分布在如今的雲桂一帶,駱越部族的地盤則還要再往南一些。
如今,章邯的大軍被西、駱兩個部族的聯軍擋在了紅河以北。
官道上,韓信正在趕車。
銅錘腦子不好,不僅不怎麽會說話,就連馬車也不怎麽趕得明白,隻能坐在韓信的旁邊看著天空。
“自今日始...”
嬴政的聲音跨越六百裏的距離,出現在韓信的耳朵裏。
“銅錘,你聽到了嗎?”
韓信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轉頭看向一旁的銅錘。
“嘿嘿,是陛下。”
銅錘聽到嬴政的聲音,臉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自從跟了陛下之後,銅錘每天都有山珍海味吃,力氣和個子都長了很多,他最喜歡陛下了!
韓信雖然已經見識過陛下那神仙般的手段,但對這傳音六百裏的手段,還是吃驚不已。
而武廟之事,他在鹹陽的時候就已經有所耳聞,就沒有多想。
“飛鳥!”
韓信還在想著陛下的神奇手段,就聽到坐在身邊的銅錘開心地喊了一聲,然後就跳下了馬車。
“哎!銅錘!”
韓信無奈,也隻能勒住馬頭,迴頭看去。
隻見銅錘帶著好奇的神色抬頭看著天空。
韓信順著銅錘視線的方向望去,隻見北方的天邊飛來一道土黃色的光芒。
速度很快。
眼看這道光芒就要越過兩人的頭頂,銅錘雙腳用力,在官道上留下一個大坑,整個人跳到半空。
原本還要繼續向南飛的流光被銅錘一把拽住尾巴,從天上直接拽了下來。
韓信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直到銅錘在地上砸出第二個坑的時候,韓信才迴過神來。
“銅錘,這是何物?”
韓信沒敢靠近過去,黃色的流光此時正在銅錘的手裏不停擺動,看上去有些危險。
“好東西,給陛下。”
銅錘迴了一句,便沒有再理會韓信。
流光的掙紮力道越來越大,他很快就要抓不住了,手指已經開始滲血。
然後,韓信就看到銅錘帶著流光向前一撲,右手將其按在地麵,左手肉眼可見的開始變紅。
“轟!”
官道上出現了第三個大坑。
然後,流光老實了。
不僅是老實了,更是直接沿著銅錘右手裂開的傷口鑽進了銅錘的身體裏。
緊接著,銅錘就趴在自己砸出來的坑裏不動了。
“銅錘!你沒事吧?”
韓信有些慌了,連忙上前查看銅錘的情況。
陛下給自己安排的侍衛,這才走出來六百裏就把自己給玩死了可不行。
費力將銅錘沉重的身體翻過來,見銅錘睜著雙眼,韓信才長舒了一口氣。
隨後,臉色一變,滿臉嚴肅地看著對方說道。
“銅錘,你太胡來了,以後沒有我的命令不得隨意動手。”
隻是,韓信沒有注意到,銅錘原本天真無邪的眼神裏突然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
銅錘依舊是銅錘,隻不過他原本滿是食物的腦袋裏突然多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冉閔。”
“什麽?”
韓信沒聽清楚銅錘在說什麽。
半路截胡的結果就是兩者的融合不像花木蘭那般渾然天成。
銅錘剛剛開智,並不能理解腦子裏突然出現的那些東西。
混亂繁雜的信息中,他現在暫時隻能理解一件事,他現在有一個名字叫冉閔。
“銅錘叫冉閔。”
從地上起身,銅錘再次對韓信說了一句。
“好的,銅錘,我知道了,我剛才說的話你記住沒?”
“哦,記住了。”
小小的插曲過後,韓信繼續駕車,帶著銅錘(冉閔冠名版)繼續南下。
半個時辰之後,一個趕著牛車的中年人沿著官道路過此地。
“是誰!”
中年人是離此地最近的西坡亭的亭長。
看著自己管轄內的官道憑空出現三個大坑,西坡亭亭長仰天長嘯,欲哭無淚。
...
另一邊,第三道屬於陳慶之的流光淩空而去,一直飛到草原上才開始下降。
草原上,這兩個月的時間,項梁的日子並不好過。
他離開靖邊關之後,沒有絲毫停留,翻山越嶺直接逃往大草原。
即使沒有帶上項羽,項梁也相信,憑自己楚國貴族的身份,在草原上一定能得到優待。
到時候再給匈奴的部落提幾個有用的計謀,很快就可以在匈奴這邊混出名堂的。
項梁在抵達第一個小部落的時候,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的確受到了款待。
這些最靠近大秦的小部落,對大秦文化是最了解的。
特別是近一年的時間,也不知道大秦的皇帝抽什麽瘋,時不時就有商人走大道來和他們進行交易,帶來了草原上稀缺的布料、陶罐等物品,長城內外的交流也逐漸變多。
一聽項梁是讀書人,還是貴族,小部落的首領表現的很熱情。
除了熱情招待項梁之外,首領還答應為他引薦大部落的首領。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項梁剛吃了一頓烤全羊,戮仙騎就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