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溫繪製完夷洲的輿圖,也對夷洲有了很深的了解。夷洲島領地廣闊,中間有個大山脈,平地主要在大山以西,東部有兩條大山穀貫穿南北。
島上從北到南,不僅僅隻有一個部落,不過這些部落分布的特點,要麽喜歡在中部大山的山林中,要麽就是在海邊。山林裏可以打獵,可以吃野果。在海邊的則是靠抓魚為生。
但海邊的那些部落工具太過落後,導致抓捕的魚並不多,隻在水灘上找些魚蝦蟹還有貝殼一類的東西吃。他們做的船就像木筏一樣,無法離岸邊太遠。
雖然他們生活在海邊,魚卻抓的不多,人口數量也不多。
見到衛溫他們,這些部落的人都感到害怕,一來衛溫這些人從北方來,人高馬大,吃的好自然和這些部落的人不一樣,二來是衛溫帶著隊伍,身上有堅甲,手上有長長的兵器。
這些部落人雖然沒見過這些兵器,可是那鋒利的刀光,就預感到這東西絕對比他們手上的石器兵器要厲害很多!所以他們隻要聽到衛溫隊伍有動靜,就躲的遠遠的。
這夷洲島願意和衛溫溝通交流和平相處的,就隻有剛登陸的時候遇到的那個部落。這個部落衛溫給他們取名叫青山部落,因為他們隻在眼前的這片山區活動。
這片山區位於夷洲島最北端,方圓三十裏,北麵靠海,西麵靠江,江叫做淡水,江麵很寬,這些部落的人沒有便捷的工具也沒有橋梁可以過江,但沒關係,有這條江,其他部落就不好入侵他們部落。
東麵也是靠海,南麵有一個山穀,山穀以南是更高的山。青山部落就這樣世代活動在此範圍,沒有外族的入侵,他們也不入侵其他地方。
因食物有限,捕魚能力不足,部落的人口始終維持在幾百人上下,好的時候會有一千人口,不好的時候隻有四五百人。
“先從北麵開荒,然後一路向南,直到最南邊,隨後從東麵繞一圈迴來。這樣我們就能把整個島治理起來!”衛溫一邊指著輿圖一邊對眾人說道。
“我們都聽大人的安排!”跟著衛溫的這些人也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荒涼的地方。他們也沒有什麽主意,一切聽從衛溫的。
“好!所有人先把物資工具分出來,除草、耕種、火具、廚具等等,能直接用的都用起來。”
“大人,現在就耕種嗎?但現在是冬季,在老家大家都不耕種了。”這些人都是北方來的,北方現在的季節剛好是入冬了,天氣寒冷。有些耕作早在秋季豐收後,就種下作物種子了。
“你看看,這裏像是冬天嗎?”
“確實,這裏雜草叢生,樹葉還是綠的。也不冷。奇怪了,我們老家不一樣啊!感覺像是春天一樣!”衛溫一提醒大家才意識到,這裏氣候和北方不同。
“對,這裏現在就是春天,我們可以先開墾出一片地來,一部分用來建房屋,剩下的就用來耕種,看看效果!”衛溫一步一步說出計劃。
“好,我們倒要試一試,這地方是不是冬天像春天一樣,能種莊稼!”
“那早點開始吧,這段時間早就閑的無聊了!”
說幹就幹,衛溫帶領隊伍在青山西南,淡水江北岸選擇了一片荒地開始動工。
這些荒地長滿半人到一人高的雜草,青山部落的人看不上這地方,有時候會來到此地找些可以吃的野菜。但是不會經常來,因為這裏可能會有蛇或者毒蟲出現。
有部落的人看到衛溫帶領人去了那片荒地,不知道他們幹什麽。
和首領嘰裏呱啦說了一通,首領帶了幾個人過來好奇看衛溫幹什麽。
首領倒不是來阻攔,就是純粹好奇。因為這片地方對青山部落來說也沒有什麽用。
衛溫看首領來了,正好也給他們做些無形的宣傳,畢竟和沒有農耕過的部落解釋什麽是耕種,用什麽手勢動作都不能解釋清楚。
就是用樹枝在地上畫畫的招數也用了,青山部落的人根本無法理解。衛溫就放棄和他們溝通。一切看結果吧!
為了驅蛇驅蟲,衛溫先是找來驅蟲草,撒雄黃粉,在除草的區域進行煙熏。
當然也有一些不怕蛇的,身手敏捷,他們除草的時候順便可以抓蛇,青蛙什麽的,晚上加餐。
幾千人開荒,一天就開辟出一千五百畝地。第二天衛溫分出三批人,一批人在距離青山方向較近的區域建房屋,一批人在靠近淡水江的地方耕種,最後一批繼續向南開荒。
青山部落的人雖然不知道衛溫他們在幹什麽,但他們看了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比如衛溫他們搭建房屋的時候,部落的人可以幫忙搬運東西。當他們耕種的時候,部落的人可以幫忙鋤地。當他們開荒的時候,部落的人可以幫忙割草。
衛溫得知首領的意願,自然高興,一般的宣傳隻是讓人看,最好的宣傳自然是讓人參與。先不說這些有什麽用,讓部落的人參與進來,最後發現他們參與的成果很好的時候,比任何語言都能讓他們信服。
不過對於部落的人來說,他們一時間可能不知道自己參與的事情會有什麽結果,但每天都有食物可以領就很高興,很滿足。
這些食物他們都沒有見過。實際上就是中原的一些普通糧食。但在這些部落人麵前就是神仙食物。
甚至他們首領把得到的第一包糧食當做神物供奉起來,不許任何吃。第二包以後的糧食才可以隨便吃。
衛溫表示這部落人太誇張了,但也不阻攔他們。
因為當他們以後看到這片荒地可以種出一大片一大片的這種糧食的時候,他們就不會這麽如此興師動眾了。
糧食隻能幾個月後才能有收獲,房屋卻幾天十幾天後就可以看到。
衛溫等人發現房屋建造的時候,地麵很潮濕,於是改變以往北方建造房屋的方式,把地麵打高再建。
這樣就不容易有潮潮濕濕的地麵。不過建成北方樣式的房屋,依舊有些問題。
遇到的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衛溫就寫書信給袁熙,袁熙收到會把物資工具以及需要的特定人員送到夷洲島。
比如招一批南方的人,甚至是南方的作物,還有治病的郎中,藥材等等。在夷洲島這裏,確實需要各方麵的人才。
島上從北到南,不僅僅隻有一個部落,不過這些部落分布的特點,要麽喜歡在中部大山的山林中,要麽就是在海邊。山林裏可以打獵,可以吃野果。在海邊的則是靠抓魚為生。
但海邊的那些部落工具太過落後,導致抓捕的魚並不多,隻在水灘上找些魚蝦蟹還有貝殼一類的東西吃。他們做的船就像木筏一樣,無法離岸邊太遠。
雖然他們生活在海邊,魚卻抓的不多,人口數量也不多。
見到衛溫他們,這些部落的人都感到害怕,一來衛溫這些人從北方來,人高馬大,吃的好自然和這些部落的人不一樣,二來是衛溫帶著隊伍,身上有堅甲,手上有長長的兵器。
這些部落人雖然沒見過這些兵器,可是那鋒利的刀光,就預感到這東西絕對比他們手上的石器兵器要厲害很多!所以他們隻要聽到衛溫隊伍有動靜,就躲的遠遠的。
這夷洲島願意和衛溫溝通交流和平相處的,就隻有剛登陸的時候遇到的那個部落。這個部落衛溫給他們取名叫青山部落,因為他們隻在眼前的這片山區活動。
這片山區位於夷洲島最北端,方圓三十裏,北麵靠海,西麵靠江,江叫做淡水,江麵很寬,這些部落的人沒有便捷的工具也沒有橋梁可以過江,但沒關係,有這條江,其他部落就不好入侵他們部落。
東麵也是靠海,南麵有一個山穀,山穀以南是更高的山。青山部落就這樣世代活動在此範圍,沒有外族的入侵,他們也不入侵其他地方。
因食物有限,捕魚能力不足,部落的人口始終維持在幾百人上下,好的時候會有一千人口,不好的時候隻有四五百人。
“先從北麵開荒,然後一路向南,直到最南邊,隨後從東麵繞一圈迴來。這樣我們就能把整個島治理起來!”衛溫一邊指著輿圖一邊對眾人說道。
“我們都聽大人的安排!”跟著衛溫的這些人也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荒涼的地方。他們也沒有什麽主意,一切聽從衛溫的。
“好!所有人先把物資工具分出來,除草、耕種、火具、廚具等等,能直接用的都用起來。”
“大人,現在就耕種嗎?但現在是冬季,在老家大家都不耕種了。”這些人都是北方來的,北方現在的季節剛好是入冬了,天氣寒冷。有些耕作早在秋季豐收後,就種下作物種子了。
“你看看,這裏像是冬天嗎?”
“確實,這裏雜草叢生,樹葉還是綠的。也不冷。奇怪了,我們老家不一樣啊!感覺像是春天一樣!”衛溫一提醒大家才意識到,這裏氣候和北方不同。
“對,這裏現在就是春天,我們可以先開墾出一片地來,一部分用來建房屋,剩下的就用來耕種,看看效果!”衛溫一步一步說出計劃。
“好,我們倒要試一試,這地方是不是冬天像春天一樣,能種莊稼!”
“那早點開始吧,這段時間早就閑的無聊了!”
說幹就幹,衛溫帶領隊伍在青山西南,淡水江北岸選擇了一片荒地開始動工。
這些荒地長滿半人到一人高的雜草,青山部落的人看不上這地方,有時候會來到此地找些可以吃的野菜。但是不會經常來,因為這裏可能會有蛇或者毒蟲出現。
有部落的人看到衛溫帶領人去了那片荒地,不知道他們幹什麽。
和首領嘰裏呱啦說了一通,首領帶了幾個人過來好奇看衛溫幹什麽。
首領倒不是來阻攔,就是純粹好奇。因為這片地方對青山部落來說也沒有什麽用。
衛溫看首領來了,正好也給他們做些無形的宣傳,畢竟和沒有農耕過的部落解釋什麽是耕種,用什麽手勢動作都不能解釋清楚。
就是用樹枝在地上畫畫的招數也用了,青山部落的人根本無法理解。衛溫就放棄和他們溝通。一切看結果吧!
為了驅蛇驅蟲,衛溫先是找來驅蟲草,撒雄黃粉,在除草的區域進行煙熏。
當然也有一些不怕蛇的,身手敏捷,他們除草的時候順便可以抓蛇,青蛙什麽的,晚上加餐。
幾千人開荒,一天就開辟出一千五百畝地。第二天衛溫分出三批人,一批人在距離青山方向較近的區域建房屋,一批人在靠近淡水江的地方耕種,最後一批繼續向南開荒。
青山部落的人雖然不知道衛溫他們在幹什麽,但他們看了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比如衛溫他們搭建房屋的時候,部落的人可以幫忙搬運東西。當他們耕種的時候,部落的人可以幫忙鋤地。當他們開荒的時候,部落的人可以幫忙割草。
衛溫得知首領的意願,自然高興,一般的宣傳隻是讓人看,最好的宣傳自然是讓人參與。先不說這些有什麽用,讓部落的人參與進來,最後發現他們參與的成果很好的時候,比任何語言都能讓他們信服。
不過對於部落的人來說,他們一時間可能不知道自己參與的事情會有什麽結果,但每天都有食物可以領就很高興,很滿足。
這些食物他們都沒有見過。實際上就是中原的一些普通糧食。但在這些部落人麵前就是神仙食物。
甚至他們首領把得到的第一包糧食當做神物供奉起來,不許任何吃。第二包以後的糧食才可以隨便吃。
衛溫表示這部落人太誇張了,但也不阻攔他們。
因為當他們以後看到這片荒地可以種出一大片一大片的這種糧食的時候,他們就不會這麽如此興師動眾了。
糧食隻能幾個月後才能有收獲,房屋卻幾天十幾天後就可以看到。
衛溫等人發現房屋建造的時候,地麵很潮濕,於是改變以往北方建造房屋的方式,把地麵打高再建。
這樣就不容易有潮潮濕濕的地麵。不過建成北方樣式的房屋,依舊有些問題。
遇到的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衛溫就寫書信給袁熙,袁熙收到會把物資工具以及需要的特定人員送到夷洲島。
比如招一批南方的人,甚至是南方的作物,還有治病的郎中,藥材等等。在夷洲島這裏,確實需要各方麵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