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康營帳中,眾人死氣沉沉,士氣低落,將領們更低落。
“各位有什麽看法?”
“主公,這縣城易守難攻,如果他們一直守著,我們也占不了什麽便宜,不如想個辦法把他們調動出來,這樣可以發揮我們騎兵優勢,反殺他們!”有將領提出一個建議來。
“嗯,是個好辦法!他們這龜殼可真是太硬了!”
“對對,小小的山城,拋石機就不說了,火油這麽難得的東西,他們好像用不完似的,根本不好打!”
一眾將領聽了都附和道,他們是怕了攻城了,從未打過這麽難的城。
“我倒是有一個誘敵之法!”一直沒有說話的公孫陟突然發聲。
“怎麽個誘敵之法?”公孫康看向他表示好奇,算是提起了一點精神。
“我們先把糧草搬到前線,表示做最後一戰,隨後隻需一輪猛攻,然後裝作潰敗的樣子,放棄物資,向後撤一段距離,兩側騎兵在距離戰場一裏處林中埋伏。他們被圍困這麽久,肯定缺乏糧草,看我軍敗逃定然出城搶奪物資,到時候騎兵快速殺出,給他們一個搓手不及!那麽攻城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嗯,不錯,是個好辦法,就算不成,也沒有什麽損失!隻是要注意後撤的時候督陣嚴格督軍,不得出現真正潰逃狀況!”公孫康表示認同,並補充了注意事項。
天一亮,又開始了新一輪攻擊,張廾看到公孫康的隊伍推著很多木板車來到前線。看起來像是糧草物資。
“他們要決心一戰了?”張廾有些疑惑,還不敢下定結論。
不管他們耍什麽花招,認真應對,和之前一樣安排!
公孫康發動第一批步卒攻城,被張廾他們消滅,第二批公孫康一下派出了一萬步卒攻城,但是還沒衝鋒到城下,就發生大規模撤退,引著後麵的步卒向後‘逃跑’,連物資車也沒有來得及推走。
戰場上很快留下很多糧草物資!
“張大人,他們好像潰敗了,留下很多東西,我們要不出城去搶迴來!”
張廾聽了,搖搖頭,阻止他們道,“他們不是真的敗逃,跑的明顯不是真的敗逃,而是有序的撤退。”
“張成聽令,拋石機把石頭替換為火球,點上火,射向那邊的林子,再投一些火球到那邊物資車上!”
“是大人!”
張廾做這樣的決定,首先他並不缺糧草,袁熙已經給他備的很足,其次,對麵隻是設的陷阱,既然是陷陣,就不能吃誘餌。不能吃,也不能給敵人留下,那就給他燒了!
果然,幾輪火球發射後,林子著火,很快有公孫康騎兵被燒了出來,損失了一部分騎兵。而前線的這些物資全部被燒,一點也沒留下。
公孫康看了差點吐血。
這些物資他們其實更緊缺,這次為了誘敵,可是下了血本!
本來想著對麵即使不出來,這些物資再收迴來就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會用拋石機拋出火球。把糧食都燒了。
不止公孫康看到,就連他的屬下將領士兵都看到火燒糧草的場景。
這種內心的打擊有時候比身體上的打擊還要嚴重。
所剩的糧草不夠維持兩天了。
新的糧草物資至今還未送到,這次他非要斬殺幾個運糧草的官。
可是這次不需要公孫康來斬殺他們,袁熙已經代勞了。
袁熙的騎兵隊把物資運糧的全部攔截掉。直接斷了公孫康的供應。
就算再有優勢的隊伍沒了糧草也會很快瓦解。這讓他想起當年他父親袁紹在官渡之戰,就是吃了這個大虧,本來有優勢的,後來因為烏巢糧草物資被燒,軍心動搖以致大敗!
如今他也靈活使用這一招。
“報告主公,不好了!我們的糧草被截了!”這個消息就像一個拋石機拋出的石頭重重打擊到公孫康一眾人。
“那派出騎兵,向四周縣村搜集一些糧草來。”公孫康所說的搜集隻不過是一種文雅的說法,實際就是搶。
可是他們這個願望也落空,四周縣城村莊人早就轉移走了,一顆糧食都沒了。
此時公孫康又聽聞,有一隊騎兵攻向襄平縣,反而更加堅定要攻下冷陘縣城。
“肯定是袁熙為了解這邊的圍而故意佯攻,讓我主力迴撤,可是我偏不如他的意,攻下冷陘縣他就徹底完了!現在就是看誰能堅持了!”
即使缺糧,公孫康也要繼續圍著冷陘縣城。他一直以為袁熙在縣城裏,實際上袁熙不僅打劫他的糧草物資,還真的向襄平進發。
哪怕最差的結果,冷陘縣城真的被公孫康攻下來,袁熙沒在城裏,那還是沒有消滅他,而袁熙如果攻克襄平,兩方也是互換老巢。
可是對於一個隻有六千兵力的袁熙來說,還是袁熙占了便宜。
冷陘縣久攻不下,糧草難以為繼,公孫康病急亂投醫,他已經開始為了征收糧草不擇手段了,既然四周縣城沒有,就去賓徒縣,昌黎縣,遼隧縣,望平縣搶自己治下百姓的糧食。
把所有的騎兵都派出去,這樣可以快速強征。
騎兵分散各處征糧,就導致戰力分散,袁熙把握住這一機會,從襄平掉頭打迴去,騎兵不擅攻城,但最適合野戰。
不到兩天公孫康失去五千騎兵。
其他的騎兵倒是有征收成功的,但是引起了這些縣城強烈的民怨,被搶走的可是過冬糧啊,沒了都要被餓死的!
袁熙使用掌機不僅征集糧草,而且征集了一些士兵步卒。
現在已經征招了兩千多士兵,糧食幾千石,趁著公孫康引起民怨的時候,及時救援受害民眾,激起他們對公孫康的仇恨。
不久之後,賓徒縣,昌黎縣,遼隧縣,望平縣都有起義兵。袁熙作為帶頭人,短短兩日之內,兵馬數量從兩千八百騎兵加兩千多步卒,發展為三千騎兵加兩萬步卒。而糧草問題不需擔心,完全養得起。袁熙帶著他們再次向襄平縣進發,掏公孫康的老巢。
額外一個小插曲,這次在遼隧縣,義軍把縣令一家抓了起來關入大牢,而縣令的兒子就是田家田洪的二女婿。
襄平縣城作為遼東郡的郡治所,城牆修的也是高大厚實,易守難攻。
袁熙采取措施就是圍而不攻!
“大人,不好了,現在很多縣城起事,斬了縣令,賊首帶著叛軍包圍了襄平縣城!”
聽了這個消息,公孫康徹底坐不住了!
“各位有什麽看法?”
“主公,這縣城易守難攻,如果他們一直守著,我們也占不了什麽便宜,不如想個辦法把他們調動出來,這樣可以發揮我們騎兵優勢,反殺他們!”有將領提出一個建議來。
“嗯,是個好辦法!他們這龜殼可真是太硬了!”
“對對,小小的山城,拋石機就不說了,火油這麽難得的東西,他們好像用不完似的,根本不好打!”
一眾將領聽了都附和道,他們是怕了攻城了,從未打過這麽難的城。
“我倒是有一個誘敵之法!”一直沒有說話的公孫陟突然發聲。
“怎麽個誘敵之法?”公孫康看向他表示好奇,算是提起了一點精神。
“我們先把糧草搬到前線,表示做最後一戰,隨後隻需一輪猛攻,然後裝作潰敗的樣子,放棄物資,向後撤一段距離,兩側騎兵在距離戰場一裏處林中埋伏。他們被圍困這麽久,肯定缺乏糧草,看我軍敗逃定然出城搶奪物資,到時候騎兵快速殺出,給他們一個搓手不及!那麽攻城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嗯,不錯,是個好辦法,就算不成,也沒有什麽損失!隻是要注意後撤的時候督陣嚴格督軍,不得出現真正潰逃狀況!”公孫康表示認同,並補充了注意事項。
天一亮,又開始了新一輪攻擊,張廾看到公孫康的隊伍推著很多木板車來到前線。看起來像是糧草物資。
“他們要決心一戰了?”張廾有些疑惑,還不敢下定結論。
不管他們耍什麽花招,認真應對,和之前一樣安排!
公孫康發動第一批步卒攻城,被張廾他們消滅,第二批公孫康一下派出了一萬步卒攻城,但是還沒衝鋒到城下,就發生大規模撤退,引著後麵的步卒向後‘逃跑’,連物資車也沒有來得及推走。
戰場上很快留下很多糧草物資!
“張大人,他們好像潰敗了,留下很多東西,我們要不出城去搶迴來!”
張廾聽了,搖搖頭,阻止他們道,“他們不是真的敗逃,跑的明顯不是真的敗逃,而是有序的撤退。”
“張成聽令,拋石機把石頭替換為火球,點上火,射向那邊的林子,再投一些火球到那邊物資車上!”
“是大人!”
張廾做這樣的決定,首先他並不缺糧草,袁熙已經給他備的很足,其次,對麵隻是設的陷阱,既然是陷陣,就不能吃誘餌。不能吃,也不能給敵人留下,那就給他燒了!
果然,幾輪火球發射後,林子著火,很快有公孫康騎兵被燒了出來,損失了一部分騎兵。而前線的這些物資全部被燒,一點也沒留下。
公孫康看了差點吐血。
這些物資他們其實更緊缺,這次為了誘敵,可是下了血本!
本來想著對麵即使不出來,這些物資再收迴來就是,沒想到他們竟然會用拋石機拋出火球。把糧食都燒了。
不止公孫康看到,就連他的屬下將領士兵都看到火燒糧草的場景。
這種內心的打擊有時候比身體上的打擊還要嚴重。
所剩的糧草不夠維持兩天了。
新的糧草物資至今還未送到,這次他非要斬殺幾個運糧草的官。
可是這次不需要公孫康來斬殺他們,袁熙已經代勞了。
袁熙的騎兵隊把物資運糧的全部攔截掉。直接斷了公孫康的供應。
就算再有優勢的隊伍沒了糧草也會很快瓦解。這讓他想起當年他父親袁紹在官渡之戰,就是吃了這個大虧,本來有優勢的,後來因為烏巢糧草物資被燒,軍心動搖以致大敗!
如今他也靈活使用這一招。
“報告主公,不好了!我們的糧草被截了!”這個消息就像一個拋石機拋出的石頭重重打擊到公孫康一眾人。
“那派出騎兵,向四周縣村搜集一些糧草來。”公孫康所說的搜集隻不過是一種文雅的說法,實際就是搶。
可是他們這個願望也落空,四周縣城村莊人早就轉移走了,一顆糧食都沒了。
此時公孫康又聽聞,有一隊騎兵攻向襄平縣,反而更加堅定要攻下冷陘縣城。
“肯定是袁熙為了解這邊的圍而故意佯攻,讓我主力迴撤,可是我偏不如他的意,攻下冷陘縣他就徹底完了!現在就是看誰能堅持了!”
即使缺糧,公孫康也要繼續圍著冷陘縣城。他一直以為袁熙在縣城裏,實際上袁熙不僅打劫他的糧草物資,還真的向襄平進發。
哪怕最差的結果,冷陘縣城真的被公孫康攻下來,袁熙沒在城裏,那還是沒有消滅他,而袁熙如果攻克襄平,兩方也是互換老巢。
可是對於一個隻有六千兵力的袁熙來說,還是袁熙占了便宜。
冷陘縣久攻不下,糧草難以為繼,公孫康病急亂投醫,他已經開始為了征收糧草不擇手段了,既然四周縣城沒有,就去賓徒縣,昌黎縣,遼隧縣,望平縣搶自己治下百姓的糧食。
把所有的騎兵都派出去,這樣可以快速強征。
騎兵分散各處征糧,就導致戰力分散,袁熙把握住這一機會,從襄平掉頭打迴去,騎兵不擅攻城,但最適合野戰。
不到兩天公孫康失去五千騎兵。
其他的騎兵倒是有征收成功的,但是引起了這些縣城強烈的民怨,被搶走的可是過冬糧啊,沒了都要被餓死的!
袁熙使用掌機不僅征集糧草,而且征集了一些士兵步卒。
現在已經征招了兩千多士兵,糧食幾千石,趁著公孫康引起民怨的時候,及時救援受害民眾,激起他們對公孫康的仇恨。
不久之後,賓徒縣,昌黎縣,遼隧縣,望平縣都有起義兵。袁熙作為帶頭人,短短兩日之內,兵馬數量從兩千八百騎兵加兩千多步卒,發展為三千騎兵加兩萬步卒。而糧草問題不需擔心,完全養得起。袁熙帶著他們再次向襄平縣進發,掏公孫康的老巢。
額外一個小插曲,這次在遼隧縣,義軍把縣令一家抓了起來關入大牢,而縣令的兒子就是田家田洪的二女婿。
襄平縣城作為遼東郡的郡治所,城牆修的也是高大厚實,易守難攻。
袁熙采取措施就是圍而不攻!
“大人,不好了,現在很多縣城起事,斬了縣令,賊首帶著叛軍包圍了襄平縣城!”
聽了這個消息,公孫康徹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