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地球維多利亞濕地


    金星人科技發達,進入太空的曆史已經有100多年,數以萬計的人造衛星、探測器和飛船穿梭在金星、地球和火星之間。


    太空活動的一個副作用顯現出來,那就是太空垃圾滿天漂浮,威脅航道安全,甚至還會時不時地墜落到星球上,造成人員財產損失。


    太空垃圾的迴收費時費力,金星聯盟決定由位於航線中間的地球“清掃隊”完成這個惱人的工作。


    “清掃隊”的設備主要由位於維多利亞濕地的太空電梯和近地軌道上的專用垃圾清掃飛船組成,人員嘛,當然是流放地球的重刑罪犯以及瑪利亞製造的克隆人。


    地球上的維多利亞濕地也就成了金星人太空垃圾的填埋場。


    瑪利亞以為,幾天前,特斯拉向她告別返迴金星之後,金星上的工作會把特斯拉纏住,兩人再次見麵可能會相隔很長一段時間。


    讓瑪利亞意外而又驚喜的是,這才幾天功夫,尼古拉·特斯拉又一次來到地球,站在她的麵前,與他同來的還有金星科學院院長阿博特。


    三人共進晚餐後,圍坐在桌旁。


    阿博特問道:“尼古拉,咱倆這次的任務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時間緊迫,你卻把我拉到地球上來,現在可以告訴我原因了吧?”


    特斯拉溫柔地握住瑪利亞的手,說道:“瑪利亞,你在流放地與世隔絕,不幸的是,金星遇到了巨大的危機,我和阿博特奉命製定金星人安全逃離的計劃。”


    特斯拉轉過頭,對阿博特說道:“金星人如果必須撤離金星,宜居的行星隻有地球和火星,地球當然就是我們要考察的第一站。”


    尼古拉·特斯拉向阿博特和一臉震驚的瑪利亞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金星人口目前超過60億,全部移民到其它行星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困難極大,要綜合考慮的因素也極為繁雜。”


    特斯拉分析和評估了金星科學院調查整理的各項數據和方案,通過閃電球,與外腦連接,形成了一個計劃。


    太陽係隻有三個位於人類宜居帶的行星,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


    特斯拉的移民計劃是“一主、一備、一等”。也就是把火星改造成主要移民目的地,把地球作為備選目的地,通過較長的時間等待金星自然環境恢複,金星人類最終重迴最為習慣和適應的金星。


    “按照我和科學院專家的方案,地球是首選啊,你怎麽會首選火星?”


    “地球確實與金星有很多相像之處,看似是首選目標,向你說明我的理由之前,先跟你說一下閃電球外腦排除地球的理由。”


    特斯拉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瑪利亞,接著說,“人工智能大模型底層的價值觀是我們人類設定的,所以它排除地球的理由是,人類無權滅絕恐龍。”


    特斯拉的理由當然不隻是倫理問題,地球確與金星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半徑和密度相近,表麵重力加速度相差不多,氧氣濃度為28%,略高於金星的21%,但這未必是壞事。


    然而,地球的板塊運動幅度太小,導致地球上幾乎沒有高山,無法形成較長的河流和廣域的衝積平原,一個不適合開展農業和畜牧業的星球怎能說宜居呢?


    “我的計劃是利用超光波電站向地球內部注入能量,加劇板塊運動,製造出大山大河,在此之前,我們金星人先到火星去。”


    阿博特立即聯想到超光波電站使得塔島地麵上升3000米,造成了大規模的海退事件。


    他一拍大腿,說道:“妙啊,我們現在開始改造地球,把金星人搬到火星,等地球地貌宜居之後,再搬到地球。”


    “阿博特,你別忘了火星也不是現成的理想之地,不能讓我們金星人‘拎包入住’。”


    阿博特冷靜下來,說道:“是呀,拋開火星氣溫過低,最大的挑戰是,火星的引力隻有金星的三分之一,這將是金星人類最難以適應的一點,要是我們能使火星的引力變大就好了。”


    經過特斯拉的啟發,阿博特終於開玩笑似地提出了那個無比荒謬的想法:


    不改變火星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大幅增加火星表麵重力加速度?


    90年前,尼古拉·特斯拉提交論文《引力的動態原理》,在論文中,他提出了超光波假說,已被後來的實驗所驗證。


    特斯拉對引力有不同的理解,經過公式推導,他發現,在同一個引力場中,物體所受到的引力等比於它排開能量的強度,向心加速度等比於該引力場常量乘以給定距離處的能量強度。


    那麽,不同的引力場呢?通過對幾千顆恆星的質光關係的研究,他發現不同的恆星質光線性關係不平直,表麵溫度低的紅星,峰值輻射波長更長,其質光比例相對更高,而高溫藍星正好相反。


    引力源(恆星)峰值波長越長,引力相對越大?


    於是,特斯拉得出:在任意的引力場,物體所受到的引力取決於引力源的峰值輻射波長和物體所處位置距離下的能量強度。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可被證偽,能夠預言。


    尼古拉·特斯拉觀察月球表麵重力分布圖,山峰引力異常,低於平均值;低穀引力也異常,高於平均值。這與常識相反呀?


    月球作為一個輻射源(反射太陽光),山峰處波長短,低穀處波長長。


    山峰溫度高,波長短,引力相對小,低穀溫度低,波長長,引力相對大。月球表麵的重力分布圖與其紅外熱成像圖可以完美地重合在一起!哪來的什麽重力異常?


    為了驗證引力到底是什麽,尼古拉·特斯拉設計了一個實驗,他稱為月球“質量瘤”實驗。


    “質量瘤,我這個生物學專家怎麽沒聽說過這種病呀?”瑪利亞問道。


    “不是真正的瘤子,隻是一種比喻,是指月亮表麵的重力異常現象。”阿博特搶先解釋道。


    金星天文學家發射的月球表麵重力探測器,在月麵上空10公裏環繞,繪製了完整的月麵重力圖。


    “月麵的重力分布是不均勻的,你猜是月球山峰區域產生的引力大還是低穀或者叫月海引力大呢?”特斯拉笑著問瑪利亞。


    “當然應該是山峰的引力大於低穀,因為山峰的石頭更多嘛!”瑪利亞不假思索地答道。


    特斯拉饒有興致地跟瑪利亞講解,月球表麵的重力分布,與常識正好相反,山峰的表麵重力低於平均值,而低穀(月海)的重力卻高於平均值。


    科學家認為這種反常現象,隻有一種合理的解釋,那就是,在月海地底下有密度很高的金屬團,學術界稱之為“質量瘤”。


    尼古拉·特斯拉不認同這個說法,他認為月球作為引力源,它產生的引力不是取決於質量,而是取決於它發出的能量強度和峰值輻射波長。


    月球發出的能量全部來自於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月球相對於太陽的自轉緩慢,周期為27.32天,表麵溫度極不均勻,山峰溫度高,發出的輻射波長短,而低穀(月海)正相反。


    “瑪利亞,如果我們把一個六公裏深的月海深洞填平,也就是人為地再增加它的質量。那這個區域的重力會變得更大還是變小了呢?”特斯拉拋出了他的實驗方案。


    “月海本來地下就有質量瘤,再加上新增加的質量,重力當然隻會變得更大。”瑪利亞說道。


    特斯拉的預言是,把月海填平,該區域引力不僅不會加大,反而會變得比填平前還小,月海的重力異常會變迴正常,“質量瘤”會奇妙地完全消失!


    因為引力不是質量引起的,而是能量強度和輻射峰值波長決定的,月海填平了,溫度迴升,發出的輻射波長相應變短,重力也就隨之變小了,不再異常。


    阿博特早就了解過特斯拉的實驗方案,他疑惑地問道:


    “尼古拉,那你打算用什麽材料把目標月海填平呢?”


    尼古拉·特斯拉向空中指了指,又意味深長地指向遠處的太空垃圾堆,胸有成竹地說道:


    “用太空垃圾!”


    阿博特和瑪利亞幾乎同時驚唿道:


    “你要把月海當作新的太空垃圾填埋場?”


    &


    壓章集句詩:


    月下屐高低,明,錢澄之


    披塵識舊題。宋,林季仲


    弗為物所引,清,弘曆


    頻到路還迷。清,田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爆波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一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一弦並收藏火爆波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