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辦,各位有什麽好的辦法?”劉璋得知曹軍打敗張魯並占領漢中很是緊張。
此時張鬆起來,給劉璋提出了一個建議,“聽聞劉備在荊州已經營的頗有勢力,不如請他來幫忙抵抗曹軍。”
“好,這是個好辦法,那麽這件事就交給張先生了!”
“是主公!”張鬆答應下來。
“怎麽樣?事成了嗎?”
“事成了,這次我們迎接劉備進入益州,定可以好好謀劃一番!”張鬆此時和法正說道。法正也是支持劉備入蜀的。
但是也有反對劉備入蜀的,其中就有主簿黃權和從事王累。
黃權的意見就是,“劉備有名聲,若請他入益州,一山不容二虎,不知主公如何應對。”黃權的意思很明確讓劉備來就是引狼入室。
劉璋不聽執意讓劉備入蜀,王累為了警告劉璋,把自己倒懸在城門上,如果主公讓劉備入蜀那就踏著他的屍體進來吧!
劉璋依舊不聽勸阻,王累斬斷身上的布繩,摔死在城門下。
“來人,厚葬王大人。”劉璋也沒辦法,他知道王累的心意,下令厚葬王累。
劉備這邊收到張鬆的消息,和軍師諸葛亮以及兩個兄弟說了一下。眾人表示支持,而且是難得的機會,也是破除現在窘迫處境的機會。
現在劉備所處的荊州,即使曹軍一時無法攻占,但早已成為孫權他們的眼中一塊肉。而且地處重要位置,是兵家必爭之地,不能安心發展,一旦失去又會導致沒有地方可去的情況。益州就不同了,益州土地寬闊,物產豐富,是一個發展的好地方。若能得到益州,就有了爭天下的基礎。
“那劉璋性子軟弱,不是有大作為的人,我看那邊張鬆和法正等人有意向投靠主公,何不乘勢奪得益州,那麽恢複漢室天下指日可待!”
“軍師說的對,隻是這麽去占了益州之地,名聲豈不...”劉備還是要考慮一下名聲。
“主公乃是漢室貴胄,承天順命,而劉璋隻是臣子,臣服君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更何況劉璋無法擔起興盛益州的責任,那隻能由可以造福益州百姓的人來主持大局。”
劉備笑了笑,便同意下來,“好,我們擇日出發前去成都。”
且說曹操占領漢中後,準備帶兵並帶上張魯及其家屬迴許都。司馬懿給他提議,“丞相大人,不若我們趁機順勢攻下益州如何》”
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都表示反對,一來曹軍從許都一路奔來,又打了一次打仗早就疲憊不堪,如果再繼續出兵益州,想必引起很大的損失。首先益州距離漢中隔了好幾個郡的距離,又有蜀道天險,還真需要真正應對才可以,不能‘順便’。其次劉璋和張魯不同,劉璋的實力比張魯大很多。又有很多有才能的謀士將領,比如法正等人,所以以疲憊之軍打精力充沛的軍隊,那肯定是吃虧的。其三曹軍也聽聞劉璋和劉備結盟,劉備帶兵入蜀,恐怕不好對付,既然無把握就不去試了。畢竟曹操現在失敗不起,一旦兵力損失嚴重,那麽就無法防守北麵邊界了,袁熙取許都就如同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曹操同意謀士的看法,讓司馬懿繼續防守長安,讓鍾繇駐守漢中,他帶大隊人馬迴了許都。
劉備帶兵來到益州,劉璋出門迎接,兩人寒暄了一番。
“曹軍已經占領漢中,劉皇叔知道吧!”
“嗯,聽說了,這樣曹軍得到漢中想必勢力大漲。若要抵抗他,就必須結盟起來,共同應敵!”
“對,皇叔說的有道理,所以我特地請劉皇叔過來,共同抗曹!”
兩人歡聚設宴百餘天,劉璋上表推劉備為代理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上表推劉璋為代理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如故。劉璋看劉備的兵力不夠還給他增加了一些兵力。
曹操大軍撤出漢中後,危機解除,劉備帶兵進駐漢葭,漢葭城屬於涪陵郡,涪陵郡是益州的領地。劉璋得知不僅不生氣還默許把涪陵郡送給劉備,以表示結盟誠意。
有便宜不撿白不撿,很快劉備帶軍入駐涪陵縣城,實際控製涪陵郡。
關羽被劉備委任繼續留守荊州,因此關興和關銀屏也跟著留在了荊州。
關銀屏從父親那裏得知,前段時間袁熙占領安定郡,並向曹操傳達了一番話,就覺得袁熙還是那個袁熙,那口氣一如既往的欠打。但想起曾經他對她的輕薄,關銀屏一陣臉紅,手不自覺撫在胸口上。
此時袁熙在鄴城,處理一天的政務後,在油燈下一邊看書,手裏一邊把玩著一個玉佩,這個玉佩是關銀屏給他的,“也不知道關三妹如何了?”
擊敗張魯,收服漢中後的曹操突然意氣風發,感覺自己又行了,袁熙的主意他現在不打,那就再翻一翻柿子找軟的捏。翻了一圈下來,軟柿子有孫權、劉備、劉璋、韓遂馬超。韓遂馬超剛被袁熙軍打了一番,已無還手之力,此時如果去攻打韓遂馬超就容易很多。
不過雖然主力有所折損,但是韓遂馬超現在的實力依舊不是想拿捏就拿捏的,甚至依舊有一戰之力,況且馬超他們守城能力不弱,如果固守武威城,和曹軍消磨恐怕也不是好的辦法。
曹操還在猶豫中,此時曹丕對曹操說,“父親大人,那馬超的父親及親屬還有韓遂的子女親屬都在許都。如果找個名頭把他們處置了,韓遂馬超必然會主動出擊,隻要主動出擊,就一定可以找到機會消滅他們於城外!”
曹操一聽,覺得曹丕這個計策很好,“看來子桓近來長進不少,這次討伐西涼就和我一塊去吧!”
“謝父親大人!”曹丕躬身一拜,其實這個計策是司馬懿給曹丕說的,如今司馬懿在曹操麵前還沒得到很大的重視,就借著曹丕的口向曹操建議。
曹丕也覺得這司馬懿是個難得的人才,趁機拉攏。
司馬懿自然願意私下效忠曹丕,畢竟以後繼承曹操權位的就是曹丕。也算是效忠未來的主公。
此時張鬆起來,給劉璋提出了一個建議,“聽聞劉備在荊州已經營的頗有勢力,不如請他來幫忙抵抗曹軍。”
“好,這是個好辦法,那麽這件事就交給張先生了!”
“是主公!”張鬆答應下來。
“怎麽樣?事成了嗎?”
“事成了,這次我們迎接劉備進入益州,定可以好好謀劃一番!”張鬆此時和法正說道。法正也是支持劉備入蜀的。
但是也有反對劉備入蜀的,其中就有主簿黃權和從事王累。
黃權的意見就是,“劉備有名聲,若請他入益州,一山不容二虎,不知主公如何應對。”黃權的意思很明確讓劉備來就是引狼入室。
劉璋不聽執意讓劉備入蜀,王累為了警告劉璋,把自己倒懸在城門上,如果主公讓劉備入蜀那就踏著他的屍體進來吧!
劉璋依舊不聽勸阻,王累斬斷身上的布繩,摔死在城門下。
“來人,厚葬王大人。”劉璋也沒辦法,他知道王累的心意,下令厚葬王累。
劉備這邊收到張鬆的消息,和軍師諸葛亮以及兩個兄弟說了一下。眾人表示支持,而且是難得的機會,也是破除現在窘迫處境的機會。
現在劉備所處的荊州,即使曹軍一時無法攻占,但早已成為孫權他們的眼中一塊肉。而且地處重要位置,是兵家必爭之地,不能安心發展,一旦失去又會導致沒有地方可去的情況。益州就不同了,益州土地寬闊,物產豐富,是一個發展的好地方。若能得到益州,就有了爭天下的基礎。
“那劉璋性子軟弱,不是有大作為的人,我看那邊張鬆和法正等人有意向投靠主公,何不乘勢奪得益州,那麽恢複漢室天下指日可待!”
“軍師說的對,隻是這麽去占了益州之地,名聲豈不...”劉備還是要考慮一下名聲。
“主公乃是漢室貴胄,承天順命,而劉璋隻是臣子,臣服君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更何況劉璋無法擔起興盛益州的責任,那隻能由可以造福益州百姓的人來主持大局。”
劉備笑了笑,便同意下來,“好,我們擇日出發前去成都。”
且說曹操占領漢中後,準備帶兵並帶上張魯及其家屬迴許都。司馬懿給他提議,“丞相大人,不若我們趁機順勢攻下益州如何》”
此時曹操身邊的謀士都表示反對,一來曹軍從許都一路奔來,又打了一次打仗早就疲憊不堪,如果再繼續出兵益州,想必引起很大的損失。首先益州距離漢中隔了好幾個郡的距離,又有蜀道天險,還真需要真正應對才可以,不能‘順便’。其次劉璋和張魯不同,劉璋的實力比張魯大很多。又有很多有才能的謀士將領,比如法正等人,所以以疲憊之軍打精力充沛的軍隊,那肯定是吃虧的。其三曹軍也聽聞劉璋和劉備結盟,劉備帶兵入蜀,恐怕不好對付,既然無把握就不去試了。畢竟曹操現在失敗不起,一旦兵力損失嚴重,那麽就無法防守北麵邊界了,袁熙取許都就如同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曹操同意謀士的看法,讓司馬懿繼續防守長安,讓鍾繇駐守漢中,他帶大隊人馬迴了許都。
劉備帶兵來到益州,劉璋出門迎接,兩人寒暄了一番。
“曹軍已經占領漢中,劉皇叔知道吧!”
“嗯,聽說了,這樣曹軍得到漢中想必勢力大漲。若要抵抗他,就必須結盟起來,共同應敵!”
“對,皇叔說的有道理,所以我特地請劉皇叔過來,共同抗曹!”
兩人歡聚設宴百餘天,劉璋上表推劉備為代理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上表推劉璋為代理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如故。劉璋看劉備的兵力不夠還給他增加了一些兵力。
曹操大軍撤出漢中後,危機解除,劉備帶兵進駐漢葭,漢葭城屬於涪陵郡,涪陵郡是益州的領地。劉璋得知不僅不生氣還默許把涪陵郡送給劉備,以表示結盟誠意。
有便宜不撿白不撿,很快劉備帶軍入駐涪陵縣城,實際控製涪陵郡。
關羽被劉備委任繼續留守荊州,因此關興和關銀屏也跟著留在了荊州。
關銀屏從父親那裏得知,前段時間袁熙占領安定郡,並向曹操傳達了一番話,就覺得袁熙還是那個袁熙,那口氣一如既往的欠打。但想起曾經他對她的輕薄,關銀屏一陣臉紅,手不自覺撫在胸口上。
此時袁熙在鄴城,處理一天的政務後,在油燈下一邊看書,手裏一邊把玩著一個玉佩,這個玉佩是關銀屏給他的,“也不知道關三妹如何了?”
擊敗張魯,收服漢中後的曹操突然意氣風發,感覺自己又行了,袁熙的主意他現在不打,那就再翻一翻柿子找軟的捏。翻了一圈下來,軟柿子有孫權、劉備、劉璋、韓遂馬超。韓遂馬超剛被袁熙軍打了一番,已無還手之力,此時如果去攻打韓遂馬超就容易很多。
不過雖然主力有所折損,但是韓遂馬超現在的實力依舊不是想拿捏就拿捏的,甚至依舊有一戰之力,況且馬超他們守城能力不弱,如果固守武威城,和曹軍消磨恐怕也不是好的辦法。
曹操還在猶豫中,此時曹丕對曹操說,“父親大人,那馬超的父親及親屬還有韓遂的子女親屬都在許都。如果找個名頭把他們處置了,韓遂馬超必然會主動出擊,隻要主動出擊,就一定可以找到機會消滅他們於城外!”
曹操一聽,覺得曹丕這個計策很好,“看來子桓近來長進不少,這次討伐西涼就和我一塊去吧!”
“謝父親大人!”曹丕躬身一拜,其實這個計策是司馬懿給曹丕說的,如今司馬懿在曹操麵前還沒得到很大的重視,就借著曹丕的口向曹操建議。
曹丕也覺得這司馬懿是個難得的人才,趁機拉攏。
司馬懿自然願意私下效忠曹丕,畢竟以後繼承曹操權位的就是曹丕。也算是效忠未來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