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借用張良病體闖關
庖丁的一個弟子偷摸地靠到庖丁身前,低語一陣之後,庖丁神色緊張起來,他吩咐弟子先行退下,自己便凝神專注地在房內思索。
不一會,玉手來到庖丁房內,說是給張良燙傷用的金瘡藥快沒有了,讓庖丁盡快給補貨。
庖丁一聽玉手說起張良的燙傷,頓時喜笑顏開。
郭開之所以能拿捏趙王遷心思,一則是自小相處習性了然於心二則是郭開巧舌如簧,很會查顏悅色,加上趙王遷又不是信念堅定之人,謊言聽上幾遍就信以為真。按說郭開在趙國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家財萬貫良田千畝,趙國安危於他也有幹係。
聰慧過人熟讀諸子百家的趙國丞相郭開,所言所為遠出眾人預料,竟然尋機誣告李牧擁兵謀反,還在李牧迴邯鄲之路上,收買刺客殺死李牧。
趙王本意隻是敲打李牧,收迴兵權也是讓其收斂一些,待李牧向王太後求情,趙王再讓其執掌兵權。沒曾想,郭開會借趙王怪罪李牧,奪其兵權之後,不向趙王請示,收買刺客殺死李牧,讓趙王再無啟用李牧的念想。
趙王把郭開叫去狠狠地一通責罵,郭凱說道:李牧目無大王,自以為趙軍獲勝全賴李牧自己的指揮,將我趙軍全體將士英勇殺敵之舉,功勞全然歸於自己,趙軍士卒大都敢怒不敢言。臣之所以對其痛下殺手,乃是為大王鏟除這個目無王庭,為我趙軍士卒不再受其欺壓,不得已而為之之事。
王翦原本想著自己率秦軍二十萬精銳攻打趙國,不敢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入無人之境一般,起碼不至於再吃敗仗。不止是王翦誤判了趙國國力,誤判了李牧用兵,魏國齊國楚國燕國都被趙軍這種哀兵必勝,李牧用兵如神的操作給驚訝到了。
王翦父子二人不敢想象自己率軍二十萬,竟會被孱弱的趙軍打敗,而且還是敗得很慘。王賁說,父親孩兒願親選精兵三萬,夜襲殺進趙軍營地。王翦說道:為父不是輕看於你,李牧用兵遠在你我之上,為父雖也領兵數十載,不敢說百戰百勝,但勝多負少也不為過。可李牧之將才,乃老夫所見所知堪與孫武吳起並列之人。老夫遣兵調將排兵布陣所用之計,李牧可猜到八九。而李牧用兵之計,老夫最多猜到三四。看來論這行軍打仗,老夫確實是自愧不如了。也許是天佑趙國,特意派李牧來支撐這個搖搖欲墜的趙國。
王賁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父親不必太過自責。可修書大王,讓其增派援軍,合兵一處再來攻打趙國,不怕打不敗趙軍。
王翦說道:如若隻是將士數目之差,老夫不會這般煩惱。隻怕再耽誤下去,魏楚齊燕四國會趁著秦軍不利之機,再來一次連縱合兵,一鼓作氣圍攻秦國。
王賁說道:父帥所慮過多了,以現今魏楚齊燕四國軍力而言,即便是一同圍攻秦國,也未見得有多大勝算。何況四國各懷心事,各自隻求安好,又怎會合兵一處圍攻秦國。
王翦說道:四國合不合兵尚未可知,若是再被趙軍所敗,吾與爾怕是先得有牢獄之災。
王賁說道:可否再排細作攜重金前往趙都邯鄲拜會郭開,讓其再次說服趙王棄用李牧。
王翦說道:趙王眼見李牧屢敗秦軍,又怎會在此緊要時刻棄用李牧,他不會傻到如此境地。
王賁說道:郭開能不能說服趙王不得而知,派細作前去探探如今趙國和李牧的底細也是好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之前父帥說趙王會重新啟用老將廉頗,即便郭開是其最為寵信大臣,事關趙國安危之計,哪怕趙王對廉頗再有嫌棄,也會首選廉頗領兵出戰。可後來,我國細作重金賄賂郭開,讓其想方設法不讓廉頗領兵。郭開不是聯手我國細作,收買黑冰社人,在趙國使者拜會廉頗之時,讓其食用了黑冰社人放至於廉頗餐食之中,使其在邀請趙國使者時,數次跑肚出更。趙國使者迴稟趙王,廉頗老矣,吃一頓飯,去了三次茅廁。
王翦說道:廉頗是還未領兵,就被趙王棄用。而李牧是已經率軍打敗我軍,趙王怎會在此時臨陣換將,而且是換大勝主將。趙王若是真的換將,那趙王已不能用愚蠢來說,趙國也將再無喘息之機。
郭開對秦國使者說,他早已心係,也不是為了秦國給他的十萬金,實在是從心底就仰慕秦王,想為秦國出力。他既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在他的百般努力之下,趙國兩員名將廉頗和李牧,都沒能最後阻止秦國滅亡趙國,他為秦國滅亡趙國可謂是居功至偉。秦王之前也曾允諾,要為他對秦國的貢獻給他迴報,讓他出任右丞相一職。
秦王聽完使者稟報之後,忍不住當著蒙恬道:世間竟有如此不忠不義不知廉恥的卑鄙小人!趙王拜其為相,高官厚祿,百般寵信,其不但不為趙王分憂解難,還收金賣國,致廉頗抱恨而亡,李牧慘遭冤死。此等無君無父無良無德之人,竟還敢說來秦國為相,真是讓寡人為廉頗李牧叫屈,兩員沙場名將,竟會被此等小人陷害致死,可悲可歎。
蒙恬聽完,說道:大王息怒,這郭開確是小人。可若不讓其來鹹陽,讓他人得知,傳揚出去又會讓秦國背負一個背信棄義之名,不如讓其先來秦國,給其一個閑差之職,任其自生自滅。
秦王一聽,狠狠地說道:此等卑鄙無恥之人,本王絕不會見。讓其來秦國任職,豈不是要玷汙我大秦朝堂,任人恥笑。對此等小人,本王恨不得將其五馬分屍腰斬棄市,方解我心頭之恨。
蒙恬看秦王嬴政氣憤至極,遂低聲諫言道:大王如此痛恨郭開,末將倒是有一策供大王斟酌。先遣使者告知郭開,大王已拜其為上卿,令其不日前來秦國赴任。之後將郭開愈赴秦國任職一事,大肆宣揚,讓原趙地之人人人得知。原趙地定會有人恨其賣國求榮,意欲除之而後快。如原趙地有人將其除之,民間傳聞隻會說秦國信守承諾,郭開之死乃民憤而為所致。萬一原趙地之人沒有將郭開殺之,則讓使者另尋刺客將其除之,對外依舊言說是原趙地之人所為。
秦王聽聞蒙恬之言,說道:此計甚好。
秦國使者迴到邯鄲,郭開聽使者說秦王很是想見他,並準備讓其出任上卿一職,日後還會加官進爵,讓他早日成行前往鹹陽。
郭開聽完大喜,連忙擺酒設宴招唿秦國使者,還吩咐家人收拾家中財寶,準備出發去鹹陽赴任。
秦國使者聽聞郭開已收拾行裝準備去鹹陽赴任之後,將此事在邯鄲四處散布,不日邯鄲民眾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個個喊罵郭開逼走廉頗害死李牧,背叛趙王,罪該萬死。
不知是誰打探到郭開出走秦國的時間,一夥人將郭開一家砍死在去鹹陽的路上,所帶財寶也被一搶而空。
秦王得知郭開被殺,也是說道,亂臣賊子,死有餘辜。
趙高也是當了中車府令才知道馬糞可以換錢,車馬坊管著秦王宮內所有車馬,其中還有王宮衛士所騎馬匹,也在車馬坊的馬廄裏飼養,兩者相加近三四百匹。這些馬匹因是為王家內宮及王宮衛士所用,所喂飼料大都是精料,所產馬糞也比平常人家馬糞的肥力大。
這王宮內的馬糞是上好農肥,數量也是不小,極受城外周邊農莊青睞。前任中車府令雖知馬糞是農肥,但嫌棄馬糞異味,也懶得為那點馬糞上心,車馬坊所產馬糞由幾個馬坊頭自行處置。
各馬房頭出賣馬糞給各自相好的農莊獲利後,孝敬些酒肉給中車府令作為迴報,馬糞也算是車馬坊的一項不足為外人道的進項。
趙高當了中車府令才知道,車馬坊每天運出的馬糞看著值不了幾個錢,但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小收入,粗算下來,每月馬糞進項比他這個中車府令俸祿還高些。
趙高有過將馬糞進項據為己有的想法,可思前想後盤算半天,覺著得不償失。於是也就不願再生事端,順其自然,還是由那幾個馬坊房頭自行處置。
可沒過多久,有人舉報趙高私賣王宮財產,還把這事稟報到了王宮內尉那裏,王宮內尉得知起因是幾車馬糞,就不再過問。可告密之人是內宮庫管,因雜事與趙高,也就是新任車馬坊中車府令爭執不休。
這內宮庫管是都城近衛將軍親信,官階雖隻比趙高高一級,但其掌管王宮內,內宮人員用度領用發放,職權不小。見趙高上任伊始,便敢與其頂撞,心氣不順,便想設法懲治趙高。
嬴政是無意聽到有人給內宮內尉稟報,說是中車府令趙高,上任伊始,就敢私分王宮資產,希望內宮內尉追查此事,懲治趙高。內宮內尉嘴上隻是說知道了,便再無下文。
嬴政很是詫異,內宮內尉接報趙高私分王宮資產,竟然無動於衷,二人該不會是同謀。這中車府令趙高上任也才數月,就敢私賣王宮財產,實屬膽大妄為。
嬴政一時來了興致,便傳召內宮內尉內宮庫管及趙高,親自過問。
內宮庫房總管說道:大王,小吏舉報中車府令趙高,上任伊始,便私賣車馬坊馬糞,並將馬糞收益與馬房各房頭分贓,此乃私分王宮資產之罪。依大秦律,當以盜竊論處治罪。
嬴政一聽內宮庫管說完,才知原來是個馬糞官司,一時又氣又笑。身為秦國國君,竟然親自過問一件馬糞官司,傳將出去,屬實不太好聽。可事已至此,總得有個下文,也就耐下性子,聽聽趙高如何分辯。
趙高說道:迴稟大王,車馬坊馬糞確實是賣與外人了,可這馬糞屬車馬坊之棄物,從未被列入王宮資產,車馬坊房頭出力幫運馬糞,農莊買家為表謝意,就私下給了些酒肉。小吏所言皆是實情,還請大王明斷。
王宮庫房總管不依不饒的說道:雖說馬糞未列王宮資產,可中車府令終歸是因馬糞而獲益,而此項收益原本該是王宮所得,未經核準就出賣於人,這就是私賣王宮資產之罪。
趙高也辯解說道:王宮資產當以明文示之,之前並未將馬糞入列,怎可說是私賣王宮資產?
之前車馬坊的馬糞拉去城外傾倒,還得由車馬坊出人出車,如今讓城外農莊自行出車出人清理馬糞,省力省工,實屬為王宮節省支出。
嬴政察覺出庫管誇大其詞,借馬糞說事,有意刁難趙高之意。
嬴政板著臉,嚴厲地說道:庫管為王宮資產不被私賣操心,用心良苦,其行可嘉。今後馬糞列入王宮資產,庫管每日清點後交由車馬坊處置,農莊進獻酒肉,你二人均分。說完轉身而去。
王宮庫管一聽,傻站在原地,每日清點馬糞,這不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趙高事後也是心有餘悸,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差點因幾車馬糞獲罪,暗自感歎人心難測。自己自接任車馬坊中車府令,每日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
嬴政想起父王駕崩之前,幾次把他叫到床榻之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大奸似忠。
父王還說,這是他的父王臨終前對他說的,他說他聽懂了,可還是看不出何人為忠,何人是奸。
自己今日看內宮庫管的所作所為,是忠還是奸?似乎算不得忠,內宮庫管本意並非為了那點馬糞收益,他是想借機泄憤。
可也算不得奸,內宮庫管不使內宮一磚一瓦被私分,亦屬忠於職守。
一個內宮庫管所為,他都難以分辨忠奸,朝堂之上,那些心思縝密的飽學之士的所做所為,又該如何分辨忠奸。
庖丁的一個弟子偷摸地靠到庖丁身前,低語一陣之後,庖丁神色緊張起來,他吩咐弟子先行退下,自己便凝神專注地在房內思索。
不一會,玉手來到庖丁房內,說是給張良燙傷用的金瘡藥快沒有了,讓庖丁盡快給補貨。
庖丁一聽玉手說起張良的燙傷,頓時喜笑顏開。
郭開之所以能拿捏趙王遷心思,一則是自小相處習性了然於心二則是郭開巧舌如簧,很會查顏悅色,加上趙王遷又不是信念堅定之人,謊言聽上幾遍就信以為真。按說郭開在趙國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家財萬貫良田千畝,趙國安危於他也有幹係。
聰慧過人熟讀諸子百家的趙國丞相郭開,所言所為遠出眾人預料,竟然尋機誣告李牧擁兵謀反,還在李牧迴邯鄲之路上,收買刺客殺死李牧。
趙王本意隻是敲打李牧,收迴兵權也是讓其收斂一些,待李牧向王太後求情,趙王再讓其執掌兵權。沒曾想,郭開會借趙王怪罪李牧,奪其兵權之後,不向趙王請示,收買刺客殺死李牧,讓趙王再無啟用李牧的念想。
趙王把郭開叫去狠狠地一通責罵,郭凱說道:李牧目無大王,自以為趙軍獲勝全賴李牧自己的指揮,將我趙軍全體將士英勇殺敵之舉,功勞全然歸於自己,趙軍士卒大都敢怒不敢言。臣之所以對其痛下殺手,乃是為大王鏟除這個目無王庭,為我趙軍士卒不再受其欺壓,不得已而為之之事。
王翦原本想著自己率秦軍二十萬精銳攻打趙國,不敢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入無人之境一般,起碼不至於再吃敗仗。不止是王翦誤判了趙國國力,誤判了李牧用兵,魏國齊國楚國燕國都被趙軍這種哀兵必勝,李牧用兵如神的操作給驚訝到了。
王翦父子二人不敢想象自己率軍二十萬,竟會被孱弱的趙軍打敗,而且還是敗得很慘。王賁說,父親孩兒願親選精兵三萬,夜襲殺進趙軍營地。王翦說道:為父不是輕看於你,李牧用兵遠在你我之上,為父雖也領兵數十載,不敢說百戰百勝,但勝多負少也不為過。可李牧之將才,乃老夫所見所知堪與孫武吳起並列之人。老夫遣兵調將排兵布陣所用之計,李牧可猜到八九。而李牧用兵之計,老夫最多猜到三四。看來論這行軍打仗,老夫確實是自愧不如了。也許是天佑趙國,特意派李牧來支撐這個搖搖欲墜的趙國。
王賁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父親不必太過自責。可修書大王,讓其增派援軍,合兵一處再來攻打趙國,不怕打不敗趙軍。
王翦說道:如若隻是將士數目之差,老夫不會這般煩惱。隻怕再耽誤下去,魏楚齊燕四國會趁著秦軍不利之機,再來一次連縱合兵,一鼓作氣圍攻秦國。
王賁說道:父帥所慮過多了,以現今魏楚齊燕四國軍力而言,即便是一同圍攻秦國,也未見得有多大勝算。何況四國各懷心事,各自隻求安好,又怎會合兵一處圍攻秦國。
王翦說道:四國合不合兵尚未可知,若是再被趙軍所敗,吾與爾怕是先得有牢獄之災。
王賁說道:可否再排細作攜重金前往趙都邯鄲拜會郭開,讓其再次說服趙王棄用李牧。
王翦說道:趙王眼見李牧屢敗秦軍,又怎會在此緊要時刻棄用李牧,他不會傻到如此境地。
王賁說道:郭開能不能說服趙王不得而知,派細作前去探探如今趙國和李牧的底細也是好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之前父帥說趙王會重新啟用老將廉頗,即便郭開是其最為寵信大臣,事關趙國安危之計,哪怕趙王對廉頗再有嫌棄,也會首選廉頗領兵出戰。可後來,我國細作重金賄賂郭開,讓其想方設法不讓廉頗領兵。郭開不是聯手我國細作,收買黑冰社人,在趙國使者拜會廉頗之時,讓其食用了黑冰社人放至於廉頗餐食之中,使其在邀請趙國使者時,數次跑肚出更。趙國使者迴稟趙王,廉頗老矣,吃一頓飯,去了三次茅廁。
王翦說道:廉頗是還未領兵,就被趙王棄用。而李牧是已經率軍打敗我軍,趙王怎會在此時臨陣換將,而且是換大勝主將。趙王若是真的換將,那趙王已不能用愚蠢來說,趙國也將再無喘息之機。
郭開對秦國使者說,他早已心係,也不是為了秦國給他的十萬金,實在是從心底就仰慕秦王,想為秦國出力。他既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在他的百般努力之下,趙國兩員名將廉頗和李牧,都沒能最後阻止秦國滅亡趙國,他為秦國滅亡趙國可謂是居功至偉。秦王之前也曾允諾,要為他對秦國的貢獻給他迴報,讓他出任右丞相一職。
秦王聽完使者稟報之後,忍不住當著蒙恬道:世間竟有如此不忠不義不知廉恥的卑鄙小人!趙王拜其為相,高官厚祿,百般寵信,其不但不為趙王分憂解難,還收金賣國,致廉頗抱恨而亡,李牧慘遭冤死。此等無君無父無良無德之人,竟還敢說來秦國為相,真是讓寡人為廉頗李牧叫屈,兩員沙場名將,竟會被此等小人陷害致死,可悲可歎。
蒙恬聽完,說道:大王息怒,這郭開確是小人。可若不讓其來鹹陽,讓他人得知,傳揚出去又會讓秦國背負一個背信棄義之名,不如讓其先來秦國,給其一個閑差之職,任其自生自滅。
秦王一聽,狠狠地說道:此等卑鄙無恥之人,本王絕不會見。讓其來秦國任職,豈不是要玷汙我大秦朝堂,任人恥笑。對此等小人,本王恨不得將其五馬分屍腰斬棄市,方解我心頭之恨。
蒙恬看秦王嬴政氣憤至極,遂低聲諫言道:大王如此痛恨郭開,末將倒是有一策供大王斟酌。先遣使者告知郭開,大王已拜其為上卿,令其不日前來秦國赴任。之後將郭開愈赴秦國任職一事,大肆宣揚,讓原趙地之人人人得知。原趙地定會有人恨其賣國求榮,意欲除之而後快。如原趙地有人將其除之,民間傳聞隻會說秦國信守承諾,郭開之死乃民憤而為所致。萬一原趙地之人沒有將郭開殺之,則讓使者另尋刺客將其除之,對外依舊言說是原趙地之人所為。
秦王聽聞蒙恬之言,說道:此計甚好。
秦國使者迴到邯鄲,郭開聽使者說秦王很是想見他,並準備讓其出任上卿一職,日後還會加官進爵,讓他早日成行前往鹹陽。
郭開聽完大喜,連忙擺酒設宴招唿秦國使者,還吩咐家人收拾家中財寶,準備出發去鹹陽赴任。
秦國使者聽聞郭開已收拾行裝準備去鹹陽赴任之後,將此事在邯鄲四處散布,不日邯鄲民眾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個個喊罵郭開逼走廉頗害死李牧,背叛趙王,罪該萬死。
不知是誰打探到郭開出走秦國的時間,一夥人將郭開一家砍死在去鹹陽的路上,所帶財寶也被一搶而空。
秦王得知郭開被殺,也是說道,亂臣賊子,死有餘辜。
趙高也是當了中車府令才知道馬糞可以換錢,車馬坊管著秦王宮內所有車馬,其中還有王宮衛士所騎馬匹,也在車馬坊的馬廄裏飼養,兩者相加近三四百匹。這些馬匹因是為王家內宮及王宮衛士所用,所喂飼料大都是精料,所產馬糞也比平常人家馬糞的肥力大。
這王宮內的馬糞是上好農肥,數量也是不小,極受城外周邊農莊青睞。前任中車府令雖知馬糞是農肥,但嫌棄馬糞異味,也懶得為那點馬糞上心,車馬坊所產馬糞由幾個馬坊頭自行處置。
各馬房頭出賣馬糞給各自相好的農莊獲利後,孝敬些酒肉給中車府令作為迴報,馬糞也算是車馬坊的一項不足為外人道的進項。
趙高當了中車府令才知道,車馬坊每天運出的馬糞看著值不了幾個錢,但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小收入,粗算下來,每月馬糞進項比他這個中車府令俸祿還高些。
趙高有過將馬糞進項據為己有的想法,可思前想後盤算半天,覺著得不償失。於是也就不願再生事端,順其自然,還是由那幾個馬坊房頭自行處置。
可沒過多久,有人舉報趙高私賣王宮財產,還把這事稟報到了王宮內尉那裏,王宮內尉得知起因是幾車馬糞,就不再過問。可告密之人是內宮庫管,因雜事與趙高,也就是新任車馬坊中車府令爭執不休。
這內宮庫管是都城近衛將軍親信,官階雖隻比趙高高一級,但其掌管王宮內,內宮人員用度領用發放,職權不小。見趙高上任伊始,便敢與其頂撞,心氣不順,便想設法懲治趙高。
嬴政是無意聽到有人給內宮內尉稟報,說是中車府令趙高,上任伊始,就敢私分王宮資產,希望內宮內尉追查此事,懲治趙高。內宮內尉嘴上隻是說知道了,便再無下文。
嬴政很是詫異,內宮內尉接報趙高私分王宮資產,竟然無動於衷,二人該不會是同謀。這中車府令趙高上任也才數月,就敢私賣王宮財產,實屬膽大妄為。
嬴政一時來了興致,便傳召內宮內尉內宮庫管及趙高,親自過問。
內宮庫房總管說道:大王,小吏舉報中車府令趙高,上任伊始,便私賣車馬坊馬糞,並將馬糞收益與馬房各房頭分贓,此乃私分王宮資產之罪。依大秦律,當以盜竊論處治罪。
嬴政一聽內宮庫管說完,才知原來是個馬糞官司,一時又氣又笑。身為秦國國君,竟然親自過問一件馬糞官司,傳將出去,屬實不太好聽。可事已至此,總得有個下文,也就耐下性子,聽聽趙高如何分辯。
趙高說道:迴稟大王,車馬坊馬糞確實是賣與外人了,可這馬糞屬車馬坊之棄物,從未被列入王宮資產,車馬坊房頭出力幫運馬糞,農莊買家為表謝意,就私下給了些酒肉。小吏所言皆是實情,還請大王明斷。
王宮庫房總管不依不饒的說道:雖說馬糞未列王宮資產,可中車府令終歸是因馬糞而獲益,而此項收益原本該是王宮所得,未經核準就出賣於人,這就是私賣王宮資產之罪。
趙高也辯解說道:王宮資產當以明文示之,之前並未將馬糞入列,怎可說是私賣王宮資產?
之前車馬坊的馬糞拉去城外傾倒,還得由車馬坊出人出車,如今讓城外農莊自行出車出人清理馬糞,省力省工,實屬為王宮節省支出。
嬴政察覺出庫管誇大其詞,借馬糞說事,有意刁難趙高之意。
嬴政板著臉,嚴厲地說道:庫管為王宮資產不被私賣操心,用心良苦,其行可嘉。今後馬糞列入王宮資產,庫管每日清點後交由車馬坊處置,農莊進獻酒肉,你二人均分。說完轉身而去。
王宮庫管一聽,傻站在原地,每日清點馬糞,這不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
趙高事後也是心有餘悸,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差點因幾車馬糞獲罪,暗自感歎人心難測。自己自接任車馬坊中車府令,每日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
嬴政想起父王駕崩之前,幾次把他叫到床榻之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大奸似忠。
父王還說,這是他的父王臨終前對他說的,他說他聽懂了,可還是看不出何人為忠,何人是奸。
自己今日看內宮庫管的所作所為,是忠還是奸?似乎算不得忠,內宮庫管本意並非為了那點馬糞收益,他是想借機泄憤。
可也算不得奸,內宮庫管不使內宮一磚一瓦被私分,亦屬忠於職守。
一個內宮庫管所為,他都難以分辨忠奸,朝堂之上,那些心思縝密的飽學之士的所做所為,又該如何分辨忠奸。