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關羽一籌莫展的時候,諸葛亮派人來讓關羽的兒子前去袁軍領地,去袁熙那裏請求援兵。關羽現在雖然在緊急用人的時候,但是也能明白為什麽軍師讓他兒子去,於是也沒多說什麽,讓關興前去求援。
袁熙此時不在許都,而是在冀州的鄴城,在鄴城指揮水災事宜。
因前段時間入秋後,秋雨連綿不停,導致河水暴漲,河水在東郡到高唐端多處漲出河堤壩,冀州,袞州青州這段河水較近的郡縣多多少少被河水所淹,情況比較危急,袁熙得知消息後,帶領天字野戰軍前來救援,地字野戰團駐守許都。
袁熙帶領一支隊伍到東郡支援,張廾帶領隊伍前去臨邑,虎山帶領隊伍去曆城,鞠明帶領隊伍去高唐。
“你們這裏情況怎麽樣?”袁熙來到東郡一處災民安置點,問了問東郡太守情況。
“迴晉公,東郡受災郡縣事先有準備,轉移了河水附近的民眾,所以暫時無傷亡情況。物資也很齊全,其他未受災的郡縣,動員了一下百姓捐物捐糧,完全不需要官府出一分錢一粒糧,甚至還有結餘。”東郡太守如實匯報。
“哦,那你們是如何做到快速轉移的,要知道每家每戶又有很多財物。”
“受災各縣的縣令隻要對管轄內百姓說,物資不用管,就算一無所有了,隻要人還在,有晉公的治理下,半年財富物資就全部都迴來了!”
袁熙聽了很高興,“你們還挺會辦事!”然後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嗯,半年的時間差不多,隻要人不懶,隨便幹點什麽就全都有了!”
正是因為袁熙領地內的百姓有過切身經曆,所以縣令的話他們是毫不懷疑的,想開了,就好辦了,轉移的時候,隻要帶好三四天的口糧和家家小小就好了。
東郡的受災也就是房屋和農田被淹沒,人口倒是沒有損失,轉移的百姓,東郡太守為他們開辟了新的城池,建了房屋和一些生活設施,隻是沒有城牆罷了,但不影響。捐獻的物資充足,完全不需要袁熙額外擔心。
袁熙實地巡查了幾處新的城池後,把東郡太守升為袞州別駕,作為州刺史副手,同時依舊兼任東郡太守,在轉移災民有功的幾個縣令都升任幾個郡的太守或太守副手。
東郡這裏處置不錯,但是其他幾個受災郡縣多多少少都有傷亡。張廾,虎山,鞠明等人一邊救助災民,一邊把對各處的太守和縣令的表現記了下來。等到災民全部安置完成後,再統一匯報給袁熙。
一天袁熙正在東郡臨時住所批閱各地的奏疏,門外有人傳話。
“稟告晉公,外麵有關興關將軍求見!”
“快讓關將軍進來!”袁熙如今閑下來,對荊州的戰事已經有所了解,安國兄過來恐怕是因為荊州之事。
“顯雍弟,好久不見!看你沒在許都,聽他們說你在袞州救災,我就過來了。”
“確實如此,快坐下來,慢慢說。”
袁熙和關興說了一下水災的情況,不過如今不用擔心,水患已經得到控製,剩下的就是災民安置。
關興和袁熙說了他的來意,正如袁熙所料關興是因為荊州之事來求助。
“安國兄放心,我會派隊伍前去支援的,你先迴去,三天時間可以嗎?”
“好,顯雍願意出兵我就滿足了,再次謝過顯雍弟!”
“客氣!你迴去,先帶一萬石糧食吧。”袁熙不僅會出兵幫忙,還有物資支援。
關興很高興,於是第二天領著一萬石糧食的車隊迴了荊州。
關羽看著這一萬石糧食對關興說,“就算袁熙不出兵,這些物資也對得起我們之間的聯盟了!”
確實,劉備兩次派人找袁熙,都沒有什麽實質性表示,如今袁熙能真金白銀實打實的資助確實沒得說。
有了一批物資,關羽軍士氣得到提升,再加上大家宣傳說不久袁熙會派兵支援他們,他們就更有精神了。
如今天下都知道,袁熙的隊伍所向披靡,實力最強。他派的兵一定可以輕鬆戰勝孫權隊伍。
“晉公,我們如今派什麽隊伍前去荊州?”
“現在天字軍在救援,地字軍要守衛許都等地,確實沒有可以抽調出來的隊伍。”有謀士對袁熙說道。
袁熙來迴走動想了想,“對了,那個天雷匠營火槍造的如何了?”
“迴稟晉公,已經打造出了五千支火槍並訓練好了隊伍!”
“也就是說現在有五千的火槍兵了?”
“對,可以這麽說!”
“那好,這五千火槍兵就帶去荊州支援劉備軍!”
“是!”
袁熙剛好可以試一試這火槍隊威力如何。
“不過再加上三千盾兵和兩千騎兵做防護,以防萬一。物資隊除了糧草之外,弓箭武器堅甲都多備一份。”
這樣準備也是有考慮的,畢竟戰場上出現火槍無法使用的情況,也可以使用備用兵器。
“這樣加起來隊伍也有一萬人了,也算拿得出手!讓潘雄帶領這支火槍隊吧。”
“是晉公!”
一天之後,袁熙收到許都的消息,衛溫聽說火槍兵要出征,想要隨軍而行,潘雄不敢定奪,就由袁熙來決定。
袁熙本來不同意,但是想了想或許衛溫想要從實戰中了解火槍使用情況,於是便同意了,隻是特別囑咐,給衛溫增加了兩名親衛,一副堅甲,一匹好馬。甚至允許衛溫可根據戰況,如果情況不妙可以先撤迴來。
“同意衛溫隨軍而行,但注意保護好衛溫,我可不想丟失這樣的人才。”
實際上隊伍裏會把衛溫當做張廾,昱步這樣謀士來看待,畢竟謀士一般也不會參與戰鬥之中。
“是!”
正好在答應關興的時間點,袁熙的火槍隊由潘雄率領,加上盾騎兵共一萬人從許都出發向荊州進軍。衛溫騎馬隨軍其中。
在衛溫請求隨軍的時候,家裏人包括他的妻子衛小花都不太同意,畢竟在他們眼裏或者長輩那裏聽說被抓去戰場的壯丁都沒有沒有迴來過。更何況現在衛溫已經富貴了,沒必要再冒生命危險去掙功勞。
衛溫勸說他們不要擔心,一來他不是什麽被抓的壯丁,晉公為他準備了護甲馬匹和護衛。二來晉公的隊伍所向無敵,就算火槍不好用,用弓箭或長戟也沒問題。
袁熙此時不在許都,而是在冀州的鄴城,在鄴城指揮水災事宜。
因前段時間入秋後,秋雨連綿不停,導致河水暴漲,河水在東郡到高唐端多處漲出河堤壩,冀州,袞州青州這段河水較近的郡縣多多少少被河水所淹,情況比較危急,袁熙得知消息後,帶領天字野戰軍前來救援,地字野戰團駐守許都。
袁熙帶領一支隊伍到東郡支援,張廾帶領隊伍前去臨邑,虎山帶領隊伍去曆城,鞠明帶領隊伍去高唐。
“你們這裏情況怎麽樣?”袁熙來到東郡一處災民安置點,問了問東郡太守情況。
“迴晉公,東郡受災郡縣事先有準備,轉移了河水附近的民眾,所以暫時無傷亡情況。物資也很齊全,其他未受災的郡縣,動員了一下百姓捐物捐糧,完全不需要官府出一分錢一粒糧,甚至還有結餘。”東郡太守如實匯報。
“哦,那你們是如何做到快速轉移的,要知道每家每戶又有很多財物。”
“受災各縣的縣令隻要對管轄內百姓說,物資不用管,就算一無所有了,隻要人還在,有晉公的治理下,半年財富物資就全部都迴來了!”
袁熙聽了很高興,“你們還挺會辦事!”然後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嗯,半年的時間差不多,隻要人不懶,隨便幹點什麽就全都有了!”
正是因為袁熙領地內的百姓有過切身經曆,所以縣令的話他們是毫不懷疑的,想開了,就好辦了,轉移的時候,隻要帶好三四天的口糧和家家小小就好了。
東郡的受災也就是房屋和農田被淹沒,人口倒是沒有損失,轉移的百姓,東郡太守為他們開辟了新的城池,建了房屋和一些生活設施,隻是沒有城牆罷了,但不影響。捐獻的物資充足,完全不需要袁熙額外擔心。
袁熙實地巡查了幾處新的城池後,把東郡太守升為袞州別駕,作為州刺史副手,同時依舊兼任東郡太守,在轉移災民有功的幾個縣令都升任幾個郡的太守或太守副手。
東郡這裏處置不錯,但是其他幾個受災郡縣多多少少都有傷亡。張廾,虎山,鞠明等人一邊救助災民,一邊把對各處的太守和縣令的表現記了下來。等到災民全部安置完成後,再統一匯報給袁熙。
一天袁熙正在東郡臨時住所批閱各地的奏疏,門外有人傳話。
“稟告晉公,外麵有關興關將軍求見!”
“快讓關將軍進來!”袁熙如今閑下來,對荊州的戰事已經有所了解,安國兄過來恐怕是因為荊州之事。
“顯雍弟,好久不見!看你沒在許都,聽他們說你在袞州救災,我就過來了。”
“確實如此,快坐下來,慢慢說。”
袁熙和關興說了一下水災的情況,不過如今不用擔心,水患已經得到控製,剩下的就是災民安置。
關興和袁熙說了他的來意,正如袁熙所料關興是因為荊州之事來求助。
“安國兄放心,我會派隊伍前去支援的,你先迴去,三天時間可以嗎?”
“好,顯雍願意出兵我就滿足了,再次謝過顯雍弟!”
“客氣!你迴去,先帶一萬石糧食吧。”袁熙不僅會出兵幫忙,還有物資支援。
關興很高興,於是第二天領著一萬石糧食的車隊迴了荊州。
關羽看著這一萬石糧食對關興說,“就算袁熙不出兵,這些物資也對得起我們之間的聯盟了!”
確實,劉備兩次派人找袁熙,都沒有什麽實質性表示,如今袁熙能真金白銀實打實的資助確實沒得說。
有了一批物資,關羽軍士氣得到提升,再加上大家宣傳說不久袁熙會派兵支援他們,他們就更有精神了。
如今天下都知道,袁熙的隊伍所向披靡,實力最強。他派的兵一定可以輕鬆戰勝孫權隊伍。
“晉公,我們如今派什麽隊伍前去荊州?”
“現在天字軍在救援,地字軍要守衛許都等地,確實沒有可以抽調出來的隊伍。”有謀士對袁熙說道。
袁熙來迴走動想了想,“對了,那個天雷匠營火槍造的如何了?”
“迴稟晉公,已經打造出了五千支火槍並訓練好了隊伍!”
“也就是說現在有五千的火槍兵了?”
“對,可以這麽說!”
“那好,這五千火槍兵就帶去荊州支援劉備軍!”
“是!”
袁熙剛好可以試一試這火槍隊威力如何。
“不過再加上三千盾兵和兩千騎兵做防護,以防萬一。物資隊除了糧草之外,弓箭武器堅甲都多備一份。”
這樣準備也是有考慮的,畢竟戰場上出現火槍無法使用的情況,也可以使用備用兵器。
“這樣加起來隊伍也有一萬人了,也算拿得出手!讓潘雄帶領這支火槍隊吧。”
“是晉公!”
一天之後,袁熙收到許都的消息,衛溫聽說火槍兵要出征,想要隨軍而行,潘雄不敢定奪,就由袁熙來決定。
袁熙本來不同意,但是想了想或許衛溫想要從實戰中了解火槍使用情況,於是便同意了,隻是特別囑咐,給衛溫增加了兩名親衛,一副堅甲,一匹好馬。甚至允許衛溫可根據戰況,如果情況不妙可以先撤迴來。
“同意衛溫隨軍而行,但注意保護好衛溫,我可不想丟失這樣的人才。”
實際上隊伍裏會把衛溫當做張廾,昱步這樣謀士來看待,畢竟謀士一般也不會參與戰鬥之中。
“是!”
正好在答應關興的時間點,袁熙的火槍隊由潘雄率領,加上盾騎兵共一萬人從許都出發向荊州進軍。衛溫騎馬隨軍其中。
在衛溫請求隨軍的時候,家裏人包括他的妻子衛小花都不太同意,畢竟在他們眼裏或者長輩那裏聽說被抓去戰場的壯丁都沒有沒有迴來過。更何況現在衛溫已經富貴了,沒必要再冒生命危險去掙功勞。
衛溫勸說他們不要擔心,一來他不是什麽被抓的壯丁,晉公為他準備了護甲馬匹和護衛。二來晉公的隊伍所向無敵,就算火槍不好用,用弓箭或長戟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