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溫父母對衛溫的這番操作沒有什麽意見,既然能發出這麽多糧食出去,說明兒子不缺錢。果然兒子把得到的獎勵給父母看了一下,並且說明了來曆,父母從未見過這麽多錢,“小溫,這,真有這種地方,不僅上學堂沒有學費,而且還有各種資助獎勵?”
“嗯,這在那裏還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其他更好的事情還很多,一時也說不完。”
“小溫,這次迴來,還要再去那個壽春嗎?”
“嗯,這次迴來正是要和爹娘商量此事,我在學堂受先生看重,先生有意讓我隨他去許都做事。”
“許都?”
“對,就是晉公袁熙大人的治所!”
“那肯定要去啊,這種事情你不用管我們,能跟著大官老爺做事不是誰都有機會的,我們肯定不會阻攔,大不了搬家跟著你走就是了!”衛溫的父親聽了顯示驚訝後又有些責備衛溫的意思,就是這種事情不趕緊答應,萬一人家官老爺後悔不要你了怎麽辦?
“哦,對了,還有親家那邊,和他們說說,問問他們是不是願意跟著你搬走。”衛溫父親忽然想到還有親家,這件事也需要和他們家商量一下。
“我覺得我父母一定會答應的,溫哥出息了,怎麽可能阻了溫哥的路子。”衛小花在一旁聽著,表示對衛溫無條件支持。
衛溫聽了對著衛小花開心笑了笑。
衛溫父親帶著衛溫親自去了衛小花家一趟,順便扛了一袋糧食過去。衛小花父母知道衛溫迴來,還特地花了僅剩的一點錢買了點肉做肉湯給衛溫。衛溫很感動,因為衛小花去衛溫家裏,並沒有告知衛溫是帶著什麽迴來的,隻告訴父母衛溫迴來了。
“哎呦,我說親家,你這是幹什麽,又不是逢年過節的,你們花什麽錢,這小子給他口飯給口野菜湯喝就行了,不值得買肉!”要說這親家就是不錯,基本也把衛溫當半個兒子看的。
“這不是出去了,擔心他在外麵受苦,迴來喝口肉湯補補身子!你們來就來還帶這麽多糧食幹什麽,我家還有!”衛小花父親說道,見衛溫他們扛這一袋糧食大概有一石多了吧。
“親家有心了。這糧食小溫出去帶迴來的,咱們一家一袋。”衛溫父親一邊解釋一邊把麻袋放下。“這次帶小溫過來就是有一件事和親家商量。”
衛溫把他所經曆的事情說了一番之後,衛小花父母替他感到高興,小花和衛溫成親那就是一家人了,自然是支持衛溫跟著官爺做出一番事業來。
得到兩家家主同意後,衛溫就準備先迴壽春,而兩家人也做好搬家的準備。來開下衛溫父親讓衛溫先拿出五百銖錢給衛小花的父母,把債務還掉,這樣就算搬家離開,也不再有任何阻攔。
衛溫第二次出發的時候,以前隔壁村的領路人已經離開,不知道去什麽地方了。這次衛溫花了二十銖錢給了關口守衛,放他北去。
“你答應了?”墨芻聽返迴學堂的衛溫說出最後的決定。
“嗯,和家人說好了!”
“好!等我迴許都,你跟著我一同去,你就先進入天雷匠營做事吧!”墨芻給衛溫做好了安排。
“謝大人!”
“你可以把家人都接過來,安頓好,到時候一起出發!”
“是!”
等到答複後,衛溫才讓自家和小花家的人搬到壽春來,為了方便,衛溫家和衛小花家把一些不好帶的或帶不走的分給村裏人,就帶了路上吃的,穿的還有一個小板車。因為小花的父親無法走路,就用小板車推著走。
路過關口的時候,花了一大筆錢才讓通行。
一路上,衛溫的父母和衛小花一家人也經曆了和衛溫第一次來一樣的情緒變化過程。一直感歎和震驚。到了壽春,兩家人都做了登記。
衛溫又得到一筆獎勵和補助,錢足夠可以在壽春買一個大院房子,但是考慮不久後還要搬到許都,就先租了房屋。因為來壽春的外地人很多,租賃房屋的生意還是挺火爆的。
第一次住進大縣城的房屋的衛溫一家和衛小花一家人都挺稀奇的,東看看西摸摸,和以前住的破屋子相比天差地別,真的是長了見識。
安頓好家人,衛溫跟著墨芻又投入到搗鼓新東西的事情中去。最近衛溫用鐵線纏繞竹筒,做出螺旋狀的東西。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從兩頭用力把它壓扁,手鬆開又會彈迴來。鐵線越粗彈迴來的力道越大,當然把它壓扁也需費很大力氣。
雖然現在不知道它可以用作什麽地方,但是這樣有意思的東西,好好琢磨一定會有大用。
墨芻對衛溫的評價就是,果然沒看錯人。一高興又獎賞了衛溫一千銖錢,百石糧食。
如今衛溫家和衛小花家要真正結成一家人,也方便小花對衛溫照顧,兩家人最後協商,先讓小花和小溫正式成親入洞房。得知衛溫要成親,學堂的同窗和老師墨芻都前去祝賀,並送了很多禮,喜宴辦的很熱鬧。
墨芻很快完成三個月的教學,帶著衛溫迴到許都。並向葛成炫耀,“哈,這次出去終於讓我找到中意的人才!你呢?”
“你不要得意,讓我看看你那人才怎麽樣?”葛成笑嘻嘻的說道。
“好,等明天他來天雷營,你就可以看到了。到時候你就會感歎我的人有多厲害!”
“隻要是天雷匠營的人,不分你我,你的就是我的!哈哈!你沒什麽好得意的!”
“唉,你總不能讓我一個人去苦哈哈出去找人,下次你出去去找!”
“嗯,那可以比比誰找的人更厲害!”
“好,一言為定!”
就這樣兩人還攀比了起來。
雖然衛溫以及衛小花家人離開了村子,但是卻給村子和附近的村子都留下很大的影響,大家都開始相信去北方能夠發家致富。
有些膽氣足的人湊錢過了關口,也到壽春,就算不像衛溫那樣會做東西,但隻要能做普通的活計,也能比在村子裏好很多。不僅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還能有結餘。有些有做生意頭腦的人賺的錢甚至比衛溫還多。
這樣合肥縣城附近的村子尤其是靠近邊境的,越來越多人開始向袁熙境內遷移。而孫權這邊把控關口的守衛以及官吏瞞著不報,對他們而言,人口流動越多,他們也就賺的越多。
“嗯,這在那裏還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其他更好的事情還很多,一時也說不完。”
“小溫,這次迴來,還要再去那個壽春嗎?”
“嗯,這次迴來正是要和爹娘商量此事,我在學堂受先生看重,先生有意讓我隨他去許都做事。”
“許都?”
“對,就是晉公袁熙大人的治所!”
“那肯定要去啊,這種事情你不用管我們,能跟著大官老爺做事不是誰都有機會的,我們肯定不會阻攔,大不了搬家跟著你走就是了!”衛溫的父親聽了顯示驚訝後又有些責備衛溫的意思,就是這種事情不趕緊答應,萬一人家官老爺後悔不要你了怎麽辦?
“哦,對了,還有親家那邊,和他們說說,問問他們是不是願意跟著你搬走。”衛溫父親忽然想到還有親家,這件事也需要和他們家商量一下。
“我覺得我父母一定會答應的,溫哥出息了,怎麽可能阻了溫哥的路子。”衛小花在一旁聽著,表示對衛溫無條件支持。
衛溫聽了對著衛小花開心笑了笑。
衛溫父親帶著衛溫親自去了衛小花家一趟,順便扛了一袋糧食過去。衛小花父母知道衛溫迴來,還特地花了僅剩的一點錢買了點肉做肉湯給衛溫。衛溫很感動,因為衛小花去衛溫家裏,並沒有告知衛溫是帶著什麽迴來的,隻告訴父母衛溫迴來了。
“哎呦,我說親家,你這是幹什麽,又不是逢年過節的,你們花什麽錢,這小子給他口飯給口野菜湯喝就行了,不值得買肉!”要說這親家就是不錯,基本也把衛溫當半個兒子看的。
“這不是出去了,擔心他在外麵受苦,迴來喝口肉湯補補身子!你們來就來還帶這麽多糧食幹什麽,我家還有!”衛小花父親說道,見衛溫他們扛這一袋糧食大概有一石多了吧。
“親家有心了。這糧食小溫出去帶迴來的,咱們一家一袋。”衛溫父親一邊解釋一邊把麻袋放下。“這次帶小溫過來就是有一件事和親家商量。”
衛溫把他所經曆的事情說了一番之後,衛小花父母替他感到高興,小花和衛溫成親那就是一家人了,自然是支持衛溫跟著官爺做出一番事業來。
得到兩家家主同意後,衛溫就準備先迴壽春,而兩家人也做好搬家的準備。來開下衛溫父親讓衛溫先拿出五百銖錢給衛小花的父母,把債務還掉,這樣就算搬家離開,也不再有任何阻攔。
衛溫第二次出發的時候,以前隔壁村的領路人已經離開,不知道去什麽地方了。這次衛溫花了二十銖錢給了關口守衛,放他北去。
“你答應了?”墨芻聽返迴學堂的衛溫說出最後的決定。
“嗯,和家人說好了!”
“好!等我迴許都,你跟著我一同去,你就先進入天雷匠營做事吧!”墨芻給衛溫做好了安排。
“謝大人!”
“你可以把家人都接過來,安頓好,到時候一起出發!”
“是!”
等到答複後,衛溫才讓自家和小花家的人搬到壽春來,為了方便,衛溫家和衛小花家把一些不好帶的或帶不走的分給村裏人,就帶了路上吃的,穿的還有一個小板車。因為小花的父親無法走路,就用小板車推著走。
路過關口的時候,花了一大筆錢才讓通行。
一路上,衛溫的父母和衛小花一家人也經曆了和衛溫第一次來一樣的情緒變化過程。一直感歎和震驚。到了壽春,兩家人都做了登記。
衛溫又得到一筆獎勵和補助,錢足夠可以在壽春買一個大院房子,但是考慮不久後還要搬到許都,就先租了房屋。因為來壽春的外地人很多,租賃房屋的生意還是挺火爆的。
第一次住進大縣城的房屋的衛溫一家和衛小花一家人都挺稀奇的,東看看西摸摸,和以前住的破屋子相比天差地別,真的是長了見識。
安頓好家人,衛溫跟著墨芻又投入到搗鼓新東西的事情中去。最近衛溫用鐵線纏繞竹筒,做出螺旋狀的東西。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從兩頭用力把它壓扁,手鬆開又會彈迴來。鐵線越粗彈迴來的力道越大,當然把它壓扁也需費很大力氣。
雖然現在不知道它可以用作什麽地方,但是這樣有意思的東西,好好琢磨一定會有大用。
墨芻對衛溫的評價就是,果然沒看錯人。一高興又獎賞了衛溫一千銖錢,百石糧食。
如今衛溫家和衛小花家要真正結成一家人,也方便小花對衛溫照顧,兩家人最後協商,先讓小花和小溫正式成親入洞房。得知衛溫要成親,學堂的同窗和老師墨芻都前去祝賀,並送了很多禮,喜宴辦的很熱鬧。
墨芻很快完成三個月的教學,帶著衛溫迴到許都。並向葛成炫耀,“哈,這次出去終於讓我找到中意的人才!你呢?”
“你不要得意,讓我看看你那人才怎麽樣?”葛成笑嘻嘻的說道。
“好,等明天他來天雷營,你就可以看到了。到時候你就會感歎我的人有多厲害!”
“隻要是天雷匠營的人,不分你我,你的就是我的!哈哈!你沒什麽好得意的!”
“唉,你總不能讓我一個人去苦哈哈出去找人,下次你出去去找!”
“嗯,那可以比比誰找的人更厲害!”
“好,一言為定!”
就這樣兩人還攀比了起來。
雖然衛溫以及衛小花家人離開了村子,但是卻給村子和附近的村子都留下很大的影響,大家都開始相信去北方能夠發家致富。
有些膽氣足的人湊錢過了關口,也到壽春,就算不像衛溫那樣會做東西,但隻要能做普通的活計,也能比在村子裏好很多。不僅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還能有結餘。有些有做生意頭腦的人賺的錢甚至比衛溫還多。
這樣合肥縣城附近的村子尤其是靠近邊境的,越來越多人開始向袁熙境內遷移。而孫權這邊把控關口的守衛以及官吏瞞著不報,對他們而言,人口流動越多,他們也就賺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