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金星


    尼古拉·特斯拉和阿博特返迴金星,兩人又梳理了一遍改造地球和火星的方案,由阿博特執筆,撰寫報告,提交給金星聯盟委員會。


    金星聯盟安排特斯拉在瑞芬堡酒店臨時居住,給了他兩間相互連通的客房,一間用於生活起居,另一間是他的工作室。


    80多年過去,金星的一切,對特斯拉來說,都變得非常陌生。


    客房和餐廳的服務人員雖然有男有女,禮儀規範,笑容可掬,但還是很容易分辨出他們都是智能機器人。


    這座擁有百年曆史的酒店顯然進行過多次的翻修和升級,最令特斯拉驚訝的是,他找不到記憶中位於酒店頂層的80年前瑞芬堡最為知名的那間酒吧,他從服務係統得知,酒吧關閉已經有十幾年了。


    現在的金星人都不社交嗎?智能機器人取代了人力,人類不是應該有更多的時間泡在酒吧裏享受嗎?


    尼古拉·特斯拉在他的工作室裏連上閃電球,終於得到了答案。


    金星進入信息時代後,人工智能技術取得了飛躍的進步,由於生產力大幅提高,智能機器取代了人力,進而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人和技術工程師形成社會的精英群體,大量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製造業、服務業甚至農業產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失業者,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精英就是精英,金星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的ceo提出了一個“天才”的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在向聯盟政府繳納巨額稅費的同時,出資設立社會福利基金。


    從此,金星人無需工作、付出勞動,就可以從政府和基金獲得高額的福利和補貼,也就是不管生產,隻管消費。


    滿足消費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也被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不斷進化升級。


    十幾年前,金星最大的智能設備製造商橘子公司推出了一種智能眼罩,把金星人的現實生活帶入了人人向往的虛擬世界。


    金星人的食品是由智能營養分析師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個性化配製的,這些食品的優點是健康安全,美中不足的是色香味全無,沒有變化和驚喜。


    智能眼罩徹底改變了這一切,人們戴上眼罩吃飯,可以通過轉動眼球,觸發腦電波,盡享金星人類數據庫中的各種美食。


    虛擬現實和腦神經精準的刺激反饋可以使金星人類獲得與假想食物完全相同的視覺、嗅覺和味覺體驗。


    同樣一碗粥水,可以是龍蝦,也可以是蔬菜沙拉,甚至是剛剛摘下的帶有泥土芳香的草莓。


    知名虛擬食品公司的廣告語洗腦了幾乎所有的金星人:“科技改變生活,意識超越感知”!


    社交也是虛擬的,人們可以設置場景,邀請好友,安排美食,甚至選擇喜歡的天氣。


    一個暖洋洋的下午,一片潔白綿延的沙灘上,海浪嘩啦嘩啦地拍打著岸邊的細沙,人們躺在遮陽傘下,品嚐著冰涼可口的雞尾酒。


    這美好的幸福生活,也許隻是一個長滿胡茬的壯漢懶洋洋地躺在髒兮兮的木板床上實現的,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戴上智能眼罩。


    尼古拉·特斯拉斷開閃電球的鏈接,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他想起了離開地球的前一夜,瑪利亞托付他的一個任務。


    瑪利亞說,她在金星上有一個朋友叫勃拉瑪,住在瑞芬堡幾百公裏外的海邊小漁村,瑪利亞托付特斯拉去看望他,給他帶去一個包裹。


    勃拉瑪麵頰黝黑,身體粗壯敦實,他禮貌地接待了遠道而來的尼古拉·特斯拉。


    當他聽說特斯拉就是瑪利亞昏迷多年的男友時,變得像親人一樣熱情,他咧著嘴大聲嚷嚷著,把特斯拉拉進他的小院。


    “我經常聽瑪利亞醫生提起你,說你因一次事故昏迷了多年,你醒過來,她得多高興啊。”


    勃拉瑪用他粗壯的手臂扯著特斯拉的胳膊上下打量著,又說道,“瑪利亞醫生好嗎?維努和辛西亞也都好嗎?”


    尼古拉·特斯拉被問愣了,兩次去地球見瑪利亞都是來去匆匆,瑪利亞並沒有向他介紹地球上的其他同伴,他根本就沒聽說過維努和辛西亞。


    “瑪利亞很好,看來她隻是把我當做了一個郵差,讓我把這個包裹交給你,我沒見過你說的另外兩個人。”特斯拉把包裹遞給勃拉瑪,又好奇地問道,“瑪利亞是研究生命科學的,你怎麽叫她醫生?”


    勃拉瑪笑了,講起了他們一家人和瑪利亞的故事。


    勃拉瑪是退伍軍人,轉業後他成為了一名卡車司機,給瑪利亞的研究所開車,運送設備。


    他的妻子叫維努,是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他們有一個女兒叫辛西亞。


    十幾年前,金星全域智能物流係統投入運營,不再需要卡車司機,勃拉瑪失業了。


    維努失業的時間更早,在會計行業消失之前,她就因為一次工作失誤,被公司的人事部門勸退了。


    那是因為維努為某上市公司編製並公開披露的一份資產負債表存在錯誤,資產和負債之差竟然不是零,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


    失業之後的勃拉瑪一家人在聯盟政府和人工智能保障基金的福利製度下,過上了向往的生活,不必勞動,隻管享受,盡情地滿足著感官和情感的每一個願望。


    時間一長,夫妻倆開始厭倦了這種生活,他們更為憂慮的是,辛西亞還小,她未來漫長的一生就將被困在這個虛擬的現實之中嗎?


    維努隻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但她希望讓自己的女兒用自己的眼睛和身體去體會真實的生活,哪怕一切並沒有那麽美好。


    於是,維努一家人放棄了福利,扔掉了智能眼罩,一起迴到維努出生的小漁村,過上了以捕魚為生的“原始生活”。


    勃拉瑪驚奇地發現,在她心中屬於精英人士的瑪利亞也住在離小漁村不遠的一幢神秘的房子裏。


    她好像不是在為研究所工作,因為她搬運貨物時,並不使用聯盟智能運輸係統,而是請勃拉瑪開著卡車幫她運送設備和儀器。


    有一次,勃拉瑪運貨進入到瑪利亞工作的院子裏,看到一隻小鹿,小鹿的一條腿非常奇怪,像是先天的畸形。


    瑪利亞把勃拉瑪當做可信賴的朋友,悄悄告訴他,那隻小鹿是她用克隆技術製造的。勃拉瑪迴到家裏,神秘地對維努說:


    “瑪利亞能克隆小鹿,她躲在這個偏遠的地方,不會是在克隆人體吧?”


    夫妻倆都很喜歡瑪利亞,又不是多事之人,後來就把這個念頭拋在了腦後。


    幾年前,在超光波電站的作用下,金星的氣候日趨惡劣,海洋的水位不斷下降,海洋生物的習性似乎也發生了改變。


    勃拉瑪的女兒辛西亞喜歡大海,跟父親一起出海捕魚是最讓她快樂的事情,她總是站在船舷,小手扶著欄杆眺望。


    成群的座頭鯨躍出海麵的時候,小辛西亞就會咿咿呀呀地和座頭鯨一起歡唱。


    勃拉瑪的漁船不大,伴隨著海退,他隻好將船開到更遠的深海才能捕到和以前同樣多的魚。


    不幸的一天終於來了,海上天氣突變,漁船翻覆,勃拉瑪拖著被撞傷的辛西亞,艱難地遊迴海岸。


    小漁村沒有醫院,勃拉瑪抱著背部受傷的辛西亞,衝進瑪利亞的小樓,勃拉瑪相信生命科學家瑪利亞應該也是最好的醫生。


    勃拉瑪錯了,瑪利亞“醫生”沒能救活辛西亞!維努趕過來了,從丈夫手中接過沒有了聲息的女兒,嚎啕大哭。


    絕望中的父親瞥見院子裏的小鹿,他癱軟地跪倒在地,拉扯著瑪利亞的衣襟,哀求道:


    “瑪利亞醫生,你能克隆小鹿,求求你幫幫我們,克隆一個辛西亞吧。”


    瑪利亞的克隆技術還不夠完備,她研究發現,缺少一種具有靶向調節功能的小分子。經過實驗,座頭鯨體內的小分子可以很好地彌補人工合成氨基酸的缺陷。


    瑪利亞扶起了勃拉瑪,滿眼同情地看著絕望中的母親維努,說道:


    “我不敢保證能還給你們一個完全沒有缺陷的女兒,但我可以試一下。”


    瑪利亞接過了維努懷中的辛西亞,她溫柔地撫摸著女孩冰冷的臉頰,抬起頭說:


    “勃拉瑪,再出一次海吧,我需要雌性座頭鯨排在海水中的乳汁。”


    &


    壓章集句詩:


    共作一芳春,唐,李百藥


    方知藥未真。明,李生寅


    乳香並附子,唐,徐成


    經術足謀身。元,範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爆波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一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一弦並收藏火爆波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