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團聚!
大唐工業革命從流亡開始 作者:四葉六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業十三年六月十八,雖逾過十五月亦圓。
經曆了近一個半個月逃亡的李家三兄弟終於來到太原郡。
此時太原雖然表麵依舊風平浪靜,但是在浮華的表麵下暗流正在悄然流動。
三兄弟近半月的同船渡並沒有緩和關係,但是也沒惡化。
至於為何主要還是李智雲最近很忙,壓根就沒工夫和兩個兄長智鬥,光是思考如何把自己腦子裏的東西變成現實,就快把他的頭發愁禿了。
說實在後世記憶中空大假的記憶實在是太多了,比如火箭坦克,重炮機槍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放在現在完全就是空中樓閣,根本造不出來!
再說交通工具什麽火車輪船,飛機汽車也是天方夜譚,在隋朝壓根就沒有工業這種東西,縱是有也沒辦法統一起來,資源有限啊!
就在李智雲發愁的時候,他想起了一件事,那便是自家老爹是要舉兵造反的。
說白了就是打仗了,既然打仗無外乎就是武器,人馬,後勤唄!
通過這三點,李智雲立馬想到了一個好東西。
那就是鋼鐵。
雖然李智雲年僅十四沒上過戰場,甚至說在打仗這方麵是個絕對的白癡,但是他知道打仗拚的就是裝備。
在同等條件下你披著輕甲,敵人披重甲那這仗基本沒法打了,人家挨了你三刀屁事沒有,你挨人家一刀破甲了,這找誰說理去!
於是在這些天李智雲開始在沙舟上寫寫畫畫,不斷把一些偽科學技術記錄下來準備給自己老爹一個驚喜!
畢竟現在的煉鐵技術絕對落後於後世的技術,幸好這後世記憶中真有改進煉鐵的辦法,還有什麽機床啥的。
在之前李智雲便得知這記憶的主人是個工程師,當然了李智雲根本不在意,一個千年之後的職業他懶得理會。
至於他大哥李建成這一路上都在研究李智雲的船帆,尤其是那幾個木質滑輪,一張近五米高的帆布要掛在桅杆上,必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是在李智雲這隻用幾個滑輪就完美解決。
這令李建成大感興趣。
其實最令李建成感興趣的還是帆船的速度,作為陸地上的將領,李建成對於水戰不算熟悉,但是作為即將造反的李家世子,他已經敏銳的發現了自己弟弟做出的東西在未來會派上大用場。
太原郡渡口,李建成並沒有讓船家離開,而是要取錢買下這艘帆船。
本來老伯不願意,李元吉急了直接把自己老哥是太原郡守的兒子說了出來。
這位年近半百的船家聽聞此言居然直接要把船送給李建成,連錢都不要了。
隻求李建成能留他一命,亂世人命如草芥一般不值錢。
當然了李建成還不至於做到這一步,他好生安慰船家隨後直接派李元吉去府上取錢,他在這和船家等著。
至於李智雲呢,他無所謂的站在一旁,其實他早就看出來自己大哥看上了自己弄出來的船帆,隻是他不想摻和,畢竟這種東西早晚要拿出來的,既然大哥感興趣拿去就是。
片刻後,李元吉迴來了,身後還帶著一隊兵馬,這些人個個器宇軒昂,腰間跨刀,好不威風。待李智雲定睛一看,這為首領頭的正是他的二哥李世民。
這可把船家嚇壞了,這老伯當即就要跪下哀求李建成不要殺他。
李建成自然極力否認,臉色明顯有些難看。
此時的李二非常年輕,再加上久經沙場,身上儼然沾上了武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其劍眉星眼滿臉透著上位者的威嚴。
這樣的氣質著實把他這幾個兄弟比下去了一大截。
“兄長!”
李二首先給李建成行禮,隻是李建成並未迴應而是冷道:“二弟這是何意,我叫四弟去取錢來,為何你要帶兵來!”
李二立馬看出了兄長是誤會了,他解釋道:“剛剛我在府中恰好遇見四弟,便一同前來,我身後的都是來保護兄長的!”
說著李二看向一旁的李智雲眼神泛起一抹亮光:“五弟!你長高了!”
李二露出笑容,用手比量著二人之間的高度。
李建成見李二岔開話題也不好發作,便拿錢買下了帆船叫船家離開了。
而站在一旁的李智雲忽然眼眶一紅,那種無處發泄的心酸在這一刻迸發出來。
李智雲一下撲進李二的懷中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十四歲的他哪怕是受到了後世的記憶,也無法真的做到完全和後世記憶融合,他隻是把那段記憶當成一個夢,一個無比真實永遠不會忘記的夢。
所以他自己依舊是他,那個李家最小的兒子,沒什麽存在感的兒子。
李二像是早有預料一般,露出和煦的笑容,安慰著自己最小的弟弟。
在一旁看著的李元吉,臉色有些難看,眼飄忽的看向李建成。
當然李家老大畢竟快是而立之年的人了,他非常淡然的給了自家四弟一個安心的眼神。
接著微笑的看著這感人的一幕。
片刻後,眾人返迴留守府,李淵已經聽說了自己兒子們的歸來,作為老父親的他非常高興。
早早設宴準備款待一下三個風塵仆仆的兒子。
宴會上,除去李家父子之外還有庶母萬氏等等。
畢竟這是家宴,還是為了三個兒子接風洗塵。
李淵非常高興,他望著自己這四個兒子臉上得意的笑容就沒停下過。
而萬式在得知李智雲活著歸來時也是萬分高興,畢竟李智雲歲數最小。也最容易出意外,再加上出身問題,其實萬氏心裏還是隱約為兒子擔心。
宴席上李建成訴說著一路上的出逃的艱辛,還有一些趣事,逗得父親哈哈大笑。
李智雲則充耳不聞對著眼前的烤羊腿使勁,他現在嘴裏都淡出鳥來了,要大吃一頓好好補補。
而還有一人也是如此,就是坐在他對麵的他四哥李元吉。
坐在李淵身旁的萬氏望著自己兒子狼吞虎咽的樣子,心疼的隱隱泛起淚光。
李父倒也沒裝看不見,直接笑嗬嗬叫道:“稚詮,這一路上你可有給大哥添亂啊!”
這一問忽然整個宴會都安靜了,原本大口朵頤的李元吉放下了手裏的羊腿,李世民也關切的望向李智雲。
好像李淵早已知道了渡口的事情。
隻是李智雲現在有些進退兩難,他知道現在正是父親起兵關鍵時刻就是說了大哥把自己拋棄又如何,按照原來的曆史進程,就算是他死了,他大哥最多也就是被斥責一頓,沒啥大不了的。
就在李智雲沉默的這段時間,李建成忽然站起身來徑直跪倒在地向父親請罪。
“父親孩兒有罪,當初接到父親來信後我便開始安排弟弟們離開河東,
隻是五弟年齡尚小,我一開始便先將他留在了河東,誰知隋兵眼線如此離開居然發現了我們逃走。我便隻好先帶著元吉匆匆逃離,本想著日後在想辦法營救五弟,誰知帶我們剛剛逃離河東,隋兵便封鎖了整個河東。
我和元吉隻好喬裝打扮逃到了絳縣,誰知五弟居然先我們一步也來到絳縣,原來五弟聰慧早早發覺隋兵監視,待我們走後居然裝扮成道士從河東自己潛逃出來!隻是我作為大哥居然沒能看好弟弟,令五弟身處險境還望父親母親責罰!”
說到這李建成眼眶又濕了,跪倒在地一副請罪模樣。
李父也沒想到自己這小兒子居然經曆了這麽多波折。
但是現在舉兵在即,這大兒子還要重用,至於小兒子嘛也要安慰一下。
於是連聲安慰:“建成不必自責,大家都平安迴來即可,我想稚詮也不會介意的。是吧!”
李淵的眼睛並沒有看向李智雲而是看向了他的生母萬氏。
作為妾室的萬氏自然不敢說什麽,於是在李智雲這算是天大的事,就這麽被李建成化解了。
當然了受了委屈的李智雲得到了補償。
“稚詮,你現在年齡也大, 是該曆練一下了,這樣吧你就跟著你大哥學習內政,也許過不了多久為父就把這太原交給你來治理!”
李淵的話音剛落,李智雲的生母萬氏便激動的看著李智雲希望他答應下來。
而李建成自然也沒有反對,他對於這個五弟沒有喜愛也沒有反感,隻要不威脅自己的地位他從不在意。
倒是年齡相仿的李元吉有些不樂意,沒待李智雲迴答便出聲:“父親您也太偏心了,這太原郡可是您的地盤為何要交給五弟,難道是大哥才能不夠?”
李建成都快被這個憨憨四弟氣死了,他早就聽出了父親的意思,畢竟大家要造反了,要是成功了未來太原郡的地盤就當做李智雲的封地賞給他,要是沒成功嘛,就當他沒說。
當然了這件事明顯是一塊大餅畢竟造反還沒成功呢。
還好作為寵愛李智雲的李世民說話了,他略微皺著眉頭說道:“父親,五弟還小而且從小習武,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為何不將五弟送到我手下,為了大事出一份力!”
這下宴會的氣氛再次有了變化,李世民的話雖然反駁了他爹的意思,但是也不失是一個好主意,隻是李智雲的的生母萬氏臉色明顯不太好看。
而作為大哥的李建成對此沒啥意見,畢竟李智雲是個小透明,要不是這次忽然表現出了一些異常,他壓根都不搭理這個五弟。
而李元吉則很讚同二哥的說法,反正隻要不是威脅他大哥的地位,這個五弟是否會死在戰場上就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了。
於是在李世民的提議下,李智雲未來的安排被定下了。
至始至終好像都沒人問李智雲的意見,好像除了李二問了一嘴。
宴席散後,李智雲來到了生母房間內,他並沒有表現出不怨的神色,畢竟這樣的結果他早有預料。
而他母親萬式則有些心疼的看著兒子:“詮兒,你真要去軍營,若是你不想去我便和你爹說一聲,你才多大啊,去軍營和那幫大老粗一起如何能受得了!”
作為生母的萬氏非常關切兒子,畢竟她所有的寄托都在這個兒子身上,隻可惜李智雲的平時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他在這五兄弟中實在是有點小透明。
李智雲見母親如此擔心便安慰:“母親莫要如此,二哥的做法是對的,現在父親要舉兵,我從小習武理應上戰場為咱們李家出力,再說了不是還有二哥嘛,有他的庇佑我不會有事的!”
萬式聽著兒子的安慰也就稍稍放下心來,畢竟作為李淵最寵愛的妾室,她知書達理更知道自己的本分便說道:“詮兒既然你要去軍營那便去吧,為娘在為了求了一個平安符記得帶上!”
一枚由黃紙包裹著的平安符落在李智雲的手心。
李智雲也沒多想,點點頭便收在懷中。
隨後娘倆說了會話,李智雲便離開了。
臥室內,李智雲躺在床上腦中盤算著自己能拿出來的東西,為了防止引人注目,他忽然不打算把那些先進的東西一股腦的全拿出來。
木秀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在適當的時刻拿出來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曆史的軌跡在李智雲逃脫河東郡開始便發生了改變。
比如在大興城的李家親戚們正遭受著陰世師的無差別攻擊,不僅如此陰世師這次做的更狠,李淵還沒起兵呢,人家已經把李家的祖墳給挖了,美其名曰拿出來曬曬。
經曆了近一個半個月逃亡的李家三兄弟終於來到太原郡。
此時太原雖然表麵依舊風平浪靜,但是在浮華的表麵下暗流正在悄然流動。
三兄弟近半月的同船渡並沒有緩和關係,但是也沒惡化。
至於為何主要還是李智雲最近很忙,壓根就沒工夫和兩個兄長智鬥,光是思考如何把自己腦子裏的東西變成現實,就快把他的頭發愁禿了。
說實在後世記憶中空大假的記憶實在是太多了,比如火箭坦克,重炮機槍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放在現在完全就是空中樓閣,根本造不出來!
再說交通工具什麽火車輪船,飛機汽車也是天方夜譚,在隋朝壓根就沒有工業這種東西,縱是有也沒辦法統一起來,資源有限啊!
就在李智雲發愁的時候,他想起了一件事,那便是自家老爹是要舉兵造反的。
說白了就是打仗了,既然打仗無外乎就是武器,人馬,後勤唄!
通過這三點,李智雲立馬想到了一個好東西。
那就是鋼鐵。
雖然李智雲年僅十四沒上過戰場,甚至說在打仗這方麵是個絕對的白癡,但是他知道打仗拚的就是裝備。
在同等條件下你披著輕甲,敵人披重甲那這仗基本沒法打了,人家挨了你三刀屁事沒有,你挨人家一刀破甲了,這找誰說理去!
於是在這些天李智雲開始在沙舟上寫寫畫畫,不斷把一些偽科學技術記錄下來準備給自己老爹一個驚喜!
畢竟現在的煉鐵技術絕對落後於後世的技術,幸好這後世記憶中真有改進煉鐵的辦法,還有什麽機床啥的。
在之前李智雲便得知這記憶的主人是個工程師,當然了李智雲根本不在意,一個千年之後的職業他懶得理會。
至於他大哥李建成這一路上都在研究李智雲的船帆,尤其是那幾個木質滑輪,一張近五米高的帆布要掛在桅杆上,必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是在李智雲這隻用幾個滑輪就完美解決。
這令李建成大感興趣。
其實最令李建成感興趣的還是帆船的速度,作為陸地上的將領,李建成對於水戰不算熟悉,但是作為即將造反的李家世子,他已經敏銳的發現了自己弟弟做出的東西在未來會派上大用場。
太原郡渡口,李建成並沒有讓船家離開,而是要取錢買下這艘帆船。
本來老伯不願意,李元吉急了直接把自己老哥是太原郡守的兒子說了出來。
這位年近半百的船家聽聞此言居然直接要把船送給李建成,連錢都不要了。
隻求李建成能留他一命,亂世人命如草芥一般不值錢。
當然了李建成還不至於做到這一步,他好生安慰船家隨後直接派李元吉去府上取錢,他在這和船家等著。
至於李智雲呢,他無所謂的站在一旁,其實他早就看出來自己大哥看上了自己弄出來的船帆,隻是他不想摻和,畢竟這種東西早晚要拿出來的,既然大哥感興趣拿去就是。
片刻後,李元吉迴來了,身後還帶著一隊兵馬,這些人個個器宇軒昂,腰間跨刀,好不威風。待李智雲定睛一看,這為首領頭的正是他的二哥李世民。
這可把船家嚇壞了,這老伯當即就要跪下哀求李建成不要殺他。
李建成自然極力否認,臉色明顯有些難看。
此時的李二非常年輕,再加上久經沙場,身上儼然沾上了武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其劍眉星眼滿臉透著上位者的威嚴。
這樣的氣質著實把他這幾個兄弟比下去了一大截。
“兄長!”
李二首先給李建成行禮,隻是李建成並未迴應而是冷道:“二弟這是何意,我叫四弟去取錢來,為何你要帶兵來!”
李二立馬看出了兄長是誤會了,他解釋道:“剛剛我在府中恰好遇見四弟,便一同前來,我身後的都是來保護兄長的!”
說著李二看向一旁的李智雲眼神泛起一抹亮光:“五弟!你長高了!”
李二露出笑容,用手比量著二人之間的高度。
李建成見李二岔開話題也不好發作,便拿錢買下了帆船叫船家離開了。
而站在一旁的李智雲忽然眼眶一紅,那種無處發泄的心酸在這一刻迸發出來。
李智雲一下撲進李二的懷中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十四歲的他哪怕是受到了後世的記憶,也無法真的做到完全和後世記憶融合,他隻是把那段記憶當成一個夢,一個無比真實永遠不會忘記的夢。
所以他自己依舊是他,那個李家最小的兒子,沒什麽存在感的兒子。
李二像是早有預料一般,露出和煦的笑容,安慰著自己最小的弟弟。
在一旁看著的李元吉,臉色有些難看,眼飄忽的看向李建成。
當然李家老大畢竟快是而立之年的人了,他非常淡然的給了自家四弟一個安心的眼神。
接著微笑的看著這感人的一幕。
片刻後,眾人返迴留守府,李淵已經聽說了自己兒子們的歸來,作為老父親的他非常高興。
早早設宴準備款待一下三個風塵仆仆的兒子。
宴會上,除去李家父子之外還有庶母萬氏等等。
畢竟這是家宴,還是為了三個兒子接風洗塵。
李淵非常高興,他望著自己這四個兒子臉上得意的笑容就沒停下過。
而萬式在得知李智雲活著歸來時也是萬分高興,畢竟李智雲歲數最小。也最容易出意外,再加上出身問題,其實萬氏心裏還是隱約為兒子擔心。
宴席上李建成訴說著一路上的出逃的艱辛,還有一些趣事,逗得父親哈哈大笑。
李智雲則充耳不聞對著眼前的烤羊腿使勁,他現在嘴裏都淡出鳥來了,要大吃一頓好好補補。
而還有一人也是如此,就是坐在他對麵的他四哥李元吉。
坐在李淵身旁的萬氏望著自己兒子狼吞虎咽的樣子,心疼的隱隱泛起淚光。
李父倒也沒裝看不見,直接笑嗬嗬叫道:“稚詮,這一路上你可有給大哥添亂啊!”
這一問忽然整個宴會都安靜了,原本大口朵頤的李元吉放下了手裏的羊腿,李世民也關切的望向李智雲。
好像李淵早已知道了渡口的事情。
隻是李智雲現在有些進退兩難,他知道現在正是父親起兵關鍵時刻就是說了大哥把自己拋棄又如何,按照原來的曆史進程,就算是他死了,他大哥最多也就是被斥責一頓,沒啥大不了的。
就在李智雲沉默的這段時間,李建成忽然站起身來徑直跪倒在地向父親請罪。
“父親孩兒有罪,當初接到父親來信後我便開始安排弟弟們離開河東,
隻是五弟年齡尚小,我一開始便先將他留在了河東,誰知隋兵眼線如此離開居然發現了我們逃走。我便隻好先帶著元吉匆匆逃離,本想著日後在想辦法營救五弟,誰知帶我們剛剛逃離河東,隋兵便封鎖了整個河東。
我和元吉隻好喬裝打扮逃到了絳縣,誰知五弟居然先我們一步也來到絳縣,原來五弟聰慧早早發覺隋兵監視,待我們走後居然裝扮成道士從河東自己潛逃出來!隻是我作為大哥居然沒能看好弟弟,令五弟身處險境還望父親母親責罰!”
說到這李建成眼眶又濕了,跪倒在地一副請罪模樣。
李父也沒想到自己這小兒子居然經曆了這麽多波折。
但是現在舉兵在即,這大兒子還要重用,至於小兒子嘛也要安慰一下。
於是連聲安慰:“建成不必自責,大家都平安迴來即可,我想稚詮也不會介意的。是吧!”
李淵的眼睛並沒有看向李智雲而是看向了他的生母萬氏。
作為妾室的萬氏自然不敢說什麽,於是在李智雲這算是天大的事,就這麽被李建成化解了。
當然了受了委屈的李智雲得到了補償。
“稚詮,你現在年齡也大, 是該曆練一下了,這樣吧你就跟著你大哥學習內政,也許過不了多久為父就把這太原交給你來治理!”
李淵的話音剛落,李智雲的生母萬氏便激動的看著李智雲希望他答應下來。
而李建成自然也沒有反對,他對於這個五弟沒有喜愛也沒有反感,隻要不威脅自己的地位他從不在意。
倒是年齡相仿的李元吉有些不樂意,沒待李智雲迴答便出聲:“父親您也太偏心了,這太原郡可是您的地盤為何要交給五弟,難道是大哥才能不夠?”
李建成都快被這個憨憨四弟氣死了,他早就聽出了父親的意思,畢竟大家要造反了,要是成功了未來太原郡的地盤就當做李智雲的封地賞給他,要是沒成功嘛,就當他沒說。
當然了這件事明顯是一塊大餅畢竟造反還沒成功呢。
還好作為寵愛李智雲的李世民說話了,他略微皺著眉頭說道:“父親,五弟還小而且從小習武,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為何不將五弟送到我手下,為了大事出一份力!”
這下宴會的氣氛再次有了變化,李世民的話雖然反駁了他爹的意思,但是也不失是一個好主意,隻是李智雲的的生母萬氏臉色明顯不太好看。
而作為大哥的李建成對此沒啥意見,畢竟李智雲是個小透明,要不是這次忽然表現出了一些異常,他壓根都不搭理這個五弟。
而李元吉則很讚同二哥的說法,反正隻要不是威脅他大哥的地位,這個五弟是否會死在戰場上就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了。
於是在李世民的提議下,李智雲未來的安排被定下了。
至始至終好像都沒人問李智雲的意見,好像除了李二問了一嘴。
宴席散後,李智雲來到了生母房間內,他並沒有表現出不怨的神色,畢竟這樣的結果他早有預料。
而他母親萬式則有些心疼的看著兒子:“詮兒,你真要去軍營,若是你不想去我便和你爹說一聲,你才多大啊,去軍營和那幫大老粗一起如何能受得了!”
作為生母的萬氏非常關切兒子,畢竟她所有的寄托都在這個兒子身上,隻可惜李智雲的平時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他在這五兄弟中實在是有點小透明。
李智雲見母親如此擔心便安慰:“母親莫要如此,二哥的做法是對的,現在父親要舉兵,我從小習武理應上戰場為咱們李家出力,再說了不是還有二哥嘛,有他的庇佑我不會有事的!”
萬式聽著兒子的安慰也就稍稍放下心來,畢竟作為李淵最寵愛的妾室,她知書達理更知道自己的本分便說道:“詮兒既然你要去軍營那便去吧,為娘在為了求了一個平安符記得帶上!”
一枚由黃紙包裹著的平安符落在李智雲的手心。
李智雲也沒多想,點點頭便收在懷中。
隨後娘倆說了會話,李智雲便離開了。
臥室內,李智雲躺在床上腦中盤算著自己能拿出來的東西,為了防止引人注目,他忽然不打算把那些先進的東西一股腦的全拿出來。
木秀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在適當的時刻拿出來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曆史的軌跡在李智雲逃脫河東郡開始便發生了改變。
比如在大興城的李家親戚們正遭受著陰世師的無差別攻擊,不僅如此陰世師這次做的更狠,李淵還沒起兵呢,人家已經把李家的祖墳給挖了,美其名曰拿出來曬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