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學曹操
從淨身房開始權傾天下 作者:憤怒的撲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本王曾幾次懷疑他不是真太監,可苦於沒有證據,若是早知他是冒牌貨,本王早就能讓他為我所用。何苦走到今天這一步?”
“如今就算知道他的秘密,隻怕也難以威脅到他。”
“王爺,這件事,暫時可以不提,若現在即便是去告發,也不會有什麽作用。會讓人說是栽贓陷害,太後即便明白了,也不敢聲張,可能還會替他瞞下去,畢竟這是醜事。如此,王爺到反而助他脫困,留到關鍵時刻,或許能起更大作用。”
“嗯,善!”
“先生,傷亡統計出來了,差不多死傷一小半,可謂傷亡慘重,戰士們都有些懼戰了。本王也急在心裏。”
文先生:“王爺放寬心,咱們傷亡雖大,禁軍也好不了太多,目前王爺隻要守好城池,等候消息就行,老夫料定長孫無閿會直奔京都。曹紅傅若守在洛城,到時京都都會丟掉的。”
“衛郯隻是個監軍,他還沒有兵權,左右不了朝廷的調令。”
“嗯,也隻好如此了。”
兩日後,武陵侯府,老六蕭陽跪在長孫無閿的麵前,如今蕭陽既是長孫無閿的外甥,也是女婿。
“舅舅,剛接到消息,禁軍與老二在洛城大戰一場,雙方死傷慘重,減員巨大,如今禁軍元氣大傷,並且拖在了洛城。京都隻有少量城防軍。”
“舅舅,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現在發兵,直奔京都,大事可定矣!”
“孩兒與老二早已說好同時發兵,如今老二已經起事了,孩兒若按兵不動,既有背信棄義之嫌,也有浪費良機之愚蠢。”
長孫無閿還是不出聲,這隻老狐狸不知道在想什麽。
“舅舅,朝廷削藩的心思從未有減,舅舅若想保住玄甲軍,這是不現實的。若讓朝廷消滅了老二,經過這次戰事,既增加的兵力,又鍛煉了士氣,到時再調過頭來對付舅舅。彼時舅舅豈不進退兩難?”
長孫無閿或許這句話聽進去了,削藩這是他的痛點。
“陽兒,你起來吧,舅舅問你。”
“你到底是想當皇帝,還隻是想把蕭景趕下皇帝位?”
蕭陽倒也直爽,說道:“若情況允許,孩兒自當仁不讓。”
“孩兒起事,有一定優勢,孩兒與眾宗室兄弟感情還不錯,孩兒若繼位,眾宗室子弟不會反對。”
“另外,孩兒與衛郯關係非淺,這次能迴來,全靠他。我若繼位他表麵上或許會罵娘,但內心不會反我。您別看他是個宦官,可本事大著呢,現在又是監軍,他對於我繼位後穩定局勢大有用處。”
長孫無閿想了一會,陽兒,:“你啊,隻看到眼前,卻看不到長遠。你若想當皇帝,便不能直接這麽蠻幹。”
“天下局勢變了,野心家極多,你殺到京都搶了皇位,那老二立馬就成了你的敵人,老二這人老夫多少有些了解,這家夥野心勃勃,毫無節操。搞不好會與曹紅傅聯合來攻你。”
“另外,老夫出兵了,燕北侯薑賀呢?他會不會動?若到時他們都來京都,你就是以一敵三了,坐上龍椅容易,守不住有什麽用?若要起事,就得做劉秀,不要做劉玄。”
“陽兒,你記住,笑到最後才是贏家,陳涉、項羽、劉玄,都是替別人做了嫁衣。”
蕭陽點點頭,“孩兒記下了,那您說怎麽辦?孩兒到京都後怎麽做?”
長孫無閿笑道:“學曹操!尊天子而令諸侯。蕭景不管他是不是野種,他已經坐上皇帝位了,你就得認,因為朝廷認可了他,滿朝文武百官認可了他,天下百姓也認可了他。”
“隻有暫且忍耐,掌握天下兵權,收買人心,結成黨羽,架空皇帝。”
“唯有如此,朝廷便能為你所用,曹紅傅才會聽令行事,你若直接搶下皇位,那是謀反,會群起而攻之,到那時幾萬玄軍有什麽用?而學曹操才是進京勤王。懂了嗎?”
“等天下平定了,再想繼位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蕭陽心想,舅舅果然不愧為老狐狸,這算計確實厲害。
“這麽說舅舅同意出兵了?”
“哎,老夫長孫氏三代效忠大陳,豈能謀反?”
“但老夫不願見國家內亂,奸臣當道,老夫願撥6萬玄甲軍由你指揮,前去進京勤王。”
蕭陽大喜,:“謝舅舅!”
“陽兒,老夫助你,不光是因為你是老夫的女婿。老夫對你母親多有虧欠,當初若不讓你母親進京,或許她也不會早亡。這事老夫一直很內疚。”
“陽兒,軍國大事,生死存亡,不可意氣用事。6萬玄甲軍,若用好了,能助你成就大業。希望你善待將士們,另外,多聽聽幕僚的意見,切不可剛愎自用。”
蕭陽說道:“舅舅,要不讓表哥領軍吧,我任副將就可以了。”
長孫無閿搖頭,:“不必了,老夫既然助你,就不會讓瓚兒去給你掣肘,你也不必有什麽顧慮。”
“來了,召眾將士議事。”
“諾!”
不久玄甲軍眾將領到了。
長孫無閿說道:“諸位,朝廷奸臣當道,老夫祖上三代為國戊邊出生入死,然朝廷卻聽信讒言要撤藩,咱們這些兄弟隻能放下刀劍去種田。”
“所以老夫決定,協助天子減除奸佞,不知兄弟們意下如何?”
長孫無閿話一說完,就像扔了一個炸雷,這些家夥哪裏會願意放棄高位,他們可不想去種田。
“侯爺,反了吧,咱們這些兄弟都聽您的,兔死狗烹,不能再讓這種事情發生了。”
長孫無閿,:“兄弟們,不要亂說話,咱們這些人是忠於陛下,忠於朝廷的,隻是奸臣當道。所以咱們隻除奸佞,不是造反。”
“侯爺,您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這時長孫無閿說道,:“諸位,平王就在府上,他既是老夫的外甥又是老夫的女婿,就由他帶領你們前往京都。由他任主將。”
這時蕭陽走了出來,對著眾人一拜,:“蕭陽見過諸位將軍!”
“拜見平王殿下!”眾將拜道。
“如今就算知道他的秘密,隻怕也難以威脅到他。”
“王爺,這件事,暫時可以不提,若現在即便是去告發,也不會有什麽作用。會讓人說是栽贓陷害,太後即便明白了,也不敢聲張,可能還會替他瞞下去,畢竟這是醜事。如此,王爺到反而助他脫困,留到關鍵時刻,或許能起更大作用。”
“嗯,善!”
“先生,傷亡統計出來了,差不多死傷一小半,可謂傷亡慘重,戰士們都有些懼戰了。本王也急在心裏。”
文先生:“王爺放寬心,咱們傷亡雖大,禁軍也好不了太多,目前王爺隻要守好城池,等候消息就行,老夫料定長孫無閿會直奔京都。曹紅傅若守在洛城,到時京都都會丟掉的。”
“衛郯隻是個監軍,他還沒有兵權,左右不了朝廷的調令。”
“嗯,也隻好如此了。”
兩日後,武陵侯府,老六蕭陽跪在長孫無閿的麵前,如今蕭陽既是長孫無閿的外甥,也是女婿。
“舅舅,剛接到消息,禁軍與老二在洛城大戰一場,雙方死傷慘重,減員巨大,如今禁軍元氣大傷,並且拖在了洛城。京都隻有少量城防軍。”
“舅舅,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現在發兵,直奔京都,大事可定矣!”
“孩兒與老二早已說好同時發兵,如今老二已經起事了,孩兒若按兵不動,既有背信棄義之嫌,也有浪費良機之愚蠢。”
長孫無閿還是不出聲,這隻老狐狸不知道在想什麽。
“舅舅,朝廷削藩的心思從未有減,舅舅若想保住玄甲軍,這是不現實的。若讓朝廷消滅了老二,經過這次戰事,既增加的兵力,又鍛煉了士氣,到時再調過頭來對付舅舅。彼時舅舅豈不進退兩難?”
長孫無閿或許這句話聽進去了,削藩這是他的痛點。
“陽兒,你起來吧,舅舅問你。”
“你到底是想當皇帝,還隻是想把蕭景趕下皇帝位?”
蕭陽倒也直爽,說道:“若情況允許,孩兒自當仁不讓。”
“孩兒起事,有一定優勢,孩兒與眾宗室兄弟感情還不錯,孩兒若繼位,眾宗室子弟不會反對。”
“另外,孩兒與衛郯關係非淺,這次能迴來,全靠他。我若繼位他表麵上或許會罵娘,但內心不會反我。您別看他是個宦官,可本事大著呢,現在又是監軍,他對於我繼位後穩定局勢大有用處。”
長孫無閿想了一會,陽兒,:“你啊,隻看到眼前,卻看不到長遠。你若想當皇帝,便不能直接這麽蠻幹。”
“天下局勢變了,野心家極多,你殺到京都搶了皇位,那老二立馬就成了你的敵人,老二這人老夫多少有些了解,這家夥野心勃勃,毫無節操。搞不好會與曹紅傅聯合來攻你。”
“另外,老夫出兵了,燕北侯薑賀呢?他會不會動?若到時他們都來京都,你就是以一敵三了,坐上龍椅容易,守不住有什麽用?若要起事,就得做劉秀,不要做劉玄。”
“陽兒,你記住,笑到最後才是贏家,陳涉、項羽、劉玄,都是替別人做了嫁衣。”
蕭陽點點頭,“孩兒記下了,那您說怎麽辦?孩兒到京都後怎麽做?”
長孫無閿笑道:“學曹操!尊天子而令諸侯。蕭景不管他是不是野種,他已經坐上皇帝位了,你就得認,因為朝廷認可了他,滿朝文武百官認可了他,天下百姓也認可了他。”
“隻有暫且忍耐,掌握天下兵權,收買人心,結成黨羽,架空皇帝。”
“唯有如此,朝廷便能為你所用,曹紅傅才會聽令行事,你若直接搶下皇位,那是謀反,會群起而攻之,到那時幾萬玄軍有什麽用?而學曹操才是進京勤王。懂了嗎?”
“等天下平定了,再想繼位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蕭陽心想,舅舅果然不愧為老狐狸,這算計確實厲害。
“這麽說舅舅同意出兵了?”
“哎,老夫長孫氏三代效忠大陳,豈能謀反?”
“但老夫不願見國家內亂,奸臣當道,老夫願撥6萬玄甲軍由你指揮,前去進京勤王。”
蕭陽大喜,:“謝舅舅!”
“陽兒,老夫助你,不光是因為你是老夫的女婿。老夫對你母親多有虧欠,當初若不讓你母親進京,或許她也不會早亡。這事老夫一直很內疚。”
“陽兒,軍國大事,生死存亡,不可意氣用事。6萬玄甲軍,若用好了,能助你成就大業。希望你善待將士們,另外,多聽聽幕僚的意見,切不可剛愎自用。”
蕭陽說道:“舅舅,要不讓表哥領軍吧,我任副將就可以了。”
長孫無閿搖頭,:“不必了,老夫既然助你,就不會讓瓚兒去給你掣肘,你也不必有什麽顧慮。”
“來了,召眾將士議事。”
“諾!”
不久玄甲軍眾將領到了。
長孫無閿說道:“諸位,朝廷奸臣當道,老夫祖上三代為國戊邊出生入死,然朝廷卻聽信讒言要撤藩,咱們這些兄弟隻能放下刀劍去種田。”
“所以老夫決定,協助天子減除奸佞,不知兄弟們意下如何?”
長孫無閿話一說完,就像扔了一個炸雷,這些家夥哪裏會願意放棄高位,他們可不想去種田。
“侯爺,反了吧,咱們這些兄弟都聽您的,兔死狗烹,不能再讓這種事情發生了。”
長孫無閿,:“兄弟們,不要亂說話,咱們這些人是忠於陛下,忠於朝廷的,隻是奸臣當道。所以咱們隻除奸佞,不是造反。”
“侯爺,您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這時長孫無閿說道,:“諸位,平王就在府上,他既是老夫的外甥又是老夫的女婿,就由他帶領你們前往京都。由他任主將。”
這時蕭陽走了出來,對著眾人一拜,:“蕭陽見過諸位將軍!”
“拜見平王殿下!”眾將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