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金星


    尼古拉·特斯拉的所謂辦法隻能說是個下下策,阿博特院長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知道整個方案理論上似乎是可行的,但在操作過程中,困難多,風險大。


    木星不斷逼近,金星自轉減慢,太陽係中金星人類將無處藏身。特斯拉的方案雖然風險很高,但是畢竟有成功的可能,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整個方案核心的一個步驟是爆裂火星,使火星表麵地殼碎裂,大量碎片拋射到太空中,近百萬顆大大小小的碎石和冰塊將組成一個帶狀結構,阻擋在木星和火星之間,圍著太陽公轉。其中較大的物體可被稱為小行星,這個帶狀結構也可以被稱為“小行星帶”。


    “尼古拉,包括火星在內的行星是在太陽係形成的初期,星盤上的物質不斷碰撞和聚合形成的,現有理論不支持行星所謂的爆裂。”阿博特說道。


    “是的,行星一旦形成,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它都會牢牢地把表麵物質吸住。”特斯拉迴應道,“超光波巨大的能量導入到火星內核,在反複的熱脹冷縮的作用下,情況就不同了。”


    “額外能量注入,打破火星固有的平衡,爆裂是有可能發生的,我並沒有質疑你。”阿博特院長一邊在心中計算著,一邊補充道。“隻是我們必須計算出需要灌注的總能量、強度以及相對應的爆裂區域和體積等數據。”


    尼古拉·特斯拉形象地打了個比方,沸水煮雞蛋約7分鍾就能煮熟,直接給煮熟的雞蛋剝殼並不容易,因為雞蛋殼和蛋體受熱均勻,幾乎粘在一起。


    巧妙的辦法是把熟雞蛋從沸水中撈出,馬上投入到冷水中,蛋殼快速變冷,蛋體依然很熱,蛋殼就更容易爆裂,也更容易與蛋體分離。


    阿博特院長的比喻更有意思,就像是用瓦罐煲湯,湯滾開後,若是突然加入大量冷水,就有可能導致瓦罐爆裂。


    為了得到精確的數據,特斯拉通過閃電球與外腦建立連接。外腦的優勢體現在記憶、搜索和基於計算的邏輯分析,而人腦的優勢體現在思維的發散、擴展,並把看似無關的事件聯係起來。


    近些年來,尼古拉·特斯拉有意識地訓練他的外腦,使它不僅能輸出數理邏輯演算的精確解,還能輸出基於場景分析的模糊概率解,其實就是使得外腦更像是人類的大腦。


    但是這一次連接關於火星爆裂問題,特斯拉希望外腦給出的是各項精準的數據,然而外腦卻始終引領著特斯拉思考一個技術難點,而不是其它可以量化的數據。


    縈繞在尼古拉·特斯拉腦海中的問題是,要使火星爆裂,必須把它變成一個“高壓鍋”。火星作為一個球體,由多層組成,可以簡化為金屬液態內核、地幔和地殼三部分。


    能量注入,金屬內核變熱膨脹,地幔、地殼隨之膨脹,停止能量注入,地殼的冷卻速度會快於地幔以及金屬內核。


    反複多次之後,地殼就會出現多條裂縫,發生爆裂,就像高壓鍋壓力過大時會產生爆炸。但有一個前提,高壓鍋的蓋子必須蓋緊,它不能漏氣。


    “高壓鍋漏氣是什麽意思?”阿博特問道。


    “我們會選擇一個火山口建設一座超光波電站,將接收的能量全部導入到地下熔岩之中,可是這個火山口及其周圍地區就像高壓鍋的出氣閥一樣。”特斯拉解釋道。


    “能量灌入內核後,金屬熔岩會從火山口反向噴發出來,整個火星就無法成為壓力巨大的高壓鍋。”阿博特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火星上有一大三小總共四個較大的火山口,大的火山口位於奧林匹斯山,小的三個一字排開,也處於火星的高原地區。


    尼古拉·特斯拉的目的是爆裂火星,之前設想的環繞火星的“脈管”電站方案就不再適用了,現在要做的是,在奧林匹斯山頂的大火山口正上方建起一個18萬公裏高的結構,該結構的長度大於超光波波長,能夠被超光波完全入射,從而吸收大量的能量。


    吸收的熱能不再用於發電,而是直接導入到火星地心的金屬內核之中。金屬內核不斷加熱,熾熱的岩漿將從火山口噴發而出,這怎麽辦呢?


    尼古拉·特斯拉緊皺著眉頭,突然靈光一閃,明白了外腦提示給他的答案,像是沒頭沒腦地自言自語:“膨脹螺栓,膨脹螺栓。”


    “什麽意思呀?膨脹螺栓?這跟火星爆裂有什麽關係?”阿博特不解地問道。


    “我們的目的是讓火星外殼具有足夠的強度,鎖住內核熱能產生的巨大壓力,給火山口周圍‘擰上螺栓’,就可以解決問題。”特斯拉說道。


    阿博特終於搞懂了特斯拉和他的外腦給出的解決方案,膨脹螺栓顯然是個比喻,指的當然不是擰在牆裏的那個幾英寸長的小物件。


    火山口雖然位於火星地表,但它卻是地殼和地幔最薄弱的地方,可以理解為它直接連著內核熔岩,要想使這個薄弱的點無法提前釋放內核的壓力,就需要對它進行加固。


    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在火山周圍的地麵向地下打入多根又長又深的樁子,可以是木質的,也可以是金屬。


    阿博特院長馬上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工程上不可行啊,別說我們沒有那麽多長長的木樁或者金屬棒,就算有,那需要多少台強大的打樁機啊。”


    特斯拉略帶神秘地笑著,說道:“所以說叫膨脹螺栓嘛,而不叫打樁,我們隻需要鑽孔機,而不是打樁機,工程難度要小得多。”


    外腦幫助特斯拉思考出來的答案是,在火山口及其方圓幾百公裏之內,向下鑽透岩石,打一萬米深的眾多的孔洞,在每個孔洞中,灌入高膨脹係數的高分子聚合物。


    這些致密的聚合物柱體受熱後膨脹,從而極大地提高周圍岩石的強度,將奧林匹斯火山為中心的方圓幾百公裏的山體,加固成一個抗壓能力超強的高壓鍋的蓋子。


    “高壓鍋不漏氣的問題解決了,外腦還給你其它什麽建議了嗎?”阿博特想起了外腦與人類的思維方式不同,接著問道,“上次外腦給的答案不是金星人類無權滅絕恐龍嗎?”


    特斯拉欽佩阿博特的記憶力,說道:“外腦與人類的思維方式確實不同,作為人類,太陽係結構和人類自身都將毀滅之際,誰也不會再顧及恐龍,但是外腦有它自己的一套邏輯。”


    對於恐龍的問題,外腦是這樣引導特斯拉思考的,在它的底層邏輯裏,被輸入過一個經典的哲學假想實驗。


    設某人可以預知未來,他站在一條鐵軌旁,一列火車唿嘯駛來,將會沿著右側轉彎,並會發生事故,造成五十人死亡,如果此時這個人扳動道岔手柄,火車將會駛向左側,造成一個人死亡,試問,他是否應當扳動這個手柄?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各自的答案,由此陷入了倫理、法律的兩難局麵。


    比如,如果他扳動手柄,他是否對那個死亡的那個人進行了謀殺?還是說為了救更多的人,可以犧牲一個人的生命,進行緊急避險?


    把左側軌道的那個人換成一群恐龍,就是特斯拉的外腦現在所麵臨的選擇題。外腦的答案超出了尼古拉·特斯拉的預想,它給出的答案是:扳動手柄,無需顧及恐龍。


    因為現在的狀況要拯救的不隻是右側軌道的五十人,還包括鐵軌、車站、火車等等所有的一切。


    法律、道德、倫理甚至哲學本身都有存在的前提和邊界,在人類滅亡、太陽係崩塌之後,它們將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對於計算機外腦來說,這個所謂的道德困境,答案簡單,無需糾結。


    &


    壓章集句詩:


    生死寧知與願違,明,薛瑄


    本來無一亦無歸。明,王鏊


    倫常順境悲歡淺,清,劉繹


    舊學屠龍良已非。元,倪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爆波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一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一弦並收藏火爆波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