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複蘇,雖然過了播種的季節,單是袁熙依舊下令各縣執行他新製定的政策:開墾荒地,生育人口。
開墾的荒地不僅僅可以種植農作物,還可以種植果樹,芝麻,棉麻等經濟作物。另外就是鼓勵生育人口,生育皆有獎勵。開荒和人口列入每級官員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項。
當然做好這些的前提就是保證領土範圍之內農戶安居樂業,沒有戰爭幹擾。袁熙負責解決這些潛在隱患。
遼東郡,新昌縣,縣令吳為帶著民眾在縣城北麵山上準備種植一些果樹苗。
“大人,這邊山上的石頭和別的地方不同,又黑又硬又重,不太好弄。”那些準備挖坑的農戶們抱怨道。
吳為蹲下,撿起一塊,看了看。
“嗯,確實比較特別。那先去別處種一下吧!”
一群人換了地方,但是還是一樣,整個山區似乎都是這樣。
“那,這些果樹苗先種到平地上吧。”吳為暫時沒有別的辦法幹脆選一處平地種上。
“你們,帶一些這樣石塊迴去。”種完樹苗後,吳為吩咐下屬撿一些帶迴去。
迴到縣城的吳為跑到工匠所,把石頭拿了出來。
“你們看看,這石頭是幹什麽用的?”
“大人,這個是鐵礦石,可以用來煉鐵的!您從哪裏得來的?”有打鐵匠認識鐵礦石,就特別興奮,因為鐵礦石非常稀少罕見,朝廷也管的很嚴,一般人也弄不到。
“哦,你確定?”吳為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再次問道。
“小的拿命擔保,這就是鐵礦石!”
“好,賞你十金,糧百石!其他各賞銅幣一千,糧十石!”吳為當即獎賞那個鐵匠,當然眾工匠也見者有份。
“謝大人!”眾工匠謝恩。
“張大人,屬下在新昌縣北發現礦石,哦不,準確來說是礦山。鐵礦山!”吳為得知那是鐵礦山後,立即啟程來到襄平縣,告知上官。
張廾拿了一塊,看了看,確實是鐵礦石,他也是見多識廣,自然認得。
“這些都是從那山上弄來的?”
“是的大人,我們還去了其他山,那邊一大片山都是這種石頭!”
“走,和我一起去見主公!”
此時的袁熙在太守府批閱各郡縣呈上來的奏折,當然有些是長史張廾已經處置,袁熙隻要看一下,同意蓋個印,不同意再另說商討。
“主公,好消息!”
袁熙抬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一聽就知道是張廾來了。
“張大人,什麽好事,讓你這麽激動!”袁熙看見張廾笑了笑,然後又看到吳為。
“哦,新昌縣令也來了。”
“拜見太守大人!”
一般沒有跟過袁熙打過仗的官員都喊袁熙為太守大人。
“起身,落座!”
袁熙讓他們落座後,旁邊的仆人給他們倒上茶水,端上果盤。
“大人,吳縣令在新昌發現鐵礦山!”
“鐵礦山?真的?”袁熙有點不相信,不是不相信,而是如果真是鐵礦山,這麽大的地方,之前公孫康怎麽沒有發現?
“是真的!主公可親往視察。”
“好,如果是真的,記你大功一件!”
“謝太守大人,這本就是大人之福!”
袁熙很高興,第二天帶著張廾,吳為去了新昌縣北麵的山區,隨便找了幾處,淺淺一挖就發現鐵礦石,甚至有些地方農戶不懂,把這些鐵礦石用來鋪路。
有了鐵礦山,那麽鐵製武器,鐵製農具以及其他器具就不用擔心鐵不夠了。
傍晚,袁熙打開掌機,看到可征收資源多了鐵礦石這一項,不過袁熙不打算浪費策令在這個上麵,他現在隻用來兌換稀缺和難得的,比如糧草,士兵,馬匹,器械。
既然有礦山了,那開采就是了,沒必要在掌機上征收。
吳為升為玄菟郡長史,當然他這個長史和張廾這個長史不能比,袁熙實際上控製多個郡,已經算是刺史官職,而張廾等同於別駕。隻是袁熙現在低調,暫不稱刺史或州牧。
袁熙很快就派兵接手鐵礦山,並在此地建了新的縣城,和新昌縣分開,新城的名字叫鞍縣,鐵礦山叫鞍縣山。
隨後又派了幾千人來到這裏,在士兵的監督下,開始挖取鐵礦石,送往鞍縣工匠營。
工匠營是從郡縣調來的鐵匠,煉鐵匠,木炭工匠,澆築工匠,土窯工匠等各工匠組成的一個隊伍。為了方便,甚至都帶了妻子兒女親戚過來,修建居住區,煉鐵區,打鐵區等。
這也是為什麽要新建縣城的原因。這個縣城建起來,比襄平縣還要大!
山上挖礦石的苦力,袁熙沒有征集農戶,而是之前公孫佲,公孫康的士兵俘虜。這些人袁熙殺也不想殺,但放也不願意放,就先讓他們幹活。雖然這活比農活重,但是袁熙不是那種野蠻之人,讓這些俘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十天休整兩天,除了每日免費三餐,還有額外的收入,多勞多得。表現好的,可以轉為正式農戶,過上有田有房的正常生活。
幾個月的時間,從春到夏,對於一年兩熟的耕地而言,六月天氣開始熱的時候,已經可以收割一茬了。
因為去年大規模開荒,使得遼東各郡縣收成頗豐,官府又不征收任何賦稅,使得農戶一次收獲就變得富足起來。冷陘縣,柳城縣曾經是流民的如今完全脫離救濟糧草,自己可以養活自己了。而且那幾個縣城人口數量開始快速增加,有了餘糧,商業和百姓娛樂也開始興起。
漢朝廷雖然尊崇儒家學說,袁熙也是收到儒家教育,但是他自從看了掌機推薦的書籍後,思路開闊了許多,在自己的領地內,不會隻推行一種文化,他想要那種類似春秋戰國事情,百家爭鳴的樣子。
“現在一天可以煉出多少鐵了?”袁熙現在比較關心鞍縣的煉鐵情況。
“一天可以出十萬斤鐵錠。”
“不錯,加緊趕製所需兵器!”
“是主公!”
袁熙現在已經擁有五萬步卒,兩萬騎兵,這些馬匹一部分原有的,一部分是從公孫康俘獲,一部分是從鮮卑部族交易得來,還有一部分是掌機征收的。
兩萬騎兵中,一萬五千是輕騎兵,五千重騎兵,身穿重甲,馬匹也給打造了護甲。
重騎的缺點是不可長途跋涉,不可長時間作戰,速度僅僅比步卒快一些。優點就是基本是無敵狀態,可輕而易舉摧毀地方盾牌軍,弓箭隊,長戟隊等步卒,如果對戰對方騎兵也是沒問題的。自身收到傷害小,殺敵傷害大。
開墾的荒地不僅僅可以種植農作物,還可以種植果樹,芝麻,棉麻等經濟作物。另外就是鼓勵生育人口,生育皆有獎勵。開荒和人口列入每級官員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項。
當然做好這些的前提就是保證領土範圍之內農戶安居樂業,沒有戰爭幹擾。袁熙負責解決這些潛在隱患。
遼東郡,新昌縣,縣令吳為帶著民眾在縣城北麵山上準備種植一些果樹苗。
“大人,這邊山上的石頭和別的地方不同,又黑又硬又重,不太好弄。”那些準備挖坑的農戶們抱怨道。
吳為蹲下,撿起一塊,看了看。
“嗯,確實比較特別。那先去別處種一下吧!”
一群人換了地方,但是還是一樣,整個山區似乎都是這樣。
“那,這些果樹苗先種到平地上吧。”吳為暫時沒有別的辦法幹脆選一處平地種上。
“你們,帶一些這樣石塊迴去。”種完樹苗後,吳為吩咐下屬撿一些帶迴去。
迴到縣城的吳為跑到工匠所,把石頭拿了出來。
“你們看看,這石頭是幹什麽用的?”
“大人,這個是鐵礦石,可以用來煉鐵的!您從哪裏得來的?”有打鐵匠認識鐵礦石,就特別興奮,因為鐵礦石非常稀少罕見,朝廷也管的很嚴,一般人也弄不到。
“哦,你確定?”吳為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再次問道。
“小的拿命擔保,這就是鐵礦石!”
“好,賞你十金,糧百石!其他各賞銅幣一千,糧十石!”吳為當即獎賞那個鐵匠,當然眾工匠也見者有份。
“謝大人!”眾工匠謝恩。
“張大人,屬下在新昌縣北發現礦石,哦不,準確來說是礦山。鐵礦山!”吳為得知那是鐵礦山後,立即啟程來到襄平縣,告知上官。
張廾拿了一塊,看了看,確實是鐵礦石,他也是見多識廣,自然認得。
“這些都是從那山上弄來的?”
“是的大人,我們還去了其他山,那邊一大片山都是這種石頭!”
“走,和我一起去見主公!”
此時的袁熙在太守府批閱各郡縣呈上來的奏折,當然有些是長史張廾已經處置,袁熙隻要看一下,同意蓋個印,不同意再另說商討。
“主公,好消息!”
袁熙抬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一聽就知道是張廾來了。
“張大人,什麽好事,讓你這麽激動!”袁熙看見張廾笑了笑,然後又看到吳為。
“哦,新昌縣令也來了。”
“拜見太守大人!”
一般沒有跟過袁熙打過仗的官員都喊袁熙為太守大人。
“起身,落座!”
袁熙讓他們落座後,旁邊的仆人給他們倒上茶水,端上果盤。
“大人,吳縣令在新昌發現鐵礦山!”
“鐵礦山?真的?”袁熙有點不相信,不是不相信,而是如果真是鐵礦山,這麽大的地方,之前公孫康怎麽沒有發現?
“是真的!主公可親往視察。”
“好,如果是真的,記你大功一件!”
“謝太守大人,這本就是大人之福!”
袁熙很高興,第二天帶著張廾,吳為去了新昌縣北麵的山區,隨便找了幾處,淺淺一挖就發現鐵礦石,甚至有些地方農戶不懂,把這些鐵礦石用來鋪路。
有了鐵礦山,那麽鐵製武器,鐵製農具以及其他器具就不用擔心鐵不夠了。
傍晚,袁熙打開掌機,看到可征收資源多了鐵礦石這一項,不過袁熙不打算浪費策令在這個上麵,他現在隻用來兌換稀缺和難得的,比如糧草,士兵,馬匹,器械。
既然有礦山了,那開采就是了,沒必要在掌機上征收。
吳為升為玄菟郡長史,當然他這個長史和張廾這個長史不能比,袁熙實際上控製多個郡,已經算是刺史官職,而張廾等同於別駕。隻是袁熙現在低調,暫不稱刺史或州牧。
袁熙很快就派兵接手鐵礦山,並在此地建了新的縣城,和新昌縣分開,新城的名字叫鞍縣,鐵礦山叫鞍縣山。
隨後又派了幾千人來到這裏,在士兵的監督下,開始挖取鐵礦石,送往鞍縣工匠營。
工匠營是從郡縣調來的鐵匠,煉鐵匠,木炭工匠,澆築工匠,土窯工匠等各工匠組成的一個隊伍。為了方便,甚至都帶了妻子兒女親戚過來,修建居住區,煉鐵區,打鐵區等。
這也是為什麽要新建縣城的原因。這個縣城建起來,比襄平縣還要大!
山上挖礦石的苦力,袁熙沒有征集農戶,而是之前公孫佲,公孫康的士兵俘虜。這些人袁熙殺也不想殺,但放也不願意放,就先讓他們幹活。雖然這活比農活重,但是袁熙不是那種野蠻之人,讓這些俘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十天休整兩天,除了每日免費三餐,還有額外的收入,多勞多得。表現好的,可以轉為正式農戶,過上有田有房的正常生活。
幾個月的時間,從春到夏,對於一年兩熟的耕地而言,六月天氣開始熱的時候,已經可以收割一茬了。
因為去年大規模開荒,使得遼東各郡縣收成頗豐,官府又不征收任何賦稅,使得農戶一次收獲就變得富足起來。冷陘縣,柳城縣曾經是流民的如今完全脫離救濟糧草,自己可以養活自己了。而且那幾個縣城人口數量開始快速增加,有了餘糧,商業和百姓娛樂也開始興起。
漢朝廷雖然尊崇儒家學說,袁熙也是收到儒家教育,但是他自從看了掌機推薦的書籍後,思路開闊了許多,在自己的領地內,不會隻推行一種文化,他想要那種類似春秋戰國事情,百家爭鳴的樣子。
“現在一天可以煉出多少鐵了?”袁熙現在比較關心鞍縣的煉鐵情況。
“一天可以出十萬斤鐵錠。”
“不錯,加緊趕製所需兵器!”
“是主公!”
袁熙現在已經擁有五萬步卒,兩萬騎兵,這些馬匹一部分原有的,一部分是從公孫康俘獲,一部分是從鮮卑部族交易得來,還有一部分是掌機征收的。
兩萬騎兵中,一萬五千是輕騎兵,五千重騎兵,身穿重甲,馬匹也給打造了護甲。
重騎的缺點是不可長途跋涉,不可長時間作戰,速度僅僅比步卒快一些。優點就是基本是無敵狀態,可輕而易舉摧毀地方盾牌軍,弓箭隊,長戟隊等步卒,如果對戰對方騎兵也是沒問題的。自身收到傷害小,殺敵傷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